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田宗伯

《先哲醫話》~ 卷上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1)

1. 和田東郭

復古之醫術以吉益東洞為最,東郭出其門下,獨不奉其衣缽,別成一大家。蓋譬之兵家,東洞醫如韓信行軍,背水絕糧,置之死地而後生。東郭醫如李靖用兵,度越縱舍,卒與法會。各有其長,不易優劣。學者於此處著眼,庶幾得二家之真矣。(拙軒曰:古人往往以兵家之事擬醫術,先生以韓信李靖評二氏更妙。)

病癱瘓肩髃骨開脫如容五指者不治。又握掌不開者不治,開而不握者治。

《證治準繩》論嬰兒尤精,足以見王宇泰之苦心。轉胞六味丸治驗亦可玩味。

病轉胞臍下有塊,其形圓者治。若扁如柿核者不治。此證以八味丸為套法,而四逆散加附子,抑肝散加芍藥亦奏效,不可不審。

水氣不虛不實,其腫光豔者,鯉魚湯為得。

水氣入胸膈,及肩背拘急如束縛者,為犀角的證。

一角能治水氣上衝,故用之腳氣衝心頗效。

打撲有似瘀血衝心而否者,曾睹山陬一婦人大損傷,精神昏憒。腹中如杯盆者,迫於心下頗悶亂,脈息僅不絕耳。余作走馬湯與之,服已須臾,煩躁,吐瀉清水數升,霍然而愈。故知不可慨為瘀血而治也。

油風多用大柴胡湯而效。是宜治其腹,徒不可泥其證。(華岡青洲治此證,以大柴胡加石膏湯,曰油風多屬肝火,亦同見。)

每稱東洞曰:先生治足委弱不能步行者,與桂枝加朮附湯,兼服紫圓速愈,可謂妙矣。(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之旨。東郭夙入其室。)(拙軒曰:青洲翁療梅瘡結毒,頑結難愈者,用桂枝加朮烏湯,兼用消毒丸,應手而痊。蓋從此處脫胎來。)

一婦人年三十有五,背脊佝僂,身不能動搖,足屈而不伸,脈沉緊,其形如十歲許兒,即與理氣湯,兼服紫圓,六月後與慈菇湯,腳伸病方愈。

桃花湯治痢病便膿血極效。蓋初起與之無益,其期在熱氣稍解,膿血不止。論曰:二三日至四五日其旨深矣。

余常用桃花湯為散,白湯送下得效。若少陰病形悉具,特便膿血者,以真武湯,服桃花散亦可。

世所稱中風多因癥瘕為偏害,宜診腹以處方,故大柴胡湯加甘草,抑肝散加芍藥等,能治此證。其他如手足痹痿痹,亦世醫徒拘其證,不察其因,宜矣不得其效也。

一老人痰喘氣急有癥瘕,細柳安以為勞役,與補中益氣湯,痰喘益劇。余診曰:此人性豪強,壯年起家,故肝鬱生症,加之水飲聚結以為喘急也。乃與寬中湯加吳茱萸,病安後感寒為下利,因與真武湯利止,以四逆散加薯蕷、生芐全愈。

一男子犯寒夜步,因感冒短氣,手足微冷。醫以為中寒,與四逆湯,服後短氣益甚,咳嗽面赤。因與越婢加朮苓湯頓愈。

病者目赤眼睛不轉如魚目者,為難治之候。

病人不論緩急,將診之。宜隔床望見其形氣,形氣縮小,神彩枯瘁者,死候,不必持脈而知之。

白話文:

和田東郭

吉益東洞的醫術堪稱古法醫術的典範,而東郭雖是其弟子,卻未完全沿襲師父的醫學風格,自成一家。這如同兵法一樣,東洞的醫術像韓信的用兵,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東郭的醫術則像李靖的用兵,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各有千秋,難分優劣。學習者應從這兩家的精髓著手,方能領悟其真諦。(拙軒評曰:古人常用兵法比喻醫術,先生用韓信和李靖來評述二家,更為精妙。)

肩關節脫臼,能容納五指的,不治。手掌握不攏的,不治;能握攏但握不緊的,可以治療。

《證治準繩》一書中關於嬰兒疾病的論述尤為精湛,足以看出王宇泰的用心良苦。其中轉胞六味丸的療效也值得細細研究。

患轉胞病,臍下有腫塊,形狀圓的可以治療;如果扁平如柿核狀的,則不治。此症以八味丸為基礎方,而四逆散加附子,抑肝散加芍藥也能奏效,不可不慎重考慮。

水腫,若非虛症也非實症,腫脹部位顏色光澤鮮豔的,用鯉魚湯很有效。

水腫之氣入胸膈,並伴有肩背部拘緊如束縛感的,是犀角的適應症。

犀角能治療水氣上衝,所以用它治療腳氣衝心的症狀也頗有效。

外傷瘀血衝心的判斷,曾見山區一位婦女受重傷,神志不清,腹部脹滿如盆,心下憋悶,脈息微弱,幾乎危及生命。我給她用了走馬湯,服藥後不久,便煩躁不安,嘔吐清水數升,病情霍然而愈。因此知道,不能一概而論為瘀血而治療。

油風多用大柴胡湯療效顯著。治療此病應治其腹部,不可拘泥於表面症狀。(華岡青洲治療此症,用大柴胡加石膏湯,認為油風多屬肝火,見解相同。)

據說東洞先生治療足部虛弱,不能行走的人,用桂枝加朮附湯,同時服用紫圓,很快就能痊癒,醫術確實高明。(這是上焦通暢,津液下降的治則。東郭早年就深得其門徑。)(拙軒評曰:青洲翁治療梅毒頑固難愈者,用桂枝加朮烏湯,並用消毒丸,效果很好。這也是從這個治則衍生出來的。)

一位三十五歲的婦女,背脊佝僂,身體不能動彈,足部屈曲不能伸直,脈沉緊,形體像十歲孩童一般。我給她用理氣湯,同時服用紫圓,六個月後,再用慈菇湯,腳伸直了,病也就好了。

桃花湯治療痢疾,伴有膿血便的效果極好。初期服用可能無效,需待熱症稍退,膿血不止時服用才有效。書中說,二三日到四五日才服用,其用意很深奧。

我常用桃花湯研成散劑,用白湯送服,療效很好。如果少陰病的症狀全部出現,只是伴有膿血便,則可用真武湯,並服用桃花散。

世人認為中風多因癥瘕所致,應仔細檢查腹部以制定治療方案,所以大柴胡湯加甘草,抑肝散加芍藥等方劑,能治療此症。其他如手足麻痺痿痺等症,世醫往往拘泥於症狀,而不察其病因,所以往往療效不佳。

一位老人患痰喘氣急,並有癥瘕,平日勞作繁重。我曾用補中益氣湯治療,但痰喘反而加重了。我診斷認為,此人性情豪爽強悍,壯年發跡,所以肝鬱而生癥,加之水飲停聚,所以喘急。於是改用寬中湯加吳茱萸,病情好轉,後來因受寒而腹瀉,又用真武湯止瀉,再用四逆散加薯蕷、生芐,終於痊癒。

一位男子夜間冒寒步行,因而感冒,氣短,手足微冷。醫生認為是中寒,用四逆湯治療,結果氣短加重,咳嗽,面紅。我改用越婢加朮苓湯,很快痊癒。

眼睛發紅,眼珠不能轉動,如同魚眼一樣,這是難治的症狀。

病人無論病情輕重,都要仔細診斷。應隔床觀察其形氣,形氣萎縮,神采枯槁的,就是死症,不必把脈就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