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藝

《慎五堂治驗錄》~ 卷六 (5)

回本書目錄

卷六 (5)

1. 卷六

枇杷葉(一兩,炒),桑葉(四錢),忍冬藤(四錢),金斛(一錢半),夏枯草(四錢),豆卷(三錢),製半夏(七分),荷梗(二尺),碧玉散(二錢),蟬衣(七分),瓜蔞皮(一錢半),竹茹(二錢半)

(案229)沈耕齋,壬午,山橋。飲邪支肺,咳喘臥甚,三月不止,便難溲赤,脈弦滑,舌白厚。本當溫化,時在夏令,權用清降。

杏仁,冬瓜子,橘皮,蛤殼,紫菀,旋覆花,宋夏,射干,白前,枇杷葉,茯苓

改加桂枝,痊愈。

(案230)周女,阜涇。類瘧,多食酸甘,陰部腫痛,經水不至作邪。彼酸斂瘀阻肝絡,治用辛開法。

姜衣,金鈴子(薑汁炒),延胡,燈心,青蒿,淮牛膝(薑汁炒),豆卷,半夏,五靈脂,澤蘭

改加歸、附、青、丹,即愈。

(案231)周阿弟,斜塘。瘧後足痿,濕熱不攘也。

川石斛(三錢),苡仁(七錢),桑葉(三錢),桑枝(一兩),三妙丸(三錢),忍冬藤(七錢),豆卷(四錢),半夏(一錢半),五加皮(五錢),茵陳(三錢),杏二(三錢)

痿能行矣。去半、杏,加杜仲、絲瓜絡。

(案232)周元茂子文淵,大通橋。八月上旬患身熱,朝輕夜重,汗多肢冷,頭痛胸痞,溲赤莖痛,苔糙,咳嗽。濕邪化熱,久困三焦。用苡、滑、藿、半、杏、桑、樸、佩、茵、枇、茭根等,減其大半;加連、射,再三劑而痊。

(案233)龐,右,秋月,網船。產後瘀少,感受風寒,發寒熱。

香附,豆卷,當歸,益母草,蘇梗,澤蘭,紅花,荊芥,延胡,菊花

(案234)徐星枚。嘔血,進繆氏法而止,用申氏法善後。今因小勞,血復上溢,擬和絡佐以清養。

絲瓜絡,旋覆花,新絳,竹茹,女貞子,川石斛,茯神,三七(研沖),側柏炭,山茶花(炒炭),元參,藕節

(案235)孔範,壬午八月,錦毛村。跌傷絡瘀,咳嗽脅痛,痰帶紫血,脈大舌紅。久不愈,當搜逐。

桃仁,冬瓜子,新絳(炒炭),竹茹,杏仁,絲瓜絡,三七(研,沖),苡仁,旋覆花,白前

(案236)徐,左,寒熱有汗,咳嗽痰逆帶血,頭痛脅痛,神迷,脈洪弦數,舌乾苔黃,伏邪夾痰,肺胃不降也。

青蒿,旋覆花,杏仁,枇杷葉,桑葉,川貝母,青黛,冬瓜子,豆卷,石菖蒲,竹茹

得效,去蒿,加夏枯草、川石斛。

(案237)陳,左,秋月,泉鳴塘。伏氣復感風邪,咳嗽寒熱,久則熱蘊肺胃,自汗面赤,舌紅苔黃。

川石斛,杏仁,蛤殼,黃芩,川貝母,苡仁,竹茹,桑葉,冬瓜子,旋覆花

二劑愈。

(案238)周器之,壬午,蓬萊鎮。七月尾下痢,已而二便不行,擬用木通、川柏、草梢、川楝子、冬瓜皮、金石斛、淡竹葉、鬱金、紫菀、燈心等,即通。

白話文:

[卷六]

(案229)沈耕齋,壬午年,山橋。因飲酒傷肺,咳嗽氣喘,臥床不起已三月,排便困難,小便赤澀,脈象弦滑,舌苔白厚。本應溫化治療,但正值夏季,故暫用清降之法。使用了杏仁、冬瓜子、橘皮、蛤殼、紫菀、旋覆花、宋夏、射干、白前、枇杷葉、茯苓等藥材。後又加入桂枝,痊癒。

(案230)周女,阜涇。類似瘧疾,喜好食用酸甜食物,陰部腫痛,月經不通而致病。這是因為酸味收斂,瘀血阻滯肝經所致,故用辛開之法治療。使用了薑皮、金鈴子(用薑汁炒)、延胡索、燈芯草、青蒿、淮牛膝(用薑汁炒)、豆豉、半夏、五靈脂、澤蘭等藥材。後又加入當歸、附子、羌活、丹參,即痊癒。

(案231)周阿弟,斜塘。瘧疾痊癒後足部痿弱,這是濕熱未清所致。使用了川石斛、薏苡仁、桑葉、桑枝、三妙丸、忍冬藤、豆豉、半夏、五加皮、茵陳、杏仁(二種)等藥材。足部痿弱得以痊癒後,去掉了半夏和杏仁,加入了杜仲和絲瓜絡。

(案232)周元茂之子文淵,大通橋。八月上旬患身熱,早晨輕微晚上加重,多汗肢冷,頭痛胸悶,小便赤澀,排尿疼痛,舌苔粗糙,咳嗽。濕邪化熱,久病傷及三焦。使用了薏苡仁、滑石、藿香、半夏、杏仁、桑葉、樸硝、佩蘭、茵陳、枇杷葉、茭白根等藥材,減少了大半劑量;又加入了連翹和射干,服用了三劑藥後痊癒。

(案233)龐氏,右側,秋季,網船上。產後瘀血不足,感受風寒,出現寒熱症狀。使用了香附子、豆豉、當歸、益母草、蘇梗、澤蘭、紅花、荊芥、延胡索、菊花等藥材。

(案234)徐星枚。嘔血,先用繆氏療法止血,後用申氏療法調養。近日因稍勞動,又出血,擬用和絡兼清養之法。使用了絲瓜絡、旋覆花、生地黃、竹茹、女貞子、川石斛、茯神、三七(研末沖服)、側柏炭、山茶花(炒炭)、玄參、藕節等藥材。

(案235)孔範,壬午年八月,錦毛村。跌傷導致瘀血阻滯,咳嗽脅痛,痰中帶紫血,脈象洪大,舌頭紅腫。久治不愈,需用搜逐之法。使用了桃仁、冬瓜子、生地黃(炒炭)、竹茹、杏仁、絲瓜絡、三七(研末沖服)、薏苡仁、旋覆花、白前等藥材。

(案236)徐氏,左側,寒熱交替伴有汗出,咳嗽痰逆帶血,頭痛脅痛,神志不清,脈象洪大弦數,舌乾苔黃,伏邪夾痰,肺胃不降。使用了青蒿、旋覆花、杏仁、枇杷葉、桑葉、川貝母、青黛、冬瓜子、豆豉、石菖蒲、竹茹等藥材。藥效顯現後,去掉了青蒿,加入了夏枯草和川石斛。

(案237)陳氏,左側,秋季,泉鳴塘。伏邪再次感受風邪,咳嗽寒熱,久病導致熱邪蘊積於肺胃,自汗面赤,舌紅苔黃。使用了川石斛、杏仁、蛤殼、黃芩、川貝母、薏苡仁、竹茹、桑葉、冬瓜子、旋覆花等藥材,兩劑藥後痊癒。

(案238)周器之,壬午年,蓬萊鎮。七月底患痢疾,接著大小便不通,擬用木通、川芎、草梢、川楝子、冬瓜皮、金石斛、淡竹葉、鬱金、紫菀、燈芯草等藥材,即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