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藝

《慎五堂治驗錄》~ 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

1. 卷四

(案119)陶聘三,壬午九月十九日,宋家涇。因食滯中宮,引動伏邪,日晌寒戰身熱,日輕日重,熱時作嘔,不飲不食,頭痛口苦,便秘溲赤,脈弦滑,苔灰黃。擬逐邪化滯治之。深慮邪食互並,結在陽明致重。

青蒿(四錢),宋半夏(一錢半),蟬衣(五分),萊菔汁(一杯),豆卷(四錢),鮮金斛(四錢),枳殼(一錢),南山楂(一錢半),桑葉(四錢),瓜蔞皮(四錢,鹽水炒),竹茹(三錢)

得便,各恙皆減,灰苔花黑,去山楂、蔞皮,加花粉、稻葉。

(案120)金順奎,癸未八月,南碼頭。白㾦層布,神識不清。濕熱留戀未楚,尚防內陷。

大豆卷(三錢),川貝(三錢),黃芩(七分),碧玉散(一錢半),連翹(一錢半),稻葉(五錢),丹皮(一錢半)

身熱時衰時盛,寐醒神識不清,溲混脈數,能食薄粥,咳嗆耳聾。濕熱久戀傷陰,主客交渾,擬吳氏法合扶正品。

鱉甲(三錢),西洋參(五分),生首烏(一錢半),川貝(三錢),郁李仁(一錢半,酒浸),生棗仁(三錢,酒浸),桑葉(二錢),菊花(三錢),益元散(四分),塊辰砂(四錢,絹包煎)

神識得清,耳聾脈數,苔黃咳嗆,正虧邪戀。仍主原議,小心調養,庶無反復。

川貝母(三錢),川石斛(三錢),冬瓜子、皮(各三錢),西洋參(五分),刮杏仁(三錢),枇杷葉(三錢),鮮蓮子(四錢),碧玉散(七分),白薇炭(一錢),鮮桑葉(三張)

(案121)金玉相,癸未八月,南碼頭。寒熱後頭跗皆腫,腸風痔血大發,正虛土不制水,水邪橫溢,先治標恙。

大豆卷(三錢),桑枝(四錢),桑葉(二錢半),仙居術(五分),茯苓皮(三錢),防風梢(一錢半),生苡仁(三錢),五加皮(三錢),伏龍肝(五錢),陳皮(五分),生穀芽(五錢),荷梗(一尺)

腫退,去豆卷、桑葉,加刺蝟皮、荷葉。

(案122)張永發內,甲申三月,隔壁。感受風邪,宿哮隨發,且擬辛平降氣。

桑葉(三錢),牛蒡子(三錢),橘紅(六分),螺螄殼(四錢),蘇葉(一錢半),蘇子(二錢),象貝母(二錢),薤白(一錢半),前胡(一錢半),光杏仁(三錢),蔞皮(一錢半)

咳喘太甚,汗多脈浮,權主鎮降。

代赭石(三錢),旋覆花(一錢半),橘紅(七分),紫石英(三錢),桑白皮(四錢),車前子(二錢半),煅磁石(三錢),甘杞子(二錢半),淮牛膝(一錢半),全胡桃(二枚),射干(七分,後入)

喘咳大減,加白前五分,後入補骨脂一錢半,炒。

(案123)潘,左。淋雨受寒,即起形寒發熱,無汗,一身痛楚,頭痛舌白,病在鴟張,先擬溫散。

白話文:

[卷四]

(案119)陶聘三,壬午年九月十九日,在宋家涇患病。因為飲食停滯於中焦,引發潛伏的邪氣,白天感到寒戰發熱,病情日輕日重,發熱時嘔吐,不喝水不吃東西,頭痛口苦,大便秘結,小便赤色,脈象弦滑,舌苔灰黃。決定採用逐邪化滯的方法治療。深慮邪氣和飲食停滯互相交結,停留在陽明經而導致病情嚴重。

處方:青蒿(四錢),宋半夏(一錢半),蟬衣(五分),萊菔汁(一杯),豆卷(四錢),鮮金斛(四錢),枳殼(一錢),南山楂(一錢半),桑葉(四錢),瓜蔞皮(四錢,鹽水炒),竹茹(三錢)

症狀好轉後,諸症狀都減輕,舌苔由灰黃轉為黑色,去掉了山楂、瓜蔞皮,加入花粉、稻葉。

(案120)金順奎,癸未年八月,在南碼頭患病。出現神志不清,白痰如布絮狀。濕熱之邪滯留不去,尚需預防邪氣內陷。

處方:大豆卷(三錢),川貝(三錢),黃芩(七分),碧玉散(一錢半),連翹(一錢半),稻葉(五錢),丹皮(一錢半)

病情時輕時重,睡醒時神志不清,小便混濁,脈象數,可以吃點稀粥,咳嗽、嗆咳、耳聾。濕熱之邪久留傷及陰液,正邪混雜,擬用吳氏療法並配合補益正氣的藥物。

處方:鱉甲(三錢),西洋參(五分),生首烏(一錢半),川貝(三錢),郁李仁(一錢半,酒浸),生棗仁(三錢,酒浸),桑葉(二錢),菊花(三錢),益元散(四分),塊辰砂(四錢,絹包煎)

神志恢復清醒,但仍有耳聾、脈象數、舌苔黃、咳嗽嗆咳等症狀,正氣虧虛,邪氣仍在。仍沿用原來的治療方案,小心調理,以防復發。

處方:川貝母(三錢),川石斛(三錢),冬瓜子、冬瓜皮(各三錢),西洋參(五分),刮杏仁(三錢),枇杷葉(三錢),鮮蓮子(四錢),碧玉散(七分),白薇炭(一錢),鮮桑葉(三張)

(案121)金玉相,癸未年八月,在南碼頭患病。寒熱之後,頭部和足部都腫脹,腸風(痔瘡)出血加重,正氣虛弱,脾土不能制約水液,水邪橫溢,先治療明顯的症狀。

處方:大豆卷(三錢),桑枝(四錢),桑葉(二錢半),仙居術(五分),茯苓皮(三錢),防風梢(一錢半),生苡仁(三錢),五加皮(三錢),伏龍肝(五錢),陳皮(五分),生穀芽(五錢),荷梗(一尺)

腫脹消退後,去掉了大豆卷、桑葉,加入了刺蝟皮、荷葉。

(案122)張永發內人,甲申年三月,住在隔壁。感受風邪,舊有的哮喘發作,決定用辛溫平緩的藥物降氣。

處方:桑葉(三錢),牛蒡子(三錢),橘紅(六分),螺螄殼(四錢),蘇葉(一錢半),蘇子(二錢),象貝母(二錢),薤白(一錢半),前胡(一錢半),光杏仁(三錢),瓜蔞皮(一錢半)

咳嗽喘息非常厲害,出汗多,脈象浮,決定使用鎮咳平喘的藥物。

處方:代赭石(三錢),旋覆花(一錢半),橘紅(七分),紫石英(三錢),桑白皮(四錢),車前子(二錢半),煅磁石(三錢),甘杞子(二錢半),淮牛膝(一錢半),全胡桃(二枚),射干(七分,後入)

喘咳大大減輕,加白前五分,之後加入炒補骨脂一錢半。

(案123)潘氏,左鄰居。淋雨受寒,立即出現寒戰發熱,無汗,全身疼痛,頭痛,舌苔白,病在表證,先用溫散的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