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五堂治驗錄》~ 卷十三 (2)
卷十三 (2)
1. 卷十三
杏仁,厚朴,旋覆,麥芽,枳殼,半夏,蘇子,赭石,海蜇,白前,射干
又,加穀芽、石斛。
(案477)尹金,戊子,窪上。年三十餘,仲秋陡起遺泄,無夢,明日遂足膝痿軟,不能起立,凜寒熱熾,自云發熱,捫之不熱,自汗,神倦,納減,脈細數。乃陰精下竭,厥陽上升之病,非外感吞痧也。(時旁人多欲挑痧清暑者)。予仲景二加湯以斂陽越陰精。
龍骨(三錢),白芍(三錢),紅棗(三枚),蓮子(一兩),牡蠣(三錢),甘草(四分),白薇(二錢),川石斛(三錢),楝實(一錢半),茯神(三錢),一劑愈。
(案478)陳松茂。秋患心胃脘痛,纏綿月餘,漸顯形寒發熱,頭痛作惡,脈弦滑,舌厚膩。雅作暑邪黨木治,用蒿、豉等藥,身熱得汗漸輕。惟苔色灰醬,飲食不下,脘痛口甜,便閉溲渾,作欲釀胃癰治,用《千斤》三仁湯,數服,苔退知飢,痛猶不止,其痛必納食而作,湯飲不痛,良是瘀血。原方再加鮮韭根,得下紅積,痛乃漸止,灰苔退淨。
但食飯必痛,良是瘀腐未淨也,仍用原方,十服始愈。計服蔞仁已斤許矣。他物稱是。
(案479)姜芝泉室。離愁菀結,先傷脾意,怒木直升,再凌中土,嘔吐痰沫,胸中噎噎如噦,目痛不紅,頭眩難動。薛氏云:頭痛窅不見人,是一忌也。勉擬鎮逆理氣為治。
旋覆花(三錢),石決明(一兩),烏梅肉(四分),橘皮(一錢半),代赭石(三錢),沉水香(一錢半),川黃連(三分),天麻(一錢半),製半夏,東壁土(五錢),溫鉤藤(一錢半),竹茹(一錢半),一劑即止。
(案480)汪,右,戊子六月初一。寒熱後右乳結核脹痛,暑熱入肝也,治以疏化。
楝子(一錢半),橘絡(二錢),夏枯花(二錢),青皮(七分),象貝母(二錢),忍冬藤(一錢半),絲瓜絡(五錢),鼠矢(五十粒),白芷(七分),蒲公英(三錢),橘核(二錢)
投劑後痛緩,核未消,仍主原方出入。前方去夏枯,加昆布一錢半。
乳核已退,前方再服。
(案481)王成觀,丁亥。溫病,馬芹圃屢用麻黃桂枝湯致逆。昨投輕清濡潤,得汗,疹㾦大布,咳嗽稀而痰出甚艱,血絲亦少。溫邪有外達之機,擬乘其勢而逐之,然疹正在出沒之際,風寒極宜謹慎,否則恐其風波不測,莫道言之不預也。
霜桑葉(三錢),元參(四錢),連翹(一錢半),甜杏仁(三錢),牛蒡子(四錢),薄荷(四分),銀花(三錢),羚羊角(一錢半),冬瓜子(三錢),葦根(五錢),竹瀝(一杯),枇杷葉(五錢)
白㾦紅疹交發,身熱時淡時熾,夜間少寐,咳嗽痰稠,脈仍如昨,舌苔黃膩。溫邪內蘊,肺胃之氣不肅,最怕邪陷心包致變。再擬宣泄為治,一切小心調養為至囑。
白話文:
[卷十三]
杏仁、厚朴、旋覆花、麥芽、枳殼、半夏、蘇子、赭石、海蜇、白前、射干等藥材。
另加穀芽、石斛。
(病例477)尹金,戊子年,住在窪上。三十多歲,仲秋時突然出現遺精,無夢,隔天就覺得足膝無力,無法站立,感覺寒冷與發熱交替出現,自稱發熱,但摸起來並不熱,自汗,精神倦怠,食慾減退,脈搏細數。這是陰精下泄,厥陽上升的病症,並非外感風寒或痧症。(當時周圍很多人想用挑痧的方法來清暑)。我用仲景二加湯加減方劑來收斂陽氣,補益陰精。
處方:龍骨(三錢)、白芍(三錢)、紅棗(三枚)、蓮子(一兩)、牡蠣(三錢)、甘草(四分)、白薇(二錢)、川石斛(三錢)、楝實(一錢半)、茯神(三錢),一劑而癒。
(病例478)陳松茂。秋天患有心胃脘痛,持續一個多月,漸漸出現畏寒發熱、頭痛噁心,脈搏弦滑,舌苔厚膩。曾按照暑邪犯脾胃的思路治療,使用了艾蒿、豆豉等藥物,發熱後出汗症狀有所減輕。但舌苔呈灰醬色,食慾不振,胃脘疼痛,口甜,大便秘結,小便混濁,於是考慮為胃癰,使用了《千金方》三仁湯,服用幾劑後,舌苔消退,恢復飢餓感,但疼痛仍未消失,而且吃飯時疼痛加劇,喝湯則不痛,判斷為瘀血阻滯。於是沿用原方,再加鮮韭菜根,果然排出瘀血,疼痛逐漸減輕,灰苔也消退乾淨。
但只要吃飯就痛,說明瘀血未完全清除,於是繼續服用原方,服用了十劑才痊癒。共服用了約一斤的蔞仁。其他藥物用量也很多。
(病例479)姜芝泉的妻子。因離愁鬱結,先傷脾胃,肝氣鬱結上逆,進一步損傷脾土,出現嘔吐痰沫,胸中堵塞感,好像呃逆一樣,眼睛疼痛但不紅腫,頭暈目眩,難以活動。薛氏說:「頭痛昏沉,看不清人」,這是禁忌症。於是考慮用鎮逆理氣的方法治療。
處方:旋覆花(三錢)、石決明(一兩)、烏梅肉(四分)、橘皮(一錢半)、代赭石(三錢)、沉香(一錢半)、川黃連(三分)、天麻(一錢半)、製半夏、東壁土(五錢)、鉤藤(一錢半)、竹茹(一錢半),一劑而癒。
(病例480)汪某,右側,戊子年六月初一。寒熱病後,右側乳房結核脹痛,認為是暑熱入肝,用疏散化瘀的方法治療。
處方:楝實(一錢半)、橘絡(二錢)、夏枯草(二錢)、青皮(七分)、象貝母(二錢)、忍冬藤(一錢半)、絲瓜絡(五錢)、鼠尾草(五十粒)、白芷(七分)、蒲公英(三錢)、橘核(二錢)。
服藥後疼痛減輕,但腫塊未消,繼續服用原方加減。去夏枯草,加昆布(一錢半)。
乳核消退後,繼續服用之前的方劑。
(病例481)王成觀,丁亥年。患溫病,馬芹圃多次使用麻黃桂枝湯,反而加重病情。昨天用輕清潤澤的藥物,使其出汗,疹子大面積出現,咳嗽稀少,但痰液很難咳出,血絲也很少。溫邪有向外透發的趨勢,應該乘勢驅邪,但疹子正在出沒的階段,風寒方面要格外謹慎,否則可能造成病情變化,事先預告一下。
處方:霜桑葉(三錢)、玄參(四錢)、連翹(一錢半)、甜杏仁(三錢)、牛蒡子(四錢)、薄荷(四分)、金銀花(三錢)、羚羊角(一錢半)、冬瓜子(三錢)、蘆葦根(五錢)、竹瀝(一杯)、枇杷葉(五錢)。
白疹和紅疹交替出現,發熱時輕時重,夜間睡眠少,咳嗽痰稠,脈象與昨天相同,舌苔黃膩。溫邪內蘊,肺胃之氣不肅,最怕邪氣入侵心包而危及生命。再次考慮使用宣泄的方法治療,務必小心調理,這是最重要的囑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