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藝

《慎五堂治驗錄》~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卷四

帶葉蘇梗(一錢半),豆豉(三錢),威靈仙(七分),炒香白芷(六分),桑葉(三錢),桑枝(五錢),六神麯(三錢),廣藿香葉(一錢),薄荷(六分),大豆卷(三錢),蟬衣(七分)

(案124)姜鳳南,癸未九月,沙羅村。噎膈吐沫,脈細舌白,乃氣鬱肺痿也。

炮薑炭(四分),合歡花(一錢),橘皮(一錢),石英(三錢),水炙草(四分),沉香屑(四分),竹茹(三錢),桃隔(一錢),枇杷葉(三錢),製半夏(一錢半),米蛀(五條)

噎沫減半,能食飯二口,是轉松之兆也。加柿蒂四枚。

(案125)錢誠德子。先吐蛔,後身熱,寐蘇神狂,妄語不食,胸悶,脈數苔黃,將屆立冬,伏氣遽發,有不重不休之險,且擬清透治之。

青蒿(三錢),鱉甲(三錢),宋半夏(一錢半),竹茹(二錢),姜衣(三分),蟬衣(一錢半),益元散(三錢),稻葉(一兩),桑葉(三錢),豆卷(三錢),金銀花(三錢)

汗出不暢,神識已清。去半夏,加枇杷葉、川貝母、薄荷葉。

(案126)姚在明媳,十月。脘痛嘔涎,進劑嘔止,痛緩復甚,脈細弦,自汗出。見交冬令,木得母勢而尤橫,肝鬱將軍,恐有卒厥之險,擬辛酸甘苦複方治之。

川桂枝(五分),烏梅(二分),左金丸(五分),新絳(四分),白芍藥(二錢),甘草(五分),金鈴子(二錢),旋覆花(三錢),橘絡(八分),香附(三錢),蘇羅子(三錢),蔥管(一尺),白螺螄殼,綠萼白梅花

痛緩,氣升,胸悶。去絳、螺、蔥管,加四磨飲。

(案127)王壽夫室,辛巳十二月。脘痛三候,痛引腰背,帶下綿綿,脈小緊數。先擬宣痹,後當培補奇經。

生香附(二錢),製半夏(一錢半),茯神(三錢),楝實(一錢半),瓜蔞皮(三錢),旋覆花(一錢半),薤白(一錢半),紫菀(一錢半),蘇羅子(三錢),老蘇梗(七分),杜仲(一錢半)

《經》以任脈為病帶下瘕聚;陰維為病苦心痛。八脈隸於肝腎,胃為水穀之海,生化之源。故茲擬膏方,從當歸內補、建中湯增味。

當歸身(三兩),生地(三兩),製半夏(二兩),杜仲(三兩),大黃耆(一兩半),香附(三兩),麥冬(二兩),旋覆花(二兩),楝實(二兩),蘇羅子(一兩半),紫菀(一兩半),甘草(一兩),茯神(三兩),烏賊骨(一兩半),螺螄殼(二兩),紅棗(三兩)

上用河水煎濃去渣,收厚,入燉烊阿膠一兩半、飴糖一兩半成膏,出火氣。每日早晨米飲沖服四五匙。

(案128)周亦新室,辛巳十二月,朔望涇。脘痛吐厥,則桂枝加桂合奔豚湯得效,而病後不任勞,煩勞則納食運化遲滯,心中怔怔,頭痛頭眩,目胞時見臥蠶之狀,足跗微浮。據病證因,是脾虛氣不斡旋也。按,脾稱諫議之官,知周出焉,位居中央,於行為土,於卦為坤,其色為黃,其音為宮,其隸屬之部位者,四肢也。

白話文:

[卷四]

案124:姜鳳南,癸未年九月,沙羅村。患者噎膈嘔吐涎沫,脈象細弱,舌苔潔白,這是氣鬱導致肺部虛弱的症狀。處方:炮姜炭、合歡花、橘皮、石英、水炙甘草、沉香屑、竹茹、桃仁隔膜、枇杷葉、製半夏、米蟲(米蛀)。

服藥後,噎膈嘔吐減輕一半,能吃兩口飯,這是病情好轉的徵兆。再加柿蒂四枚。

案125:錢誠德的兒子。先前嘔吐蛔蟲,之後發熱,時睡時醒,神志不清,胡言亂語,不吃東西,胸悶,脈象數而有力,舌苔黃厚。將近立冬,伏邪之氣突然發作,病情危急,應當清熱解毒。處方:青蒿、鱉甲、宋半夏、竹茹、薑皮、蟬衣、益元散、稻葉、桑葉、大豆卷、金銀花。

服藥後,汗出不暢,神志已清醒。去半夏,再加枇杷葉、川貝母、薄荷葉。

案126:姚在明媳婦,十月。胃脘疼痛,嘔吐涎沫,服藥後嘔吐停止,疼痛減輕後又加重,脈象細弱而弦急,自汗出。正值冬季交替之時,木氣得不到母氣(土氣)的滋養而過於亢盛,肝氣鬱結,恐有突然昏厥的危險,擬用辛溫酸甘苦的複方治療。處方:川桂枝、烏梅、左金丸、生地黃(新絳)、白芍藥、甘草、金鈴子、旋覆花、橘絡、香附、蘇羅子、蔥白、白螺螄殼、綠萼白梅花。

疼痛減輕,氣機上升,但仍胸悶。去生地黃、白螺螄殼、蔥白,加四磨飲。

案127:王壽夫的妻子,辛巳年十二月。胃脘疼痛持續三日,疼痛牽引到腰背部,帶下量多,脈象細小緊數。先考慮疏通經絡,之後再考慮滋補奇經八脈。處方:生香附、製半夏、茯神、楝實、瓜蔞皮、旋覆花、薤白、紫菀、蘇羅子、老蘇梗、杜仲。

根據經方理論,任脈病變導致帶下和癥瘕積聚;陰維脈病變導致心痛。八脈屬於肝腎,胃是水穀之海,氣血生化的根本。因此,擬用膏方,以當歸補血、建中湯和胃。處方:當歸、生地黃、製半夏、杜仲、黨參(大黃耆)、香附、麥冬、旋覆花、楝實、蘇羅子、紫菀、甘草、茯神、烏賊骨、螺螄殼、紅棗。

用河水煎煮濃縮去渣,收膏,加入阿膠和飴糖,熬製成膏,每日早晨用米湯沖服四五匙。

案128:周亦新妻子,辛巳年十二月,朔望日。胃脘疼痛,嘔吐昏厥,服用桂枝加桂合奔豚湯後有效,但病後體力不支,稍勞則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心中慌慌,頭痛頭暈,眼瞼偶爾出現臥蠶狀浮腫,足跗部輕微浮腫。根據病症分析,這是脾虛氣機不利造成的。脾臟如同諫議官,主管運化,位於中央,五行屬土,八卦屬坤,顏色為黃,聲音為宮,其所主導的部位是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