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十三 (12)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 (12)

1. 腹癰

人參,白朮(炒),茯苓,甘草(各等分)

上每服二錢,薑棗水煎

清胃散,治脾胃有熱生瘡,或胃火牙痛,或連頭面。

升麻(五分),生地黃,牡丹皮,黃連(炒),當歸(各三分)

上水煎服,加柴胡、山梔即加味清胃散。

六君子湯,治瘡瘍,脾胃虛弱,腫痛不消,或不潰斂,宜用此藥,以壯營氣,諸症自愈。即四君加半夏、陳皮。

清涼飲,治瘡瘍,脾胃實熱,煩躁飲食,焮痛脈實,大便秘結,小便赤澀。

赤芍藥,當歸,甘草,大黃(各等分)

上每服一錢,水煎。

當歸補血湯,治瘡瘍,肌熱面赤煩渴,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此血虛脈也。誤服白虎湯必死。(方見發熱不止)

益氣養榮湯,治氣血損傷,四肢頸項等處患腫,不問堅軟赤白痛否,日晡發熱,或潰而不斂者。(方見鶴膝風)

十全大補湯,治諸瘡,血氣虛不能潰腐收斂;或膿出,發熱惡寒,汗出煩眩,口眼歪斜;或肌瘦少食,發熱口乾等症,須多服之為善。(方見便癰)

參耆托裡散(方見痘癰)

補中益氣湯(方見肌肉不止)

托裡消毒散

托裡散(二方見熱毒瘡瘍)

五味異功散(方見用敗毒之藥)

如聖餅(方見流注)

神效散(方見胎毒發丹)

八珍湯(方見發熱不止)

白話文:

腹癰

人參、炒白朮、茯苓、甘草,每種藥材等量。 每次服用二錢,用生薑、紅棗加水煎煮。

清胃散,治療脾胃有熱而生瘡,或是胃火引起的牙痛,甚至連帶頭面疼痛。 升麻(五分),生地黃、牡丹皮、炒黃連、當歸(各三分)。 用水煎服,如果加入柴胡、山梔子,就成了加味清胃散。

六君子湯,治療瘡瘍,因為脾胃虛弱,導致腫痛不消退,或者潰破後無法癒合。適合服用此藥來增強營氣,各種症狀自然會好轉。此方即為四君子湯加上半夏、陳皮。

清涼飲,治療瘡瘍,屬於脾胃實熱,出現煩躁不安、飲食過多、紅腫熱痛、脈象洪實、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等症狀。 赤芍藥、當歸、甘草、大黃,每種藥材等量。 每次服用一錢,用水煎煮。

當歸補血湯,治療瘡瘍,出現肌肉發熱、面色紅赤、煩渴,脈象洪大但按下去卻感覺虛弱無力,這是血虛的脈象。如果誤用白虎湯,必死無疑。(藥方見發熱不止)

益氣養榮湯,治療氣血損傷,導致四肢、頸項等處出現腫脹,不論腫塊是堅硬還是柔軟,是紅色還是白色,是疼痛還是不痛,到了下午容易發熱,或者潰爛後無法癒合。(藥方見鶴膝風)

十全大補湯,治療各種瘡瘍,因為氣血虛弱,導致瘡瘍無法潰爛、收口;或是膿液排出後,出現發熱惡寒、出汗煩躁、頭暈目眩、口眼歪斜;或是肌肉消瘦、食慾不振、發熱口乾等症狀,應多服用此藥。(藥方見便癰)

參耆托裡散(藥方見痘癰)

補中益氣湯(藥方見肌肉不止)

托裡消毒散

托裡散(以上二方見熱毒瘡瘍)

五味異功散(藥方見用敗毒之藥)

如聖餅(藥方見流注)

神效散(藥方見胎毒發丹)

八珍湯(藥方見發熱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