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五堂治驗錄》~ 卷七 (8)
卷七 (8)
1. 卷七
諸症皆平,惟脘痞不舒,納食難運,足腫脈微,脾虛健運少力,枳朮丸主之。
(案281)王,右。初病頭痛鼻塞,咳嗽頻頻,繼而吐瀉交作,口渴不納,脈形浮數,凜寒灼熱,神倦汗無,舌尖紅,苔黃。風溫擾亂肺胃之故。花甲際此,最為難治。
豆豉,竹茹,枇杷葉,連翹殼,山梔,葦根,大力子,薄荷,蠶矢,川貝,羚羊角,老桑葉
得汗熱淡,吐瀉皆定,咳嗽亦減,口不渴,納食進,再以前方出入。
加前胡(一錢半)、黃芩(一錢半)、穀芽(三錢),去葦根、連翹、蠶矢
(案282)張奎。灼熱無汗,肢痙脅疼,咳嗽,痰中有血,夜即神昏譫語,口苦納微,頭痛作惡,脈形弦數,舌赤苔黃。風火內熾,表裡交病,擬用雙解法。
羚羊角(三錢),旋覆花(一錢半),菊花(三錢),鉤藤(三錢),大力子(四錢),薄荷葉(七分),前胡(一錢半),豆豉(四錢),枇杷葉(五錢),黑山梔(七分),竹茹(三錢),連翹(三錢),老桑葉(三錢)
(案283)周照,正月,管門涇。素有腳氣,時痛時休,痛則紅腫,休則潰爛,此濕熱下注也。今者吸受風溫,肺胃受邪,漸逼心營,致灼熱少汗,咳痰有血,頭疼口渴,頻飲不解,吐利血水,神迷舌強,腳氣亦欲上衝,脈形洪數,舌邊尖色絳,中黃根黑。考古清絡熱必兼芳香開里竅,以清神識,冀內閉得開幸甚。
至寶丹(一粒),連翹(三錢),川貝母(五錢),竹茹(一兩),羚羊角(三錢),銀花(三錢),淡豆豉(四錢),葦根(三兩),鮮生地(七錢),黃芩(一錢半),焦山梔(一錢半),桑葉(三錢),原蠶矢(三錢)
進芳香開竅法,神清血止,熱退汗出,吐瀉漸定,風溫漸退,濕火尚存。前方加滑石,去生地、至寶丹。
(案284)張萬年,初起脅痛嘔吐,咳嗽痰中有血,身熱有汗不解,二便皆秘。刻下脘腹滿痛難支,寐則譫語喃喃,顴紅唇裂,脈形數大,舌紅,苔灰少澤。風溫內結,熱久則太陽陽明失下降之司,擬導赤承氣法主之。
木通(一錢半),淡竹葉(三錢),油歸鬚(三錢),枳實(二分,沖),草梢(一錢),鮮沙參(四錢),元明粉(三錢),厚朴汁(二分),燈心(三尺),鮮生地(五錢),生大黃(三錢,浸汁沖,渣入煎)
(案285)周,左。壯熱有汗,醫投溫散,汗仍不出,身見紅斑,頭疼脅痛,咳嗽氣喘,夜則神昏譫語,脈來弦數而大,舌赤灰黃,目紅唇燥,齒上血瓣。熱毒深入陽明營分,最為危候。勉擬涼營解毒法治之。
羚羊角(一錢半),元參(三錢),鮮生地(五錢),銀花(三錢),犀角汁(沖,三分),薄荷(三分),川貝母(三錢),大青(一錢半),地丁草(四錢),竹心(三十枚),石菖蒲(七分),連翹(三錢),淡豆豉(四錢),葦根(一兩)
白話文:
[卷七]
-
患者諸症皆已平復,唯獨胃脘痞悶不適,進食困難,腳腫脈象微弱,這是脾虛運化功能不足,可用枳實薤白桂枝湯加減治療。
-
王姓患者,右側肢體症狀。初起頭痛鼻塞,咳嗽頻繁,繼而嘔吐腹瀉交替出現,口渴不願進食,脈象浮數,時而畏寒時而發熱,精神倦怠無汗,舌尖紅,苔黃。這是風溫邪氣侵犯肺胃所致。患者年事已高,此症最難治療。
處方:豆豉、竹茹、枇杷葉、連翹、山梔子、蘆根、川楝子、薄荷、蠶砂、川貝母、羚羊角、桑葉。
患者服藥後發汗,熱退,嘔吐腹瀉停止,咳嗽減輕,口渴消失,食慾增加,再次用上方加減治療。
加:前胡(一錢半)、黃芩(一錢半)、穀芽(三錢),去:蘆根、連翹、蠶砂。
- 張奎患者。發熱無汗,肢體抽搐脅肋疼痛,咳嗽,痰中帶血,夜間神志昏迷,胡言亂語,口苦食慾差,頭痛劇烈,脈象弦數,舌紅苔黃。這是風火內盛,表裡同病,擬用辛涼解表法治療。
處方:羚羊角(三錢),旋覆花(一錢半),菊花(三錢),鉤藤(三錢),川楝子(四錢),薄荷葉(七分),前胡(一錢半),豆豉(四錢),枇杷葉(五錢),山梔子(七分),竹茹(三錢),連翹(三錢),桑葉(三錢)
- 周照患者,正月,居住於管門涇。素有腳氣病史,時痛時緩,疼痛時紅腫,緩解時潰爛,這是濕熱下注所致。近期感受風溫邪氣,肺胃受邪,逐漸侵犯心營,導致發熱少汗,咳嗽痰中帶血,頭痛口渴,飲水不能解渴,嘔吐瀉血,神志不清,舌頭強硬,腳氣也向上蔓延,脈象洪數,舌邊尖絳紅,舌苔中間黃色,舌根黑色。根據古籍,治療絡脈熱證必須兼用芳香開竅之品,以清神明,希望能打開閉塞的內臟,非常重要。
處方:至寶丹(一粒),連翹(三錢),川貝母(五錢),竹茹(一兩),羚羊角(三錢),金銀花(三錢),淡豆豉(四錢),蘆根(三兩),鮮生地黃(七錢),黃芩(一錢半),焦山梔子(一錢半),桑葉(三錢),原蠶砂(三錢)
使用芳香開竅之法治療後,神志清醒,出血停止,熱退汗出,嘔吐腹瀉逐漸好轉,風溫邪氣逐漸消退,但濕熱仍在。上方加滑石,去生地黃、至寶丹。
- 張萬年患者,初起脅肋疼痛嘔吐,咳嗽痰中帶血,身熱有汗但不退,大小便祕結。現症狀加重,脘腹脹滿疼痛難忍,睡眠時胡言亂語,面頰紅赤,嘴唇幹裂,脈象數大,舌紅,苔灰少津。這是風溫邪氣鬱結於內,熱邪久蓄導致太陽與陽明經絡氣機失調,擬用導赤承氣湯加減治療。
處方:木通(一錢半),淡竹葉(三錢),益母草(三錢),枳實(二分,沖服),草梢(一錢),鮮沙參(四錢),芒硝(三錢),厚朴汁(二分),燈心草(三尺),鮮生地黃(五錢),生大黃(三錢,浸汁沖服,藥渣入煎)
- 周姓患者,左側肢體症狀。壯熱有汗,曾服用溫熱解表藥物,但汗仍不出,身上出現紅斑,頭痛脅肋疼痛,咳嗽氣喘,夜間神志昏迷,胡言亂語,脈象弦數有力,舌紅苔灰黃,眼睛紅赤,嘴唇乾燥,牙齒上有血塊。這是熱毒深入陽明經營分,病情危重。勉力嘗試使用涼營解毒法治療。
處方:羚羊角(一錢半),玄參(三錢),鮮生地黃(五錢),金銀花(三錢),犀角汁(三分,沖服),薄荷(三分),川貝母(三錢),大青葉(一錢半),紫花地丁(四錢),竹心(三十枚),石菖蒲(七分),連翹(三錢),淡豆豉(四錢),蘆根(一兩)
備註: 以上翻譯僅供參考,由於缺乏完整的病案資訊及脈診等細節,此翻譯可能存在偏差。 中醫診斷和治療需要專業醫師的判斷,切勿自行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