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類萃》~ 卷之十五·傷寒門 (3)
卷之十五·傷寒門 (3)
1. 傷寒不治證
凡陽病熱不退,反見陰脈,凶。○脈浮而滑,身汗如油,喘息不休,水漿不入,肢體不仁,乍靜乍喘者死。○汗出潤,喘不休者,肺先絕也。○體如煙燻,直視搖頭,心先絕也。○唇吻反青,四肢漐習汗出,肝先絕也。○環口黧,虛汗發黃,脾先絕也。○三部脈緊盛,大汗出熱,不解者死。
○寸尺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身熱喘粗,見陽脈而燥者死。○逆冷脈沉細者死。
白話文:
-
當病人有發熱病時,如果熱退後反而出現陰脈(陰脈是指在正常脈象上,脈象沉細而弱),這是兇險的。
-
脈象浮而滑,患者全身大汗淋漓,喘息不止,不思飲食,四肢麻木,時而安靜時而喘息的人,會死亡。
-
大汗淋漓,喘息不止者,肺先衰竭。
-
身體像煙薰過一樣,直視搖頭,心先衰竭。
-
嘴脣發青,四肢浮腫出汗,肝先衰竭。
-
口周發黑,虛汗發黃,脾先衰竭。
-
三部脈搏緊盛,大汗淋漓,熱度不退的人,會死亡。
2. 傷寒陰毒灸法
氣海穴在臍下一寸五分,石門穴在臍下一寸,關元穴在臍下三寸以上,三穴治陰厥,脈微欲絕,囊縮,遺尿,腹痛,腹滿,腸鳴皆效。
白話文:
氣海穴在肚臍下方一寸五分處,石門穴在肚臍下方一寸處,關元穴在肚臍下方三寸以上,這三個穴位可以治療陰厥,脈搏微弱欲絕,陰囊縮小,遺尿,腹痛,腹滿,腸鳴都有效。
陽陵泉二穴在膝下一寸,易老曰煩滿囊縮者,宜灸此穴。
凡脈微弦,小腹痛,厥陰也宜灸歸來關元各數壯。
凡脈沉臍腹痛,少陰也宜灸中脘五七壯。
白話文:
陽陵泉這兩個穴位位於膝蓋下方一寸的位置,如果感到煩躁滿悶或陰囊收縮的情況,應該艾灸這個穴位。 當脈象略微帶有弦緊的特徵,且小腹部疼痛,屬於厥陰經的問題時,應該艾灸歸來和關元穴數次。 若脈象沈遲並且肚臍周圍腹痛,這是少陰經的症狀,此時應該艾灸中脘穴五到七次。
3. 傷寒諸方
麻黃 治足太陽經標熱則合為發熱又謂之拂拂而熱者其熱自皮膚之上如羽毛之所拂明熱在表也其脈浮數或浮緊或頭疼身痛腰疼骨節痛惡風無汗而喘者以此湯汗之
白話文:
麻黃湯:用於治療足太陽經的標熱,表現為發熱,又稱拂拂而熱,這種熱從皮膚的表面開始,就像羽毛拂過一樣,說明熱在體表。其脈象浮數,或浮緊,或伴有頭痛、身痛、腰痛、骨節痛,惡風、無汗而喘,可用此湯發汗治療。
麻黃(三錢) 桂枝(二錢) 甘草(一錢) 杏仁(去皮尖一錢半)
白話文:
麻黃(10公克) 桂枝(6公克) 甘草(3公克) 杏仁(去皮尖5公克)
上水一盞生薑三片棗子一枚去上沫濾清乘熱服之以衣被蓋暖取汗漐漐遍至手足心則止不必再服之也如須臾汗未出者宜歠熱稀粥一盞以助藥力汗出則止如又汗未出再煎一劑與之仍前溫覆取汗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若表證仍在者須再作一劑煎
白話文:
用一杯熱水沖泡生薑三片、棗子一個,去除浮沫,用細網濾清,趁熱喝,然後蓋上被子保暖,讓汗水滲出,遍佈整個手腳心,這樣就可以停止喝藥了,不需要再喝了。如果一會兒汗還沒出來,可以喝一杯熱稀飯來幫助藥效,汗出來了就停止,如果汗還沒有出來,那就再煎一劑藥,同樣溫暖覆蓋取汗。如果病情嚴重,一天一夜服藥,觀察周圍症狀,如果表證仍然存在,則需要再出一劑藥煎服。
桂枝 治傷寒發熱汗出而惡寒者為表虛以此湯和之不可發汗也
桂枝(二錢) 芍藥(二錢) 甘草(一錢)
上水一鍾生薑三片棗子一枚去滓溫服
白話文:
桂枝可以治療傷寒引起的發熱、出汗並且怕冷的情況,這屬於表虛症狀,使用這個湯劑來調和,不應該再用發汗的方法。 所需材料如下:
- 桂枝(二錢)
- 芍藥(二錢)
- 甘草(一錢) 將上述材料加入一碗水中,再加上三片生薑和一枚大棗,煎煮後去掉渣滓,趁溫熱時服用。
大青龍湯 治傷寒脈浮緊頭痛身體痛惡寒發熱不得汗出煩躁擾亂不安者以此汗之
白話文:
大青龍湯主治傷寒病症,脈搏浮緊,頭痛、全身疼痛、惡寒發熱,卻無法出汗,煩躁不安的患者。此方可以使患者發汗來治癒疾病。
麻黃(三錢) 桂枝(一錢) 甘草(半錢) 杏仁(七分湯泡去皮尖) 石膏(二錢) 生薑(三片) 大棗(一個)
上水一鍾煎取六分去滓通口服以衣被溫覆取汗則愈
白話文:
-
麻黃(三錢):又稱「馬黃」,是一種具有發汗、宣肺、平喘等作用的中草藥。
-
桂枝(一錢):又稱「桂皮」,具有溫陽發散、活血化瘀等作用。
-
甘草(半錢):又稱「甜草」,具有清熱解毒、補中益氣等作用。
-
杏仁(七分湯泡去皮尖):杏仁具有潤肺止咳、平喘化痰等作用。在使用前,需要用七分熱的水浸泡,去除尖端,以免引起中毒。
-
石膏(二錢):具有清熱降火、止渴除煩等作用。
-
生薑(三片):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瀉等作用。
-
大棗(一個):具有益氣補血、滋陰潤燥等作用。
羌活沖和湯 治太陽無汗發熱頭痛惡寒脊強脈浮緊又治非冬時天有暴寒中人亦頭痛惡寒發熱通宜此湯治之以代麻黃湯用太陽經之神藥也
白話文:
羌活沖和湯:用於治療太陽經證,症狀包括無汗發熱、頭痛惡寒、脊背僵硬、脈搏浮緊。也用於治療非冬季時,因天氣突然變冷而引發的頭痛、惡寒、發熱等症狀。此湯用於替代麻黃湯,是針對太陽經的特效藥。
羌活(一錢半) 防風(一錢) 蒼朮(一錢半) 黃芩(一錢) 白芷(一錢) 甘草(一錢) 生地黃(一兩) 細辛(五分) 川芎(一錢)
白話文:
羌活(6公克) 防風(3公克) 蒼朮(6公克) 黃芩(3公克) 白芷(3公克) 甘草(3公克) 生地黃(30公克) 細辛(1.5公克) 川芎(3公克)
上水一鍾煎六分溫服
解肌湯 治瘟病天行頭痛壯熱春感風邪發熱而渴不惡寒
白話文:
用一杯水煎煮至剩下六分,溫熱後服用。 解肌湯用於治療瘟疫、流行性頭痛和高熱,以及春季因感受風邪引起的發熱口渴但不惡寒的症狀。
葛根(一錢) 桂枝(一錢) 黃芩(半錢) 芍藥 麻黃(七分) 甘草(半錢)
上水二鍾棗一枚煎服以不解再取汗
白話文:
-
葛根(6公克):具有解熱、退燒、生津止渴、抗菌消炎的功效。
-
桂枝(6公克):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
-
黃芩(3公克):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
芍藥(6公克):具有養血柔肝、緩解疼痛的功效。
-
麻黃(4.2公克):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
-
甘草(3公克):具有補氣健脾、益氣復脈的功效。
敗毒散 治傷風瘟疫風濕頭目昏眩四肢疼痛增寒壯熱項強目睛疼尋常風弦拘急
白話文:
敗毒散
-
用途:
-
治療傷風、瘟疫、風濕、頭暈、四肢疼痛、寒戰發熱、脖子僵硬、眼睛疼痛、一般風寒引起的肌肉痙攣和疼痛。
-
組成:
-
主藥:
-
荊芥:辛溫發散,解表透疹。
-
防風:辛溫發散,祛風解表。
-
柴胡:疏肝解表,升陽和解。
-
薄荷:辛涼疏散,祛風解表。
-
桑葉:辛涼透表,疏散風熱。
-
牛蒡子:辛涼透表,疏散風熱。
-
蟬蛻:辛涼透表,疏散風熱。
-
僵蠶:辛涼透表,疏散風熱。
-
連翹:辛涼透表,疏散風熱。
-
金銀花:辛涼透表,疏散風熱。
-
輔藥:
-
甘草:甘平調和,補中益氣。
-
佐藥:
-
生薑:辛溫散寒,解表發汗。
-
大棗:甘溫滋補,益氣益血。
-
用法:
-
將上述藥材研成細末,每次取 9 克,用沸水沖泡,加蓋悶 10 分鐘,即可飲用。
-
一天服用 2-3 次,連服 3-5 天,或遵醫囑服用。
-
注意事項:
-
孕婦、哺乳期婦女和兒童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
服用本藥後出現皮疹、瘙癢、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
本藥不得與其他感冒藥同時服用。
羌活 獨活 前胡 柴胡 川芎 枳殼 桔梗 茯苓 人參 甘草
上各等分水一鍾如常煎一服
白話文:
羌活:一種中藥名,具有祛風濕、止痛的作用。
獨活:一種中藥名,具有祛風濕、止痛的作用。
前胡:一種中藥名,具有祛風寒、止咳化痰的作用。
柴胡:一種中藥名,具有疏肝解鬱、退燒退熱的作用。
川芎:一種中藥名,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枳殼:一種中藥名,具有理氣消食、導滯通便的作用。
桔梗:一種中藥名,具有宣肺止咳、祛痰的作用。
茯苓:一種中藥名,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作用。
人參:一種中藥名,具有補氣固脫、益氣生津的作用。
甘草:一種中藥名,具有補氣益中、清熱解毒的作用。
升麻湯 治傷寒中風頭痛增寒壯熱四肢疼痛發熱惡寒鼻中幹不得臥兼治寒喧不時人多疾疫下寒脫著及暴熱之頃忽然變寒身體疼痛頭重如石
白話文:
升麻湯: 用於治療傷寒中風引起的頭痛、寒戰、高熱、四肢疼痛、發熱惡寒、鼻中乾燥、無法臥牀等症狀。同時,它還能治療寒熱交替、經常生病、疫病流行、下寒脫著以及暴熱突然轉變為寒症引起的頭痛、身體疼痛、頭重如石等症狀。
升麻 甘草 葛根 芍藥
上每服三四錢煎如常法服
五積散 治陰經傷冷脾胃不和感冒寒邪
白話文:
升麻、甘草、葛根、芍藥 每次服用三到四錢,按照常規方法煎煮後服用。 [五積散] 用於治療因陰經受寒導致的脾胃不和以及感受風寒引起的症狀。
肉桂 人參 川芎(各二錢) 厚朴 半夏 芍藥 當歸 麻黃 乾薑(各五錢) 甘草(二錢) 枳殼(五錢炒) 桔梗(一兩二
白話文:
-
肉桂:2 錢
-
人參:2 錢
-
川芎:2 錢
-
厚朴:5 錢
-
半夏:5 錢
-
芍藥:5 錢
-
當歸:5 錢
-
麻黃:5 錢
-
乾薑:5 錢
-
甘草:2 錢
-
枳殼:5 錢(炒過)
-
桔梗:1 兩 2 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