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中

《明醫指掌》~ 卷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三 (7)

1. 諸血證二

上,用水一盞,酒半盞,煎一盞,加桃仁泥,再煎至八分,溫服,以利為度。

桃仁承氣湯

治蓄血脹滿,大實大痛,手不可近者。

桃仁,大黃,芒硝(上),甘草(下),桂枝(中),加:丹皮(上),枳殼(中)

上銼,一劑,水二盞,煎至一蓋,入大黃一、二沸,再下芒硝,一沸,熱服,取下黑物。

外有熱加柴胡。在上,加桔梗(中)、蘇木。在下,加牛膝(中)。兩脅並小腹硬滿痛者,加青皮(中)、川芎(中)、歸尾(上)、芍藥(中)。痛甚,加玄胡索、紅花。血未下,加童便、薑汁少許。血證若頭面、身黃者,姜渣絹裹擦之,其黃自退矣。

白話文:

諸血證二

先用一杯水,半杯酒,煎成一杯藥汁,加入桃仁泥,再煎至八分滿,溫熱服用,以通便為止。

桃仁承氣湯

治療瘀血導致腹部脹滿,疼痛劇烈,甚至無法觸碰腹部的情況。

藥材:桃仁、大黃、芒硝(先煎)、甘草(後下)、桂枝(中煎),另加:丹皮(先煎)、枳殼(中煎)

將藥材切碎,一劑藥用兩杯水煎成一杯,加入大黃煮一、兩沸,再放入芒硝煮沸,趁熱服用,以排出黑色瘀血為效。

若患者伴有發熱症狀,可加入柴胡。如果瘀血在上焦,可加入桔梗、蘇木;如果瘀血在下焦,可加入牛膝。如果兩脅及小腹部硬脹疼痛,可加入青皮、川芎、當歸尾、芍藥。疼痛劇烈時,可加入玄胡索、紅花。若服用後仍未排出瘀血,可加入少許童尿和薑汁。如果血證導致頭面或全身發黃,可用薑渣用絹布包裹後擦拭,黃色即可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