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五堂治驗錄》~ 卷八 (9)
卷八 (9)
1. 卷八
(案336)張,右。脾司統血,腎主藏納。脾腎為先後二天,不振,血乃崩脫,色如屋漏水;五更泄瀉,一身黃腫,舌無華色,白苔滿布,脈形細代。勉擬扶元法,望能挽回於十一。
潞黨參,附子,絨艾炭,生雞內金,於邑術,黃耆,茯苓皮,冬蟲夏草,橘皮,用伏龍肝(二兩)、飯鍋焦(一兩,煎湯代水)
又,去冬蟲夏草、雞內金,加歸身、杜仲、補骨脂。
代脈續,血崩止,五更腎泄得定,一身之腫亦退,危症轉關,再當大補。
東洋參(一錢半),附子(四分),補骨脂(一錢半),茯苓(三錢),野於術(三錢),歸身(一錢半),益智仁(四分),西黃耆(二錢),杜仲(一錢半),新會皮(一錢半)
(案337)陸,右。經漏已久,近日大下,脈細神疲,防虛脫。
黨參炭,丹參炭,蒲黃炭,醋香附,醋歸炭,生艾絨,杜阿膠,黑豆皮,貫眾炭,杜仲
(案338)陳,右。汛期漸後,來時腹痛腰楚,耳鳴眩暈,尺脈細軟。腎陰不足,奇經亦病矣。
熟地(四錢),蓯蓉(三錢),黑豆衣(三錢),杜仲(三錢),歸身(一錢半),丹參(三錢),紫石英(五錢),香附,茯苓(三錢)
經來甚適,去黑豆、茯苓,加龜膠、鹿膠、月季花。
(案339)馬,右,馬姓棧涇。坐產九日,漿水去多,胎反上逆,腰痠腹痛,神倦難支,左肢微冷,昨夜昏厥一次。急擬扶正決津,最怕虛脫。
西洋參(三錢),生蒲黃(五分),元明粉(一錢半),全歸(八錢),桂圓肉(十枚),五靈脂(三錢),淮牛膝(五錢),香附(三錢),黑大豆(四十九粒)
午刻進藥,腐胎即下,惡露雖降,脘腹並痛,脈起。再擬去瘀生新。
全歸(三錢),丹參(三錢),香附(三錢),澤蘭葉(一錢半),延胡(一錢),山楂(三錢),益母草湯煎藥。
(案340)王,右,三月。懷孕七月,腰痠漏紅,急擬銀苧法,胎勿下墜為吉。
紋銀(一件),元米(一合),砂仁炒白芍(二錢),苧根(三錢),續斷(三錢),砂仁炒生地(三錢),歸身(二錢),蓮子(三錢),杜仲(三錢),香附(三錢)
(案341)陳,右。經阻腹痛欲厥,二便皆秘,左脈弦,苔黃膩。肝鬱不宣,治以疏降。
歸尾,楝實,草梢,西珀,木通,鬱金,延胡,滑石,大黃,烏藥,蟋蟀
(案342)張,右。子腫喘咳,產後腫勢更甚,惡露不通,小溲赤秘,藥後瘀溲皆通。鄭氏遙擬泄風分利,致諸症復萌,腹脅皆痛。再宗前法出入,勉希萬一。
西琥珀(一錢,沖服),五靈脂(三錢),香附(三錢),腹皮(三錢),歸鬚(一錢半),生蒲黃(一錢),金鈴子(一錢半),蔥須(三錢),茯苓(三錢)
白話文:
[卷八]
(案336)張姓女子,右側病症。脾臟負責統攝血液,腎臟負責儲藏精氣。脾腎作為前後兩臟腑功能不佳,血液就會崩漏,顏色像屋頂漏水一樣;五更(凌晨)腹瀉,全身浮腫,舌頭沒有光澤,舌苔白厚,脈象細弱。勉強採用扶元法治療,希望能夠挽回病情。
處方:潞黨參、附子、絨艾炭、生雞內金、於邑術、黃耆、茯苓皮、冬蟲夏草、橘皮、伏龍肝(二兩)、飯鍋焦(一兩,煎湯代水)。
另:去掉冬蟲夏草、雞內金,加入歸身、杜仲、補骨脂。
病情好轉:脈象恢復,出血停止,五更腹瀉得到控制,全身浮腫消退,危急情況好轉,接下來要大補元氣。
再次處方:東洋參(一錢半)、附子(四分)、補骨脂(一錢半)、茯苓(三錢)、野於術(三錢)、歸身(一錢半)、益智仁(四分)、西黃耆(二錢)、杜仲(一錢半)、新會皮(一錢半)。
(案337)陸姓女子,右側病症。經期出血已久,近日出血量增多,脈象細弱,精神疲倦,擔心虛脫。
處方:黨參炭、丹參炭、蒲黃炭、醋香附、醋歸炭、生艾絨、杜阿膠、黑豆皮、貫眾炭、杜仲。
(案338)陳姓女子,右側病症。汛期(雨季)過後,出現腹痛腰痛,耳鳴眩暈,尺脈細弱。腎陰不足,奇經八脈也出現病症。
處方:熟地(四錢)、蓯蓉(三錢)、黑豆衣(三錢)、杜仲(三錢)、歸身(一錢半)、丹參(三錢)、紫石英(五錢)、香附、茯苓(三錢)。
經期來時症狀較好,去掉黑豆、茯苓,加入龜膠、鹿膠、月季花。
(案340)馬姓女子,棧涇人。坐月子九天,排出大量惡露,胎盤位置反常,腰痠腹痛,精神倦怠,左肢微冷,昨晚昏厥一次。緊急採用扶正決津法治療,最擔心虛脫。
處方:西洋參(三錢)、生蒲黃(五分)、元明粉(一錢半)、全歸(八錢)、桂圓肉(十枚)、五靈脂(三錢)、淮牛膝(五錢)、香附(三錢)、黑大豆(四十九粒)。
午時服用藥物後,腐敗的胎盤排出,惡露雖然減少,但腹部疼痛,脈象變好。再次處方去瘀生新。
再次處方:全歸(三錢)、丹參(三錢)、香附(三錢)、澤蘭葉(一錢半)、延胡(一錢)、山楂(三錢),用益母草煎湯服用。
(案340)王姓女子,三月(懷孕三月)。懷孕七個月,腰痠出血,緊急採用銀苧法治療,胎兒不墜落為吉。
處方:紋銀(一件)、元米(一合)、砂仁炒白芍(二錢)、苧根(三錢)、續斷(三錢)、砂仁炒生地(三錢)、歸身(二錢)、蓮子(三錢)、杜仲(三錢)、香附(三錢)。
(案341)陳姓女子,右側病症。經期不通,腹痛欲暈厥,大小便都便秘,左脈弦數,舌苔黃膩。肝氣鬱結不通,治療方法是疏肝理氣,瀉熱通下。
處方:歸尾、楝實、草梢、西珀、木通、鬱金、延胡、滑石、大黃、烏藥、蟋蟀。
(案342)張姓女子,右側病症。產後出現水腫、咳嗽,產後水腫加重,惡露不通,小便赤澀不通,服藥後瘀血和小便都通暢了。鄭氏醫生遠程診斷為泄風分利,導致諸多症狀再次出現,腹部兩側都疼痛。再次採用之前的治療方法,希望萬一有效。
處方:西琥珀(一錢,沖服)、五靈脂(三錢)、香附(三錢)、腹皮(三錢)、歸鬚(一錢半)、生蒲黃(一錢)、金鈴子(一錢半)、蔥須(三錢)、茯苓(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