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田宗伯

《先哲醫話》~ 卷上 (12)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2)

1. 和田東郭

脫證誤與攻擊藥,則爪甲忽失光澤,不可不知。

神闕脈亦為治諸病要訣。按之沉小不移者,形體雖虛,為實候,宜攻之。若浮芤無力者,為虛候,如水分之動亦同之。

傷寒舌圓厚者,又薄小者,皆為惡候。又始終白胎不變者,亦為難治候。又厚者赤者,皆為虛也。(盧不遠曰:傷寒可以神舌識病。則風暑燥濕,恐亦有定法。此言誠為隅反矣。)

臍下悸,按之與呼吸相應者,病人雖危篤,其死有間。腳氣、勞瘵、濕毒三病,當臍上五六分任脈外各一寸許,不拘左右必有動氣。腳氣則弦急,勞瘵則虛數,毒則無定形。

凡大病眼中爽者惡候,不了了者反有生意。勞瘵及雜病眼神與病相應者為佳。

診大病鼻梁亦為要訣。醫書徒論明堂而不及此,為闕典。

腹脹攻下無效者,有漫遊散氣。則頓愈者,此因心下素有積為脹滿也。(按《靈樞》云:夫脹者,皆在於臟腑之外,排臟腑而郭胸脅脹皮膚,故命曰脹。東郭所論,蓋斥此等之證而言也。)

石膏非大劑則無效,故白虎湯、竹葉石膏湯。其他石膏諸方,其量過於平劑。世醫不知此意,為小劑用之,譬如一杯水救一車薪火,宜乎無效也。(拙軒曰:此言甚好,傷寒諸方之石膏,則劑可大,而服數不可多焉。至雜病,則非大劑決不能奏效,放膽用之而益可,況今醫人恐石膏殆如蛇蠍噫。)

感風寒咽喉腫塞,藥汁難通者,作驅風解毒湯加桔梗、石膏冷服,極效。(拙軒曰:此證小柴胡加桔梗、石膏,亦奇中,青洲翁曾用之。)

傷寒大熱煩渴譫語,欲飲水數升者,固為白虎湯、承氣湯的證。而又有假熱者,有水邪者,故真武湯或犀角、生芐類。有時為市醫者,宜審脈證諦腹診以決真假矣。

傷寒面合赤色者,升陽散火湯、犀角湯(《醫學綱目》)間效。若服之二三日不愈者,多為戴陽難治。

治療有先後之序,紊之則無效。一病人足心至胯間煩熱,日夜數十發,殆如有火往來。醫以為腳氣,治之不差。余診之,臍右以至少腹磊塊應手,此屬燥屎,因問其大便曰不通。乃作調胃承氣湯與之,燥屎悉出而後治其腳氣,諸證全愈。是其明徵。

疝陰囊腫大與治疝諸方不愈者,與半夏厚朴湯加犀角速效。又經閉與逐瘀諸劑不治者,與安中散、抑肝散等得效。是皆欲得南風,必發北牖之理。醫不可不知此活手段。

小兒慢驚風及中暑者,其口為如笑者必死。

因毒氣而聲啞者,加喘氣則多死。

吳氏所論疫京師十年前大行,其後絕無。蓋疫者年年異其證,而發於柴胡者多。則募原說不為無理。(仙台工藤周庵著救瘟袖歷論,因時運異證。亦可參考。)

黴毒家口中爛、耳鳴、咽喉腐蝕、頭痛、肩背痛、聲啞、吐沫、齒斷強直,八證者,皆系輕粉毒,宜詳之。

白話文:

和田東郭

誤用攻邪之藥,會使指甲失去光澤,不可不知。

神闕穴的脈象,是診斷疾病的重要指標。按壓時感覺脈象沉而小,按壓不動者,雖然形體虛弱,卻是實證,應該用攻邪之法治療。如果脈象浮而弱,則為虛證,就像水液的運行失常一樣。

傷寒病人的舌頭,圓厚或薄小的,都是惡候;舌苔始終潔白不變的,也是難治的;舌苔又厚又紅的,都是虛證。(盧不遠說:傷寒病可以通過觀察舌象來辨別疾病,那麼風、暑、燥、濕等外邪,也應該有固定的辨證方法,這句話真是精闢啊!)

臍下悸動,按壓時與呼吸同步者,雖然病人病情危重,但尚有一段時間可活。腳氣、勞瘵、濕毒三種病,在肚臍上方約五六分(寸)、任脈外側各約一寸處,不論左右哪邊,一定會有氣機的活動。腳氣的脈象弦急,勞瘵的脈象虛弱而數,濕毒的脈象則沒有固定形態。

凡是大病,眼睛清澈明亮的反而是惡兆,眼神昏暗不明朗的反而有生機。勞瘵和其他雜病,眼神與病情相符的才是好的預後。

診斷大病,鼻樑也是重要指標。醫書只論述「明堂」(面部),而忽略了這個部位,這是醫學上的缺憾。

腹部脹滿,攻下無效者,是氣機漫遊散亂所致。如果突然就好了,是因為心下原本就有積滯導致脹滿。(按《靈樞》所說:脹滿都發生在臟腑之外,阻塞臟腑,擴展到胸脅、皮膚,所以稱為脹滿。東郭的論述,大概就是針對這種情況而言的。)

石膏藥力不足則無效,所以白虎湯、竹葉石膏湯等方劑,以及其他用到石膏的方劑,石膏的用量都比一般的藥物劑量要大。世上的醫生不懂這個道理,用小劑量服用,就好比用一杯水去撲滅一車柴薪的火,當然無效了。(拙軒說:這句話說得很好,傷寒的方劑中使用石膏,劑量可以加大,但服用次數不可以多。至於其他雜病,如果不是大劑量,絕對不可能奏效,大膽使用反而更好,何況現在的醫生都害怕石膏,好像它像蛇蠍一樣可怕!)

風寒感冒導致咽喉腫塞,藥汁難以下嚥者,使用驅風解毒湯加桔梗、石膏,冷服,效果極佳。(拙軒說:這種情況用小柴胡湯加桔梗、石膏,也很有效,青洲翁曾經用過。)

傷寒病人大熱、煩渴、譫語,想喝大量的水,固然是白虎湯、承氣湯的主治證候。但也有假熱和水邪的情況,所以要用真武湯或犀角、生石膏等藥物。有時遇到這種情況,醫生應仔細審察脈象、證候、腹部,以分辨真假。

傷寒病人面色赤紅者,升陽散火湯、犀角湯(《醫學綱目》)有時有效。如果服用二三日不見效,大多是陽氣衰敗難治。

治療有先後順序,如果錯亂了,就會無效。有一個病人,足心到胯部煩熱,一天一夜發作數十次,好像有火在往來通行。醫生認為是腳氣,治療沒有效果。我診斷後發現,臍右側到少腹有腫塊按之可及,這是燥屎積聚,詢問得知其大便不通。於是給他服用調胃承氣湯,燥屎排出後,再治療其腳氣,所有症狀都痊癒了,這就是明顯的例子。

疝氣導致陰囊腫大,服用治療疝氣的方劑無效者,服用半夏厚朴湯加犀角,效果很快。又如經閉,服用活血化瘀的藥物無效者,服用安中散、抑肝散等藥物則有效。這就像想要南風,必須打開北窗一樣的道理。醫生不可不知這個妙法。

小兒慢驚風和中暑,嘴巴像笑一樣的,一定會死。

因毒氣導致聲音嘶啞,並且伴有喘氣的,大多會死。

吳氏論述的疫病,十年前在京城大流行,後來就消失了。因為疫病每年症狀不同,而服用柴胡的病人較多,所以募原的說法並非沒有道理。(仙台工藤周庵著《救瘟袖歷論》,根據時運不同,證候也會不同,也可參考。)

梅毒患者,口中潰爛、耳鳴、咽喉腐蝕、頭痛、肩背痛、聲音嘶啞、吐沫、牙齒脫落堅硬,這八種症狀,都是輕粉中毒的表現,應詳細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