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五堂治驗錄》~ 卷十三 (9)
卷十三 (9)
1. 卷十三
昨進資壽法,牙關稍能開合,脊強反張略緩,知飢思食,革脈已平,余惟細數,舌苔黃膩。中土內虧,肝木橫肆,火盛水衰,風自內起,招入外風,走竄經絡。《經》言:諸暴強直,皆屬於風。風性急速,善行數變,故其病亦急也。再擬《金匱》法,希圖扭轉機關。
炙甘草梢(一錢),東白芍(三錢),川桂枝(三分),大紅棗子(十二枚,略去肉),紫石英(五錢),羚羊角(一錢半),真淮小麥(五錢),生牡蠣(五錢),宣木瓜(五分),炒菊花瓣(五錢),扁金斛(一錢半),鮮竹瀝(一杯)
二十三日,改加阿膠一錢半。
角弓反張已止,背部猶覺強直,稍一言動,自然氣悶緊塞,牙緊即甚,乃水虧風動也。
大白芍(三錢),生牡蠣(五錢),桂枝尖(三分),竹茹(一錢半),生甘草(一錢),黑豆皮(三錢),羚羊角(一錢),蘇梗(五分),淮小麥(三錢),紅棗子(十二枚),生棗仁(三錢),溫鉤藤(五錢),歸身(一錢半),東行李根皮(四錢)
緩肝熄風佐以攝下,各恙漸減,且移於下。風屬陽邪,腰下屬陰,陰血虧者陽必乘之。《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今也邪當祛矣,虛當補矣,塞其空竅,風波自息。侯氏黑散固屬正治,今仿其意,俾風邪寂靜,可希全效。
水炙甘草(一錢),川桂枝(三分),鉤鉤(五錢),松針(五錢),東白芍藥(四錢),宣木瓜(五分),蓮子(十二粒),蘇梗汁,淨川歸身(二錢),丹參(四錢),紅棗(十二枚)
腰部漸退,移於胯脮。前方加制首烏三錢。諸方不收全效,後重用淮牛膝而愈。
(案499)己丑中秋,見傷科抄本,其中傷損可治不可治分別瞭然,習內科者亦不可不知。亟錄之。
前頂即天庭蓋,骨碎髓出,不治;前頂下二寸三分即額顱,碎則鼻出血水,不治;即額角印堂碎,鼻出黃水,不治;印堂下一寸三分即鼻梁打斷,難治;土星打落,難醫;人中打落,難醫;人中下即承漿,打斷,難醫;地角打斷,難醫;結喉打斷,難醫;缺盆傷重,不治;下二寸即華蓋骨,若傷重,難治;下一寸三分即食肚,傷重,不治;下二寸即闌門,打傷,難治;下一寸三分即臍門,打傷,難治;下一寸三分即丹田,重傷,不治。以上諸處受倒插傷,一月死。
丹田下一寸三分即膀胱,打傷,難治;下一寸三分即少腹,打傷,難醫;下一寸三分即會陰(女名陰戶),受傷,難醫;陰丸碎,不治;左右太陽重傷,不治;額顱下一寸即攢打,打碎,難醫;眉眼堂碎,難醫;眼睛出血,流乾必瞎;聽官即耳心,傷重,不治;枕骨打進,難醫;頰車在耳下八分,重傷,不治;肩井在缺盆上,點傷醫;肩髃即肩尖,點傷難治;膻中即乳上,重傷難醫;乳根橫一寸六分即期門,重傷,不治;左乳下一寸三分即血海,左傷發嗽,右傷發呃,重傷不治;右乳下一寸三分即氣海。
白話文:
[卷十三]
病人先前採用資壽法治療後,牙關略微能張開,脊背強直的症狀也稍微緩解,開始感覺飢餓想吃東西,脈象已平穩,只是脈搏較細而數,舌苔呈現黃膩的顏色。 病因是脾胃虛弱,肝氣過盛,體內陽氣過旺而陰氣不足,內風引起,進而導致外邪入侵,風邪竄行經絡。《內經》說:所有突然發生的強直症狀,都屬於風邪引起的。風邪的特性是快速傳播,變化多端,所以疾病發展也很快。因此再次使用《金匱要略》中的方法,希望能扭轉病情。
處方:炙甘草梢一錢,白芍藥三錢,桂枝三分,大紅棗(去肉)十二枚,紫石英五錢,羚羊角一錢半,淮小麥五錢,牡蠣五錢,木瓜五分,菊花五錢,石斛一錢半,鮮竹瀝一杯。
二十三日後,加服阿膠一錢半。
角弓反張的症狀已經停止,但背部仍然感覺僵硬,稍微說話或活動,就會感到胸悶氣堵,牙關緊閉的症狀也加重,這是由於陰虛而導致風邪內動引起的。
處方:白芍藥三錢,牡蠣五錢,桂枝尖三分,竹茹一錢半,甘草一錢,黑豆皮三錢,羚羊角一錢,蘇梗五分,淮小麥三錢,紅棗十二枚,棗仁三錢,鉤藤五錢,川芎一錢半,行李根皮四錢。
這個處方是為了緩解肝氣,熄風止痙,並輔助瀉下,各種症狀逐漸減輕,並且症狀由上往下轉移。風邪屬陽邪,腰部以下屬於陰,陰血不足,則陽邪必然乘虛而入。《內經》說:邪氣所聚集的地方,其氣血必然虛弱。現在應該祛除邪氣,同時補益虛損,堵塞虛弱的部位,風邪自然會平息。侯氏黑散固然是治療此病的正治方法,現在仿效其意,使風邪平息,希望能完全治癒。
處方:炙甘草一錢,桂枝三分,鉤藤五錢,松針五錢,白芍藥四錢,木瓜五分,蓮子十二粒,蘇梗汁,川芎二錢,丹參四錢,紅棗十二枚。
腰部的症狀逐漸減輕,轉移到髖部。之後又加服制首烏三錢。雖然之前的處方沒有完全治癒,但後來大量服用淮牛膝後病症痊癒了。
(病例499)己丑年中秋,看到一本傷科抄本,其中關於傷損可治與不可治的區分非常清晰,學習內科的醫生也應該了解。因此我把它記錄下來。
頂部即天庭蓋骨碎裂,骨髓外露,不治;天庭下二寸三分處(額顱)骨折,則鼻孔出血不止,不治;額角印堂處骨折,鼻孔流出黃色液體,不治;印堂下一寸三分處(鼻梁)骨折,難治;土星(眉心)受傷墜落,難醫;人中受傷墜落,難醫;人中以下即承漿穴處骨折,難醫;地閣(下顎)骨折,難醫;喉結骨折,難醫;鎖骨嚴重受傷,不治;鎖骨下二寸處(華蓋骨),如果傷勢嚴重,難治;鎖骨下下一寸三分處(胸骨上窩),傷勢嚴重,不治;鎖骨下二寸處(劍突),受傷,難治;鎖骨下下一寸三分處(肚臍),受傷,難治;鎖骨下下一寸三分處(丹田),嚴重受傷,不治。以上這些部位受到穿透性傷害,一個月內會死亡。
丹田下一寸三分處(膀胱),受傷,難治;膀胱下一寸三分處(小腹),受傷,難醫;小腹下一寸三分處(會陰,女性稱陰戶),受傷,難醫;睪丸碎裂,不治;左右太陽穴嚴重受傷,不治;額顱下一寸處(攢竹穴)受傷碎裂,難醫;眉心受傷碎裂,難醫;眼睛出血,流盡則失明;耳廓嚴重受傷,不治;枕骨受損陷入,難醫;頰車穴(耳下八分)嚴重受傷,不治;肩井穴(鎖骨上方)輕微受傷可以治療;肩髃穴(肩峰)輕微受傷難治;膻中穴(乳頭上方)嚴重受傷難醫;乳根橫一寸六分處(期門穴)嚴重受傷,不治;左乳下一寸三分處(血海穴),左側受傷會咳嗽,右側受傷會嘔吐,嚴重受傷不治;右乳下一寸三分處(氣海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