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女科》~ 卷之一 (12)
卷之一 (12)
1. 治法通論
白堊,牡蠣(煅,研),細辛,禹餘糧(火煅紅,醋淬,研),龍骨(煅研),附子(炮去皮臍),石葦(去毛),烏賊魚骨(煅),黃連(去毛),茯苓(去毛),肉桂(去粗皮),瞿麥穗,白蘞,芍藥,白芷,白石脂(煆),當歸(去苗),乾薑(炮),人參,甘草(炙,各一兩),川椒(去目併合口者,炒出汗,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溫酒送下。一方無人參。
〔溫經養血〕
琥珀澤蘭煎,(《和劑》)治婦人三十六種血氣,八風、五痹,七癥八瘕,心腹刺痛,中風癱瘓,手足痠疼,乳中結瘀,妊娠胎動,胎死不出,產衣不下,敗血湊心,頭旋眼花,血疰四肢,渾身浮腫,衝任久虛,絕產無嗣,早晚服食。或因有子,經脈不調,赤白帶下,噁心嘔逆,身體瘦倦,懷入月,一日一服,滑胎易產。
琥珀,澤蘭葉(去梗),牡丹皮(去心),紫巴戟(去心,糯米炒),茴香,五味子(去梗),五加皮,劉寄奴草(去枝),白芷,川當歸(酒浸),赤芍藥,金釵石斛(去根,酒浸),川芎,白芍藥,生地黃(洗焙),熟地黃(洗焙),人參,白朮,附子,艾葉(醋炒,糯米糊調成餅,焙乾為末,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食前用溫酒磨化服。漏胎刺痛,煮糯米飲下。寒熱往來,四肢煩疼,煎青蒿酒下。婦人、室女經閉,煎紅花酒下。血暈不省人事,童子小便和暖酒下。催生,雞子清和酒下。血氣,血塊攻刺心腹,燒秤錘淬酒下。傷寒及中風口噤,煎麻黃湯下,以被蓋,出汗即愈。
心驚悸及頭痛,薄荷酒下。咳嗽,煎桑白皮湯下。血風攻疰,渾身瘙癢,頭面麻痹,炒黑豆浸酒下。產後產前常服,不生諸疾,甚效。
〔溫經理氣和血〕
內灸散,(《和劑》)治婦人產前產後一切血疾,血崩虛憊,腹脅滿痛,氣逆嘔吐,冷血、冷氣凝積,塊硬刺痛,泄下青白,或下五色,腹中虛鳴,氣滿堅脹,瀝血腰疼,口吐清水,頻產血衰,顏色青黃,勞傷劣弱,月水不調,下血墮胎,血迷、血暈、血瘕,時發疼痛,頭目眩暈,惡血上心,悶絕昏迷,惡露不幹,體虛多汗,手足逆冷,並宜服之。
茴香,藿香,丁皮,熟地黃(洗焙),肉桂(去皮,各一兩半),川芎,藁本,黃耆(去蘆),乾薑(炮,各二兩),木香(一兩),陳皮(去白,四兩),白芍藥(十兩),當歸(去蘆),山藥,白朮,白芷,甘草(炙赤,各八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入生薑五片,艾一團,同煎至七分,空心食前熱服,溫酒調,亦得。如產後下血過多,加蒲黃煎。
惡露不快,加當歸、紅花煎。水瀉,加肉豆蔻末煎。嘔吐,加藿香、生薑煎。上熱下冷,加荊芥煎。但是腹中虛冷,血氣不和,並宜服之。產後每日一服,則百病不生。丈夫虛冷氣刺心腹疼痛,尤宜服之。
白話文:
[治法通論]
將白堊、煅燒研磨過的牡蠣、細辛、火煅醋淬後研磨過的禹餘糧、煅燒研磨過的龍骨、炮製去皮臍的附子、去除毛的石葦、煅燒過的烏賊魚骨、去除毛的黃連、去除毛的茯苓、去除粗皮的肉桂、瞿麥穗、白蘞、芍藥、白芷、煅燒過的白石脂、去除苗的當歸、炮製過的乾薑、人參、炙甘草(各一兩),以及炒過使其出汗的川椒(去除眼睛並合口的,半兩),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如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另一種配方中沒有人參。
[溫經養血]
琥珀澤蘭煎,(出自《和劑局方》)可以治療婦女的三十六種血氣疾病,以及八風、五痹、七癥八瘕等病症,包含心腹刺痛、中風癱瘓、手足痠痛、乳房內結塊瘀血、妊娠胎動不安、胎死腹中無法產出、胎盤無法順利排出、產後惡血上攻心臟、頭暈眼花、血行不暢導致四肢麻木、全身浮腫、衝脈和任脈長期虛弱、不孕不育等。早晚服用此藥。若因懷孕導致經脈不調、出現赤白帶下、噁心嘔吐、身體消瘦疲倦等情況,懷孕後每月服用一次,可幫助滑胎順產。
配方包含:琥珀、澤蘭葉(去除梗)、牡丹皮(去除心)、用糯米炒過的紫巴戟(去除心)、茴香、五味子(去除梗)、五加皮、劉寄奴草(去除枝)、白芷、用酒浸泡過的川當歸、赤芍藥、用酒浸泡過去根的金釵石斛、川芎、白芍藥、洗淨焙乾的生地黃、洗淨焙乾的熟地黃、人參、白朮、附子,以及用醋炒過的艾葉(與糯米糊調和成餅,焙乾後研磨成粉,各一兩)。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如彈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一丸,在飯前用溫酒磨化後服用。若有漏胎引起的刺痛,可煮糯米湯送服。若有寒熱交替、四肢煩痛的情況,可煎青蒿酒送服。若婦女或未婚女子月經閉止,可煎紅花酒送服。若因血暈而昏迷不省人事,可取童子小便與溫酒調和送服。若要催生,可取雞蛋清與酒調和送服。若因血氣不調、血塊攻刺心腹,可將燒熱的秤錘淬入酒中送服。若有傷寒或中風導致口噤,可煎麻黃湯送服,並用被子蓋住身體,使其發汗即可痊癒。
若心悸及頭痛,可用薄荷酒送服。若咳嗽,可用桑白皮湯送服。若血風侵襲導致全身瘙癢、頭面麻痹,可用炒黑豆浸泡的酒送服。產前產後經常服用此藥,可預防各種疾病,效果顯著。
[溫經理氣和血]
內灸散,(出自《和劑局方》)可以治療婦女產前產後的一切血病,包括血崩導致的虛弱、腹脅脹痛、氣逆嘔吐、冷血、冷氣凝結導致的硬塊刺痛、腹瀉青白色或五色分泌物、腹中虛鳴、脹氣堅硬、腰部疼痛伴隨血漏、口吐清水、頻繁生產導致血虛、面色青黃、勞傷虛弱、月經不調、下血導致的流產、血迷、血暈、血瘕、時發疼痛、頭暈眼花、惡血上攻心臟、悶絕昏迷、惡露不淨、體虛多汗、手足冰冷等症狀,都適合服用此藥。
配方包含:茴香、藿香、丁皮、洗淨焙乾的熟地黃(各一兩半),川芎、藁本、去除蘆頭的黃耆、炮製過的乾薑(各二兩),木香(一兩),去除白色的陳皮(四兩),白芍藥(十兩),去除蘆頭的當歸、山藥、白朮、白芷、炙甘草(各八兩)。
以上藥材研磨成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大碗水,加入生薑五片、艾葉一團,一同煎煮至七分,空腹飯前趁熱服用,也可用溫酒調服。若產後下血過多,可加入蒲黃一同煎煮。若惡露不暢,可加入當歸、紅花一同煎煮。若腹瀉,可加入肉豆蔻末一同煎煮。若嘔吐,可加入藿香、生薑一同煎煮。若上熱下冷,可加入荊芥一同煎煮。凡是腹中虛冷、血氣不和的情況,都適合服用此藥。產後每日服用一劑,則可預防百病。男子若有虛冷氣攻刺心腹疼痛,也適合服用此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