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五堂治驗錄》~ 卷十四 (3)
卷十四 (3)
1. 卷十四
投劑似合機宜,仍宗原方出入治之。
前方去青蒿,加絲瓜絡(三錢)、生穀芽(五錢)
(案503)單,左,通州。素有痞塊,塊散成臌。刻下又加便瀉,飢而欲食,食則腹脹,脈來細軟,舌光無苔,胃氣憊矣。病造極中之極,勉擬用和中,但年高煙體,際此終恐人工難挽。
生穀芽(七錢),川楝子(一錢半),生香附(三錢),宋半夏(七分),云茯神(三錢),鮮佛手(一錢半),橘絡(六分),鮮荷梗(一尺半),川石斛(四錢),西赤芍(一錢半,土炒),生苡米(三錢)
(案504)姚,幼,網船。霍亂,雙手脈伏,疫邪為患,勉方希冀萬一。
淡豆豉(三錢),橘紅(一錢),製半夏(一錢半),範志曲(三錢),紫蘇葉(一錢),降香(一錢半),鬼箭羽(一錢半),原蠶砂(三錢),左金丸(四分),萊菔丹(五十粒),地丁草(三錢)
兩服調和陰陽,霍亂大勢已平,余氛未靖,再擬和中安撫,小心珍攝,庶無反復。
金石斛(一錢半),大麥仁(三錢),竹二青(一錢半),藿香(一錢半),生枳殼(五分),橘紅(五分),生苡仁(三錢),云茯神(三錢),宋半夏(一錢半),六神麯(一錢半)
前方扶胃醒脾,因飲冷傷中復致作瀉,調理不善而反復,勉再擬方,希圖百一。
大麥仁(三錢),川石斛(四錢),佩蘭葉(一錢半),扁豆衣(二錢半),橘皮(五分),生苡米(三錢),北秫米(三錢),生香附(一錢半),製半夏(一錢半),鮮荷蒂(一枚半)
(案505)陳海觀室,九月廿七日,西泥涇。經漏成崩,目暗耳鳴,暈厥數次,脈細苔白,氣虛欲脫,勉用傅氏法,希圖十一。
當歸身(二錢,醋炒炭),荊芥炭(一錢),嫩甘草(五分,炙黑),黑豆衣(三錢),香附(三錢,醋炒炭),陳阿膠(一錢半),蘄艾(六分,同炒),龍骨(二錢),白芍(二錢,炒炭),牡蠣(三錢,煅)
廿八日。前投固脫救逆,血崩即止,暈厥略平,身熱大作,脈形空大。血脫陽孤而發,治用元化法。
荊芥炭(一錢),黑豆衣(三錢,炒炭),桑枝(四錢)葉(三錢),穀芽(一兩),淨歸身(二錢,醋炒炭),制首烏(三錢),阿膠(一錢),蘄艾(四分,同炒),菊花(三錢,炒炭),香附(三錢,醋炒炭),青蒿炭(一錢半)
(案506)沈,幼,八月十四日,船上。身熱少汗,下痢無度,面赤脈數,伏邪晚發,殊非小恙,勉方希圖十一。
淡豆豉(三錢),牛蒡子(一錢半,炒),甘草(三分),粉葛根(一錢),桑葉(三錢),金扁斛(一錢半),範志曲(三錢),生穀芽(五錢),蟬衣(五分),竹茹(一錢半)
白話文:
[卷十四]
依照原方加減,用藥需恰當合宜。
之前的處方去除青蒿,加入絲瓜絡(三錢)、生穀芽(五錢)。
(病例503)單姓病人,男性,來自通州。素有痞塊,痞塊消散變成腹脹。近期又加劇便瀉,飢餓想吃東西,但吃了就腹脹,脈象細弱,舌頭光滑無苔,胃氣衰竭。病情已達極點,勉強試圖用溫和的藥方調理中焦,但病人年事已高體弱,此時恐怕難以挽回。
處方:生穀芽(七錢)、川楝子(一錢半)、生香附(三錢)、宋半夏(七分)、茯神(三錢)、鮮佛手(一錢半)、橘絡(六分)、鮮荷梗(一尺半)、川石斛(四錢)、西赤芍(一錢半,土炒)、生苡米(三錢)。
(病例504)姚姓病人,兒童,居住在船上。患霍亂,雙手脈象微弱,疫邪作祟,勉強用藥,希望能有一線希望。
處方:淡豆豉(三錢)、橘紅(一錢)、製半夏(一錢半)、範志曲(三錢)、紫蘇葉(一錢)、降香(一錢半)、鬼箭羽(一錢半)、原蠶砂(三錢)、左金丸(四分)、萊菔丹(五十粒)、地丁草(三錢)。
兩劑藥後,陰陽調和,霍亂大勢已平,但餘邪未盡,再用溫和的藥方調理中焦,謹慎調養,希望能避免復發。
處方:金石斛(一錢半)、大麥仁(三錢)、竹葉(一錢半)、藿香(一錢半)、生枳殼(五分)、橘紅(五分)、生苡仁(三錢)、茯神(三錢)、宋半夏(一錢半)、六神曲(一錢半)。
之前的處方扶助胃氣,醒脾開胃。因為飲用冷飲傷及脾胃而再次腹瀉,調理不當導致復發,勉強再用藥方,希望能有一點效果。
處方:大麥仁(三錢)、川石斛(四錢)、佩蘭葉(一錢半)、扁豆衣(二錢半)、橘皮(五分)、生苡米(三錢)、北秫米(三錢)、生香附(一錢半)、製半夏(一錢半)、鮮荷蒂(一枚半)。
(病例505)陳海觀室,九月廿七日,西泥涇。經漏成崩,目眩耳鳴,暈厥數次,脈象細弱,舌苔白,氣虛欲脫,勉強使用傅氏療法,希望能有一點效果。
處方:當歸身(二錢,醋炒炭)、荊芥炭(一錢)、炙甘草(五分,炙黑)、黑豆衣(三錢)、香附(三錢,醋炒炭)、陳阿膠(一錢半)、蘄艾(六分,同炒)、龍骨(二錢)、白芍(二錢,炒炭)、牡蠣(三錢,煅)。
廿八日。之前所用的藥方止血救逆,血崩已止,暈厥略有緩解,但出現高熱,脈象空大。這是血脫導致陽氣孤獨而發熱,採用溫補元氣的方法治療。
處方:荊芥炭(一錢)、黑豆衣(三錢,炒炭)、桑枝(四錢)葉(三錢)、穀芽(一兩)、淨當歸身(二錢,醋炒炭)、制首烏(三錢)、阿膠(一錢)、蘄艾(四分,同炒)、菊花(三錢,炒炭)、香附(三錢,醋炒炭)、青蒿炭(一錢半)。
(病例506)沈姓病人,兒童,八月十四日,船上。身熱少汗,下痢不止,面色潮紅,脈象數,伏邪晚發,病情嚴重,勉強用藥,希望能有一點效果。
處方:淡豆豉(三錢)、牛蒡子(一錢半,炒)、甘草(三分)、粉葛根(一錢)、桑葉(三錢)、金扁豆(一錢半)、範志曲(三錢)、生穀芽(五錢)、蟬衣(五分)、竹茹(一錢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