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藝

《慎五堂治驗錄》~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卷一

(案1)任,左,朔望涇,八月。旋風中於脾絡,風痰阻滯機竅。遂卒然昏僕,口噤涎流,目直肢痙,脈形軟弦。且擬搜風化痰,以觀其變。

全蠍(三隻),天竹黃(二錢),淡竹瀝(一杯),鉤鉤(二錢),殭蠶(四錢),製半夏(二錢),石菖蒲(七分),天麻(二錢),桑葉(三錢),天南星(七分)

白話文:

患者左邊身體,於八月朔望之時,突然感到旋風襲擊脾絡,風痰阻塞了身體的竅穴,導致昏迷不醒,口緊閉流口水,眼睛直視,肢體痙攣,脈象軟弱弦細。醫生決定採用搜風化痰的治療方案,觀察其變化。處方:全蠍三隻,天竹黃二錢,淡竹瀝一杯,鉤鉤二錢,殭蠶四錢,製半夏二錢,石菖蒲七分,天麻二錢,桑葉三錢,天南星七分。

目能轉動,肢痙亦平。開口視苔,其色熟白,齒仍焦。稀糜進,證雖轉輕,尚當祛滌。

前方去天麻,加鮮石斛五錢。

(案2)許,右,網船。產後十二朝,瘀露連降,腹無痛楚,寒熱大作,日夜二次。唇繭脈弦。伏邪晚發也。擬清泄之。

青蒿(三錢),雞蘇散(三錢),光桃仁(一錢半),桑葉(三錢),豆卷(四錢),生薑衣(三分),冬瓜子(三錢),蟬衣(五分),製半夏(一錢半),廣藿香露(一兩半)

白話文:

病人眼睛能转动,肢体痉挛也平息了。观察舌苔,颜色是熟白的,牙齿却依然发黄。稀粥能够进食,病情虽然有所好转,但仍需祛除病邪。前面的方剂中去掉天麻,加入鲜石斛五钱。

(第二案)患者许某,女性,右半身麻痹。产后十二天,瘀血不断流出,腹部没有疼痛,寒热交替,每天发作两次。嘴唇发干,脉象弦紧。这是产后余邪潜伏,晚期发作。拟用清泄之法治疗。

方剂:青蒿三钱,鸡苏散三钱,光桃仁一钱半,桑叶三钱,豆卷四钱,生姜衣三分,冬瓜子三钱,蝉衣五分,制半夏一钱半,广藿香露一两半。

後加枇杷葉。

(案3)平,左,朝陽門。氣元不足,症似損怯。進建中既合病機,今參內補法。

紅棗(五枚),生耆皮(一錢半),細直地(三錢),白芍(一錢半),炙草(五分),淮小麥(三錢),益智仁(三分),穀芽(七錢),歸身(一錢半),地骨皮(一錢半),川桂枝(一分半)

十帖愈。

白話文:

患者平時體質虛弱,症狀類似氣血虧損,服用建中湯符合病情,現在再加入內補成分。方劑包括紅棗五枚、生耆皮一錢半、細直地三錢、白芍一錢半、炙草五分、淮小麥三錢、益智仁三分、穀芽七錢、歸身一錢半、地骨皮一錢半、川桂枝一分半,連續服用十帖後痊癒。

(案4)盛,右。久有鼻淵頭風之證,時發時休。今夏咳嗽,臥則尤甚,咳出白痰稍止。背寒如掌大,皮肌似發熱,口渴微嘔。舌苔白膩,脈形細弦。此心肺氣虛,痰飲上泛,久恐延至肺痿。

炮姜(三分),半夏(三錢),陳皮(一錢),前胡片(一錢半),炙草(三分),茯苓(三錢),蛤殼(七錢),旋覆花(三錢),海蜇(一兩),枇杷葉(三錢)

白話文:

案4:

這是一個右側患者,長期以來患有鼻淵頭風,時常發作,時而緩解。今夏開始咳嗽,躺下時咳嗽更厲害,咳出白色痰液後稍微緩解。患者背部發寒,像是手掌大小的區域,皮膚肌肉感覺發熱,口渴伴隨輕微嘔吐。舌苔白膩,脈象細弦。

這是由於心肺氣虛,痰飲上泛導致的,長期下去恐延至肺痿。

處方:

  • 炮姜 三分
  • 半夏 三錢
  • 陳皮 一錢
  • 前胡片 一錢半
  • 炙草 三分
  • 茯苓 三錢
  • 蛤殼 七錢
  • 旋覆花 三錢
  • 海蜇 一兩
  • 枇杷葉 三錢

(案5)俞瑞卿,東皋村,三月。壯熱有汗不暢,面腫氣喘,肢酸脅痛,目紅口渴。脈洪數帶弦。唇乾,舌紅,苔糙。風溫內熾,治以清泄。

杏仁(四錢),羚羊角(二錢),旋覆花(三錢),枇杷葉(五錢),蔞皮(三錢),薄荷(一錢),大力子(四錢),絲瓜絡(四錢),水葦根,桑葉(四錢),大川貝(三錢),生乾草(三分)

汗出熱不解,喘痛皆緩,面腫不退,大便暢下,小溲微熱。脈仍洪數而空,舌苔紅膩。症雖轉松,尚防反復。再擬前方出入主之。

白話文:

俞瑞卿,住在東皋村,三月的時候生病了。症狀是發高燒、出汗不暢、臉腫氣喘、四肢酸痛、肋骨疼痛、眼睛紅、口渴。脈象洪數帶弦,嘴唇乾燥,舌頭紅,舌苔粗糙。這是風溫內熱引起的,要用清熱瀉火的藥物來治療。

藥方:杏仁四錢、羚羊角二錢、旋覆花三錢、枇杷葉五錢、蔞皮三錢、薄荷一錢、大力子四錢、絲瓜絡四錢、水葦根、桑葉四錢、大川貝三錢、生乾草三分。

服用藥物後,出汗熱退,喘息疼痛都減輕了,臉腫消退,大便通暢,小便略微發熱。脈象仍然洪數但空虛,舌苔紅潤黏膩。雖然病情有所好轉,但要防止反覆,可以根據情況調整藥方。

前方去羚、薄、葦、蔞,加菊花、蟬衣、竹茹

諸症悉平,脈仍洪數。原方加入化痰為治。

次方加青黛拌蛤殼

(案6)陳,右,七月。寒熱後,脘痞不飢,腹鳴口甜。脈濡,苔黃。乃暑去濕存所致。治宗《內經》法增味調之。

佩蘭(三錢),茯苓塊(三錢),枇杷葉(炒,四錢),穀芽(四錢),藿梗(一錢半),宋半夏(二錢),白蔻殼(三分),苡仁(三錢),杏仁(三錢),鮮佛手(一錢半)

(案7)陸,幼,七月。骨骱攻痛不定,寒熱有汗,脈弦,行痹證,祛風為主。

白話文:

前方去羚羊角、薄荷、蘆根、蔞仁,加入菊花、蟬蛻、竹茹。諸症都平息了,脈象仍然洪數。原方加入化痰藥物來治療。

下一帖方加入青黛拌蛤殼。

(案例六)患者姓陳,右側,七月。患病後出現寒熱交替,脘腹痞悶不飢,腹鳴口甜。脈象濡滑,舌苔黃膩。這是暑熱消退,濕氣留存導致的。治療遵照《內經》方法,增加藥物,調和脾胃。

處方:佩蘭(三錢),茯苓塊(三錢),枇杷葉(炒,四錢),穀芽(四錢),藿香梗(一錢半),宋半夏(二錢),白蔻殼(三分),薏苡仁(三錢),杏仁(三錢),鮮佛手(一錢半)。

(案例七)患者姓陸,年幼,七月。骨骼關節疼痛不定,寒熱交替,有汗出,脈象弦緊,行痹證,以祛風為主。

防己(一錢半),秦艽(一錢半),川牛膝(二錢),蠶砂(三錢),桑枝(五錢),桑葉(三錢),黃防風(一錢),生苡仁(三錢),絡石(三錢),松節(三錢),全丹參(三錢),絲瓜絡(三錢)

又加桐皮。

瀉血頗多,今又吐血盈碗,膚黃,神倦,脈細數,舌苔白。絡傷血沸。擬十灰法。

白話文:

防己、秦艽各一錢半,川牛膝二錢,蠶砂三錢,桑枝五錢,桑葉三錢,黃防風一錢,生苡仁三錢,絡石三錢,松節三錢,全丹參三錢,絲瓜絡三錢,再加桐皮。患者先前已失血不少,如今又吐血一碗,皮膚發黃,精神倦怠,脈搏細數,舌苔白。這是絡脈受損,血熱沸騰的症狀。打算用十灰散治療。

茅根,側柏葉,黃芩炭,竹茹,元參,丹皮炭,槐花炭,藕汁,黑山梔,生地炭

(案8)蔣云槎,強巷。深秋患瘧,綿延二月。數十名手之方,多嘗不效。脈弦芤,二關滑,舌苔黑而時燥,始終無汗,脘悶不飢,口苦,嘔惡,大便常閉,溲赤澀少,不食一月。暑濕內熾,痰阻樞機。急予清化滌痰,可許漸瘳。

豆豉(四錢),夏枯花(三錢),旋覆花(三錢),竹茹(二錢),薄荷(六分),六一散(一錢半),薔薇露(三兩),杏仁(三錢),川貝(三錢),枇杷葉(四錢),藿香露(一兩半),姜皮(五分),蔞皮(五錢),漂淡陳海蜇(二兩,煎湯代水煎藥)

白話文:

蔣云槎,住在強巷,深秋時節患上瘧疾,病了兩個月,找了許多醫生看病,效果都不好。脈象弦細,二關滑,舌苔黑且時常乾燥,一直沒有汗,胸口悶悶的不想吃東西,嘴巴苦,想吐,大便經常便秘,小便顏色深紅且量少,一個月不吃飯了。這是因為暑濕內熱,痰阻礙心臟功能。需要趕快用藥清熱化痰,這樣才能慢慢恢復健康。

處方:豆豉四錢,夏枯花三錢,旋覆花三錢,竹茹二錢,薄荷六分,六一散一錢半,薔薇露三兩,杏仁三錢,川貝三錢,枇杷葉四錢,藿香露一兩半,姜皮五分,蔞皮五錢,淡陳海蜇二兩(用海蜇水煎藥)。

照方去夏枯、豉、蜇,加咸蓯蓉(三錢)、金石斛(三錢)、建蘭葉(三錢)

舌上脫液者數年矣。茲因患感,苔即轉黑。按法治之,二候而苔始退,瘧始止,液始固,便始爽,脘舒納加,溲黃,脈和。揆其根株,是真陰虧於下,痰熱阻於上,由中軸之樞機不斡耳。擬清上填下疏中品,為善後之法,不可徒持峻補甘膩而助壅也。

杏仁(三錢),金石斛(三錢),生牡蠣(五錢),茯神(三錢),紫菀(二錢),西洋參(一錢半),淡蓯蓉(二錢),穀芽(三錢),旋覆花(三錢),竹瀝半夏(一錢半)

白話文:

按照藥方,去掉夏枯草、豆豉、海蜇,加入咸蓯蓉三錢、金石斛三錢、建蘭葉三錢。病人舌頭脫水多年,最近因感冒,舌苔變黑。按照醫理治療,兩天後舌苔開始退去,瘧疾停止,唾液開始分泌,大便開始通暢,胃部舒展,食慾增加,小便顏色變黃,脈象平和。推測病根是真陰不足,痰熱阻滯,導致中焦樞機失調。擬用清熱上焦、滋補下焦、疏通中焦的藥物,作為善後調理方法,不可單純使用滋補甘甜的藥物,以免加重阻塞。藥方如下:杏仁三錢、金石斛三錢、生牡蠣五錢、茯神三錢、紫菀二錢、西洋參一錢半、淡蓯蓉二錢、穀芽三錢、旋覆花三錢、竹瀝半夏一錢半。

(案9)範敖。年方十五,壬午正月廿四日完姻。廿三日入城沐浴,浴水未溫即起,背寒咳嗽,勉強支持,延至月底,身漸熇熱,咳甚乾嘔,舌色淡黃。即進薄、豉、杏、貝之屬,吐藥不汗;再投蘇、連、梔、豉,嘔熱略減,不汗加瀉。余曰:「病情有進無退,當加謹慎。」少間,肢痙撮空,循衣摸縫,譫語喃喃,大便秘而腹痛,脈漸右關數大,苔色深黃。

表裡皆急,非雙解不可。遂用卷、薄、硝、蔞、羚、蒡之類。服後汗出,熱仍不淡,循摸雖緩,神躁譫語如鄭聲,即予白虎合調胃承氣湯。譫語循摸未能全定,目瞀肌消,脈更數,熱更熾,下唇黑板,黑苔退而質紅,頗似陰陽交證。沉思良久,恍然而悟。王晉三有云:「熱病清之、攻之、散之,俱不效,當用犀角地黃湯。

白話文:

範敖十五歲,在壬午年正月廿四日完婚。廿三日入城沐浴,水未溫就起身,背寒咳嗽,勉強撐著,拖到月底,身體越來越熱,咳嗽加劇,還乾嘔,舌頭顏色淡黃。醫生先用薄荷、豆豉、杏仁、貝母等藥,但他吐出藥物,沒有出汗。接著又用蘇葉、連翹、梔子、豆豉等藥,嘔吐熱症略微減輕,但仍然不出汗,還加重了腹瀉。醫生說:「病情沒有好轉,必須更加謹慎。」過了一會兒,範敖手腳抽筋,抓空,沿著衣服縫摸索,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大便不通,肚子疼,脈搏右關脈跳得快且有力,舌苔顏色深黃。

這個情況表裡俱急,必須用雙解之法。於是醫生用葛根、薄荷、硝石、蔞仁、羚羊角、蒼耳子等藥物。服藥後出汗,但熱症仍然未退,雖然摸索行為減緩,但精神煩躁,胡言亂語像鄭聲,於是醫生又給他用白虎湯合調胃承氣湯。胡言亂語和摸索行為仍然沒有完全停止,眼睛昏花,肌肉消瘦,脈搏更加快速,熱症更加嚴重,下唇發黑板硬,黑苔退去,舌質紅,看起來像是陰陽交證。醫生沉思良久,恍然大悟。王晉三說:「熱病用清熱、攻邪、散邪的方法都不見效,就要用犀角地黃湯。」

」喜而索筆,書方立案云:「苔退而舌質紅,神昏熱熾,是氣分之邪熱內陷與營分者也。用犀角尖五分、鮮生地一兩、白薇四錢、元參七錢、鮮石斛、竹葉五錢、二母三錢、中黃一錢半、葦根一兩。大鍋煮汁,頻頻灌之。」灌已,神倦安寐,熱勢遞減,納食漸思,數脈即和。

換以甘寒調養胃陰,糜粥自養,半月而復原。

(案10)周厚田,蓬萊鎮。咳久失血,脈弦勁,二顴赤,投清金平木法不應。見屆春令,木無所畏,仿天文春木用羅睺泄氣法治之。

油足安南桂五分,為末,飯丸如梧子大,以桑葉、杏、貝、羚、蛤、菊、甘等為湯送下。愈矣。

白話文:

醫生看到病人苔蘚退去、舌頭紅腫、神志昏迷、身體發熱,判斷是熱邪侵入氣分,並且影響到營分。於是開了犀角、生地、白薇、元參、石斛、竹葉、二母、中黃、葦根等藥材,用大鍋煮成湯,讓病人不斷地喝。病人喝了藥湯之後,神志疲倦,安然入睡,發熱的症狀逐漸減輕,也慢慢恢復食慾,脈象也恢復正常。

之後用甘寒藥物調養胃陰,讓病人吃米粥,半個月後便痊癒。

另一個病人周厚田,住在蓬萊鎮,長期咳嗽,咳血,脈象弦緊,兩頰發紅,使用清金平木的方法治療卻沒有效果。醫生觀察到時值春季,木氣不受克制,就仿照天文中的春木,用羅睺泄氣的方法治療。

用油足安南桂研磨成粉,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再用桑葉、杏仁、貝母、羚羊角、蛤蚧、菊花、甘草等藥材煮成湯送服。病人服藥後痊癒了。

(案11)趙雲祥母。年近古稀,患伏暑證。身熱少汗,頭痛神迷,不飢不食,口苦苔黃,脈洪且芤。勢在方張,治以清泄,兼顧其元。邪不劫陰內陷則吉。

桑葉(三錢),益元散(一錢半),薔薇露(一兩半),竹心(廿枝),豆卷(三錢),宋半夏(一錢),藿香露(一錢半),夏枯(三錢),蟬衣(五分),二生稻(一兩半),金石斛(一錢半),薄荷(三分)

昨投清泄佐顧元津,汗出熱淡,洪脈未平,尚慮反復,依原守服,再效則吉。前方去薄、枯、竹,加青蒿、大麥仁、杏仁霜、川石斛。

白話文:

趙雲祥的母親,年近七十,患了伏暑症,身體發熱但汗出很少,頭疼昏沉,沒有食慾,口苦舌苔黃,脈象洪大而虛弱。病情危急,需要用清熱瀉火的方法治療,同時也要顧護元氣。如果邪氣不傷陰氣而內陷,就會痊癒。

處方:桑葉三錢、益元散一錢半、薔薇露一兩半、竹心二十枝、豆卷三錢、宋半夏一錢、藿香露一錢半、夏枯草三錢、蟬衣五分、二生稻一兩半、金石斛一錢半、薄荷三分。

昨天用清熱瀉火兼顧元氣的藥物治療後,病人出汗,熱度減輕,但脈象仍然洪大,還擔心病情反覆,所以繼續服用原方。如果再次有效,就會痊癒。現在的方子去掉了薄荷、夏枯草、竹心,加了青蒿、大麥仁、杏仁霜、川石斛。

連投清泄,寒熱淡而未淨,納食加增,知飢神朗,即食醋蒜,余煙因而復熾,舌黑神糊,脈疾熱壯,高年際此反復,恐難藥力扶持。

犀角(五分),金銀花(三錢),生草梢(一錢),豆豉(三錢),丹皮(一錢半),瓜蔞根(一錢半),益元散(一錢半),桑葉(三錢),青蒿(三錢),二生稻(一兩半),薄荷葉(七分)

前診大便旁流,舌黑神昏,脈疾熱壯,因食醋蒜而復,所謂熱症投熱,為實實也。進劑得汗,熱淡神清,脘舒思食,大便止,黑苔化,惟少澤耳。高年陰液屢傷,法以甘涼調養為善後之計,食物小心為至囑。

白話文:

病人連續服用清熱瀉火的藥物,但寒熱症狀雖然減輕卻未完全消失,食慾反而增加,感到飢餓,於是吃了醋和蒜,結果導致原本減輕的症狀又加重,舌頭發黑,神志不清,脈搏急促有力。老人遇到這種反覆發作的狀況,恐怕很難用藥物來維持。

這次藥方包含犀角五分、金銀花三錢、生草梢一錢、豆豉三錢、丹皮一錢半、瓜蔞根一錢半、益元散一錢半、桑葉三錢、青蒿三錢、二生稻一兩半、薄荷葉七分。

先前診斷病人大便失禁,舌頭發黑,神志昏迷,脈搏急促有力,是因為吃了醋和蒜後症狀又復發。這屬於熱證用熱藥治療,是實證。服藥後出了一身汗,熱症減輕,神志清醒,胸腹舒暢,想吃東西,大便停止,黑苔轉淡,只有稍微有點口渴。老人陰液多次受損,應該用甘涼的藥物調養,作為後續治療方案。飲食方面務必小心謹慎,這是最重要的囑咐。

蔞根(一錢半),老桑葉(三錢),鮮夜交藤(五錢),知母(一錢半),大麥仁(三錢),干藿斛(三錢),豆豉(三錢),蟬衣(五分),益元散(一錢半),甘草(一錢)

(案12)管少泉令郎,敏之,雪葭涇。舊秋患小腹與臍陣痛,按之釋然,別無他苦。歷醫數手,亦有識為腎病者,共服桂附數兩,及龜鹿酸甘大補,俱無寸功。又作亢陽乘龍,後亦不止。庚辰正月初五日,呼舟來請。診畢問曰:「可有醫者作奔豚證治否?」答云:「並無此論。

」余乃笑曰:「諸公皆舍近而謀遠,宜乎勞而無功也。拙用仲景奔豚湯出入,是釋遠而謀近,庶可逸而有功乎。」連服五劑,固效。方留下。

白話文:

管少泉的兒子敏之,患了小腹和肚臍陣痛的毛病,按壓之後就舒服了,沒有其他痛苦。他看過不少醫生,也有人認為是腎病,給他吃了桂枝、附子等藥物,還有龜鹿二仙膠等大補的藥,都沒什麼效果。後來又用一些補陽的藥,也無濟於事。庚辰年正月初五,他請我來診治。我診完脈後問他:「有沒有醫生認為你是奔豚證?」他回答:「沒有人這樣說。」我笑着说:「你們這些醫生都舍近求远,难怪治不好病。我用仲景的奔豚湯加減治療,是舍远求近,希望能轻松地治好你的病。」他連續服用了五劑藥,病就好了。藥方如下:蔞根(一錢半)、老桑葉(三錢)、鮮夜交藤(五錢)、知母(一錢半)、大麥仁(三錢)、干藿斛(三錢)、豆豉(三錢)、蟬衣(五分)、益元散(一錢半)、甘草(一錢)。

赤芍(一錢半),安肉桂(五分),川杜仲(三錢),香附(三錢),李根(一兩半),云茯神(三錢),金鈴子(一錢半),甘草(三分),黃連(三分),冬蟲夏草(一錢半)

(案13)錢門塘徐靜卿夫人,余姨母也。庚辰八月,患形寒身熱,少汗,膚腠中如痧如斑,隱隱約約,其色如赭,而且癢,微有咳嗽。余曰:「此疹也。」即予輕宣經絡,兼開元府。得汗疹退,知飢加納。停藥二候,面、頸、胸、腋又發一種大者如蠶豆,小者如麻子,色白有膿,或出膿而散,或不出膿而隱。彼處醫家不識斯何病也。

白話文:

徐靜卿夫人,是我的姨母,在庚辰年八月,患了怕冷發熱、出汗少、皮膚上有像痧疹和斑點一樣的紅色疹子,隱隱約約,顏色像赭石,而且發癢,還伴隨輕微咳嗽。我診斷為疹病,便開了疏通經絡、溫補元氣的藥方。服藥後出汗疹子退去,食慾也恢復了。停藥兩天後,她的臉、脖子、胸、腋窩又長出一種新的疹子,大的像蠶豆,小的像麻子,顏色發白,有些有膿,有些出膿後消散,有些沒有出膿就隱藏起來了。當地醫生都不清楚這是什麼病。

邀余決之。餘一閱視,曰:「此豌豆瘡也。究由肺失清肅,風熱濕毒蘊於太陰之絡而為疹。得清宣泄表,肺胃之令行而清肅下降,其邪無容留之地,遂潰溢出於肌腠之外。蓋肺主皮腠,胃主肌肉,若盜賊潰圍,而遊騎無歸,則隨處作禍。面頸為陽明胃之部位,胸腋為太陰肺之分野,二經受病,故此處獨多也。

」即予銀翹、大黃、地丁、丹皮、羚角、土貝、枇杷葉、桑葉、牛蒡、人中黃、射干、綠豆等出入。數劑而起榻。寓醫黃牆朱梅坪外敷以金黃散,其腋處二粒經月餘而始收全功。

白話文:

有人邀請我診治一位病人。我仔細觀察後,說:「這是豌豆瘡。起因是肺氣失於清肅,風熱濕毒停留在太陰經脈,而導致疹子出現。透過清宣泄表,使肺胃氣機運作正常,清肅下降,邪氣就無處停留,於是就潰散溢出於肌膚表面。因為肺主皮腠,胃主肌肉,就像盜賊潰敗後,失去依靠的遊兵四散,就會隨處作亂。面頸屬於陽明胃經的部位,胸腋屬於太陰肺經的分支,兩經受病,所以這些地方的疹子特別多。」

我給他開了銀翹、大黃、地丁、丹皮、羚角、土貝、枇杷葉、桑葉、牛蒡、人中黃、射干、綠豆等藥物。吃了幾劑藥後,病人就下床了。我讓住在隔壁的醫生黃牆朱梅坪用金黃散外敷患處,他腋下有兩顆豌豆瘡,經過一個多月才完全痊癒。

(案14)陸頌臣。陰陽二氣,相剋相生,徵之於物,水火分明,屬於人體,氣血精神。七為火數,精是水凝,火動水流,七日遺精。腎氣虛弱,肝木失榮,橫乘中土,關脈弦沉,五內互克,二氣難平。調治大法,和陽滋陰,兩諧木土,交感心腎。

潞參(四兩),香附子(三兩),黃耆(三兩),熟地(四兩),白茯神(三兩),杜芡實(二兩),蓮子(三兩),龍骨(二兩),白芍藥(一兩半),沙苑子(一兩半),牡蠣(四兩),川桂枝(二錢),當歸身(一兩)

白話文:

人體陰陽二氣相互制約又相互滋生,就像水火分明一樣。精氣神如同水火,而精屬水,火屬陽氣。陽氣旺盛,容易導致七日遺精。腎氣虛弱,肝木失衡,容易侵犯脾土,導致脈象弦沉。五臟六腑相互影響,陰陽失衡,难以调理。治疗方法是滋阴补阳,协调肝脾,调和心肾。

方剂包含潞參、香附子、黃耆、熟地、白茯神、杜芡實、蓮子、龍骨、白芍藥、沙苑子、牡蠣、川桂枝、當歸。

上藥用流水浸一日,桑柴文火熬濃,去渣,用金櫻子膏一兩半、鹿角膠一兩、元武膠二兩收膏,器貯,出火毒。每晨淡鹽湯沖服六錢。

參地一陰一陽,有兩儀之名;龜鹿一動一靜,有二仙之號;山櫻澤芡,得水陸之精;水蠣火龍,具陰陽之德;香神取交感之功,蓮苑取固精之用;耆歸甘潤,補氣益血;楝芍酸苦,和肝斂陰。使陰平而陽秘,則神靜而精凝。頌臣者,殿撰之弟四子也。壬午六月,由杭奔喪回里,數十日後,即起暑症,綿延月餘,投犀角地黃湯而始收全績。

白話文:

將藥材用流水浸泡一天,再以桑柴小火熬煮至濃稠,去除渣滓,加入金櫻子膏一兩半、鹿角膠一兩、元武膠二兩,收膏,裝入容器,放置陰涼處,可解火毒。每天早晨用淡鹽湯沖服六錢。

天地陰陽交替,有兩儀之稱;龜鹿一動一靜,有二仙之號;山櫻澤芡,集水陸之精華;水蠣火龍,具陰陽之性;香神取交感之效,蓮苑取固精之用;耆歸甘潤,補氣益血;楝芍酸苦,和肝斂陰。使陰陽平衡,則精神安寧,精氣凝聚。我是殿撰的四子,壬午年六月,從杭州奔喪回家,數十日後,染上暑症,持續一個多月,服用犀角地黃湯才痊癒。

此膏方是入冬之調理方也,因並記之。

(案15)孫錦香,殺豬浜。形寒發熱,有汗。頭痛,胸煩不堪,頻嘔苦水,舌苔薄黃,脈左弦芤數。時屆癸未元旦,脈證合參,是伏氣因感而動也。予蘇、連、半、豉、碧、蒿、桑、菊、枇、茹等,一劑知,二劑已。

(案16)黃錦山母,西新橋,11月。頭旋跌僕,肢痙撮空,牙禁閉。脈弦數。乾嘔,身熱,有汗不解。此外風引動內風,有閉厥之險。勉擬芳香法,佐泄風品。

羚羊角(二錢),桑枝(五錢),桑葉(三錢),鉤藤(四錢),菖蒲(五分),明天麻(一錢半),生天蟲(三錢),竹茹(三錢),天竹黃(一錢半),製半夏(一錢半),甘草(四分)

白話文:

這個膏方是冬天調理用的方子,所以特地記下來。

(案例15)孫錦香,住殺豬浜。她體寒發熱,伴隨出汗。頭痛,胸悶難受,經常嘔吐苦水,舌苔薄黃,脈象左邊弦細而數。當時是癸未年元旦,脈象和症狀綜合判斷,這是伏氣感受外邪而發作的。我用蘇葉、連翹、半夏、豉薑、蒼朮、茵陳蒿、桑葉、菊花、枇杷葉、竹茹等藥材,一劑見效,兩劑痊癒。

(案例16)黃錦山母親,住西新橋,十一月。她頭暈目眩,跌倒昏迷,四肢抽搐,牙齒緊閉。脈象弦數。乾嘔,身體發熱,出汗不止。這是風邪入侵,引動內風,有閉厥的危險。我決定採用芳香化濁的方法,輔以祛風藥物。

處方:羚羊角(二錢),桑枝(五錢),桑葉(三錢),鉤藤(四錢),菖蒲(五分),明天麻(一錢半),生天蟲(三錢),竹茹(三錢),天竹黃(一錢半),製半夏(一錢半),甘草(四分)。

煎好去渣,調至寶丹一粒灌之。

中風症,進熄風滌痰開竅,牙關得開,神識亦清。述四肢麻木已閱三載,舌中干。仍宗原方,去開竅,加養津品。但年越望五,氣血既虧,終虞反復。

前方去菖、半、至寶丹,加石斛、白芍、菊花、黑豆

(案17)陳茂春,癸未12月。憂思鬱結,兼之感寒傷食。昨投散邪化滯,熱退嘔止,痛脹亦減。惟臥不著寐,自言自語,無非歲底銀錢各款耳。病因情志,藥力不能全功,自當開懷談笑,庶免變端。

香附(三錢),合歡花(一錢半),製半夏(二錢),豆豉(二錢),蘇梗(一錢半),金萱花(五朵),北秫米(四錢),神麯(三錢),竹茹(一錢半),廣鬱金(一錢半)

白話文:

將藥煎好後去除藥渣,加入一粒至寶丹,灌給病人服下。

中風症患者服用此藥後,可以熄滅風邪、滌除痰濁、開通竅道,使牙關張開,神志清醒。這位病人四肢麻木已經三年了,舌頭乾燥。仍然沿用原方,去除開竅藥,加入滋養津液的藥物。但病人已經年近五旬,氣血虧虛,難免會反覆發作。

將原方中菖蒲、半夏、至寶丹去除,加入石斛、白芍、菊花、黑豆。

(病例17)陳茂春,癸未年十二月。因為憂思鬱結,再加上受寒傷食,昨天服用散邪化滯的藥物,發熱退去,嘔吐停止,疼痛和脹滿也減輕了。但是他仍然臥床不起,睡不著覺,自言自語,說的話都是關於年底的銀錢款項。病因是情志不暢,藥力無法完全奏效,應該讓他開懷談笑,才能避免病情變化。

處方:香附三錢,合歡花一錢半,製半夏二錢,豆豉二錢,蘇梗一錢半,金萱花五朵,北秫米四錢,神麯三錢,竹茹一錢半,廣鬱金一錢半。

(案18)周金元子,十歲。癸未中秋染霍亂轉筋,脈洪苔黃,進駕輕湯而平。平後誤食米飲、薑、艾等湯,致腹脹如鼓,攻痛難支。上攻則泛惡頻頻,下墜則糞水自流。目不識人,口噤不言,脈仍洪,而左部更有力。此暑入肝而侮土,籍辛熱米飲之助猖獗也。勉用苦寒清裡,直泄厥陰。

以連、梔、斛、豉、楝、佛、芍、甘、半、郁、荷梗、海蜇等為方。一劑而脈和腹平,痛嘔瀉泄咸止,神清思食。去連、郁,加川斛、大麥仁。三帖痊愈。

(案19)陳四老孃娘,橫塘。腎虛肝強,腰痛斷脹,頭眩時作。

白話文:

周金元子,十歲。癸未年中秋節染上霍亂,身體抽筋,脈象洪大,舌苔黃厚。服用駕輕湯後病情平穩。平穩後誤食米湯、薑、艾等湯,導致腹部脹大如鼓,疼痛難忍。向上則經常嘔吐,向下則糞水不停地流。眼睛看不清人,嘴巴緊閉不說話,脈象仍然洪大,但左側脈搏更有力。這是因為暑氣侵入肝臟,損害脾土,藉助辛熱的米湯等物而變得更加猖獗。因此,必須用苦寒清熱的藥物,直達厥陰經,將暑熱排出體外。

藥方使用連翹、梔子、黃芩、豉、苦楝皮、佛手、白芍、甘草、半夏、鬱金、荷梗、海蜇等。服用一劑後,脈象平穩,腹部脹痛、嘔吐、腹瀉都停止了,精神清醒,想要吃東西。去掉連翹、鬱金,加入川黃芩、大麥仁。服用三帖藥後痊癒。

陳四老孃娘,住在橫塘。腎虛肝氣旺盛,腰部疼痛、脹滿,頭暈時而發作。

生地(四兩),天門冬(二兩),白茯神(二兩),製半夏(一兩半),歸身(一兩半),牡蠣(二兩),骨碎補(一兩半),黃耆(二兩),杜仲(四兩),沙苑子(二兩),陳皮(七錢),菊花(三兩),用龜膠(二兩)、藕粉(二兩)收膏。

(案20)陳海內,癸未,二涇。孕三月,負重而血下如泉,腰痛,脈細,納少。用杜仲、川斷、苧根、生地、桑枝、穀芽,一劑血止胎安。停藥三日,張嫗用手揉之,即起腹痛,痛已血下如崩,胎墮,眩運,冷汗時出。是血去過多,勞傷絡脈也。急以血竭數分,伏龍湯調下,敗去失道攻心之瘀血。

白話文:

生地四兩、天門冬二兩、白茯神二兩、製半夏一兩半、歸身一兩半、牡蠣二兩、骨碎補一兩半、黃耆二兩、杜仲四兩、沙苑子二兩、陳皮七錢、菊花三兩,用龜膠二兩、藕粉二兩收膏。

陳海內,癸未年,二涇。懷孕三月,因負重而血流不止如泉湧,腰部疼痛,脈象細弱,食慾不振。使用杜仲、川斷、苧根、生地、桑枝、穀芽,一劑藥後血止胎安。停藥三日,張嫗用手揉腹,即刻腹痛,痛得血流不止如崩潰,胎兒流產,頭昏眼花,冷汗時發。這是因為失血過多,勞傷經絡所致。急用血竭少許,配以伏龍湯調服,以去除因失道而攻心之瘀血。

少頃神清,服藥一劑而愈。藥用杜仲、香附、丹參、桑枝、歸、荊、參、蘭等味。

(案21)李,右,七月。畏風身熱,紅疹密布,頭痛咽疼,作惡,脈數,舌光無苔。風溫內蘊肺胃,恐其邪陷心包,姑擬涼泄為治。

銀花(三錢),牛蒡子(三錢),老桑葉(三錢),葦根(四錢),連翹(三錢),枇杷葉(三錢),白菊花(一錢半),杏仁(三錢),竹茹(二錢),川貝母(三錢),方通草(四分),蟬衣(五分)

(案22)施家涇一傭工,姓張,壬午。患微寒微熱,小溲淋澀,其痛難支。視其面赤苔黃,診得尺脈洪實,乃濕熱下注,相火有餘之淋症也。予石葦、楝、滑、葵子等品,送滋腎丸,三服而安。

白話文:

不一会儿,病人精神清爽,服用一剂药就痊愈了。药方用杜仲、香附、丹参、桑枝、当归、荆芥、人参、兰草等药材。

(案例21)李某,右半身,七月。怕风,发热,全身长满红疹,头痛咽喉痛,恶心呕吐,脉搏跳得快,舌头光滑无苔。这是风热郁滞在肺胃,担心邪气侵入心包,姑且用凉泄之法治疗。

银花(三钱),牛蒡子(三钱),老桑叶(三钱),芦根(四钱),连翘(三钱),枇杷叶(三钱),白菊花(一钱半),杏仁(三钱),竹茹(二钱),川贝母(三钱),通草(四分),蝉蜕(五分)。

(案例22)施家泾的一个雇工,姓张,壬午年出生。患有轻微的寒热,小便淋漓涩痛,痛得难以忍受。观察病人面红舌苔黄,诊断出尺脉洪实,是湿热下注,相火过旺导致的淋症。我用石苇、楝树皮、滑石、葵花籽等药材,并送滋肾丸,服用三剂后症状缓解。

(案23)方星如母,客秋咽喉腫痛,入冬病減。今冬末春初,漸加咽間如有物阻,咽之不下,咯之不出。四肢時麻,眩暈間作,自覺胸中之氣升多降少。醫進辛溫滌痰之品,漸致四肢動搖不安,夜分氣升而厥顛,旋足冷神憊,納微,脈關弦尺弱,舌中干,苔白。此真陰虧乏,木無涵養,肝陽上越化火化風,雖宗高氏方填陰涵陽,終虞暴僕耳。

天冬(一錢半),元參心(五錢),生牡蠣(一兩),生地(三錢),蓯蓉(三錢),西洋參(一錢半),磁朱丸(三錢),菊花(三錢),牛膝(一錢半),女貞子(三錢),黑豆衣(三錢)

白話文:

患者方星,像母親一樣體質偏虛,秋季曾患咽喉腫痛,入冬後病情減輕。如今冬末春初,咽喉漸漸感到有東西堵住,吞咽不下,咳也咳不出,四肢時常麻木,頭暈目眩時常發作,自覺胸中氣體上行多於下降。醫師曾使用辛溫化痰的藥物治療,反而導致四肢搖晃不安,夜裡氣上逆而昏厥,接著腳冷神疲乏力,食慾不振,脈象關弦尺弱,舌頭乾燥,舌苔白。這其實是患者陰氣不足,肝木失於滋養,肝陽上亢化火化風所致。雖然遵循高氏方劑填補陰氣,涵養陽氣,但最終仍有暴發的風險。因此,處方天冬、元參、生牡蠣、生地、蓯蓉、西洋參、磁朱丸、菊花、牛膝、女貞子、黑豆衣,以滋陰降火,平肝熄風,緩解患者的症狀。

各恙減半,依原進步可也。前方去膝、菊,加漂淡海參五錢、漂淡淡菜三錢。(西門凌秀甫診)

(案24)薛正甫母。身熱無汗,頭痛眩暈,胸痛拒按,作惡太息,背寒咳嗽,脈左細緊,右大,舌白,不渴。此因喪女悲哀太過,勞力受寒而兼食滯也。治宜兩顧。

香附(六分),紫蘇葉(一錢),淡豆豉(四錢),桑葉(三錢),川貝(三錢),合歡花(一錢半),旋覆花(二錢),麥芽(三錢),蘭葉(三錢),枇杷葉(五錢),牛蒡子(四錢)

白話文:

各項病症減輕一半,依照原本的進度繼續調養即可。前方藥方中去除膝、菊,加入漂洗乾淨的海參五錢、漂洗乾淨的淡菜三錢。(西門凌秀甫診)

薛正甫母親患病,症狀為身體發熱但無汗、頭痛頭暈、胸痛拒按、噁心嘆氣、背部發涼咳嗽,脈象左邊細緊,右邊洪大,舌苔白,不渴。這是因為喪女過度悲傷,勞累受寒,又兼有食物積滯導致。治療應當兼顧兩方面。

香附六分,紫蘇葉一錢,淡豆豉四錢,桑葉三錢,川貝三錢,合歡花一錢半,旋覆花二錢,麥芽三錢,蘭葉三錢,枇杷葉五錢,牛蒡子四錢。

年愈古稀,病後寐中筋跳,是肝腎虛而筋失涵養也,法當溫通。

當歸,枸杞,夜交藤,香附,芍藥,生草,桑枝葉,桂枝,菊花,川牛膝

(案25)趙雲祥子,壬午九月。寒後身熱,脈數無汗,神昏譫語,舌黃干刺。邪結兩陽。治以仲景雙解意。

青蒿(三錢),瓜蔞皮(四錢),二生稻(二兩),川石斛(三錢),豆卷(四錢),瓜蔞根(一錢半),薄荷葉(一錢),桑葉(三錢),元明粉(一錢),碧玉散(一錢半)

各恙皆減,原方減元、薄五分,加連翹一錢半。

(案26)周海珊,彭朗鎮。壬午正月凜寒身熱,汗罷熱盛,不寐汗多,神識不慧,脈左弦數。楊、張二醫皆作感症,治而不效。余曰(少耕同):「此症似因驚而膽火外浮也。」彼曰:「誠有之。」曰:「醫之治病,多患不得其本。既得其本則可一二劑而愈矣。」遂以郁、枯、秫、半、茯、芩、桑、菊輩為方,果一劑知,二劑已。

白話文:

年紀大了,病後睡覺時筋骨會抽動,這是肝腎虛弱,筋骨沒有得到滋養造成的,應該用溫通的方法治療。

可以用當歸、枸杞、夜交藤、香附、芍藥、生草、桑枝葉、桂枝、菊花、川牛膝來調理。

趙雲祥子,壬午九月。寒涼之後身體發熱,脈搏跳動很快,沒有汗,神志不清,胡言亂語,舌頭黃乾而粗糙。邪氣困在兩陽經。用仲景的雙解湯方意治療。

用青蒿(三錢)、瓜蔞皮(四錢)、二生稻(二兩)、川石斛(三錢)、豆卷(四錢)、瓜蔞根(一錢半)、薄荷葉(一錢)、桑葉(三錢)、元明粉(一錢)、碧玉散(一錢半)來治療。

病症都減輕了,原方減去元明粉、薄荷葉各五分,加連翹一錢半。

周海珊,彭朗鎮。壬午正月,天氣寒冷卻發燒,出汗後熱度更高,失眠多汗,神志不清,脈象左邊弦緊而跳動很快。楊、張兩位醫生都認為是受寒感冒,治療後沒有效果。我說(少耕也這麼說):「這種病症像是因為驚嚇導致膽火外浮。」他們說:「的確如此。」我說:「醫生治病,往往得不到病根。只要找到病根,一兩劑藥就可以治癒。」於是用鬱金、枯芩、秫米、半夏、茯苓、黃芩、桑葉、菊花等藥材配成藥方,果然一劑見效,二劑就痊癒了。

(案27)陸愚溪。始由寒熱糾纏數日而為子母瘧疾,口膩作惡,脘痞不食,左關脈細而弦,右關帶滑,舌苔黃。此伏邪入少陽也,當和解之。

夏枯,半夏,碧玉散,桑葉,姜皮,黃芩,枇杷葉,蟬衣,薔薇露,豆豉

又,去芩、豉,加杏、佛。

(案28)劉茂,西二涇。吐血鬥余,脈細數,舌邊紫,尖赤,苔黃。自述近日過勞,是絡松血溢。擬和絡止血為治。

側柏葉炭(三錢),細生地(二錢),生苡仁(五錢),生絲瓜絡(三錢),參三七(四分,沖),生竹茹(三錢),炒黑山梔(三錢),丹參炭(三錢),藕節(三枚)

白話文:

陸愚溪患了子母瘧疾,已經持續好幾天,嘴巴黏膩,噁心作嘔,肚子脹滿,吃不下東西,左邊寸脈細而弦,右邊寸脈滑,舌苔黃。這是寒邪入侵少陽經所致,需要用和解的藥物治療。

夏枯草、半夏、碧玉散、桑葉、生姜皮、黃芩、枇杷葉、蟬衣、薔薇露、豆豉。

另外,去掉黃芩和豆豉,加入杏仁和佛手。

劉茂,住在西二涇,吐血不止,脈細數,舌頭邊緣紫,舌尖紅,舌苔黃。他自己說最近過度勞累,導致血脈淤積,血溢出來。擬用和絡止血的方法治療。

側柏葉炭(三錢)、生地(二錢)、生苡仁(五錢)、生絲瓜絡(三錢)、三七(四分,沖)、生竹茹(三錢)、炒黑山梔(三錢)、丹參炭(三錢)、藕節(三枚)。

血止加石斛、黃耆。

(案29)秦銀,正月二日,石角路。宿喘大發,喉中痰聲如鋸,咯出之痰或如粉紅,或如黃膿白沫,面赤鼻煽,不納,舌白,脈右滑,不能臥。斯乃表邪搏動內飲,飲氣上凌,肺氣受其維約也。治當溫藥和之。

蘇葉(一錢半),前胡(一錢),旋覆花(三錢),竹茹(二錢),射干(一錢半),赭石(四錢),冬瓜子(五錢),白前(一錢半),蛤殼(七錢),款冬花(一錢半)

五月食黃魚,死。

白話文:

血止加石斛、黃耆。患者秦銀,正月初二在石角路,突然發作劇烈咳嗽,喉嚨裡痰聲像鋸子一樣,咳出來的痰有時像粉紅色,有時像黃色膿痰夾雜著白沫,臉紅鼻子煽動,食慾不振,舌苔白,脈象右滑,無法平躺。這是因為表邪與內飲相互搏動,飲氣上衝,肺氣受到壓制。應該用溫藥調和。處方:蘇葉一錢半,前胡一錢,旋覆花三錢,竹茹二錢,射干一錢半,赭石四錢,冬瓜子五錢,白前一錢半,蛤殼七錢,款冬花一錢半。五月吃黃魚後死亡。

(案30)王襄,八月。抑鬱且兼勞役,更阻食滯於中,伏邪蠲發,邪食互結於陽明、少陽之界,致寒凜熱壯,汗多不涼,痰多咳嗽,胸脘硬滿,按之覺痛,不飢不食,不便不渴,舌苔干黃,脈形細滑。治以仲景表裡雙解法,希其熱減能食。

青蒿(三錢),天花粉(三錢),豆卷(三錢),薔薇露(三兩),姜衣(三分),元明粉(二錢半),夏枯(三錢),生穀芽(一兩),川貝(三錢),瓜蔞皮(四錢),桑葉(三錢)

表裡雙解,熱仍不退,脘仍痞硬,大便仍秘,喘促痰多,不寐,語言不次,脈大苔黃。總由伏邪挾痰食互結而阻中宮,太陰肺氣不肅化。再擬清化品,使上焦肅清,中樞旋轉,方可轉危為安。

白話文:

案30:王襄,八月。

患者王襄,在八月時,感到鬱悶、心情不佳,又加上勞累過度再加上飲食不節導致積食停滯在體內體內潛藏的病邪因此被激發出來,與積食互相糾纏在一起,停留在陽明經和少陽經的交界處導致患者出現寒熱交替、體溫忽高忽低,出汗很多但身體卻不涼爽,痰多咳嗽,胸口和腹部脹滿、按壓時感到疼痛,不想吃東西,也無食慾,不口渴,舌苔乾燥發黃,脈象細滑

治療方案:

根據仲景的「表裡雙解」法,希望患者的發熱症狀減輕,能恢復食慾。

藥方:

  • 青蒿(三錢)
  • 天花粉(三錢)
  • 豆卷(三錢)
  • 薔薇露(三兩)
  • 姜衣(三分)
  • 元明粉(二錢半)
  • 夏枯草(三錢)
  • 生穀芽(一兩)
  • 川貝(三錢)
  • 瓜蔞皮(四錢)
  • 桑葉(三錢)

療效評估:

患者服用藥物後,表裡雙解,但發熱症狀仍未退去,胸脘仍脹滿堅硬,大便仍便秘,呼吸急促,痰多,失眠,說話不流利,脈象洪大,舌苔黃

原因分析:

綜合上述症狀,患者的病症主要是由體內潛藏的病邪挾裹痰食互相糾纏,阻礙了中焦脾胃的運化,導致太陰肺氣不能正常肅降而引起的

治療方向:

需再加用清化之品,使上焦肺氣肅清,中焦脾胃運化恢復,才能轉危為安

杏仁(四錢),知母(二錢),甘草梢(五分),竹瀝(一杯),川貝(四錢),蔞仁(七錢),枇杷葉(一兩),枳實(三分,元明粉炒),元參(四錢),薄荷(五分),二生稻(二兩),海蜇(一兩)

前方清降,未見效機,勉擬清展,冀熱淡方妥。

瓜蔞(三錢),半夏(一錢,竹瀝炒),紫菀(三錢),旋覆花(四錢),杏仁(四錢),射干(二錢),石菖(七分),金石斛(一錢半),竹茹(三錢),冬瓜子(五錢),枇杷葉(五錢)

清達氣機,治危為安,惟胸脘未舒,乃肝多拂鬱,痰阻清陽,再擬清展方。

白話文:

杏仁、知母、甘草梢、竹瀝、川貝、蔞仁、枇杷葉、枳實、元參、薄荷、二生稻、海蜇這些藥材組成的方子,希望能清熱降火,但效果不佳,再試著調整藥方,希望能達到清熱解暑的效果。

瓜蔞、半夏、紫菀、旋覆花、杏仁、射干、石菖、金石斛、竹茹、冬瓜子、枇杷葉這些藥材組成的方子,希望能清暢氣機,穩定病情,但胸脘依然不適,可能是肝氣鬱結,痰阻清陽,再試著調整藥方。

瓜蔞(三錢),杏仁(四錢),紫菀(三錢),旋覆花(三錢),射干(二錢),金斛(一錢半),穀芽(五錢),宋半夏(一錢),竹茹(三錢),薤白(五枚),蘭葉(二錢),枇杷葉(五錢),冬瓜子(五錢)

清展氣機,熱淡納加,神清便通。停藥數日,又食厚味羽禽,余焰復熾,身灼熱,脘痞硬,舌光苔裂。胃陰少矣。茲擬甘寒法。

水梨皮(一兩),杏仁(五錢),川貝(三錢),竹葉(一錢),干霍斛(五錢),豆豉(一錢半),竹瀝(一兩),竹茹(三錢),枇杷葉(五錢),黑山梔(一錢),生穀芽(一兩)

白話文:

病人原本服用瓜蔞、杏仁等藥物,症狀有所好轉。但停藥後又吃了油膩的食物,舊病復發,身體發熱、胸悶、舌苔乾裂,顯示胃陰不足。這次醫生決定使用甘寒的藥物來治療,開了梨皮、杏仁、川貝等藥方。

清熱滌痰未見效機,脘間痞硬拒按,脈來時有歇止,舌苔中布黃色。胃氣有醒復之象,再擬清導方。

瓜蔞(五錢),射干(二錢),鮮山楂(五錢),冬瓜子(四錢),半夏(一錢半,竹瀝炒),穀芽(一兩),金石斛(四錢),枇杷葉(七錢),旋覆花(四錢),稻葉湯煎藥。

外以川連、巴豆、生薑、萊菔搗和,烘貼脘間脹處。

連股清化,胸脘即舒,身熱轉為瘧疾,口苦頭痛,脈形來去均勻,舌仍光燥,是從樞轉少陽經病也。擬和解以治之。

青蒿(三錢),桑葉(三錢),金斛(一錢半),宋半夏(一錢半),豆卷(三錢),穀芽(七錢),蟬衣(五分),碧玉散(一錢半),夏枯(一錢半),薄荷(四分),枇杷葉(三錢),薔薇露(一兩)

白話文:

病人服用清熱化痰的藥方後不見效,腹部脹滿堅硬,按壓時疼痛難忍,脈象時有時無,舌苔上佈滿黃色。雖然胃氣有所恢復,但症狀未除,因此再次擬定清導方。

藥方:瓜蔞五錢,射干二錢,鮮山楂五錢,冬瓜子四錢,半夏(用竹瀝炒)一錢半,穀芽一兩,金石斛四錢,枇杷葉七錢,旋覆花四錢,用水煎服。

另外,用川連、巴豆、生薑、萊菔搗碎混合,烘熱後貼敷在腹部脹痛的地方。

經過藥物治療後,痰濁消散,胸腹脹滿的症狀也消失了,但接著又出現發熱,並轉為瘧疾,口苦頭疼,脈象勻稱,舌頭乾燥,這是從少陽經轉變而來的疾病。因此,擬定和解方來治療。

藥方:青蒿三錢,桑葉三錢,金斛一錢半,宋半夏一錢半,豆卷三錢,穀芽七錢,蟬衣五分,碧玉散一錢半,夏枯一錢半,薄荷四分,枇杷葉三錢,薔薇露一兩。

伏邪轉入少陽,可從樞轉而逐之,寒熱即止,眠食俱安,便通溲清,舌潤脈和。再擬清養和解,以杜反復。

西洋參(一錢半),茯神(三錢),桑枝(三錢),桑葉(三錢),宋半夏(一錢半),川斛(三錢),青蒿(三錢),穀芽(一兩),冬瓜子(三錢),豆卷(三錢),薔薇露(一兩)

(案31)陳茂春,湯家港,十二月。灼熱無汗,夜即神昏譫語,咳嗽,左乳刺痛,頭微痛,口不渴,舌中邊絳色,苔糙無津,脈弦數。風溫由衛入營,治以清透一法。

鮮生地(八錢),丹皮(一錢半),鮮石斛(八錢),羚角(三錢),淡豆豉(五錢),桑葉(三錢),鮮石菖(五分),薄荷(一錢),川貝母(三錢),竹心(廿枚),連翹心(三錢)

白話文:

邪氣已入侵少陽經,可以從樞穴入手驅逐它,寒熱症状就會消失,睡眠飲食都恢復正常,大小便通畅,舌头润泽,脉象平和。再用清熱滋阴的方子来调理,防止反复发作。

处方:西洋參(一钱半),茯神(三钱),桑枝(三钱),桑叶(三钱),宋半夏(一钱半),川斛(三钱),青蒿(三钱),穀芽(一两),冬瓜子(三钱),豆卷(三钱),薔薇露(一两)

(案31)陈茂春,汤家港,十二月。患者发热无汗,夜间神志昏迷,语无伦次,咳嗽,左乳房刺痛,头稍痛,口不渴,舌头中部两边发红,舌苔粗糙无津液,脉象弦数。这是风温病由表入里,侵犯了营气,治疗需以清热解毒为主。

处方:鲜生地(八钱),丹皮(一钱半),鲜石斛(八钱),羚角(三钱),淡豆豉(五钱),桑叶(三钱),鲜石菖(五分),薄荷(一钱),川貝母(三钱),竹心(二十枚),連翹心(三钱)

又,去丹皮、鮮石菖。

身熱有汗不解,頭痛口苦納呆,脈右濡左弦,舌紅苔薄白,目窠微腫。擬清泄法為治。

桑葉(二錢),滑石(三錢),連翹(一錢半),藿香(一錢半),豆卷(三錢),杏仁(三錢),通草(四分),半夏(一錢半),夏枯(三錢),佛手(五分),稻葉(三錢)

(案32)池,右。納減運遲,一身酸楚,脈象細弦,右尺稍微,勞動傷中,治以培補。

川石斛(四)錢,苡仁(五錢),丹參(三錢),乳香(五分),五加皮(三錢),桑枝(四錢),秦艽(一錢半),沒藥(五分),絡石藤(二錢),杜仲(一錢半),香附(三錢),陳皮(一錢),穀芽(五錢)

白話文:

患者身熱有汗,卻無法退燒,伴隨頭痛、口苦、食慾不振,脈象右邊濡滑左邊弦緊,舌頭紅,苔薄白,眼窩略微腫脹。醫生打算採用清泄的方法治療。藥方如下:桑葉二錢、滑石三錢、連翹一錢半、藿香一錢半、豆卷三錢、杏仁三錢、通草四分、半夏一錢半、夏枯草三錢、佛手五分、稻葉三錢。

另一位患者,右邊脈象沉弱,食慾減退,行動遲緩,全身酸痛,脈象細弦,右尺脈稍微弱,屬於勞傷導致脾胃虛弱,醫生打算採用補益的方法治療。藥方如下:川石斛四錢、苡仁五錢、丹參三錢、乳香五分、五加皮三錢、桑枝四錢、秦艽一錢半、沒藥五分、絡石藤二錢、杜仲一錢半、香附三錢、陳皮一錢、穀芽五錢。

諸症如前,再擬一枝春法。

桂枝(三分),威靈仙(一錢半),薄荷(五分),桑枝(七錢),秦艽(一錢半),木防己(一錢半),枳殼(七分),松節(三錢),杏仁(三錢),穀芽(五錢)

一身酸楚已定,右臂仍痛,不能舉動。風濕夾痰所致,治以祛風化痰滲濕。

桑枝(一兩),松毛(一兩),半夏(一錢半),蠶砂(三錢),靈仙(一錢),薑黃(七分),竹瀝(一杯),苡仁(三錢),絡石(三錢)

白話文:

之前所述的症状依然存在,再用一枝春方治疗。方剂包括:桂枝三分、威灵仙一钱半、薄荷五分、桑枝七钱、秦艽一钱半、木防己一钱半、枳壳七分、松节三钱、杏仁三钱、穀芽五钱。患者全身酸痛症状已缓解,但右臂仍疼痛,无法活动。这是风湿夹痰所致,需用祛风化痰渗湿的方法治疗。方剂包括:桑枝一两、松毛一两、半夏一钱半、蚕砂三钱、灵仙一钱、薑黄七分、竹沥一杯、苡仁三钱、络石三钱。

(案33)羅少耕母,正月廿七,蓬萊鎮。耄年伏暑,春發兼感溫風。初病寒熱日作,繼則但熱無寒、無汗。素無頭痛,今惟脹眩而已。咳嗽,脅痛,口渴,舌心干黃紅,脈弦數,左兼芤,皆有歇止。擬以扶本托邪,是洄溪發汗先務生津之訓也。

炙甘草(一錢半),蟬衣(一錢),菊花(三錢),夏枯(三錢),枇杷葉(七錢),鮮斛(五錢),羚角(二錢),桑葉(三錢),旋覆花(二錢),川貝(二錢)

(案34)張和觀內,辛巳十月,西坭涇。勞力,瘧後脘脹如鼓,邪氣戀而清陽不展也。治以清泄通陽。

大豆卷(三錢),青蒿梗(三錢),石菖蒲(一錢半),淡豆豉(三錢),代赭石(三錢),製半夏(一錢半),廣藿香(一錢半),旋覆花(三錢),螺螄殼(三錢),薤白頭(三錢),瓜蔞皮(三錢)

白話文:

羅少耕的母親在正月廿七,於蓬萊鎮患病。她年紀大了,夏天中暑,春天又染上溫風,起初是寒熱交替,後來就只有發熱,沒有寒意,也不出汗。她平時沒有頭痛,現在只是頭脹昏沉。咳嗽、脅肋疼痛、口渴,舌頭中間乾燥發黃發紅,脈象弦數,左側還兼有虛浮,這些症狀都時好時壞。打算用扶正祛邪的方法治療,這是洄溪醫生發汗先治,再滋陰的醫訓。

藥方:炙甘草一錢半、蟬衣一錢、菊花三錢、夏枯草三錢、枇杷葉七錢、鮮石斛五錢、羚羊角二錢、桑葉三錢、旋覆花二錢、川貝母二錢。

張和觀住在西坭涇,辛巳年十月患病。他勞碌過度,瘧疾之後胃脘脹滿如鼓,邪氣滯留,陽氣不能舒展。治療方法是清熱泄熱,通陽氣。

藥方:大豆卷三錢、青蒿梗三錢、石菖蒲一錢半、淡豆豉三錢、代赭石三錢、製半夏一錢半、廣藿香一錢半、旋覆花三錢、螺螄殼三錢、薤白頭三錢、瓜蔞皮三錢。

(案35)張末觀媳,張店角,辛巳十月。勞力而致半產,宿痞隨瘀而下,腹痛,神昏陣厥,以丹參、歸、荊、香附、料、澤、神、旋、絳等一劑知,二劑瘀淨。加潞、谷始愈。愈後不慎調理,致不寐汗多,驚惕肉瞤,納少脈濡。是血去而神不守舍也。以當歸補血加柏、茯即效。又因起身作勞,寒熱如瘧,投兩和營衛而愈,十分謹慎調攝,始免反復。

(案36)李阿三子,辛巳七月,要漊。始由咳嗽,不能臥息,刻但喘急,鼻煽,抬肩擷肚,飲食不進。風暑痹肺,肺脹重證。免擬薛氏,希圖百一。

甜葶藶子(五分),射干(一錢半),大豆卷(三錢),枇杷葉(五錢),雞蘇散(三錢),前胡(二錢),旋覆花(一錢半),光杏仁(三錢),蟬衣(五分),宋半夏(一錢半)

白話文:

張末觀的媳婦,住在張店角,辛巳年十月生產,因勞累導致早產,產後血瘀積聚,腹痛、神志昏迷、抽搐,用丹參、當歸、川芎、香附、川楝子、澤瀉、白芍、旋覆花、赤芍等藥一劑見效,兩劑瘀血清除。加入潞參、穀芽後病情痊癒。痊癒後不注意調養,導致失眠、多汗、驚悸、肌肉抽動、食慾不振、脈象濡弱。這是血瘀已去,但精神不能安定的表現。用當歸補血,再加入柏子仁、茯苓,效果很好。之後因起身勞動,出現寒熱交替如同瘧疾,服用兩味藥物調和營衛之氣後痊癒。病人需要十分謹慎地調養,才能避免病情反复。

李阿三的兒子,辛巳年七月患病。起初是咳嗽,不能平卧休息,呼吸急促,鼻孔煽動,抬肩挺腹,飲食不進。這是風暑濕邪侵犯肺部,導致肺氣壅塞的重症。參考薛氏醫案,想用百一散治療。

方劑:葶藶子五分,射干一錢半,大豆卷三錢,枇杷葉五錢,雞蘇散三錢,前胡二錢,旋覆花一錢半,光杏仁三錢,蟬衣五分,宋半夏一錢半。

(案37)古人云:「枯木則生火,陰盡則火炎。」此常理也。頃見冶工季金和初春患喉症,百治不效。漸覺腿間有一團火氣上衝,則症勢大革。伏入腿間則安靜如常。延至仲秋,延郁星伯診治立案,云:「陰枯陽冒。」即用介類潛陽,甘鹹育陰,而火氣益加上衝,直貫咽喉,嘔吐,咳喘,痰涎上湧,不三服而殞矣。更有奇者,臨危時,其火從口吐出,色綠如磷,死者之鬚眉皆燃。

陪病之人發亦燒去一縷。稽之往古,惟有縮小之文,未見吐火之條。然以熱病而投以涼藥,火升陽浮而用介潛,不為背謬。況郁,名醫也,善於補陰調理,有仲淳之遺風,諒必不致誤用而誤認也。即以上衝一端而論,仲景有桂枝加桂及火逆諸方。此病或是陰火上衝,故嘔吐痰涎,腿間火升至咽。

白話文:

古人說:「枯木才會生火,陰氣消散才會火勢旺盛。」這是一個常理。最近看到冶工季金和在初春時患了喉嚨病,各種治療都沒有效果。逐漸感覺到腿部有一股熱氣向上衝,病情就變得嚴重。熱氣潛伏在腿部時,身體就恢復正常。到了仲秋,他請醫生郁星伯診治,郁星伯診斷後說:「陰氣枯竭,陽氣外冒。」就用介殼類藥物潛藏陽氣,甘鹹藥物滋養陰氣,結果熱氣更加向上衝,直達咽喉,導致嘔吐、咳嗽、喘不過氣,痰液不斷湧出,還沒服用完三劑藥就去世了。更奇怪的是,臨死時,他的火氣從口中噴出,顏色像磷火一樣綠,死者的鬍鬚眉毛都被燒掉了。

陪護的人的頭髮也燒掉了一縷。查閱古籍,只看到縮小症的記載,沒有看到吐火的記載。但是,用涼藥治療熱病,火氣上升,陽氣外浮,用介殼類藥物潛藏陽氣,並不算是錯誤。況且郁星伯是有名的醫生,擅長補益陰氣、調理身體,繼承了仲景醫學的精髓,應該不會誤用藥物或誤診。即使只從向上衝這一點來看,仲景也有桂枝加桂、火逆等治療方法。這個病可能是陰火向上衝,所以才會嘔吐痰液,腿部的熱氣上升到咽喉。

直至臨危而陰火外越,其色若磷也。至云必屬陰火,則余謝不敏矣。存此以質之後之明者。

(案38)光緒八年,葛隆鎮一農工患乳岩,潰出血水已數月矣。往黃牆醫治,朱少村一見,曰:「此絕症也,不必服藥,十往而十回也。」其人自問無生理,遂就本鎮外科醫治。醫投以《全生集》陽和湯。一月而收功。往見少村,少村曰:「此乃醫運,非本事也。」嗟夫!固屬絕症,尚當勉力圖維。

何況元氣未艾,遽而云絕而不予藥,豈仁人之用心哉!我閱楊介傳,見一人患消渴,介以為無救也。其人回家,見完素。完素云:「無恐也,宜食梨一擔。」食罷而疾瘳。復見吉老,吉老曰:「若遇仙人乎?」曰:「非也,完素教我吃梨耳。」吉老乃望山再拜,曰:「我之師也,我不及若遠矣。

白話文:

直到病危時,陰火從體內竄出,看起來像磷光一樣。說一定是陰火,我可就沒辦法了。留下這些文字,留待後世明白之人參考。

(案例38)光緒八年,葛隆鎮一位農民罹患乳癌,潰爛流血已經好幾個月了。他去黃牆找醫生治療,朱少村一見就說:「這是絕症,不用吃藥,十個病人來十個都活不下去。」病人自知命不久矣,於是就到鎮上外科醫生那裡就診。醫生按照《全生集》裡的「陽和湯」方劑給他治療。一個月後病好了。他回去見少村,少村就說:「這純粹是運氣好,不是醫術高明。」唉!明明是絕症,還應該盡力去救治。

何況元氣還沒完全耗盡,就斷言是絕症而不給藥,這怎麼能算是仁醫的心腸呢!我讀楊介傳記時,看到一個人患了消渴症,楊介認為沒有救了。那人回家後,遇到完素。完素就說:「別擔心,吃一擔梨吧。」吃完了病就好了。後來又遇到吉老,吉老就問:「你遇到神仙了嗎?」那人說:「沒有,是完素叫我吃梨。」吉老就面向山峰拜了兩拜,說:「我的老師啊,我遠遠不如你。」

」使少村見之,諒有愧色。

(案39)古人云:「傷風不醒便成勞。」玉橫先生云:「傷風誤表必成勞。」二說相反,何也?咸有至理存也,不可執一者也。前年,陸星農殿撰宿有痰咳。冬令,余曾以王氏補肺化痰法治愈矣。春令反覺強健。壬午六月十三日,早晨起榻,出房洗面、寫字尚如平日。日晌食麵餃,一嗆而少腹之氣陡然上衝,痰隨以湧。

醫者猶以發表降氣之方,更有認為痧氣,而針挑刮捏。至申初,神氣不支,自汗頻出。酉初,余至,已肢冷,不能語,脈伏痰潮。是腎氣上脫也,勉投金石鎮填。值明日戊子,土能剋水,決以亥初不過,果應余言。此所謂傷風誤表也。壬午季夏,有唐復愚子益卿,傷風咳嗽。

白話文:

使少村见到这种情况,想必会感到惭愧。古人说:“伤风不醒便成劳。”玉横先生说:“伤风误表必成劳。”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都包含着至理,不可执着于其中一方。前年,陆星农殿撰原本就有痰咳。冬天的时候,我曾用王氏补肺化痰法治好了他。春天的时候,他还感觉身体强健。壬午年六月十三日早上起床后,他下床洗脸、写字都和往常一样。到了中午吃面饺,突然被呛了一下,少腹的气体猛地往上冲,痰也随之涌出。

医生还以为是风寒表证,想用发表降气的方子来治,还有些人认为是痧气,就用针挑刮捏。到了申时,他精神不济,不停地出汗。酉时,我赶到的时候,他已经手脚冰凉,说不出话,脉象沉伏,痰液涌动。这是肾气上脱的症状,我赶紧给他服用金石类药物来镇压补益。正好第二天是戊子日,土能克水,我断定他会在亥时之前去世,果然应验了我的预言。这就是所谓的伤风误表。壬午年季夏,唐复愚的儿子益卿患了伤风咳嗽。

醫投桂枝加地黃,一劑即吐血,急往孟河費家醫治。治用瀉白加麥冬、沙參,血止而咳總不除,纏至癸未夏至前一月,邀余診治。脈數且疾,顴如妝脂,盜汗肉削,決以蟬鳴短期,至期果然。此傷風不醒便成勞也。聊記二條,以證醫難執泥云。

癸末七月間,余岳母患上搭手,瘍醫投以寒涼,且徹去圍藥。其瘍益大,肉腫不腐,七晝夜不安寐矣。余急投扶托之劑,是夜即得安寐,外以圍藥束之,紅腫漸收。三仙丹摻之,腐肉漸脫,新肉漸生,糾纏二月方收全功。雅記。

白話文:

一位病人服用了桂枝加地黃的藥方後,服用一劑就吐血,急忙前往孟河費家醫治。費家醫生用瀉白加麥冬、沙參的藥方,止住了血,但咳嗽卻一直沒有好,病症持續到癸未年的夏至前一个月。病人邀請我診治,當時脈象數而疾,面頰紅潤如塗脂,盗汗體瘦,我斷定病人生命垂危,將不久於人世,果然在預測的時間內去世了。這是因為病人傷風久治不愈,演變成勞損所致。這件事讓我明白,醫術不能一成不变,要灵活运用。

癸未年七月,我的岳母患了癰疽,一位瘍醫用寒涼的藥方治療,並且撤去圍藥。結果癰疽更加嚴重,肉腫不腐,七天七夜無法安睡。我急忙用扶托的藥方治療,當天晚上就得以安睡,並用圍藥外敷,紅腫逐漸消退。我用三仙丹摻在藥膏裡,腐肉漸漸脫落,新肉漸漸長出來,經過兩個月的治療才痊癒。这件事也值得记录下来。

(案40)姚錦豐,壬午七月,南碼頭。始由足腫而痛,漸次上移入腹,吐利大作,寒熱不休,腹脘痞硬而痛,粒米不進。刻起靜則譫語撮空,喘咳,痰多且稠,舌卷,脈弦,卵縮不溲。醫作時邪穢食治,不效。余曰:「斯腳氣上衝,厥陰受邪之危症也。」勉方以圖天眷耳。

金鈴子(五錢),旋覆花(三錢),杉木節(三枚),龍膽草(一錢半),兩頭尖(七錢),桔葉(五分),淮牛膝(一錢半),朱燈心(四分),李根皮(五錢),射干(一錢半)

小溲得通,咳喘即減,痰仍稠,糜粥進,寐蘇神糊,舌伸苔灰,脈得右關弦勁。邪尚未化,仍主原法。

白話文:

姚錦豐,在壬午年七月,南碼頭。起初是腳腫痛,疼痛逐漸向上蔓延至腹部,出現大量嘔吐腹瀉,寒熱交替不斷,腹部脹滿堅硬且疼痛,粒米不進。他坐著時會胡言亂語,抓空,喘咳,痰多且粘稠,舌頭捲縮,脈象弦緊,小便閉塞。醫生用治療時邪穢食的藥方,卻沒有效果。我說:「這是腳氣上衝,厥陰經受邪氣侵襲的危急症狀。」勉力開方,希望能得到天佑。

藥方:金鈴子五錢,旋覆花三錢,杉木節三枚,龍膽草一錢半,兩頭尖七錢,桔葉五分,淮牛膝一錢半,朱燈心四分,李根皮五錢,射干一錢半。

服用藥物後,小便通暢,咳嗽喘息減輕,痰仍然粘稠,能吃稀粥,睡眠恢復,神志模糊,舌頭伸出來,舌苔灰白,脈象右關弦緊。邪氣尚未完全清除,仍需繼續服用原來的藥方。

鮮葦根(一兩),金鈴子(五錢),射干(一錢半),李皮(五錢),枇杷葉(五錢),冬瓜子(五錢),桔葉(四分),旋覆花(二錢半),杉木節(三枚),鼠矢(三錢)

又,加穀芽、石斛。

(案41)顧康,壬午年,六渡橋。上冬咯血喘咳,耳焦腎虛,氣散火升,漸見腹脘膨脹,晨泄溲閉,是腎不攝納而氣化無權也。脈形弦勁,泄則䐗痛,木乘土位也。據理擬方,當宗腎氣意,佐以和中之品。大症得之高年,可慮正敗元脫。(夏至逝)。

淮牛膝(二錢半),澤瀉(一錢半),南沙參(三錢),香附(三錢),車前子(三錢),茯苓(三錢),冬瓜子(三錢),丹皮炭(一錢半),沉香(七分),桑白皮(三錢)

各恙皆減,加砂仁、炒生地。

白話文:

鮮葦根一兩、金鈴子五錢、射干一錢半、李皮五錢、枇杷葉五錢、冬瓜子五錢、桔葉四分、旋覆花二錢半、杉木節三枚、鼠矢三錢,另外再加穀芽和石斛。

顧康在壬午年六渡橋患病,冬天時咯血喘咳,耳朵乾澀,腎氣虛弱,氣散火升,逐漸出現腹部膨脹,早晨腹瀉,小便閉塞,這是腎氣不固,無法收攝氣化所致。脈象弦緊,腹瀉時腹部疼痛,這是木氣乘克土位。根據病情擬定藥方,應該以補腎氣為主,輔以和中藥物。由於病人年紀大了,需要考慮正氣衰敗,元氣耗損的可能性。(夏至逝)

淮牛膝二錢半、澤瀉一錢半、南沙參三錢、香附三錢、車前子三錢、茯苓三錢、冬瓜子三錢、丹皮炭一錢半、沉香七分、桑白皮三錢。

病情減輕後,再加入砂仁和炒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