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五堂治驗錄》~ 卷十二 (1)
卷十二 (1)
1. 卷十二
(案451)葉慰生母,丁亥十月初九,南碼頭。診脈百至,左關膚熱灼指,中候滑大,兩尺左部微弱,右部略強,神情煩燥,夜分少寐,亥刻背部凜寒,漸漸轉熱,熱已汗出,天已明曉,咳喘大作,氣短懶言。揆之以理,想亥為陰陽之交,位居極下,陽虛不振,背部凜寒;腎不主氣,衝脈直衝清道而喘急痰湧。況太陽行身之背位,在關元之下,子後陽生,陽生而轉熱。
太陽不固,汗出溲數;肝木內郁,胸悶神煩,膚熱灼指矣。述癸事到而其病作,其為下元虛卻可知。茲擬攝納和陽法,希有效也。
上肉桂(四分),大熟地(五錢,同打),枸杞子(五錢),川石斛(五錢),淡蓯蓉(二錢),川杜仲(四錢),高麗參(一錢),白歸身(一錢半),淮牛膝(七分),大地慄(三枚),漂化熱(三錢)
白話文:
葉慰生母在丁亥年十月初九,南碼頭看診。脈象一百次,左手關脈皮膚發熱灼手,中候滑而大,兩尺脈左邊微弱,右邊略強,精神煩躁,夜裡難以入睡,亥時背部感到寒冷,漸漸轉熱,熱了之後就出汗,天亮之後咳嗽喘不過氣,呼吸短促,說話懶散。根據醫理推測,亥時是陰陽交替之際,位於最下方,陽氣虛弱,所以背部感到寒冷;腎臟不能主宰氣機,衝脈直衝清道,所以喘不過氣,痰多。而且太陽經循行於背部,位於關元穴之下,子時之後陽氣生發,陽氣生發就會轉熱。
太陽經氣不足,導致汗出尿頻;肝木內郁,導致胸悶煩躁,皮膚發熱灼手。患者的病症在癸日時發作,說明下元虛損。因此擬定攝納和陽的治療方法,希望能有效。
方劑:肉桂四分,熟地五錢(同打),枸杞子五錢,石斛五錢,淡蓯蓉二錢,杜仲四錢,人參一錢,白歸身一錢半,淮牛膝七分,地栗三枚,漂化熱三錢。
初十日。此等虛證投補每每獲效。但補虛一道,沈明生原分因病致虛、因虛致病兩途。茲因喘久原虛,中必夾有伏痰,氣機亦不甚流暢也。原方再佐宣通扶過,冬至節後可商大劑滋填。然正虛,若此十分善調頤養,猶恐中多反復。
大熟地(五錢),胡桃肉(七枚),湘蓮子(七錢),高麗人參(一錢),淮膝炭(五分),石英(三錢),甘枸杞子(三錢),活磁石(三錢),桑白皮(四錢),白當歸身(八分),帶脈(一錢半),福橘絡(五分)白(五分)
白話文:
今天是初十,這種虛證的補法通常都會有效。不過補虛要分清因病致虛和因虛致病兩種情況,這個病人是因久喘而虛,體內肯定有伏痰,氣機也不通暢。原本的方子再加入宣通扶正的藥物,冬至節後可以考慮加大劑量滋補。雖然現在調養得很好,但因為是虛證,還是可能會反复。
方子用熟地五錢,胡桃肉七枚,湘蓮子七錢,高麗人參一錢,淮膝炭五分,石英三錢,甘枸杞子三錢,活磁石三錢,桑白皮四錢,白當歸身八分,帶脈一錢半,福橘絡白各五分。
丸方。先天不足,脾腎交虧,馴致風伏肺俞,哮喘屢發,八脈不固,白帶連綿。脾虛運化失司,腹時膨脝;命陽不能敷布,腰軟晨泄紛紜。諸證錯綜蝟集,均一虛耳。然必有風寒痰涎,凝結肺部曲折之地,回巢經絡交互之間,所以哮喘時發,背寒夜甚,證固是虛。而名醫如費、馬輩多投參、耆、六君、二陳、六安、三子、旋赭之培補化痰鎮降者,不奏膚功。諒由未能求其本而治之也。
本者何?腎藏之真水火也。真火以煦和,真水以潤濡。道家所謂丹田,乃納氣之原苗也。治法不固其下,無以清上,前哲良規。所以投腎氣丸必效焉。今商丸藥常服,緩緩圖痊可也。至於清肺化痰治上之方,另呈於下。
白話文:
丸方。先天不足,脾腎交虧,引致風邪潛伏於肺部,導致哮喘反覆發作,八脈(指任督沖帶四脈)功能不穩固,白帶不斷流出。脾虛運化失常,腹部時常鼓脹;命門之陽力無法正常散佈,腰軟易洩,早晨尤甚。各種症狀複雜地混在一起,都是由於虛弱所致。然而,必定有風寒痰涎在肺部曲折處以及經絡交匯處凝聚,因此哮喘時發時止,背部寒冷在夜晚更為嚴重,症狀固然是虛弱的。許多名醫如費、馬等,大多使用參、耆、六君、二陳、六安、三子、旋赭等滋補化痰平降的藥物,卻收效甚微。這大概是因為他們未能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並對症下藥。
根本在哪裡?在於腎藏的真水和真火。真火能夠溫暖調和,真水則能滋潤濡養。道家所說的丹田,是納氣的原始地點。若治法不能從下著手,就無法清淨上部,這是前賢的經驗之談。因此,服用腎氣丸必定有效。現在商議丸藥作為日常服用,緩慢地恢復健康是可行的。至於清肺化痰,針對上部的治療方法,我們會另做安排。
大原地(八兩),山藥(四兩),茯苓(三兩),上安桂(一兩),湖丹皮(三兩),萸肉(四兩),澤瀉(三兩),大附子(五錢),毛鹿角(一兩),杞子(三兩),賊骨(四兩),補骨脂(二兩)
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早空心服三錢。
治上方用白前、射干、冬瓜子、杏仁各一錢,煎湯,臨臥飽時服。
白話文:
大原地八兩,山藥四兩,茯苓三兩,上安桂一兩,湖丹皮三兩,萸肉四兩,澤瀉三兩,大附子五錢,毛鹿角一兩,杞子三兩,賊骨四兩,補骨脂二兩,研磨成粉末,用蜜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子,每天早上空腹服用三錢。另外,可以用白前、射干、冬瓜子、杏仁各一錢,煎湯,在晚上睡前飽腹時服用。
膏滋方。《經》以腎者,足少陰也,其脈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是動則並咳唾,喝喝而喘,坐而欲起,心如懸,若飢狀。蓋腎為根本之臟,封蟄之本,左右有二,一陰一陽,互相交紐,為生生化育。惟封蟄不露,斯嘏齡無病。
而肝為腎子,母氣一衰,水不生木。肝屬風臟,於卦為震,內風一動,龍雷相火迅速飛騰,陡升莫制。將腎中之水液波揚不寧,逆奔而上,喘痰之來勢屬潮湧,有莫能制伏之狀。所以子醜寅三時為甚,尤為此病之徵也。尺脈洪革則病至,小弱則病休,又為此病之二徵也。拙投填補則相安,費氏用滌痰則不合,又為此病之三徵也。
白話文:
《經》說腎屬於足少陰經,它的脈絡直行從腎上貫穿肝臟和橫膈膜,進入肺部,沿著喉嚨,夾著舌根;分支從肺部出來與心臟相連,注入胸腔,因此患者會伴隨咳嗽、吐痰、呼吸急促、喘息,坐著想站起來,心臟像懸著一樣,感覺像飢餓。這是因為腎臟是人體的根本,封藏精氣的根本,左右各一,一陰一陽,互相交織,主宰著生命的生長和繁衍。只有腎氣封藏完好,不外露,才能延年益壽,無病無災。
肝臟是腎臟的兒子,腎氣衰敗,水就無法生木。肝臟屬風,在八卦中為震卦,內風一動,就像龍雷相火迅速飛騰,驟然上升,無法控制。將腎臟中的水液波動不安,逆流而上,導致喘息、痰多,如同潮水湧來,無法阻擋。所以子、丑、寅三個時辰症狀最嚴重,也是這個病的徵兆。尺脈洪大有力,則病症嚴重,脈搏微弱則病情減輕,這是這個病的另一個徵兆。拙投填補的方法可以相安無事,費氏用滌痰的方法就不合適,這是這個病的第三個徵兆。
刻下冬節已過,商投厚味以滋填,酸以收之,金石以鎮之,介類以潛之,滋清以涼肝,引之導之,復入清肺以化痰,肅天氣而伸其治節之權,使日朗風和而天清地爽,海不揚波矣。
大原地,高麗參,甘杞子,胡桃,牛膝,活磁石,生牡蠣,肉蓯蓉,歸身,萸肉,紫白,石英,敗龜甲,蒲桃干,山藥,茯苓,桑白皮,補骨脂,遠志肉,石斛,流水煎阿膠收膏。
(案452)沈心齋室,丁亥十月初三,南碼頭。膏子方。種種病狀前案申說已著,無庸再贅。詢知病由十年前血崩而起,調理多經名手,未奏寸功。淹纏至今,日以加劇。思癸水必諸路之血,貯於血海而下,其不致崩決淋漓者,任脈為之擔任,帶脈為之約束,二維二蹺之護衛,督脈以總督其統攝,肝腎位下以擁固之。今者但以衝脈之傷而血下,諸脈咸失其職司,證果是虛,日餌補品不應,未達奇經之理耳。
白話文:
現在已經過了冬至,人們開始大量食用肥美的食物來滋補身體。應該用酸性食物來收斂,用金石類藥物來鎮定,用介殼類藥物來潛藏,用滋陰清熱的藥物來涼血肝,疏通引導,再用清肺化痰的藥物來治療,讓天氣肅清,伸展陽氣的權力,使天氣晴朗,風和日麗,大地清新爽朗,海面不再波濤洶湧。
藥材包括:大生地、高麗參、甘草、枸杞子、胡桃、牛膝、磁石、生牡蠣、肉蓯蓉、歸身、茱萸肉、紫石英、敗龜甲、蒲桃乾、山藥、茯苓、桑白皮、補骨脂、遠志肉、石斛,用流水煎煮阿膠,取其膏液。
這個方子是針對十年前血崩之後,經多位名醫治療無效,病情日益加重的病患。血崩是衝脈受損導致血液下泄,其他經脈也都失去職責,因此病患的根本問題是虛弱,單純服用補品並不能奏效,需要針對奇經八脈的原理來治療。
考諸《經》訓,「陰虛陽搏謂之崩」,「陰絡傷則血內溢」,血乃「水穀之精氣,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源源而來,生化於心,統藏於脾,藏攝於肝,宣布於肺,施泄於腎,灌溉一身,所在皆是。
上為乳汁,下為月水,上以應月,月以三十日而一盈,癸事三旬而一至,應月滿則虧,虧極則病,血虧無以配陽,陽盛則搏陰絡,絡傷則血妄行,血去則氣隨以病,氣血交病,陰陽偏勝,五臟相互剋制,二氣莫得其平。馴致肝陽勃動,眩暈耳鳴;橫凌中土,氣觸脘痛;心無血養,心悸火升;腎虛水不生肝,腹中熱灼,喉嗌乾痛;陽動則風隨,筋瘛抽痛,大骨痠疼,肌肉瞤聶,肢尖麻木。至於癥瘕聚氣,乃絡痛而氣聚也。
白話文:
古書記載,「陰虛陽搏稱為崩」,「陰絡受傷就會導致血內溢」,血液是「水穀精氣,調和於五臟,滋潤六腑」,源源不斷地產生,在心臟中生成,脾臟中儲藏,肝臟中控制,肺臟中宣發,腎臟中排泄,滋養全身,無處不在。
乳汁和月經都是由血液轉化而來,月經隨著月球的盈虧而變化,每三十天一次,月經週期三旬一次,滿則虧,虧極則病。血液虧虛無法配陽,陽氣過盛就會衝擊陰絡,陰絡受傷就會導致血液妄行,血液流失就會帶走氣,氣血交病,陰陽失衡,五臟相互剋制,二氣失調。最終導致肝陽上亢,頭暈耳鳴;橫逆脾胃,氣逆脘痛;心臟失血供應,心悸火熱;腎虛水不生肝,腹中熱灼,咽喉乾燥疼痛;陽氣過盛則風隨之,筋脈抽搐疼痛,骨骼痠痛,肌肉跳動,肢體麻木。至於癥瘕積聚,則是因為陰絡疼痛而導致氣血瘀滯。
茲擬膏方,理宜扼要肝經,女子以肝為先天也;腎次之,以腎水能生肝木也;脾胃又次之,以為生化之源也;肺心又次之,以治節行而氣不逆,主明則下安也。方用玉橫先生一貫煎加味,使腎水以生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肅之,令以平之,中宮坤順之土氣以植之,土氣健而生化旺,氣血盛則骨正筋強。然必須怡悅情志,省力安閒,添以節飲食,慎寒溫,經年善調,可望有成。
戊子季春,此病又發,用定風合青松藥酒,又效。
甘杞子,西洋參,烏賊魚骨,南沙參,大白芍,淡肉蓯蓉,細生地,石決明,沙苑蒺藜,麥門冬,淡銀貢,煨明天麻,秦歸身,川楝子,鮮絲瓜藤,大甘草,川石斛,真番桃干,貢山藥,老蓮子,大紅棗子
白話文:
現在要開膏方,治療方向應該重點放在肝經,因為女人以肝為先天之本;腎臟其次重要,因為腎水能滋養肝木;脾胃又次之,因為它是生化之源;肺和心臟也重要,因為它們負責調節氣血運行,不讓氣逆,主導心神清明,才能使下焦安穩。這個方子用玉橫先生的一貫煎加味,讓腎水滋養肝臟,血液滋潤肝臟,肺金清肅肝氣,使之平穩,中宮脾土順暢,提供充足的營養給肝臟,脾土強健,生化旺盛,氣血充沛,骨骼堅固,筋骨強壯。不過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減少勞累,注意休息,節制飲食,注意寒暖,長期調養,才能看到效果。
戊子年春季,這個病又發作了,用了定風合青松藥酒,又見效。
方子用甘杞子、西洋參、烏賊魚骨、南沙參、大白芍、淡肉蓯蓉、細生地、石決明、沙苑蒺藜、麥門冬、淡銀貢、煨明天麻、秦歸身、川楝子、鮮絲瓜藤、大甘草、川石斛、真番桃干、貢山藥、老蓮子、大紅棗。
上用雨水浸桑柴文火熬濃,去渣,收入鮮竹瀝、陳阿膠成膏,米飲下。如氣憤用蘇梗摩汁沖服。
(案453)光緒丙戌,拙庽於湖川塘朱宅,見河川鎮東首錢介甫,年將花甲,仲夏起形寒身熱,黃小陶作暑濕內蘊治,病不增減。連邀四診,僉云老熟,理難藥愈。所親朱立甫乞余診視,冒雨而往。見其但熱不寒,旦輕夜重,泛惡痰涎,將寐之時必驚惕,瘛瘲而醒,不飢不食,旬日不便,脈來左部弦滑而數,舌苔黃膩,喜甜惡咸。曰:熱痰內蓄,痰飲阻中,治節不行,肝陽鬱勃所致也。
白話文:
用雨水浸泡桑柴,以文火慢慢熬煮成濃汁,去渣後加入鮮竹瀝和陳阿膠膏,用米湯送服。如果患者情緒激動,可以用蘇梗磨汁冲服。
光緒丙戌年,我在湖川塘朱宅遇到河川鎮東首錢介甫,他快六十歲了,仲夏時節開始感到形寒身熱,當地醫生黃小陶認為是暑濕內蘊,用藥後病情卻沒有好轉。連續邀請了四位醫生診治,他們都認為錢介甫年老體衰,難以用藥治癒。錢介甫的親戚朱立甫請我去看看,我冒雨趕到。我觀察發現他只是發熱不寒,早上輕晚上重,噁心、有痰涎,臨睡前必定驚悸、瘛瘲醒來,不飢不食,十天都無法進食,脈象左邊弦滑而數,舌苔黃膩,喜歡甜食厭惡鹹味。我判斷他是熱痰內蓄,痰飲阻礙中焦,氣機運行不暢,肝陽鬱結所致。
予小陷胸湯合雪羹,二劑。大便得通,稀糜略進,反加不寐神煩,舌苔化燥。改予甘涼滋液,如水投石,舌苔漸轉微醬,由根沖尖,腹脘膨滿,撫見皮膚甲錯之狀,按之隱隱作痛,人迎脈盛,喉結滑數,是熱搏痰血,蒸釀內癰。《傷寒論》中原有內癰一證,可見仲師立義之深密。
既屬初萌,何難一擊即平。逕投牡丹皮湯合三仁法,一劑知,三劑已。
(案454)丁亥之春疫癘盛行,有發斑者,有發疹者,有一起即神昏不語者,有初病即舌赤苔灰,連投充津化熱,雖見熱涼能食,卒變神昏狂走而逝者。群續相連,多相傳染,盛至沿門闔境。良由去冬冰雪鮮少,冬失收藏,即《內經》「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暴病暴死皆屬火之類歟?其時見者,有樹江門顧姓,用犀角地黃合牛黃丸,服後神醒,面發如斑如麻,大如餅,掌中有紅點如針頭。作餘毒上壅,陽毒病治,用原方加化毒,且加大黃以引毒下趨,果獲全功。
白話文:
我給他服用小陷胸湯合雪羹,兩劑後,大便通暢,可以吃些稀粥,但卻反覆出現失眠神煩的症狀,舌苔乾燥。於是改用甘涼滋潤的藥物,就像水滴石穿般,舌苔逐漸轉為微黃,由舌根向舌尖蔓延,腹部脹滿,觸摸皮膚可見凹凸不平,按壓時隱隱作痛,人迎脈搏有力,喉結滑動頻繁,這是熱邪搏結痰血,內部積聚形成膿腫。傷寒論中原本就有內癰這一證候,可見仲景醫術的精深奧妙。
由於病症剛開始,只要一擊就能平息。我直接使用牡丹皮湯合三仁法,一劑見效,三劑痊癒。
(案例四五四)丁亥年春天,瘟疫流行,有人發斑疹,有人發疹子,有人一病就神志昏迷不說話,有人從一開始舌頭就紅,舌苔灰白,即使連續服用滋陰降火的藥物,雖然症狀有所好轉,能吃東西,最終卻突然神志昏迷,狂躁不安而死。病症連綿不絕,互相傳染,甚至蔓延至整條街道和整個村莊。這都是因為去年冬天冰雪很少,冬天沒有儲藏精氣,正如《內經》所說「冬不藏精,春必病溫」。這些暴病暴亡,都是屬於火熱之邪的範疇吧?當時我遇到一位住在江門顧姓的人,我用犀角地黃合牛黃丸,服用後神志恢復,臉上出現斑點,像麻疹一樣,大小如餅,手掌上有紅點,如針頭大小。這是餘毒上壅,陽毒發病,我用原方加強解毒,再加入大黃引導毒素向下排出,最終獲得痊癒。
同時,後江唐姓,病亦如顧,逕投煎法,神清熱退,失於清解,陡變痰潮而逝。又有趙莊角吳藹亭者,夜半起病,詰朝往視已舌強苔灰,身如熾炭,急投大劑犀、元、地、斛、大青、豬矢之類,一劑渾身汗出,紅斑即見,中夾針頭如疹如麻,且加咽喉腐爛,即以原方加蒡、射、甘、豆以化毒存陰,錫類散吹喉。
明日復診,略進湯粥,灰苔轉潤化半,熱亦略淡,神亦漸清,喉腐大化,大有回生之兆,仍用原法加甘涼化毒。適余他事南旋,另延老醫馬芹圃診視,方用輕揚之品而且撤去吹藥,以致咽門不通,腐穢之氣達於戶外,竟以不下湯水,燎原復熾而不及投藥矣。嗚呼!此人不死於病而死於醫,不死於醫之誤藥,而死於醫者懦弱,少於周詳。
白話文:
同時,後江唐姓人家,病人也像顧某一樣,直接用煎劑治療,精神清醒、發燒退去,但沒有徹底解決病情,突然轉變成痰濕壅塞而亡。
另外,還有趙莊角吳藹亭先生,半夜發病,早上去看他時,舌頭僵硬、苔白灰,身體像燒著的炭火一樣滾燙。醫生立即開出犀角、元參、生地、天花粉、大青、豬屎等重劑,一劑藥後全身出汗,紅疹出現,疹子像針尖一樣密集,並伴隨咽喉腐爛。醫生繼續用原方,加了牛蒡、射干、甘草、豆豉來化解毒素,並用錫類散吹喉。
第二天複診,病人稍微能喝點湯粥,舌苔轉為濕潤,顏色也變淡,精神逐漸清醒,咽喉腐爛的情況也大為改善,有起死回生的跡象。醫生仍然用原來的方子,加了甘草、涼藥來化解毒素。恰逢我有事要到南方去,病人便另外請了老醫生馬芹圃診治。馬醫生開了比較輕微的藥方,並且停止了吹藥治療,導致咽喉不通,腐爛的毒氣散佈到體外,最後病人因無法喝湯水,病情再次加重而無法服用藥物,最終去世。
唉!此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醫生的治療;不是死於醫生用錯藥,而是死於醫生懦弱,缺乏周全的考慮。
此病不應不用吹藥,吹藥去喉腐,漸滋直至於不受湯水,雖有良計深謀安能措其手足哉!越數日得邵步青先生四時病機,有異功散貼頸一法,極為大妙,故醫者理宜內外兼諳,方能應揮霍繚亂之時也。又有用大劑石膏藥應手而痊者。
有官界河宋兆之孫染疫,身熱無汗,肢痙神昏,嘔吐青水,赤疹隱隱,脈形弦數,舌黃而干,即投清泄透疹,得汗疹達,嘔吐仍如草滋,熱淡神清不食,氣喘如吼,是肝木內動化風也。即以前方去羚羊角,加石決明,嘔止能食,旬日而起。因勞役復病,再以清化,又得白疹,是邪伏之深而周折之多也。
白話文:
這病症不能不用吹藥,吹藥可以去除喉嚨的腐爛,慢慢滋養恢復,直到能正常喝湯水。即使有再好的策略和謀劃,也無計可施了。過了幾天,得到邵步青先生的四時病機理論,有異功散貼頸的方法,非常有效。所以醫生必須內外兼修,才能應對各種複雜的病症。另外,也有用大量石膏藥物立即治癒的案例。
有位名叫宋兆的官員的孫子染疫,發燒無汗,肢體痙攣神志昏迷,嘔吐綠色的水,紅色疹子隱隱約約,脈搏弦數,舌頭發黃乾燥。立即用清泄透疹的藥物,出汗疹子消退,但嘔吐仍然頻繁,熱退神志清醒,不吃東西,呼吸急促像吼叫,這是肝木內動化風的表現。於是按照之前的藥方去掉了羚羊角,加了石決明,嘔吐停止能吃東西,十天後就恢復了。因為勞累再次生病,又用清化藥物,又長了白疹,說明邪氣深入且反復發作。
醫者可不擏哉?
(案455)丁亥孟秋疫癘又起,吐瀉交作,呼病即亡,針藥不及,殆由暑邪內熾,乾霍亂之病耶。初起茲疫者,丁江門西梢王姓,已脈伏肢冷,目陷音雌。余以王氏法治之而愈。樹江門又起,余投左金丸又愈。至七月二十六日移居碼頭,上舟過河川鎮,見西梢一家出殯,聞之路人云:昨夜起病,至旦即亡。余曰:嘻!此疫病也。
恐其流行不息耳。越旬餘日,大灣信云:河川鎮已死十餘人矣。雙鳳趙姓一門七人,要漊俞姓二門十二人。而三圖西門外同時大疫,延醫不及,即淹纏數日,藥亦不效。大凡病霍亂之疾,總由暑濕夾食,醞釀者多。前日視俞小竹室之時,聞多楮臭,舉目人皆喪服,見之慘然。
白話文:
醫者可不擏哉?
(案455)丁亥年的孟秋,疫病又開始流行,病人嘔吐腹瀉同時發生,一發病就死去,針灸藥物都來不及,恐怕是暑邪內熾,導致霍亂之病。最早發病的人是丁江門西梢王姓,當時脈象微弱,肢體冰冷,眼睛凹陷,聲音微弱。我用王氏的方法治療,他便痊癒了。樹江門又有人發病,我給他服用左金丸,也治好了。
到了七月二十六日,我搬到碼頭,乘船經過河川鎮,看見西梢一家在出殯,聽路過的人說,病人昨晚發病,到早上就死了。我心想:哎!這是疫病啊!
擔心這疫病會一直蔓延下去。過了十多天,大灣傳來消息說:河川鎮已經死了十多人。雙鳳趙姓一家七口人,還有要漊俞姓兩家十二口人。同時,三圖西門外也爆發大規模的疫病,請醫生來不及,病人就病重纏綿,即使服藥也不見效。
總之,患霍亂的人,多是因為暑濕夾雜飲食,長時間積累而成的。前幾天去看望俞小竹家時,聞到一股濃重的臭味,放眼望去,家家戶戶都穿著喪服,看見這樣的景象,心裡十分悲痛。
閱所服之方,皆用藿香正氣及漿水冷香之類,此及以藥釀成之疫,非此病本欲成疫也。投以駕輕洗毒、解毒活血等,湯幸功者四人,而此病始息。夫天暑爍石流金,河水漸涸,暑熱之氣氳蓄於中,一朝卒發,有不可撲滅之象。況更加以溫熱輕揚之藥,油添火上,不致時疫而不休也。
學醫人費遂為信然。
(案456)丁亥仲冬,亢旱異常,河水漸涸,起一等風燥之病,每投充津泄表,汗出皆愈。惟三官堂張瑞初起即身熱少汗,脅痛如刺,喘咳鼻扇,便泄如注,舌黃脈大。拙作風溫上受赤膈傷寒治,汗出熱熾,便泄即止,喘咳痰稠,咳甚汗出如雨多。投清化,汗愈多而熱愈熾,咳愈甚而痰愈膠,脈大苔黃,口渴不食,用人參白虎湯而痊,總不外充津清熱耳。
白話文:
當時所用的藥方,都以藿香的正氣和漿水的清涼之類為主,這些藥方是用來治療因藥物釀成的瘟疫,並非原本的疫病。後來採用駕輕洗毒、解毒活血等方法,有四人因此痊癒,疫病也因此停息。但夏季酷熱,炎熱之氣積聚在體內,一旦爆發就難以控制。更何況還使用溫熱輕揚的藥物,無異於火上澆油,自然難以治癒時疫。
學醫的人因此深信不疑。
丁亥年仲冬,天氣異常乾旱,河水逐漸枯竭,出現一種風燥病症,大多數病人只要補充津液、疏解表邪,出汗後就能痊癒。然而三官堂的張瑞初一開始就發熱、少汗、脅痛如刺、喘咳鼻扇、腹瀉如注,舌苔黃、脈象洪大。我根據風溫上受赤膈傷寒的治療方法,讓病人出汗,熱度消退,腹瀉停止,但喘咳痰稠,咳嗽厲害,汗出如雨,量很多。我用清化的方法治療,結果汗出的更多,熱度更高,咳嗽更厲害,痰液更粘稠,脈象洪大,舌苔黃,口渴不食,最後使用人參白虎湯才痊癒,總體來說還是以補充津液、清熱為主。
其時又多大頭瘟及咽喉證,見沈翼子纏喉風,左耳下有一紅點,赤腫而蔓延結喉,湯飲礙下,面上烘熱,星夜速診,用減味普濟消毒飲,吹以薄荷、甘草、青蒲、冰月等味,外面紅點上貼蓖麻子仁、斑蝥末以吊風毒,一日腫退,二日痊愈。
(案457)近日溫補之風日甚,紳仕之家殷實之戶,書方竟有無參不服藥之嘆。憶丙戌之夏,陸馨吾夫人起痢疾,赤白稠黏,腹痛不爽。拙作暑濕內留治,而王若懷、楊達璋皆主參茸升提,許其明日即痊,遂服王、楊二先生藥,糾纏至仲秋,肉脫不食。彌留之際語云:予疾不起矣,終為溫澀所致,故胸腹終見不爽也。
白話文:
當時流行著很多頭疼和喉嚨發炎的病症,我見到沈翼子患了喉風,左耳下方出現一個紅點,又紅又腫,並且蔓延到喉嚨,喝湯都吞不下去,臉上發熱。我立刻趕到他家看診,使用減味普濟消毒飲,並用薄荷、甘草、青蒲、冰月等藥物吹入他喉嚨。在外面的紅點上,我貼上蓖麻子仁和斑蝥末,以吸出風毒。一天後腫脹消退,兩天後就痊癒了。
最近溫補之風盛行,許多富裕的家庭,甚至連參都不敢服用。我記得丙戌年夏天,陸馨吾夫人患了痢疾,排泄物又紅又白,黏稠不堪,腹痛難忍。我認為是暑濕內留所致,開了藥方治療。但王若懷和楊達璋卻主張使用參茸升提,說服她服用他們的藥方,並保證隔天就能痊癒。結果陸夫人服用了他們的藥後,一直到仲秋都病痛纏身,瘦得皮包骨頭,吃不下任何東西。臨終前她說:我的病治不好,最終都是因為溫補過度造成的,所以胸腹一直都感到不舒服。
淹淹而斃。開弔之日,頌臣之女又起痢疾,急延診治,見其腹痛不爽,用清化而痊。臨別之頃,馨吾執手言云:不用公言,遂遭此慘。呼鳴痛哉!悔之不及矣。丁亥仲夏,陳紫庭子竹枝亦是暑食夾濕之痢,自以為煙體不可久利,必宜服參以壯元氣。拙亦不敢專主,竟從時好,用資生法,服之痢亦漸稀。
更醫張小亭、邵聿修,咸以六味加參茸,十餘劑竟不起矣。本城朱姓暨姚祿卿亦犯此病,皆不能起。何溫補誤人之廣也。又見宜溫補者反不投溫補而不治者。有洗馬涇顧梅溪,骨細形瘦且吸洋菸,六月中患痢,痢初作,腹不爽而不甚痛,痢色青白,脈細如絲,泛惡清水,理宜理中補土。凌靜溪反作暑濕治,而痢不增減,漸加不食。
白話文:
某人因病過世,弔唁當天,他的女兒也得了痢疾,急忙請醫生診治,醫生發現她腹痛難忍,便用清熱化濕的方法治好了。臨走前,女兒握着醫生的手說:「我不聽您的話,才遭此厄運,真是痛苦啊!後悔莫及!」同年仲夏,陳紫庭的兒子竹枝也得了痢疾,因為他認為自己身體虛弱,不能久瀉,必須服用人參來壯元氣。醫生雖然不贊同,但還是順着他的意願,用滋補方法治療,結果痢疾也逐漸減輕了。
後來,又請張小亭、邵聿修两位醫生診治,他們都用六味地黃丸加人參鹿茸,服用了十多劑,卻不見效。城里朱姓和姚祿卿也得了這種病,都無力回天。可見温补误人的情况多么普遍啊!还有人明明该温补却反而不温补,而应该清热解毒的人却反而被温补,导致病情加重。比如洗馬涇顾梅溪,他骨瘦如柴,还抽鸦片,六月中得了痢疾。一开始,他腹痛不明显,痢疾颜色青白,脉搏细如丝,还恶心呕吐清水,按理应该用理中补土的方法治疗。但凌靜溪却用暑湿的方法治疗,结果病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逐渐不思饮食了。
連請四次,總云暑濕是本,而中虛是標,仍用原方加蓮、藥。病日加劇,至拙到之時已神倦懶言,利不自知,自汗目陷,肢寒鼻冷,中陽既脫,勉投參附,越日即亡。西北鄉一人,痢疾禁口不食,延至月餘,醫者卻走。有方士用丹雄雞數只,洗淨蒸露予食,連索者再不勞藥餌而獲生矣。
又有一人痢疾不食,醫云不治,方士乃用桂圓肉、大棗、烏梅、栗子、荔肉、番桃干湯,服之漸安。此等方治,出人意外,亟錄之。
(案458)滋補膏方,古人譬牆中安柱,斯言妄也。無病服藥,昔賢早已闢之。有病而湯劑不能見功,或歷久沉痼,病後原虛,氣血微弱又不得不煎膏子藥,以漸和之。但膏子之方,今世俗習咸以參地歸耆為補,不知氣血有勝偏,上下有虛實,受病有淺深,陰陽有倚偏之不同。
白話文:
病人連續求醫四次,醫生都說暑濕是根本病因,虛弱是表象,繼續用原來的藥方加蓮子、藥材。病情日益加重,到最後病人神志昏沉、言語懶散、大小便失禁、自汗、眼窩凹陷、手腳冰冷、鼻子發涼,陽氣已衰竭。勉強服用人參附子,第二天就去世了。西北鄉有一個人患痢疾,禁食不進,拖延了一個多月,醫生都束手無策。一位方士用丹砂喂養雄雞數只,洗淨蒸熟給病人吃,病人連續吃了幾次後便不再需要藥物,奇蹟般地活了過來。
還有一個人患痢疾,不願進食,醫生說無法治癒。方士就用桂圓肉、大棗、烏梅、栗子、荔枝肉、番桃乾煮湯給病人喝,病人漸漸好轉。這些奇方異術,出乎意料,值得記載。
古人比喻滋補膏方如同在牆中安柱,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沒病就服藥,古人早就批判過這種做法。如果病人有病,湯藥無法見效,或者長期患病導致體虛,病後元氣不足,氣血虛弱,就不得不煎製膏方,慢慢調養。但是膏方的藥方,現在世俗都習慣用人參、地黃、歸芪來補益,卻不知道氣血有盛衰偏頗,身體上下有虛實之分,受病程度有深淺之別,陰陽有偏倚之不同。
一概混以大補,不問其因虛、因飲、因實、因瘀,甘溫酸膩,隨手書方,此等陋習殊堪痛恨。更兼品味太多,甚至五、六十味,東扯西協,此長彼消,雖云無偏無弊,其與不服相等矣。曩者童翼臣姨丈膏方,用玉屏風合固本四陰煎,以其易於傷風,右寸沉弱也。童採庭表弟之室用大定風珠合一貫煎,以其產後下虛,奇脈不固而肝陽上升也。
此類甚多,筆書不盡,惟望學者靈機活潑,不泥於古,不執於今,而存乎其人,是為醫之能事。
(案459)近年以來,燥火之風日甚一日,無論酒熱戕胃,煙辛泄肺,好色之傷精,好賭之損心,皆奮不顧身,不分晝夜,惟好是求,不問其能傷身隕命也。然究不若西洋大煙之尤甚也。考洋菸之名,李瀕湖《本草綱目》收之,名阿芙蓉膏,別名一粒金丹,能治百病。近日稱名益多,或曰雅片,或曰雅騙,以其物雅而為騙人財物也;或云啞片,或云啞騙,以人受騙則財物身聲不惜,其口啞而不能訓人也;或云陳公班,或曰辣莊,則外國之名耳。
白話文:
许多人一味追求大补,不分虚实寒热瘀血,只顾用甘温酸腻的药物乱开药方,这种陋习实在令人痛恨。更可恶的是,他们常常把各种药材堆砌在一起,甚至用上五六十味药,东拼西凑,互相矛盾,虽然看似面面俱到,实际上等于没用。过去,童翼臣姨丈的膏方,用玉屏风合固本四阴煎,是因为他容易伤风,右寸脉沉弱。童採庭表弟的妻子用大定风珠合一贯煎,是因为她产后下虚,奇脉不固,肝阳上亢。
类似的例子很多,无法一一列举,我只希望学习者能灵活运用,不拘泥于古法,也不盲目追随新潮,而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这才是医术的精髓。
近年来,燥火之风盛行,无论嗜酒伤胃,吸烟伤肺,纵欲伤精,沉迷赌博伤神,人们都肆无忌惮,不分昼夜地沉溺其中,全然不顾损害健康甚至死亡的风险。然而,最可怕的还是西洋大烟。李濒湖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它,叫做阿芙蓉膏,又名一粒金丹,声称能治百病。近年来,它的名称越来越多,有的叫鸦片,有的叫雅骗,因为它以其“雅”的外表欺骗人们的钱财;有的叫哑片,有的叫哑骗,因为被骗的人为了它不惜财物性命,变得哑口无言,无法明辨是非;有的叫陈公班,有的叫辣庄,这是外国的名称。
產於印度,肇生天竺,與佛同起,毒流宇內,荼炭生民,受其毒者腸斷胃爛,九竅流血而死。受其引者背曲肩隨,涎涕傍流,急似喪家之犬,衣不被體,穴居野宿,儼如路途乞丐,家產塞於菸斗之中,棄如糞土,妻子賃人而養,惟圖煙引不來。自三代至於宋元,俱無若是之毒物,不意其出於明季,今日而其化大行,雖良吏歷禁而陽奉陰違,不知何日得聖人出而此物得減也。
(案460)吸菸之人患病極少,若患者必重而難治。以其火毒入里,自呼吸而入,吸入之氣直達肝腎,呼出之時道於心肺。頃刻之間,五臟咸遍。通者塞,塞者通,無微不入,無竅不通,而有病皆愈矣。火性急速故也。吸之既久,物極反化,陽亢陰傷,脫肉面黧,種種之病形呈矣。
白話文:
香菸源自印度,與佛教同時興起,毒害遍及天下,百姓深受其苦。吸食者腸胃潰爛,九竅流血而死。上癮者背部彎曲,口水流淌,形如喪家之犬,衣衫不整,流落街頭,家財散盡,妻兒無依,只求得煙草解癮。從古代三代到宋元,從未有過如此毒物,想不到明朝末年出現,如今更是盛行,即使官府禁止,也難以杜絕。不知道何時才能出現聖人,讓這毒物減少。
吸煙的人很少生病,一旦生病就非常嚴重難以治癒。因為煙草的火毒侵入內臟,從呼吸進入,直達肝腎,呼出時又經過心肺,瞬間遍布五臟六腑。原本暢通的阻塞,阻塞的暢通,無孔不入,無處不在,所以吸煙者即使生病也會痊癒,這是因為火的特性急速。長期吸煙,物極必反,陽氣過盛,陰氣受損,身體消瘦,面色黝黑,各種疾病就會出現。
陰液受其煎熬,煉液為痰最多。陰虧於下,痰逆於上之半虛半實證,穢濕之氣反不易入者,穢主蔽澀,濕主蒙閉,煙火之氣能通能燥也。風溫暑燥之邪一入於內,則以火濟火而炎炎之勢有不可撲滅之虞。於是劫津入膻,耗液傷營,理所必致耳。若煙人患利,亦多難愈者,以煙不能收藥,亦不能挽也。
然間有實邪實火而不足慮者,煙人患疹極少。丁亥仲秋,季少塘子蓀塘患身熱,有汗不涼,白疹出如粟大,神識尚清,咳痰帶血,脈大苔黃。拙初投宣泄,疹多熱不淡,喘咳益甚,且加咽喉腐爛。佐以化毒,各恙漸減,疹子結毒竟如豌豆,瘡下部間有成膿者,切之知其吸受屍穢而送殯於烈日中,暑毒吸受肺金灼爍,《經》所謂熱傷氣,而暑毒、煙毒乘機外越也。投清燥救肺湯化毒,佐之銀花、地丁、公英、茅根之品,十劑而愈。
白話文:
體內的陰液受熱煎熬,容易化成痰。陰氣不足,痰液逆流向上,形成虛實夾雜的病症。穢濕之氣難以進入身體,因為穢氣阻塞,濕氣蒙蔽,而煙火之氣具有通暢和乾燥的作用。風、溫、暑、燥等邪氣侵入體內,就會助長體內的火氣,造成難以控制的炎熱狀態。這會導致體液消耗,損傷營氣,是必然的結果。如果煙人患病,也很難痊癒,因為煙氣無法吸收藥物,也無法挽救。
不過,如果患者體內只有實邪實火,就不用太擔心。煙人很少患上疹子。丁亥年仲秋,季少塘子蓀塘患病,發熱出汗,但汗液不涼,身上出現白色粟粒狀疹子,神智清醒,咳嗽痰中帶血,脈象洪大,舌苔黃厚。我最初使用宣泄藥物,疹子增多,熱度不減,喘咳加重,甚至出現咽喉腐爛。之後加入化毒藥物,各項症狀逐漸減輕,疹子結痂,有些地方化膿,切開後發現裡面有腐敗的物質,就像是在烈日下送葬一樣。暑毒侵襲肺金,造成灼熱,正如經書中所說「熱傷氣」,暑毒和煙毒趁機外溢。我使用清燥救肺湯化毒,並加入銀花、地丁、公英、茅根等藥物,十劑後痊癒。
此煙人見疹也。
(案461)痛哉!洋菸之為害多矣。小忿鬥氣,吞煙而以斯畢命;引鬼相謀,作歹而為賊為奸,然皆有以召之也。最可惜者,不吸之人小患痛苦,親友引鬼,必苦勸其食,或以炮或以煙,必云食此而百苦皆蠲矣。第有驗,有不驗,有因此致死,有因此成引。驗者但記其功,不驗者但云食少不靈。
引者云因病成引,今生難戒,因此致死者。拙見錢門塘一人痢疾,服炮三分,九竅不通,越日即亡,死如服毒,藥不能挽。又見戴萬春暨喻嫗脘痛,服此而嘔吐血水告歿者。
(案462)吳寶森茂才膏方。丁亥仲冬,南碼頭。診脈百至,細察三部九候,左關三粟之重,狀欲荷珠之滑,右關六粟怠緩若遲;左尺七粟之下弦緊轉繩,右尺重按尚平和;左寸四粟少神,右寸四候始見和脈。症則腹中憤懣,納食不易運化,必徐步而行,得上噯氣,下泄屁,方始安適,清晨泛惡痰多,夜分時有夢泄。考諸經訓,脾足太陰也,是動則病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
白話文:
吸煙的人容易長疹子。香煙的危害很多,有些人因為生氣而吸煙,結果因此喪命;有些人吸煙後,就開始犯法,做壞事,這些都是被香煙引誘的。最可惜的是,原本不吸煙的人,因為親友說吸煙可以治病,就開始吸煙,結果反而因此生病,甚至死亡。有些人吸煙後確實有效,有些人則無效,有些人因此致死,有些人則因此上癮。有效的人只記得它的功效,無效的人只說吸得不夠多。上癮的人說因為生病才上癮,現在很難戒掉,因此導致死亡。我曾見過錢門塘一個人患痢疾,服用三分香煙後,九竅不通,隔天就死了,死狀如同服毒,藥物無法挽回。我又見過戴萬春和喻嫗患脘痛,服用香煙後,嘔吐血水而死。吳寶森茂才膏方,丁亥年仲冬,南碼頭。脈搏百次,細察三部九候,左關脈搏三粟之重,狀欲荷珠之滑,右關脈搏六粟怠緩若遲;左尺脈搏七粟之下弦緊轉繩,右尺脈搏重按尚平和;左寸脈搏四粟少神,右寸脈搏四候始見和脈。症狀是腹部脹悶,飲食難以消化,必須緩慢行走,向上打嗝,向下放屁,才能舒適,清晨泛惡,痰多,夜間時常夢遺。根據經書記載,脾臟屬足太陰經,如果活動就會導致腹部脹滿,容易打嗝,休息後與氣機相合就會舒服,如同衰竭一樣。
噫氣即噯氣之類,仲祖屬於虛逆,藥則鎮逆扶中互用。蓋氣因於中,中者脾胃也,脾主運化,胃司容納。脾不幹運,自然氣滯痰生,氣機窒滯,欲噫以舒其懣氣。滯生郁,鬱則肝陽易燃,相火搖精,魂魄相馳,遂為夢泄。脾胃位正,中樞升降之機柚,脾氣不健則手太陰肺氣不能肅化,足少陰腎水不能攝納,所謂肺為主氣之標,腎為主氣之本。三陰弱而氣衍其度矣。
土金水三臟交病,理必先培中土,土旺生金,金生水,而生生不息矣。
高麗參,甘草,破故紙,木香,旋覆花,野於術,黃耆,製半夏,桔梗,酸棗仁,白茯苓,山藥,川楝子,蓮子,甘杞子,遠志肉,芡實,陳海蜇,橘皮,箭硃砂,胡桃肉,阿膠
白話文:
打嗝其實就是噯氣的一種,屬於脾胃虛弱導致的逆氣上衝,治療時要同時鎮壓逆氣和扶持脾胃。因為氣源於脾胃,脾負責運化食物,胃負責容納食物。脾胃功能不好,就會導致氣體停滯,產生痰液,氣機不通暢,想要打嗝來舒解堵塞的氣體。氣體停滯會產生鬱結,鬱結就會導致肝火容易上升,命門之火搖動精氣,魂魄不安,進而導致夢遺。脾胃是人體的中心,掌管著升降運化的功能,脾胃虛弱就會導致肺氣不能肅降,腎水不能攝納,因為肺是氣的表,腎是氣的根。三陰虛弱,導致氣機失調。
脾、肺、腎三臟功能失調,治療時必須先調理脾胃,脾胃強健就能生養肺金,肺金又能生水,形成生生不息的循環。
需要使用的藥材包括:人蔘、甘草、破故紙、木香、旋覆花、野於術、黃耆、製半夏、桔梗、酸棗仁、白茯苓、山藥、川楝子、蓮子、枸杞子、遠志、芡實、陳海蜇、橘皮、硃砂、胡桃肉、阿膠。
(案463)金聘之茂才。戊子正月下浣,起痄腮,作脹作痛,一日即痊。漸見小溲黃赤,小腹作痛,睪丸紅腫,用香附熨之,遂致小溲涓滴不通。脈形左關弦數,舌苔白膩,此厥陰風火內燔,木氣抑斂不舒。維厥陰肝脈能上至頭巔,下走陰器,即司天中所云「木斂」之病也。用泄肝清熱散郁治之。
金鈴子(三錢),海金砂(三錢),桑葉(三錢),薄荷(一錢,入煎),珀燈心(五分),淡吳萸(三分),橘核(三錢),小青皮(七分),山梔仁(二錢),通草(五分),鮮白菊芽根(五錢)
白話文:
案463:金聘之茂才
戊子年正月下旬,金聘之茂才患痄腮,腫痛,一日即痊癒。隨後出現小便黃赤、小腹疼痛、睪丸紅腫等症狀。有人用香附熨之,結果導致小便閉塞,滴水不通。
脈象:左關脈弦數。舌苔:白膩。
診斷:此乃厥陰風火內燔,木氣抑斂不舒所致。厥陰肝脈能上達頭頂,下行陰器,此乃司天中所言「木斂」之病也。
治療:需用泄肝清熱散郁之法。
藥方:
- 金鈴子:三錢
- 海金砂:三錢
- 桑葉:三錢
- 薄荷:一錢(煎服)
- 珀燈心:五分
- 淡吳萸:三分
- 橘核:三錢
- 小青皮:七分
- 山梔仁:二錢
- 通草:五分
- 鮮白菊芽根:五錢
小溲即通,口瘡舌絳,相火濕熱內盛,治之導赤意,引火下出小腸,則一舉而二得矣。
木通,淡竹葉,山梔,桑葉,鮮菊根芽,草梢,金鈴子,薄荷,橘核,黛燈心
(案464)王巧,網船。咳血時盛時止,右寸洪搏繞指,肺虛火盛,血熱妄行也。刻下大勢已平,余氛未盡,屆此三冬久旱,燥火刑金,金不受刑,血更妄升,所以血不肯停淨也。
喻氏清燥救肺湯原方,人參易西洋參。
(案465)姜家港王巧,年約六旬,平昔喜酒,終日醉鄉。丁亥仲冬,天令亢旱,河干水涸。患感症,初起凜寒身熱,欲惡神煩,診脈洪長,視舌苔黃,投以斛、豉、梔子之類,泛惡即止,汗不出而熱如熾炭,舌中焦硬,神躁異常,予以斛、沙、卷、薄、蒡、蔗、桑、膏、枇、元,一劑汗出熱淡,再劑熱涼,改用甘寒養胃而愈。莫云酒體多濕,浪投淡苦。
白話文:
小便暢通,口瘡舌頭發紅,是體內熱氣濕熱盛行,治療要以清熱瀉火為目的,引導火氣向下進入小腸排出,就能同時達到兩個效果。可以用木通、淡竹葉、山梔、桑葉、鮮菊根芽、草梢、金鈴子、薄荷、橘核、黛燈心等藥材。
王巧患了咳血,有時嚴重有時停止,右寸脈洪大,繞指而行,這是肺氣虛弱,火氣旺盛,血熱無所歸依導致的。現在雖然病情已經趨於平穩,但餘熱未消,又逢冬季久旱,燥熱之氣侵犯金氣,金氣無法抵抗,血熱更加妄行,所以血止不住。可以服用喻氏清燥救肺湯,將人參換成西洋參。
姜家港的王巧,六十歲左右,平時喜歡喝酒,經常沉醉於酒鄉。丁亥年仲冬,天氣乾燥炎熱,河水枯竭。他患上了感冒,一開始是寒熱交替,神志不清,脈象洪大,舌苔發黃,醫生開了藿香、豉、梔子等藥,嘔吐停止,但發熱不止,舌頭乾燥硬實,神志異常,於是醫生又開了藿香、沙參、卷柏、薄荷、牛蒡、甘蔗、桑葉、膏藥、枇杷、元參等藥,一劑藥後就出汗退熱,第二劑藥後熱退涼快,改用甘寒滋養胃氣就痊癒了。不要說酒性濕熱,就胡亂使用淡苦之藥。
須知天旱,酒客亦有燥症也。
(案466)補藥最能迷悶暑濕、伏氣、痰食、瘀血等症,補之往往神默如木,偶或不語不食。憶拙弱冠時見安亭鎮楊杏林賢書,六月中吸穢,起形寒身熱,自汗如浴,太僕金伯垂以為虛脫,逕投玉屏風合四君,一劑神昏不語,自汗愈多。拙診脈洪而實,啟齒視苔黃而滿布,乃是暑濕內渾,氣機窒滯,神明蒙閉,肺痹急症也。
遂以射、翹、杏、樸、葦、枇、茵、郁、益元、栝樓以宣痹導滯,一劑神清,再劑化瘧而愈矣。
(案467)乙酉之秋,武靜儒茂才之子,暑濕白疹,乃翁遍服補品,漸顯種種燥症,所親周恆士投犀角地黃得效,又惑於補劑,邀余商之。余謂犀地不誤,更宜參以疏解,詎又不從,而參茸等品日加一日,淹纏一月方逝。惜哉。此非絕症也,中見生機,如化瘧、化疹、化痢、化咳、鼻血、盜汗,咸是邪欲外達之象,不佐疏解,惟服參茸地芍等品,補正可以卻邪,卒乃僨事,不得不歸罪於作始之人也。
白話文:
要知道,天旱的时候,酒客也会有燥热症状。
(案例466)补药最能迷惑暑热、湿气、痰食、瘀血等病症,补药吃多了,人往往会变得神志不清、呆滞如木头,甚至不说话也不吃饭。我年轻的时候,在安亭镇见过杨杏林先生,他在六月中旬的时候因为吸入秽气,出现寒热交替、自汗淋漓的症状,太医金伯垂认为是虚脱,就给他开了玉屏风散合四君汤,结果一剂药下去,病人神志昏迷、不说话,自汗更加严重。我诊脉发现脉象洪大而实,看舌苔发现舌苔黄厚,这是暑湿内郁,气机受阻,神志蒙蔽,肺部阻塞的急症。
于是,我用射干、翘摇、杏仁、白术、芦根、枇杷叶、茵陈、郁金、益元、栝楼等药宣散痹阻、疏导滞气,一剂药下去,病人神志就清醒,再服一剂药,疟疾也好了。
(案例467)乙酉年秋天,武静儒茂才的儿子得了暑湿白疹,他父亲给他吃了很多补品,结果病情逐渐加重,出现了各种燥热症状。他朋友周恆士给他用了犀角地黄,病情有所好转,但又迷信补药,就请我帮忙看病。我告诉他,犀角地黄用得没错,应该再加上一些疏解的药物,可是他不听我的劝告,反而加大了人参、鹿茸等补品的用量,结果拖了一个月才去世。可惜啊,这不是绝症,原本还有生机,像化疟疾、化疹子、化痢疾、化咳嗽、鼻出血、盗汗,这些都是邪气想要外出的表现,如果不配合疏解药物,只服用人参、鹿茸、地黄、芍药等补药,补正气却无法驱邪,最终只会适得其反,只能怪罪于一开始用药的人了。
(案468)水腫一症最多反復,而反復者死多活少。蓋反復則正氣日虛一日,邪氣日勝一日也。其中又有目眩而溲清,百無一治。前年見莊誠齋始起目眩面腫,小溲清長,脈弦苔白。拙作風濕治不效,抑且日甚一日。延支塘邵聿修治,用參、地、伽楠香等作腎虛氣脫治,覆杯即亡。
良由氣脫不受大補也,非補之而不救也。近日又見漳涇潭張金觀患此,屢藥不效,湯蘭亭用大劑攻逐,大便泄血水十餘次,越數日腫消而逝,以氣脫不任峻藥也。
(案469)《易》云:節飲食。節者,調和而約束之辭。今人咸以為節者節減,以之注書尤無大誤,以之喻醫則大誤矣。疇昔童飭夫患脘痛時作,納食尚好,正望其肝病實脾,而馬展卿禁其不食,僅以茶湯進以溫燥附、薑、茱、桂等藥。初若相安,殆至七日後速診,已舌短言蹇,脈形如絲。
白話文:
水腫這個病症,最容易反覆發作,反覆發作的患者,死亡率很高。因為反覆發作,代表正氣一天比一天虛弱,邪氣一天比一天強盛。其中又有一種水腫,患者會出現頭昏眼花、小便清澈的症狀,這種情況幾乎無藥可治。前年我遇到一位名叫莊誠齋的病人,他一開始就出現頭昏眼花、面部腫脹、小便清澈、脈象弦細、舌苔白的症狀。我用治療風濕的方法治療他,但效果不佳,病情反而一天比一天嚴重。後來他找了支塘的邵聿修治療,邵大夫用人參、生地、伽楠香等藥物,認為他是腎虛氣脫,結果病人喝下藥後就去世了。
這是因為他氣虛體弱,受不了大補的藥物,而不是因為沒有補藥而無法救治。最近我又遇到漳涇潭的張金觀,他患有水腫,吃過很多藥都不見效。湯蘭亭用大劑量的藥物攻逐邪氣,結果病人連續瀉血水十幾次,幾天後腫消而亡,這是因為他氣虛體弱,承受不住峻猛的藥物。
《易經》說:節飲食。節,指的是調和約束。現在的人普遍認為節就是節減,用在解釋書本上的話,沒什麼大錯,但用在醫學上就大錯特錯了。以前我遇到一位名叫童飭夫的病人,他患有胃痛,發病時會間歇性出現,食慾還不錯,我判斷他是肝病實脾。當時馬展卿禁止他進食,只用茶湯餵他,並用溫燥的附子、生薑、茱萸、桂枝等藥物治療。一開始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但到了第七天,病人舌頭短縮、說話不利索,脈象細弱如絲,情況十分危急。
曰:絕食七日則死,今苔黑音微,元陰告竭,一誤再誤,藥難應驗矣。明日而逝。逾年復見蓬萊鎮顧庭暨濮姓子,咸以禁絕飲食,再服附子而殞命矣。丁亥復見童採庭室,脘痛如嘈,馬醫即令禁食,病家恐蹈飭甫之覆轍,速拙診之,投芍甘大棗而平,並令其量腹而食,旬日而安。
白話文:
大夫說:「斷食七天就會死亡,現在病人舌苔發黑,聲音微弱,元氣陰精已經耗盡,已經錯過多次治療機會,藥物很難起效了。明日就會去世。」
過了一年,我又在蓬萊鎮見到顧庭和濮姓的兒子,他們同樣因為禁絕飲食,再次服用附子而喪命。
丁亥年,我又遇到童採庭家,他胃脘疼痛,像是刀割一樣,馬醫生就叫他禁食。病人家屬害怕重蹈飭甫的覆轍,趕緊找我診治。我給他服用芍藥、甘草和紅棗,病症平息了。並且囑咐他適量進食,十天後便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