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五堂治驗錄》~ 卷八 (2)
卷八 (2)
1. 卷八
余曰:此木失血養,沖胃擊肺,是震下之陽,坎中之陽孤飛於上,所謂龍雷之火,皆陰中之火也。亢龍有悔,豈不危乎?純陰之品愈潑愈熾,必當據其窟穴而招之。日月出矣,爝火無光;然火已在上,亦宜苦寒以折之。爰以既濟湯意,用連、桂、柏、斛等類,肉桂、黃柏為末飯丸,藥湯送下,背寒嘔嘈即釋。
自汗不寐,火升足冷,牙宣不止,以熟地、白芍、歸身、安桂、丹皮補攝納腎,引火歸原,一劑汗收咳止,得寐納加,遂以六味去萸、苓,加肉桂、沙參、白芍、歸身,二劑血止,十劑而起榻出外。
(案301)劉坤觀。丁丑七月中患瘧,截之太早,左脅結母。戊寅五月,微寒微熱,瘧母脹大如卵,一醫以為食積也,大投化滯破氣,以致脹至心口,下及陰丸,按之如石,脈餘部皆弦,右關緩大。曰:此邪依肝絡而為巢窟,治宜安撫,或宜緩攻,右脈不弦未為死候。授以楝、旋、絳、連、萸、蔥、香附、滋腎丸為方,十劑諸恙漸減,以香砂六君丸晚服,滋腎丸早服,調理半月而康。朝陽門外莊涇潭沈和尚敘。
(案302)邊鶴清。素疾眩暈痰多,茲因疾走長途,咳嗽氣怯,痰中有血,脈細舌紅,腎肝不足,痰阻上焦,行路過勞,血絡受傷。治法以調補為主,滌痰和絡佐之。
大生地,黑豆衣,絲瓜絡,杏仁,白前,淡蓯蓉,牛膝炭,冬瓜子,青黛,竹茹
血止,痰多而韌,頭暈盜汗,脈細。前方加牡蠣、川貝,去蓯蓉、絲瓜絡。
(案303)陶聘三。努力氣逆,絡松血溢,從氣為血帥論治。
香附,丹皮,牛膝,山茶花,降香汁,丹參,蘇子,藕汁,川石斛,白芍
(案304)蔣德。左關脈弦實,咽中干癢,咳嗽血塊,漸加嘔惡,舌苔糙膩,肝火夾痰刑肺也。秋金司令,木尚不和,恐其增劇於春時。
羚羊角,蛤殼,川貝母,杏仁,旋覆花,元參,山梔,絲瓜絡,藕汁,側柏葉炭,白茅花
(案305)錢誠德內,三月。因驚致心膽之火外越,肺金受刑,咳嗽痰血,舌紅心悸,脈數少寐。治以瀉火清金。
生甘草(三分),木通(一錢),白前(一錢半),川石斛(三錢),冬瓜子(三錢),蛤殼(五錢),青黛(三分),生穀芽(五錢),朱茯神,川貝(四錢),杏仁(四錢)
咳減血止,心悸不定,加龍齒,去木通。
(案306)陸裁縫子,六月。壯熱有汗,白㾦已見,氣喘鼻血,便艱溲少,臥則神昏譫語,撮空肢痙,脈數苔黃。暑風濕內陷,擬清泄法。
羚羊角(一錢半),杏仁(三錢),連翹(二錢),川貝(三錢),牛蒡子(三錢),滑石(三錢),銀花(一錢半),桑葉(三錢),枇杷葉(五錢),牛黃丸(一粒)
各恙悉平,脈舌如前,仍擬原方加減。
白話文:
[卷八]
我說:這病是木氣失了血的滋養,衝擊胃與肺,這是震卦下方的陽氣,坎卦中的陽氣孤獨地飛向上方,所謂的龍雷之火,都是陰中之火。亢龍有悔,豈不是危險嗎?純陰的病症越旺盛越熾烈,必須要找到它的根源,加以引導。太陽出來了,微弱的火光就消失了;然而火已經在上焦了,也應該用苦寒的藥物來抑制它。於是根據《既濟湯》的思路,用連翹、桂枝、柏子仁、川貝母等藥物,肉桂、黃柏研磨成粉末做成藥丸,用藥湯送服,背部寒冷、嘔吐嘈雜等症狀就會解除。
自汗、失眠,火熱上升而足部冰冷,牙齒痠痛不止,就用熟地黃、白芍藥、當歸、肉桂、丹皮等藥物來滋補腎陰,引導火氣歸於原位,一劑藥下去,汗止、咳嗽停止,又能入睡,飲食也正常了,於是就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去掉吳茱萸、茯苓,加入肉桂、沙參、白芍藥、當歸,用了兩劑藥,出血就停止了,十劑藥後就能下床活動了。
(病例301)劉坤觀,丁丑年七月患瘧疾,治療過早而導致左脅部結塊。戊寅年五月,時而微寒時而微熱,瘧疾的結塊腫大如雞蛋,一位醫生認為是飲食積滯,大量使用消食化滯、理氣的藥物,結果腫塊脹到心口,甚至下達陰囊,按壓如石,脈象其他部位都弦細,右關脈卻緩大。我說:這是邪氣依附在肝經絡而形成的巢穴,治療應該安撫,或者緩慢攻伐,右脈不弦細不是死亡的徵兆。我給他開了楝實、旋覆花、赤芍、連翹、吳茱萸、蔥白、香附、滋腎丸的處方,服藥十劑後諸症狀漸漸減輕,晚上服用香砂六君丸,早上服用滋腎丸,調理半個月後痊癒。朝陽門外莊涇潭沈和尚敘述。
(病例302)邊鶴清,素來患眩暈、痰多,這次因為長途奔波,咳嗽氣短,痰中帶血,脈細舌紅,腎肝不足,痰阻於上焦,長途跋涉勞累,血絡受損。治療方法以調補為主,輔以祛痰、和絡。
處方:生地黃、黑豆衣、絲瓜絡、杏仁、白薇、淡蓯蓉、牛膝炭、冬瓜子、青黛、竹茹。
出血停止,痰多而粘稠,頭暈盜汗,脈細。原方加牡蠣、川貝母,去掉蓯蓉、絲瓜絡。
(病例303)陶聘三,用力過度導致氣逆、血溢,根據氣為血帥的理論治療。
處方:香附、丹皮、牛膝、山茶花、降香汁、丹參、蘇子、藕汁、川石斛、白芍藥。
(病例304)蔣德,左關脈弦實,咽喉乾燥瘙癢,咳嗽咳出血塊,逐漸加重出現嘔吐,舌苔粗糙膩滑,這是肝火夾痰犯肺。秋季金氣當令,肝木尚未平和,擔心病情會比春季更嚴重。
處方:羚羊角、蛤殼、川貝母、杏仁、旋覆花、玄參、山梔子、絲瓜絡、藕汁、側柏葉炭、白茅花。
(病例305)錢誠德,三月。因驚嚇導致心膽的火氣外泄,肺金受損,咳嗽咳出痰血,舌紅心悸,脈數難眠。治療方法是瀉火清金。
處方:生甘草(三分)、木通(一錢)、白薇(一錢半)、川石斛(三錢)、冬瓜子(三錢)、蛤殼(五錢)、青黛(三分)、生穀芽(五錢)、茯神、川貝母(四錢)、杏仁(四錢)。
咳嗽減輕,出血停止,但心悸不安,於是加龍齒,去掉木通。
(病例306)陸裁縫之子,六月。壯熱有汗,白喉已經出現,氣喘鼻出血,大便秘結,小便量少,臥床時神志昏迷,胡言亂語,抽搐肢體痙攣,脈數舌苔黃。暑熱風濕內侵,擬用清泄的方法治療。
處方:羚羊角(一錢半)、杏仁(三錢)、連翹(二錢)、川貝母(三錢)、牛蒡子(三錢)、滑石(三錢)、金銀花(一錢半)、桑葉(三錢)、枇杷葉(五錢)、牛黃丸(一粒)。
各症狀都平復了,脈象舌苔與之前一樣,仍然考慮用原方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