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藝

《慎五堂治驗錄》~ 卷七 (3)

回本書目錄

卷七 (3)

1. 卷七

因薦余同議,乃於前方去桂、附、炮姜,加小麥、白芍、百合、蓮子、磁朱等,三劑狂定而默默不語;佐以化痰,如姜瀝、竹黃,廿劑而神清能語,漸思飲食。蓋是症也,素體豐腴,外有餘而內不足,房室竭其腎精,誦讀傷勞其神而耗其氣,三寶皆虛。醫者但知虛則用補,參地歸膝是補,不知虛固當補,而房勞為患,精已傷矣,豈容牛膝之滑?豐腴之體,氣陽虧矣,豈容參地之膩?汗淋精滑不亦宜乎。幸得救逆湯立挽垂絕之陽,所以未致性命付之烏有。

然陽雖已回,不得陰精以涵之,仍有陽從上越之慮。不觀古人陽欲上脫陰下吸之,陰欲下脫陽上吸之之論乎?故選用甘、麥、龍、蠣、蓮、桃、冬、棗、磁、朱、參、芍、杞、龜等類滋陰以潛陽,澀精以斂汗,不及百劑,果獲全功,神思如昔。詢其病中諸事,皆不能自知,豈非精竭而神無依附哉?神清後,左肢痿廢,指尖時木,或麻或腫,乃血液不榮筋骨,而痰飲阻滯樞機,以其體豐故也。疏以桑枝、竹瀝、絡石、參、乳、蒲、桃為膏,日服,至十一月廢肢亦起。

擬膏方調理而健。甲申春月偶患鼻塞咳嗆,血從痰出,自以為癆病也,日用燕窩、山藥、白芨、阿膠,愈止愈多,診脈時述因出外而得。曰:無恐也,此乃風溫入肺。葉氏所謂「上焦病」也。嗆血者,咳破肺絡耳。若因循誤治,成癆亦不遠矣。遂以桑菊飲出入,五帖而咳血咸止,其頭上汗出,時時驚悸,是屬正虛痰盛,陽氣上升,法當扶正化痰,介屬潛陽,另方錄下。

南沙參,蛤殼,飛辰砂,川貝,西洋參,牡蠣,靈磁石,竹茹

(案262)傅席儒正。壯熱神煩,脘痞且痛,口膩嘔吐,太息連聲,自投和中泄表,熱愈熾而嘔愈甚,且加氣升痰泛,人不了了,診脈右關弦數,左部細數,舌苔糙膩。此氣機鬱結,木土不和,而暑邪內擾也。清泄和中舒郁為治,望其轉瘧。

豆豉(四錢),蟬衣(七分),左金丸(三分),瓜蔞皮(四錢),山梔(五分),佛手(七分),川楝子(一錢半),枳殼汁(四分),桑葉(三錢),藿香(二錢),宋半夏(一錢半),梅花(二錢)

嘔止脘舒,瘧來寒輕熱重,清泄兩陽為治。

青蒿(三錢),宋半夏(一錢半),蟬衣(七分),鬱金(一錢半),豆卷(三錢),碧玉散(一錢半),藿香(一錢半),桑葉(三錢),鮮佛手(一錢),野白薔薇花露(二兩)

(案263)汪松。下痢色如桃花,腹痛綿綿不爽,舌黃干,中有灰苔,身發熱,惡渴不納,伏邪晚發,噤口痢也。勉擬清化治之。

白頭翁(三錢),冬瓜皮(四錢),黃芩(一錢半),佛手(一錢半),金石斛(二錢),金銀花(一錢半),姜衣(三分),薔薇露(一兩半),二生稻(一兩),北秦皮(二錢),豆卷(三錢)

白話文:

[卷七]

一位病人因房事過度和操勞傷身,導致三寶(精、氣、神)皆虛。起初,醫生只用補藥,但效果不佳,反而加重了病情,出現汗淋精滑等症狀。後來改用「救逆湯」類藥方,挽回了危殆的生命。 由於腎精虧損,病人仍有陽氣上浮的風險,於是醫生又用滋陰潛陽、澀精斂汗的藥方調理,最終使病人恢復健康。康復後,病人左肢痿廢,經用膏方治療後痊癒。

之後,病人又患了鼻塞咳嗽、咳血的疾病,自以為是肺癆,自行服用滋補藥物,反而加重病情。醫生診斷為風溫入肺,用桑菊飲治療,很快便痊癒。因正虛痰盛,又另開一方調理。

另有一位病人傅席儒,因壯熱神煩、脘痞嘔吐等症,服用泄表藥物後病情加重。醫生診斷為氣機鬱結,暑邪內擾,用清泄和中的藥方治療,後又因轉瘧,再用清泄兩陽的藥方。

另一位病人汪松,患噤口痢,症狀是下痢如桃花色,腹痛,舌苔黃燥,發熱口渴。醫生用清化濕熱的藥方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