《保嬰撮要》~ 卷十三 (10)
卷十三 (10)
1. 脅癰
上作二三服,薑棗水煎。
柴胡清肝散,治肝經風熱,或乳母怒火,患一切瘡瘍。
柴胡,黃芩(炒),人參,川芎(各一錢),山梔(炒,一錢五分),連翹,甘草(各五分),桔梗(炒八分)
上水煎,母子服之。
梔子清肝散(一名梔子柴胡散),治三焦及足少陽經風熱生瘡,或發熱,耳內生瘡作癢,或出水疼痛。
柴胡,梔子(炒),牡丹皮,茯苓,川芎,芍藥(炒),當歸,牛蒡子(炒。各七分),甘草(二分)
上水煎,母子並服。
龍膽瀉肝湯,治肝膽經有熱,小腹脅間患瘡瘍;或玉莖便毒,懸癰、囊癰腫痛;或潰爛作痛,小便澀滯,或睪丸懸掛。(方見下疳陰痿)
加味逍遙散,治小兒肝脾血虛內熱,脅腹作痛,頭目昏黑,怔忡頰赤,口燥咽乾;或發熱盜汗,食少不寐;或口舌生瘡,胸乳膨脹,小便不利;或女子患前症,經候不調,發熱咳嗽,寒熱往來等症。(方見發熱不止)
六味地黃丸,治肝經血虛發熱,或風客淫氣瘰癧結核;或四肢發搐,眼目抽動,痰涎上湧;或傷損出血,發熱抽搐等症。(方見作渴不止)
仙方活命飲
托裡消毒散
托裡散三(方見熱毒瘡瘍)
八珍湯(方見發熱不止)
白話文:
脅癰:
這個藥方,服用二至三次,用薑和紅棗加水煎煮。
柴胡清肝散: 這個藥方,治療肝經的風熱,或者哺乳的母親因為發怒而引起的火氣,導致各種瘡瘍。 藥材包括:柴胡、炒過的黃芩、人參、川芎(各一錢)、炒過的山梔子(一錢五分)、連翹、甘草(各五分)、炒過的桔梗(八分)。 將上述藥材加水煎煮,母親和孩子一起服用。
梔子清肝散(又名梔子柴胡散): 這個藥方,治療三焦和足少陽經的風熱引起的瘡,或發熱,耳朵內部生瘡發癢,或流出液體疼痛。 藥材包括:柴胡、炒過的梔子、牡丹皮、茯苓、川芎、炒過的芍藥、當歸、炒過的牛蒡子(各七分)、甘草(二分)。 將上述藥材加水煎煮,母親和孩子一起服用。
龍膽瀉肝湯: 這個藥方,治療肝膽經有熱,導致小腹和脅肋之間生瘡;或者陰莖生瘡、睪丸和陰囊長瘡腫痛;或者瘡潰爛疼痛,小便不順暢,或者睪丸下垂。(這個藥方在「下疳陰痿」部分有詳細說明)
加味逍遙散: 這個藥方,治療兒童肝脾血虛,導致體內有熱,脅肋和腹部疼痛,頭暈眼花,心悸臉紅,口乾舌燥;或者發熱盜汗,食慾不佳,失眠;或者口舌生瘡,胸部脹痛,小便不順暢;或者女性有以上症狀,月經不調,發熱咳嗽,忽冷忽熱等症狀。(這個藥方在「發熱不止」部分有詳細說明)
六味地黃丸: 這個藥方,治療肝經血虛引起的發熱,或者風邪入侵導致的瘰癧結核;或者四肢抽搐,眼皮跳動,痰多湧出;或者外傷出血,發熱抽搐等症狀。(這個藥方在「作渴不止」部分有詳細說明)
仙方活命飲
托裡消毒散
托裡散三(這個藥方在「熱毒瘡瘍」部分有詳細說明)
八珍湯(這個藥方在「發熱不止」部分有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