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藝

《慎五堂治驗錄》~ 卷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

1. 卷五

(案166)陸蔚庭太史夫人(錢敏肅公女)。素有痰飲、心悸、腹脹等疾,癸未七月初一日,突起凜寒,旋即身熱頭痛,口苦,脈形左弦。知其暑濕內伏,夾痰阻氣,投以清泄滌痰,果轉瘧疾。第三作而胸悶氣塞,神氣似厥,改以疏肝降氣,氣塞稍舒,而日作變為間日,不飢不食,作惡口苦。張小亭投以柴、鱉、丹、芩,脈漸右滑,苔轉幹黃。

朱道三欲以白虎加桂枝湯為劑,病家疑而不服。余亦以脈象未合,且口不渴,汗出甚,堅阻其不服。易以和解表裡,瘧如故也。養胃疏脾,瘧如故而能食粥一盂。再以化痰舒郁,胸膈漸舒,苔亦漸化,脈尚不和,瘧終不止。因前三班張醫用過寒涼血藥,或者邪滯於營,故瘧不止而舌質不紅。

因仿「氣藥不效,少佐芎歸」之訓,即於和解中加當歸、夜交藤,瘧即漸輕,食亦漸加,不六劑而瘧止安寐。復有腹痛便泄,用補脾和肝,痛輕泄緩,瘧疾又作而日來,是正虛邪戀。瘧疾來時嘔出黃涎汁沫,腹痛便泄益甚,知飢能食,食則各恙似安,乃脾元困乏也。用仲景理中出入,如參、朮、苓、桂、芍、歸、膝、陳、半之屬。

寒熱雖輕不止,口苦唇燥,舌碎脈濡,是邪氣籍正氣之旺而托出也。即從前方加芩、鱉、黑豆49粒而瘧止;汗多心忪,自加棗仁於方內,且以淮小麥紅棗湯代茶,汗止心安。用香砂六君子湯調理。是役也,瘧疾而累至二月之久,服藥如是之多,非病家信之篤,則余幾受無窮之謗也已。

(案167)顧召,甲申又五月,趙家港。灼熱無汗,刻下不熱而舌卷言蹇,神昏譫語,口欲言而舌不能之象。且兼咳喘痰血,喉中痰響,及伸舌尚能夠出齒,黃苔滿布,顏青鼻扇,便泄血水,脈來濡數,時見促疾。此乃風溫,由勞倦驚嚇而襲入,已陷營中。勉予清透溫邪為治。但煙體不能吸菸,亦有如魚失水之困死耳。

鮮生地(六錢),菊花(三錢),蟬衣(一錢),牛蒡子(三錢),淡豆豉(五錢),川貝(三錢),甘草(七分),桑葉(三錢),丹皮(一錢半),天竺黃(一錢半)

泄止神清譫定,呻吟不休,舌伸苔灰。胃津不足。再擬前方佐養胃品,小心珍攝,庶無反復。

鮮石斛(五錢),川貝母(三錢),生草(八分),蓮實(五粒),淡豆豉(五錢),天竺黃(一錢半),桑葉(三錢),桑枝(一兩),秧(一兩五錢),鮮生地(四錢),湖丹皮(一錢半),菊花(三錢)

痙止,胃呆加口乾舌赤。加元參、薄荷、枇杷葉。

(案168)顧成妻,癸未十二月,趙家港。熇熱得藥,汗出不暢,其熱愈熾,其脈愈數,其瀉愈盛,口渴神糊,絕食咳喘,面赤如朱,黃苔如杏。冬溫內熾。勉投清泄為治。

白話文:

[卷五]

(案166)陸蔚庭太史夫人的病情:她原本就有痰飲、心悸、腹脹等疾病,癸未年七月初一突然發冷,接著發熱頭痛,口苦,左脈弦細。醫生判斷是暑濕內伏,痰阻氣滯,於是用清熱利濕化痰的藥物治療,果然轉變成瘧疾。第三次發作時,胸悶氣塞,神志不清,像要昏厥一樣,於是改用疏肝理氣的藥物,氣塞稍有好轉,瘧疾也從每日發作變成隔日發作,病人不想吃東西,還覺得噁心口苦。張小亭醫生用柴胡、鱉甲、丹參、黃芩等藥治療,脈象漸漸變為右脈滑數,舌苔變得乾燥發黃。

朱道三醫生想用白虎加桂枝湯,但病人家屬懷疑不敢服用。我也認為脈象不符合此方,而且病人不口渴,汗出很多,所以堅決反對使用此方。於是改用調和表裡的方法治療,瘧疾仍然沒有好轉。之後改用健脾養胃的方法,瘧疾依然如故,但病人能吃下一碗粥了。再用化痰解鬱的藥物治療,胸膈漸漸舒暢,舌苔也漸漸好轉,但脈象仍不正常,瘧疾仍然持續。因為之前張醫生用過寒涼的藥物,可能邪氣滯留在營分,所以瘧疾持續,舌頭也不紅。

於是效法「氣藥不效,少佐芎歸」的經驗,在調和的藥方中加入當歸、夜交藤,瘧疾逐漸減輕,食慾也漸漸恢復,不到六劑藥就痊癒了,可以安睡。之後又出現腹痛腹瀉,於是用補脾和肝的藥物治療,疼痛和腹瀉減輕,但瘧疾又復發,而且變成每日發作,這是正氣虛弱,邪氣纏綿的表現。瘧疾發作時,病人嘔吐出黃色的涎液泡沫,腹痛腹瀉加重,但病人有飢餓感,能吃東西,吃了東西症狀就好轉,這是脾胃元氣虛弱的表現。於是使用仲景的理中湯加減,加入人參、白朮、茯苓、桂枝、芍藥、當歸、雞膝、陳皮、半夏等藥物。

雖然寒熱症狀較輕,但仍然沒有痊癒,口苦唇乾,舌頭碎裂,脈濡弱,這是邪氣依仗正氣旺盛而外顯的表現。於是在之前的藥方中加入黃芩、鱉甲、黑豆49粒,瘧疾就停止了;因為汗多心慌,又在藥方中加入棗仁,並用淮小麥紅棗湯代替茶水,汗止心安。最後用香砂六君子湯調理身體。這次瘧疾持續了兩個月之久,服用了這麼多藥物,如果不是病人家屬非常信任我,我幾乎就要承受無窮的責難了。

(案167)顧召的病情:甲申年五月,在趙家港。病人發高燒,無汗,病情加重時不發熱,但舌頭捲曲,說話不利索,神志不清,胡言亂語,想說話卻說不出來。同時伴有咳嗽、氣喘、咳血,喉嚨有痰聲,雖然舌頭能伸出牙齒,但舌苔滿布黃苔,臉色青白,鼻翼煽動,腹瀉排出帶血的水樣便,脈象濡弱而數,有時脈搏急促。這是風溫病,由於勞累驚嚇而入侵,已經侵入營分。我努力用清熱解毒的方法治療。但是病人體弱不能吸菸,就像魚兒離開了水一樣,快要死了。

處方:鮮生地、菊花、蟬衣、牛蒡子、淡豆豉、川貝母、甘草、桑葉、丹皮、天竺黃。

腹瀉停止,神志清醒,胡言亂語停止,但呻吟不止,舌苔呈灰白色,胃液不足。於是再次按照之前的方子,加入養胃的藥物,小心調理,希望不再復發。

處方:鮮石斛、川貝母、生薑、蓮子、淡豆豉、天竺黃、桑葉、桑枝、僵蠶、鮮生地、丹皮、菊花。

痙攣停止,但胃口不好,口乾舌燥。於是加入元參、薄荷、枇杷葉。

(案168)顧成妻的病情:癸未年十二月,在趙家港。高燒服用藥物後,汗出不暢,反而熱更厲害,脈象更快,腹瀉更嚴重,口渴,神志不清,不吃東西,咳嗽氣喘,臉色紅得像朱砂,舌苔黃得像杏子。這是冬季溫病內熱熾盛。我努力用清熱瀉火的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