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五堂治驗錄》~ 卷十 (3)
卷十 (3)
1. 卷十
繼而食麵致嘔,醫固知其食滯也,大用香開消導,雖化而胃液涸矣,望其九竅通調得乎?治宜咸潤之品養液通腸,稍佐和陽熄風,便解再商培本。乃用蓯、蔞、半、枳、金斛、桑、麻、菊花、旋覆、蘭葉、稻葉等,一劑便通,諸恙霍然。眩暈耳鳴都因肝虛夾痰而風陽上潛,況乎秋令肝血益衰,反乘胃土,胃傷則容受運化失司,以致食阻中宮,液傷則大腸失潤,便結不解。醫者昧於斯理,補之消之不中病機,何異實實虛虛之謬乎?不遺人夭枉者鮮矣。
(案414)族叔誠德,年四十許。始起三瘧,且兼跌河,衣裳皆濕,吸入河水數口,歸家即凜寒不汗,泄瀉如注,脈細苔白。急予泄表重劑加扁豆衣以止瀉,一帖瀉止,汗仍不出,身痛逢節益甚,不能舉動,牽引肘膝,微見紅腫,知其邪從陽化,即傷寒表強之謂。奈脈細如絲,苔糙少津,不飢不食,鼻血點滴,齒枯唇燥,元津欲竭,邪勢方張,改以甘寒救津,辛涼泄表,一劑似有轉機,三瘧從茲亦止。
手足不能屈伸,舌光色紅,納穀略思,作胃液不足,不克滲灌溪谷而利筋骨,治用沙參、蔞根、甘、地、絲、斛、麥、膠、交、谷、菊、桑之類,或佐竹茹、葦根以安中,不十劑而愈。此病若不量體裁衣,法隨時變,鮮不遺人夭枉矣。
(案415)甲申重九日,與傅席儒前輩閒話,話及痧痘一症,述一驗案,隨筆記之。據云道光初年,鐘山一富翁,強姓,老年得子,十七歲登庠,十八歲出痘,痘不甚密,而六七朝尚未上漿,延醫滿座,補瀉雜投,藥皆不受,咸云無法挽回。最後一醫入房視之,曰:此痘固危,生機僅存一線。
索元寶五隻,方肯出方醫治。其母矢口許諾,伊云:「漿上九分,我乃領受。」遂書川石斛、穀芽、蟬腹數味,囑其煎好代茶,買三年老雌鴨十餘隻,醫者親自宰殺洗淨,鴨腹納元米數合,蒸露一酒杯,以露淘腹中米飯,親自餵食,連連不絕,一夜而漿上三分,再一夜而漿足,三日後結痂落瓣,了無余患,真良法也。
(案416)趙雲祥子,乙酉春,正月。去秋伏邪久延成疳,交春起腹痛吐蛔,滴水不受,神倦困憊,脈形細弦,舌苔薄黃。中土大虧,肝木乘之,勉予泄木安土。
川楝子,米心斛,肉桂,蘇羅子,茯神,川椒,生穀芽,白芍,伏龍肝,烏梅肉
(案417)曹味,甲申六月初二,雪公浜。舊歲患下痢赤白,暑毒未清,誤吸洋菸提澀,致留邪於內,腹痛則痢,雖輕緩於初起,已累十三月矣,脈弦有力,苔黃厚膩。擬清暑和中治,未識可奏膚功否?
廣藿梗(一錢半),小川連(二分),金銀花(二錢),荷梗,鮮佛手(一錢半),白頭翁(一錢半),赤芍炭(一錢半),廣木香(七分),秦皮(三錢),小青皮(五分),甘草(五分)
白話文:
[卷十]
接著因為吃麵而嘔吐,醫生當然知道是食物停滯,便大量使用芳香開胃消導的藥物。雖然食物消化了,但胃液卻耗損了,不知道他的九竅是否通暢?治療應該使用鹹味滋潤的藥物來滋養胃液、通利腸道,稍微配合溫和陽氣、熄滅風邪的藥物,待大便通暢后再考慮調理根本。於是用了肉蓯蓉、萆薢、半夏、枳實、石斛、桑葉、麻葉、菊花、旋覆花、蘭葉、稻葉等藥物,一劑藥就通暢了,各種症狀都消失了。眩暈耳鳴都是因為肝虛夾痰,風邪上逆所致,況且秋季肝血更加衰弱,反過來侵犯脾胃,胃受損傷則容納和消化功能失常,導致食物停滯在中焦,津液受損則大腸失潤,大便不通。醫生不明白這個道理,補脾胃的、消導的藥物都治不对症,這豈不是虛虛實實的錯誤嗎?這樣不致死的人很少。
(案414)族叔誠德,四十多歲。起初得了三次瘧疾,還同時跌入河中,衣服都濕了,吸入了幾口水,回家後就渾身發冷不出汗,腹瀉不止,脈細舌苔白。緊急使用瀉表重劑,加上扁豆衣以止瀉,一劑藥後瀉止,但汗還是不出,身體疼痛加劇,尤以關節處疼痛明顯,不能動彈,肘膝牽引疼痛,略微紅腫,知道是邪氣從陽明經化,也就是傷寒表證較盛。然而脈搏細弱如絲,舌苔粗糙少津,不想吃東西,鼻涕點滴流出,牙齒乾枯嘴唇乾燥,津液將要耗竭,邪氣正盛,於是改用甘寒藥物救治津液,辛涼藥物泄表,一劑藥後似乎有所好轉,三次瘧疾從此也停止了。
手腳不能屈伸,舌頭光滑顏色紅,食慾略微有些,這是胃液不足,不能濡養筋骨,治療用沙參、萆薢根、甘草、生地黃、麥冬、石斛、麥門冬、阿膠、交白芷、穀芽、菊花、桑葉等藥物,或者配合竹茹、蘆根以安中,不到十劑藥就痊癒了。這種病如果不能根據病情靈活調整治療方案,很少有人能避免死亡。
(案415)甲申年重陽節,與傅席儒前輩閒聊,談到痧痘(麻疹)這種病,講了一個驗方,我隨手記了下來。據說道光年間,鐘山一位姓強的富翁,老年得子,十七歲考中秀才,十八歲出麻疹,疹子不算密集,但是五六天還沒長膿,請了很多醫生,補瀉各種藥物,藥物都無效,大家都說無法挽回。最後一位醫生進房查看後說:這麻疹確實危險,只有一線生機。
要價五個元寶才肯開方治療。他母親一口答應,醫生說:「膿長九分,我才能收下藥費。」於是寫了川石斛、穀芽、蟬蛻等幾味藥,囑咐煎好當茶喝,再買十幾隻三年生的母鴨,醫生親自宰殺清洗乾淨,在鴨腹內放入幾合元米,蒸出約一酒杯的鴨油,用鴨油淘洗腹中米飯,親自餵食,連續不斷地餵,一夜就長了三分膿,再一夜就長滿了膿,三天後結痂脫落,沒有任何後遺症,真是好方法啊!
(案416)趙雲祥的兒子,乙酉年春天,正月。去年秋天伏邪久延成疳積,春天開始腹痛嘔吐蛔蟲,一點水都喝不下,精神倦怠疲憊,脈象細弦,舌苔薄黃。脾胃虛弱,肝木乘脾,於是設法瀉肝以安脾。
用川楝子、米仁、石斛、肉桂、蘇木、茯神、川椒、生穀芽、白芍、龍骨、烏梅肉。
(案417)曹味,甲申年六月初二,雪公浜。去年患痢疾,赤白痢交替,暑熱之毒未清,誤吸食鴉片止瀉,導致邪氣留在體內,腹痛就痢疾發作,雖然比初期輕緩,但也已經持續十三个月了,脈弦有力,舌苔黃厚膩。打算用清暑和中的方法治療,不知道是否能奏效?
廣藿香(一錢半)、川楝子(二分)、金銀花(二錢)、荷梗、鮮佛手(一錢半)、白頭翁(一錢半)、赤芍藥炭(一錢半)、廣木香(七分)、秦皮(三錢)、小青皮(五分)、甘草(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