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五堂治驗錄

《慎五堂治驗錄》,又名《慎五堂醫案》,是一部記錄清代醫家錢藝及其後人三十餘年臨床診療經驗的珍貴醫案集。本書涵蓋自光緒元年(1880年)至宣統三年(1911年)間累積的醫案與醫話共計529則,展現了特定歷史時期中醫臨床實踐的真實面貌。其最大的特色在於隨診隨錄、不分門類的編排方式,這種基本按年代時間排列的結構,不僅呈現了醫者診療思維的自然演進過程,也反映了當時醫家記錄醫案的習慣,為後世研究提供了原生態的臨床資料。

作為一部臨床實踐經驗的薈萃,《慎五堂治驗錄》內容廣泛而豐富,幾乎涉及中醫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等各個學科領域。書中對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與治療有著系統且深入的論述。透過大量的個案,讀者可以看到醫者如何運用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對病患進行詳細的辨證過程。每一個醫案通常包含患者的基本資訊、病史、症狀、診斷依據(脈象、舌苔等)、所辨證候、治療原則、處方用藥及劑量,甚至有後續的療效觀察或調整。這種詳盡的記錄方式,為後人學習和模仿臨床思路提供了具體的範本。

從書中提供的醫案範例可見一斑:對於頭痛、咳嗽、腹瀉、痢疾等常見病,錢藝皆能準確地辨識其病因病機,如頭痛辨為「痰濕阻滯」,咳嗽辨為「痰濕阻肺」,腹瀉痢疾辨為「濕熱下注」。並根據辨證結果,選用經典方劑如半夏白朮天麻湯、二陳湯、葛根芩連湯進行加減治療,並取得了顯著的療效(「數劑而愈」、「十帖愈」)。這不僅體現了醫者對經典方藥的熟練運用,更展示了在具體病情面前靈活加減的臨床智慧。

除了對常見病的治療,書中也記錄了一些病情複雜或危重的案例,以及醫者面對棘手狀況的應對策略。例如卷一案1的「旋風中於脾絡,風痰阻滯機竅」所致的卒然昏僕,呈現了對急重症的辨證及處理;卷二案44中,面對年逾七旬、正虛津涸的「伏邪春發,寒熱無汗,腹痛下痢無度,嘔吐不食」危證,仍能選用鮮石斛、白頭翁等藥物,並取得「一劑知,二劑已」的奇效,顯示了醫者膽大心細、辨證準確的能力。卷二案46更是典型案例,詳述了醫者如何糾正前醫的錯誤用藥(溫熱相煽,以火濟火),轉而採用涼解之法,並在病情發展、轉入陰傷戴陽譫語階段時,及時變法,轉為滋陰斂陽的治療,最終力挽狂瀾。這些案例不僅是治療經驗的累積,更是醫者診斷水平、應變能力和醫德情操的體現。

書中還收錄了一些民間驗方,這反映了清代醫家博採眾長的開放態度,以及將民間經驗融入正統醫學實踐的努力。這些驗方或許簡單,卻往往針對特定病症具有獨特的療效,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豐富了本書的臨床內容。

《慎五堂治驗錄》對後世醫學的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錢藝在書中明確提出的「治病必先察其因,因去則病自愈」這一觀點,雖然是中醫整體觀和辨證論治思想的內在要求,但在書中被強調提出,並貫穿於每一個醫案的診療過程中,無疑是對後世醫家在臨床中堅持病因病機辨識的有力啟示。這句話深刻闡明了治療的根本目的在於解除致病因素,而非僅僅緩解症狀,這與現代醫學強調的病因治療有異曲同工之妙,是中醫理論指導臨床實踐的核心思想之一。

總而言之,《慎五堂治驗錄》是一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和臨床實用價值的古代中醫典籍。它不僅提供了大量涵蓋各科疾病的具體醫案,為後世學習和研究中醫臨床辨證論治提供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更通過這些案例,鮮活地呈現了清末時期一位乃至一個家族中醫學者的診療思路、用藥習慣、對病情的判斷及預後評估。書中對病因病機的深入探討以及靈活多變的治療方法,特別是「治病必先察其因」的理念,對當代中醫臨床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這部醫案集是中醫臨床傳承和發展鏈條上不可或缺的一環,是研究中醫史、臨床醫學和方藥學的寶貴資源。


題辭

卷一 (1)

卷一 (2)

卷一 (3)

卷一 (4)

卷一 (5)

卷一 (6)

卷一 (7)

卷一 (8)

卷一 (9)

卷一 (10)

卷二 (1)

卷二 (2)

卷二 (3)

卷二 (4)

卷二 (5)

卷二 (6)

卷二 (7)

卷二 (8)

卷二 (9)

卷二 (10)

卷三 (1)

卷三 (2)

卷三 (3)

卷三 (4)

卷三 (5)

卷三 (6)

卷三 (7)

卷三 (8)

卷三 (9)

卷三 (10)

卷四 (1)

卷四 (2)

卷四 (3)

卷四 (4)

卷四 (5)

卷四 (6)

卷四 (7)

卷四 (8)

卷四 (9)

卷四 (10)

卷四 (11)

卷五 (1)

卷五 (2)

卷五 (3)

卷五 (4)

卷五 (5)

卷五 (6)

卷五 (7)

卷五 (8)

卷五 (9)

卷五 (10)

卷五 (11)

卷六 (1)

卷六 (2)

卷六 (3)

卷六 (4)

卷六 (5)

卷六 (6)

卷六 (7)

卷六 (8)

卷六 (9)

卷六 (10)

卷七 (1)

卷七 (2)

卷七 (3)

卷七 (4)

卷七 (5)

卷七 (6)

卷七 (7)

卷七 (8)

卷七 (9)

卷七 (10)

卷七 (11)

卷八 (1)

卷八 (2)

卷八 (3)

卷八 (4)

卷八 (5)

卷八 (6)

卷八 (7)

卷八 (8)

卷八 (9)

卷八 (10)

卷九 (1)

卷九 (2)

卷九 (3)

卷九 (4)

卷九 (5)

卷九 (6)

卷九 (7)

卷九 (8)

卷九 (9)

卷九 (10)

卷九 (11)

卷十 (1)

卷十 (2)

卷十 (3)

卷十 (4)

卷十 (5)

卷十 (6)

卷十 (7)

卷十 (8)

卷十一 (1)

卷十一 (2)

卷十一 (3)

卷十一 (4)

卷十一 (5)

卷十一 (6)

卷十一 (7)

卷十一 (8)

卷十一 (9)

卷十一 (10)

卷十二 (1)

卷十二 (2)

卷十二 (3)

卷十二 (4)

卷十二 (5)

卷十二 (6)

卷十二 (7)

卷十二 (8)

卷十三 (1)

卷十三 (2)

卷十三 (3)

卷十三 (4)

卷十三 (5)

卷十三 (6)

卷十三 (7)

卷十三 (8)

卷十三 (9)

卷十四 (1)

卷十四 (2)

卷十四 (3)

卷十四 (4)

卷十四 (5)

卷十四 (6)

卷十四 (7)

卷十四 (8)

卷十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