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五堂治驗錄》~ 卷七 (9)
卷七 (9)
1. 卷七
汗透熱淡,神清。照方加玉泉散、焦山梔,去犀角汁、竹心、菖蒲、地丁、川貝母。
(案286)胡榮。神昏而笑,撮空痙厥,痰喘便泄,脈弦數。風溫傳入厥陰,治以熄風開竅。
羚羊角(三錢),天竹黃(一錢半),元參(五錢),鉤鉤(三錢),石決明(一兩),龍齒(三錢),至寶丹(一粒),川貝(三錢),鮮菖蒲(一錢半),連翹心(三錢)
又,去至寶丹、石菖蒲,加桑葉。
(案287)倪,左,十一月。發熱無汗已延二候,頭痛喘咳,鼻扇作嘔,夜即神昏譫語,左脅刺痛,瘧母乘機作脹,泄瀉溲澀,脈形弦數而浮,舌邊紅,苔白,口渴。溫邪內陷,勉宗西昌逆流挽舟意應之。
薄荷(八分),豆豉(四錢),大力子(三錢),扁豆皮(四錢),山梔(八分),川貝(二錢半),鮮石菖蒲(一錢),旋覆花(八分),穀芽(四錢),竹茹(三錢),牛黃丸(一粒),天竹黃(一錢半)
餘熱未清,昏譫嘔泄已止,脘脅脹痛亦減,喘咳顴紅,脈來弦數。痰熱內盛,仿孟英清展氣機治,諒可化瘧而解。
旋覆花(一錢半),地慄(三枚),蛤殼(七錢),扁豆皮(三錢),杏仁霜(三錢),海蜇(五錢),桑葉(三錢),白茯神(三錢),枇杷葉(三錢),川貝(三錢),竹茹(一錢半),生香附(一錢半),穀芽(五錢),菊花(三錢)
寒熱如瘧,治以和化,加青蒿、大豆卷,去雪羹。
(案288)包月亭,正月,南碼頭。瘡家感受風溫本不可汗,醫者昧此而誤汗之,致壯熱有汗,二便不解,身發赤點如豆,不納,鼻乾口渴,脈數舌紅。治以清化,佐以解毒。
金銀花(三錢),連翹(二錢),大黃(三錢),生草梢(五分),綠豆皮(三錢),丹皮(一錢半),燈心(五分),生首烏(四錢),西琥珀(五分),通草(七分),茅根(四錢),全瓜蔞(四錢)
點退便通,壯熱亦解。
生穀芽,歸鬚,金鈴子,銀花,炒槐花,萆薢,仙遺糧,綠豆,細木通,龍膽,海金砂
(案289)曹芝岩女,蟠龍鎮。始病發熱畏風,脘痞咳嗽,遍身疹點隱約,醫進消導,溫升神狂汗止,脈洪且數,舌絳而干。風溫內熾劫津,擬復液回津,佐以清宮法。
鮮石斛(四兩),葦根(二兩),桑葉(三錢),連翹心(三錢),鮮生地(四兩),竹葉(四十葉),湖丹皮(三錢),牛黃(四分),鮮沙參(四兩),銀花(四錢),甘蔗汁(一碗),琥珀(五分),石菖蒲(七分),犀角(七分),元參心(五錢)
三劑愈。
(案290)熊,左,十月。壯熱無汗,一身麻木,不納不飢不便,舌乾絳,左脈弦勁且數,右部細濡。風火內煽,恐其痙厥,擬泄風清火治。
白話文:
[卷七]
-
患者汗出,但熱退得不多,精神卻清爽。按照之前的處方,加入玉泉散和焦山梔,去除犀角汁、竹心、菖蒲、地丁、川貝母。
-
胡榮,神志不清,還傻笑,抽搐痙攣,痰喘,大便溏瀉,脈象弦數有力。這是風溫邪氣侵入厥陰經,治療應以熄風開竅為主。處方:羚羊角、天竹黃、元參、鉤鉤、石決明、龍齒、至寶丹、川貝、鮮菖蒲、連翹心。 後來又去除了至寶丹和石菖蒲,加了桑葉。
-
倪氏,十一月。發熱無汗持續兩天,頭痛、喘咳、鼻翼煽動、嘔吐,晚上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左脅肋疼痛,瘧疾趁虛而入,腹脹,大便溏瀉,小便不利,脈象弦數且浮,舌邊紅,舌苔白,口渴。這是溫邪內陷,治療應參考西昌逆流挽舟的治療方法。處方:薄荷、豆豉、大力子、扁豆皮、山梔、川貝、鮮石菖蒲、旋覆花、穀芽、竹茹、牛黃丸、天竹黃。 餘熱未清,神志不清、嘔吐、腹瀉已止,脘脅脹痛也減輕,但仍有喘咳,面頰潮紅,脈象弦數。這是痰熱內盛,治療應仿孟英清宣泄氣機的方法,可以化解瘧疾。處方:旋覆花、地栗、蛤殼、扁豆皮、杏仁霜、海蜇、桑葉、白茯神、枇杷葉、川貝、竹茹、生香附、穀芽、菊花。 寒熱像瘧疾一樣發作,治療應以調和為主,加入青蒿、大豆卷,去除雪羹。
-
包月亭,正月,南碼頭。患瘡瘍的病人本來就不應該出汗,但醫生不懂這個道理,錯誤地讓他出汗,導致高熱、出汗,大小便不通暢,身上出現像豆子一樣的紅色斑點,飲食減少,鼻乾口渴,脈象數,舌紅。治療應以清熱化濕為主,並輔以解毒。處方:金銀花、連翹、大黃、生草梢、綠豆皮、丹皮、燈心、生首烏、西琥珀、通草、茅根、全瓜蔞。 之後便通,高熱也退了。 後續處方:生穀芽、歸鬚、金鈴子、銀花、炒槐花、萆薢、仙遺糧、綠豆、細木通、龍膽、海金砂。
-
曹芝岩的妻子,蟠龍鎮。起初發熱怕風,脘腹痞悶咳嗽,全身出現隱約的疹點,醫生使用了消導的方法,導致溫熱上升,神志狂亂,汗止,脈象洪大而數,舌紅絳乾燥。這是風溫內盛,耗傷津液,治療應以滋陰回補津液為主,並輔以清熱解毒的方法。處方:鮮石斛、葦根、桑葉、連翹心、鮮生地、竹葉、湖丹皮、牛黃、鮮沙參、銀花、甘蔗汁、琥珀、石菖蒲、犀角、元參心。 三劑藥後痊癒。
-
熊氏,十月。高熱無汗,全身麻木,不思飲食,不飢不渴,大小便不通暢,舌乾紅絳,左脈弦急有力,右脈細弱。這是風火內盛,擔心會導致痙攣,治療應以瀉風清火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