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五堂治驗錄》~ 卷十 (1)
卷十 (1)
1. 卷十
(案403)周亦新茂材。癸酉年患吐血,服清降而血止,而舌赤如朱。昆醫屢用犀角地黃湯、三黃湯、補心丹均不效。診得脈如平人,余曰:此症頗奇,諒是誤餌伏火丹砂而毒入心、胃、腎也。昔賢張石頑亦曾見過,非杜撰也。方以人中黃、甘草、黑豆、阿膠、秋石、生地、女貞、首烏、旱蓮之類,三進而舌淡,十劑而全退矣。
(案404)羅少耕室。丁丑九月患鼻塞咳嗽,身有微熱,少頃神不語,喉中嘓嘓有聲,按脈右寸浮數,問其疾苦,惟點頭而已,可知神識尚清,不過風痰上壅太陰,而成喉痹耳。即針少商穴,喉通能語,服清泄之品而痊。過夜復厥,厥時有氣逆上,上過心胸即神昏息微,按之摩之,咳嗽一二聲而始醒。
白話文:
周亦新,一位有才華的年輕人,癸酉年患了吐血症。服用清熱降火藥後血止,但舌頭卻變得像朱砂一樣紅。當地醫生多次用犀角地黃湯、三黃湯、補心丹等藥物治療,卻不見效。我診脈後發現脈象與正常人無異,便說道:“這個病症很奇怪,可能是誤服含有丹砂的藥物,導致火毒侵入心、胃、腎所致。以前張石頑也曾遇到過這種情況,並非杜撰。”於是,我開了人中黃、甘草、黑豆、阿膠、秋石、生地、女貞、首烏、旱蓮等藥物,服藥三次後舌頭便不再紅,十劑藥後病症完全痊癒。
羅少耕,一位住在房間裡的人。丁丑年九月患了鼻塞咳嗽,身體微熱,不久就神志不清,喉嚨裡有嘓嘓的聲音。我診脈發現右寸脈浮數,詢問他的病情,他只能點頭,可見神識還清楚,只是風痰上壅太陰,導致喉嚨閉塞。我立即用針刺少商穴,他的喉嚨便通暢了,能說話了,服用了清熱利濕的藥物後便痊癒了。夜裡他又昏迷了,這次是氣逆上衝,衝到心胸就神志昏迷,呼吸微弱,我按壓摩挲他,他才咳嗽兩聲醒過來。
頻頻而厥,舌苔薄白,便艱溲少,六脈滑大且硬,右大於左,發出赤丹且癢,搔之破流滋水,片時結痂,四肢尤多,是痰飲素盛,風熱相煽,猖狂無制,秋令金邪剋木。即葶、桑、旋、蒡、蔞、赭、沉、杏、蘇子、橘皮、竹瀝、薑汁飲之厥止,再以蘇、杏換菖、苓,調理而安。
(案405)薛子材內。丁丑九月患牙疼,甫至酉時神昏不語,四肢瘛瘲,呼之不應,若木偶也。戌末神清,肛痔凸出,燥屎欲解不解,明日酉刻又厥,切脈弦軟而空。曰:此乃木虛金實,金來刻木,至酉時而厥者,酉是金旺之時也。授以首烏、歸身、黑豆、甘草、蓯蓉、麻仁、臟連丸、菊花、天麻、鉤鉤,服三劑而愈。
白話文:
患者經常昏厥,舌苔薄白,排便困難,尿量少,脈象滑大而硬,右側脈象比左側強,身上出現紅色疹子,並感到癢,抓撓後破裂流出水,很快形成痂皮,四肢尤為明顯。這是因為體內痰濕積聚已久,加上風熱之邪互相煽動,肆虐無度,秋季金氣過盛,克伐木氣所致。應當服用葶苈子、桑白皮、旋覆花、蒡葮、蔞仁、赭石、沉香、杏仁、蘇子、橘皮、竹瀝、薑汁飲來止住昏厥,之後用菖蒲、茯苓代替蘇子、杏仁,進行調理,使病情穩定。
薛子材內科記錄:丁丑年九月,患者患牙痛,剛到酉時就神志昏迷,不言不語,四肢抽搐,呼之不應,像木偶一樣。戌時末才恢復神志,肛門痔瘡突出,便意強烈卻無法排便。第二天酉時又昏厥,脈象弦而軟,空虛無力。這是因為肝木虛弱,金氣過盛,金克木,酉時為金氣旺盛之時,所以患者在酉時昏厥。醫師給予首烏、歸身、黑豆、甘草、肉蓯蓉、麻仁、臟連丸、菊花、天麻、鉤藤等藥物,服用了三劑後病癒。
斯病與羅症同一金剋木也,而一用瀉金,一用滋木者,以症有虛實也。
(案406)範煥內,北港。始內寒熱,隨即小產,產後惡露頗多,脘腹聚瘕上衝,氣促作嘔,頭痛,口苦且渴,脈微而代,舌苔糙厚,此伏邪內擾傷胎。從來產後最怕三沖三急,氣促惡嘔,豈非沖肺沖胃之危徵乎?若再上衝心,則無及矣。勉擬清化降逆,不過圖功於十一耳。
降香汁(五分),廣鬱金(一錢半),澤蘭(一錢半),當歸(一錢半),旋覆花(三錢),吳萸(三分),新絳(四分),飛滑石(三錢),川楝子(一錢半),姜皮(二分),青蒿(二錢),代赭石(五錢),枇杷葉(五錢),宋半夏(一錢半)
白話文:
這種病跟羅症一樣,都是金克木,但是一個用瀉金,一個用滋木,這是因為病症有虛實之分。
範煥內,住在北港。一開始就感到內寒熱,接著就小產,產後惡露很多,腹部有塊狀物往上衝,呼吸急促想吐,頭疼,口苦又渴,脈搏微弱而跳動不規律,舌苔粗糙厚膩,這是因為邪氣潛伏在體內,傷害了胎兒。產後最怕衝擊和急症,呼吸急促想吐,難道不是衝擊肺和胃的危徵嗎?如果再往上衝擊心臟,就沒有辦法了。勉強擬定清化降逆的方子,不過是想搏一搏,希望能有效。
藥方:降香汁五分,廣鬱金一錢半,澤蘭一錢半,當歸一錢半,旋覆花三錢,吳萸三分,新絳四分,飛滑石三錢,川楝子一錢半,姜皮二分,青蒿二錢,代赭石五錢,枇杷葉五錢,宋半夏一錢半。
投劑犯款皆平,泄瀉亦止,寒熱日作,和解為主。
青蒿,宋半夏,金石斛,藿香,佛手,蟬衣,碧玉散,薔薇露,桑葉
(案407)周致祥,北漳涇。七情違和,昨起噯噫連聲,甚則有出無入,呃嘔交加,汗多,而兩足欲行不能動,而且冷,是腎氣不納,暫擬降逆納氣。
鮮柿蒂(十枚),刀豆子(十粒),香附(三錢),萱花(三錢),胡桃(三枚),沉香屑(一錢),赭石(三錢),金鈴子(二錢),合歡花(三錢),旋覆花(三錢)
白話文:
患者周致祥,住在北漳涇,因七情不和導致身體不適,昨天開始不停打嗝,嚴重到吃不下東西,還反覆嘔吐,出汗多,雙腿發冷,無法行走,這是腎氣不足導致的。醫生決定暫時用藥方來降逆納氣。方劑包括鮮柿蒂、刀豆子、香附、萱花、胡桃、沉香屑、赭石、金鈴子、合歡花、旋覆花。
呃嘔雖止,仍當納氣歸元。
磁石(五錢),紫石英(五錢),沉香(五分),歸身(二錢),胡桃(五枚),東洋參(一錢半),龜甲(五錢),牛膝(一錢半),大熟地(三錢),柿蒂(五枚)
(案408)上海薛家浜一男子,孟秋血淋,痛苦難名,用土牛膝一兩、麝香一分。初進痛甚而溺閉,馬口拽去瘀血一條,溺亦隨下而愈。
(案409)沈全。脈左細右弦勁,舌絳苔白且干,四肢搖動,心悸咽疼,足冷暈煩,飲食倍常。病後傷陰,肝陽化風上冒,擬緩肝之急以熄風,滋腎之液以祛熱。
白話文:
雖然嘔吐已經停止,但還是要讓氣血歸於正常狀態。
磁石五錢、紫石英五錢、沉香五分、歸身二錢、胡桃五枚、東洋參一錢半、龜甲五錢、牛膝一錢半、熟地三錢、柿蒂五枚。
上海薛家浜一位男子,在孟秋時節患血淋,痛苦不堪,醫生用土牛膝一兩、麝香一分治療。一開始服藥後疼痛加劇,小便也閉塞,後來用馬口拽出瘀血一條,小便也隨之排出,病症痊癒。
沈全,脈象左手細弱,右手弦急有力,舌頭顏色紅,苔白且乾燥,四肢顫抖,心慌,咽喉疼痛,腳冰冷,頭暈,煩躁,食慾比平時好。病情發展後損傷陰液,肝火化風上衝,打算先緩解肝火以止風,滋養腎陰以祛除熱症。
炙甘草,麥門冬,柏子仁,西洋參,細生地,石決明,霍石斛,陳阿膠,穀芽,菊花,桑葉
細脈較旺,弦勁亦平,舌絳苔少,眩暈亦緩,二足漸溫,瘛止神安,納食不飽,怒不自持,喉癬干痛,得水痛減。陰虛肝陽上亢,胃乏中流砥柱,宜甘酸法滋陰潛陽。
甘草,霍斛,生地,菊花,石決明,白芍,牡蠣,蓯蓉,磁石,戎鹽,麥冬,阿膠,稻葉,元參
白話文:
炙甘草、麥門冬、柏子仁、西洋參、細生地、石決明、霍石斛、陳阿膠、穀芽、菊花、桑葉等藥材,對於脈象偏旺、弦勁平穩、舌頭紅且苔少、頭暈逐漸緩解、手腳逐漸溫暖、抽搐停止、精神安寧、進食不飽、容易發怒、咽喉乾燥疼痛、喝水後疼痛減輕等症狀有所幫助。症狀分析為陰虛肝陽上亢,胃氣虛弱,因此需要採用甘酸滋陰潛陽的治療方法。
甘草、霍斛、生地、菊花、石決明、白芍、牡蠣、蓯蓉、磁石、戎鹽、麥冬、阿膠、稻葉、元參等藥材可作為治療方案的一部分。
(案410)羅少耕室,庚午。血厥時發,醒不咳血,見在厥緩,咳血不止,脈右細,左寸動搏,舌邊微紅。懷麟五月,治當扶土生金。
北沙參,毛燕,川貝母,生竹茹,川石斛,紫菀,甜杏仁,絲瓜絡,生甘草,桑葉,側柏葉
血止咳減,去柏葉、紫菀,加枇杷葉。
又,用斂神散。
白話文:
患者羅少耕,庚午年,血厥發作,醒來後不咳血,但厥症緩解後卻不停咳血,脈象右邊細弱,左邊寸關脈跳動有力,舌頭邊緣微紅。患者懷孕五個月,治療應當補脾土以生肺金。
方劑:北沙參、毛燕、川貝母、生竹茹、川石斛、紫菀、甜杏仁、絲瓜絡、生甘草、桑葉、側柏葉。
血止咳減後,去側柏葉、紫菀,加枇杷葉。
另外,可用斂神散。
(案411)戚,右,七月,讀書港。午後寒熱,汗出而解,白疹不隱,咳嗽痰臭,屢進清化未效,良由經久正虛不能振邪外出故。白疹屢見不已,再擬扶正祛邪治。
西洋參(一錢),宋半夏(三錢),瓜蔞(四錢),杏仁(三錢),制首烏(五錢),生薑衣(六分),甘草(三分),化熱(四錢),淨歸身(二錢),旋覆花(三錢),枇杷葉(五錢)
諸恙悉平,宗原善後,去旋覆,加麥門冬、茯神。
(案412)吳賜福,上海虹口。灼熱無汗,神識如狂,舌苔乾黑,齒齦亦焦,脈洪數。溫邪動爍津液,勉擬大劑涼泄救津。
白話文:
案411 戚氏 右 七月 讀書港
病症: 午後出現寒熱交替,出汗後症狀緩解,但皮膚上仍有白色疹子,且咳嗽痰液有臭味,服用清熱化濕藥物無效。
病因分析: 患者因長期正氣虛弱,無法驅除外邪,導致病邪停留在體內,故清熱化濕藥物無法奏效。
治療方案: 針對患者正氣虛弱,病邪難以清除的狀況,需採用扶正祛邪之法。
處方:
- 西洋參(一錢)
- 宋半夏(三錢)
- 瓜蔞(四錢)
- 杏仁(三錢)
- 制首烏(五錢)
- 生薑衣(六分)
- 甘草(三分)
- 化熱(四錢)
- 淨歸身(二錢)
- 旋覆花(三錢)
- 枇杷葉(五錢)
療效: 患者諸恙悉平,痊癒後,可去旋覆花,加麥門冬、茯神,以滋陰養肺,鞏固療效。
案412 吳賜福 上海虹口
病症: 身體灼熱,無汗,神志不清,如狂躁狀,舌苔乾燥發黑,牙齦乾燥焦枯,脈搏洪數。
病因分析: 溫邪(熱邪)侵入體內,灼傷津液,導致津液虧損,神志不清。
治療方案: 針對患者津液虧損,神志不清的狀況,應使用大劑量涼性藥物,以清熱解毒,救治津液。
犀角汁(七分),片(一錢半),薄荷(五分),鮮沙參(二兩),知母(五錢),鮮生地(四兩),元參(七錢),鮮石斛(三兩),翹心(三錢),淡豆豉(五錢),銀花(五錢),甘中黃(一錢半),竹芯(三十枚),水葦根(四兩)
昨進大劑泄邪涼解,神醒片時,已得微汗,熱如熾炭,赤斑密布,再用余氏清瘟敗毒飲。前方去翹、竹,加大青葉一錢半、玉泉散四兩。另以六一泥井水調澄,衝入雪水、梨汁、玉泉散,代茶恣飲。綠豆和蜜作粥飲食。共用大梨二百枚、雪水四大壇、玉泉散三斤,外用青布二尺,井水浸,暗胸前二日而熱淡斑化,黑苔漸退,語仍無次,改用景岳伏蠻煎加減,數帖而療。
白話文:
犀角汁七分、犀角片一錢半、薄荷五分、鮮沙參二兩、知母五錢、鮮生地四兩、元參七錢、鮮石斛三兩、翹心三錢、淡豆豉五錢、銀花五錢、甘中黃一錢半、竹芯三十枚、水葦根四兩。昨天用大劑藥物瀉邪涼解,病人清醒了一會兒,出了一點汗,但還是熱得像炭火一樣,全身佈滿紅斑,於是繼續使用余氏清瘟敗毒飲。將方子裡的翹心和竹芯去除,加入大青葉一錢半、玉泉散四兩。另外用六一泥井水調勻,加入雪水、梨汁、玉泉散,當茶大量飲用。綠豆加蜜做粥當飲食。總共用了大梨二百枚、雪水四大壇、玉泉散三斤,並用兩尺青布浸泡井水,敷在胸前兩天,熱度和斑點都消退了,舌苔也漸漸退去,但病人說話仍然沒有條理,就改用景岳伏蠻煎加減方,服用了幾帖藥後就痊癒了。
(案413)郁硯香,年六旬外。甲申初秋患眩暈耳鳴,延醫調治,酸斂膩補,愈服愈劇。迨至秋末,食麵益甚,脘痞嘔惡,醫用芳香消導,病益不支,知飢思食,大便經旬不解,諸醫咸為不治。所親管敏之乞余往診,脈則弦大,舌色灰黃,曰:無恐也。不過陰液虧而燥屎不下,何至惶懼若此耶?蓋秋病眩暈耳鳴,症固屬虛,斂之補之並非背謬,而愈服愈劇,其故何也?《經》曰:治病必求其本。治是症之本宜滋水以生肝,所謂補虛益體須氣味相生,秋令之木宜水以生之。
繼而食麵致嘔,醫固知其食滯也,大用香開消導,雖化而胃液涸矣,望其九竅通調得乎?治宜咸潤之品養液通腸,稍佐和陽熄風,便解再商培本。乃用蓯、蔞、半、枳、金斛、桑、麻、菊花、旋覆、蘭葉、稻葉等,一劑便通,諸恙霍然。眩暈耳鳴都因肝虛夾痰而風陽上潛,況乎秋令肝血益衰,反乘胃土,胃傷則容受運化失司,以致食阻中宮,液傷則大腸失潤,便結不解。醫者昧於斯理,補之消之不中病機,何異實實虛虛之謬乎?不遺人夭枉者鮮矣。
白話文:
案413 郁硯香 眩暈耳鳴
郁硯香,年過六十。甲申年初秋,患上眩暈耳鳴,延請醫生治療,醫生採用酸斂膩補的方法,卻越治越嚴重。到了秋末,吃麵條後症狀更為嚴重,出現脘腹脹滿、嘔吐,醫生便使用芳香消導的方法,但病情更加惡化,患者雖感到飢餓卻不想吃飯,大便已停滞數日,所有醫生都認為無救。
郁硯香的親人管敏之懇請我前往診治。我診脈後發現脈象弦大,舌苔灰黃,便對他們說:「不要害怕!只是因為陰液虧損,導致大便乾燥難以排出,何必如此恐慌呢?秋季眩暈耳鳴的病症本就屬於虛症,斂之補之並非錯誤,但為何越治越嚴重呢?《內經》說:治病必須尋找病根。治療此病的根本方法應當滋陰生肝。所謂補虛益體,必須氣味相生,秋令屬金,金生水,故而應以水生木,滋養肝臟。」
患者後來吃麵條引起嘔吐,醫生雖然知道是食積,卻大用香燥之品消導,雖然化解了食積,但卻耗損了胃液,又如何能使九竅通調呢?應該用甘潤之品養液通腸,稍佐以溫陽熄風,排便後再考慮培補根本。於是,我便開了地黃、萆薢、半夏、枳實、金斛、桑葉、麻仁、菊花、旋覆花、蘭葉、稻葉等藥材,一劑藥下去,便通了大便,所有症狀都霍然消失。
眩暈耳鳴本是肝虛夾痰,風陽上擾所致,况且秋令肝血更虛,容易侵犯脾胃,胃傷則運化失司,導致食積中脘,液傷則大腸失潤,大便不通。醫生不懂得這些道理,胡亂補之消之,不符合病機,這就如同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的謬誤,這樣治病難免會造成不必要的死亡。
(案414)族叔誠德,年四十許。始起三瘧,且兼跌河,衣裳皆濕,吸入河水數口,歸家即凜寒不汗,泄瀉如注,脈細苔白。急予泄表重劑加扁豆衣以止瀉,一帖瀉止,汗仍不出,身痛逢節益甚,不能舉動,牽引肘膝,微見紅腫,知其邪從陽化,即傷寒表強之謂。奈脈細如絲,苔糙少津,不飢不食,鼻血點滴,齒枯唇燥,元津欲竭,邪勢方張,改以甘寒救津,辛涼泄表,一劑似有轉機,三瘧從茲亦止。
手足不能屈伸,舌光色紅,納穀略思,作胃液不足,不克滲灌溪谷而利筋骨,治用沙參、蔞根、甘、地、絲、斛、麥、膠、交、谷、菊、桑之類,或佐竹茹、葦根以安中,不十劑而愈。此病若不量體裁衣,法隨時變,鮮不遺人夭枉矣。
白話文:
案414:族叔誠德,年約四十歲,起初患了三次瘧疾,又跌落河中,衣服濕透,吸入河水幾口。回家後立即感到寒冷,不發汗,腹瀉如流水,脈象細弱,舌苔白。
急症處理:
當時便給他開了瀉表重劑,並加入扁豆衣以止瀉,一劑藥下去瀉止了,但仍不發汗,身體疼痛,尤其是關節部位,疼痛加劇,無法行動,手肘膝蓋疼痛牽拉,稍微有些紅腫。判斷病情:邪氣由陽氣轉化,屬於傷寒表證強盛。
病情分析:
但脈象細如髮絲,舌苔粗糙,津液減少,沒有食慾,鼻血點點流出,牙齒乾枯,嘴唇乾燥,體內津液快要耗盡,邪氣正盛。
藥物調整:
於是改用甘寒救津,辛涼泄表的藥物,一劑藥後病情似乎有所好轉,三次瘧疾從此也消停了。
後續治療:
但手腳依然無法屈伸,舌頭光亮且發紅,食慾稍微有點,像是胃液不足,無法滲透滋潤筋骨。因此用沙參、蔞根、甘草、生地、黃芪、石斛、麥冬、阿膠、地黃、茯苓、菊花、桑寄生等藥物,並佐以竹茹、葦根以安中,十劑藥後病情痊癒。
總結:
此病若不根據病人的體質,不隨病情變化而調整治療方法,很容易導致患者死亡。
(案415)甲申重九日,與傅席儒前輩閒話,話及痧痘一症,述一驗案,隨筆記之。據云道光初年,鐘山一富翁,強姓,老年得子,十七歲登庠,十八歲出痘,痘不甚密,而六七朝尚未上漿,延醫滿座,補瀉雜投,藥皆不受,咸云無法挽回。最後一醫入房視之,曰:此痘固危,生機僅存一線。
索元寶五隻,方肯出方醫治。其母矢口許諾,伊云:「漿上九分,我乃領受。」遂書川石斛、穀芽、蟬腹數味,囑其煎好代茶,買三年老雌鴨十餘隻,醫者親自宰殺洗淨,鴨腹納元米數合,蒸露一酒杯,以露淘腹中米飯,親自餵食,連連不絕,一夜而漿上三分,再一夜而漿足,三日後結痂落瓣,了無余患,真良法也。
白話文:
甲申年重陽節那天,我和傅席儒先生閒聊,談到痧痘這種病,他講了一個親身經歷的案例,我便把它記錄下來。據說道光年間,鐘山有個姓強的富翁,老來得子,兒子十七歲考上秀才,十八歲出痘,痘疹不多,但六七天了還沒上漿,找了許多醫生,補藥、瀉藥都用上了,藥效全無,大家一致認為無力回天。最後一位醫生進房看診,說:「這痘疹確實很危險,只有一線生機。」
他索要五個元寶才肯開方醫治。富翁的妻子堅決答應:「只要痘疹上漿九分,我一定付您錢。」醫生於是開了川石斛、穀芽、蟬腹等幾味藥,囑咐煎好當茶喝,並要買十多隻三年老母鴨,親自宰殺清洗,在鴨腹裡放一些元米,蒸一酒杯露水,用露水淘洗鴨腹里的米飯,親自餵給病人吃,持續不斷地餵食。一夜後,痘疹上漿三分,再過一夜,痘疹就全部上漿了。三天後,痘痂結痂脫落,一點後遺症也沒有,真是個好方法啊!
(案416)趙雲祥子,乙酉春,正月。去秋伏邪久延成疳,交春起腹痛吐蛔,滴水不受,神倦困憊,脈形細弦,舌苔薄黃。中土大虧,肝木乘之,勉予泄木安土。
川楝子,米心斛,肉桂,蘇羅子,茯神,川椒,生穀芽,白芍,伏龍肝,烏梅肉
(案417)曹味,甲申六月初二,雪公浜。舊歲患下痢赤白,暑毒未清,誤吸洋菸提澀,致留邪於內,腹痛則痢,雖輕緩於初起,已累十三月矣,脈弦有力,苔黃厚膩。擬清暑和中治,未識可奏膚功否?
廣藿梗(一錢半),小川連(二分),金銀花(二錢),荷梗,鮮佛手(一錢半),白頭翁(一錢半),赤芍炭(一錢半),廣木香(七分),秦皮(三錢),小青皮(五分),甘草(五分)
白話文:
案416:
趙雲祥子,乙酉年春天,正月。 去年秋天,孩子染上邪氣久久不愈,發展成疳積。到了春天,開始腹痛、吐蛔蟲,連水都喝不下,精神倦怠、困乏,脈象細而弦,舌苔薄而黃。這是因為脾胃虛弱,導致肝木乘脾,因此要瀉肝安脾。
處方: 川楝子、米心斛、肉桂、蘇羅子、茯神、川椒、生穀芽、白芍、伏龍肝、烏梅肉。
案417:
曹味,甲申年六月初二,雪公浜。 去年患了赤白痢疾,暑毒尚未清除,又誤吸洋煙,導致體內留下了邪氣,腹痛就腹瀉。雖然病情比初期減輕,但已經持續了十三个月。脈象弦而有力,舌苔黃厚膩。打算用清暑和中的方法治療,但不知道是否能收到效果。
處方: 廣藿梗(一錢半),小川連(二分),金銀花(二錢),荷梗,鮮佛手(一錢半),白頭翁(一錢半),赤芍炭(一錢半),廣木香(七分),秦皮(三錢),小青皮(五分),甘草(五分)。
十四日。又方,去青皮,加白芍一錢、楝子七分。
連投香連導滯,年餘之痢已減十之八九,惟關脈弦代,邪戀正虛,恐其反復。
細甘草(一錢),川連(二分),白頭翁(二錢),藿梗(三錢),赤白芍藥(各一錢半),木香(七分),金銀花(一錢半),荷梗(二尺半),川楝實(一錢),貫眾(三錢),青燈心(二分),秦皮(四錢)
(案418)蘇,左,甲申十二月初九日,西門外。診脈細數,小溲色赤,不思納食,運化如常,內熱盜汗,喘咳心悸。病久原虛,內熱自生,倉公所謂中熱則溲赤也。
白話文:
十四天後,再換藥方,去除青皮,添加白芍藥一錢、楝子七分。
連續使用香藥和導滯藥,一年多的痢疾已經減輕了八九成,但是關脈弦緊,邪氣仍然留戀,正氣虛弱,擔心會反复發作。
用細甘草一錢、川連二分、白頭翁二錢、藿梗三錢、赤白芍藥各一錢半、木香七分、金銀花一錢半、荷梗二尺半、川楝實一錢、貫眾三錢、青燈心二分、秦皮四錢。
(案例編號418)蘇某,左側,甲申年十二月初九日,西門外。診斷脈象細數,小便顏色赤紅,沒有食慾,消化功能正常,內熱盜汗,喘咳心悸。疾病久治,本來就虛弱,內熱自發,就像倉公所說,內熱就會導致小便顏色發紅。
川石斛(四錢),茯神(三錢),桑葉(三錢),南沙參(一錢半),生甘草(三分),穀芽(四錢),杏仁(三錢),螺螄殼(四錢),白蓮子(三錢),小麥(三錢),冬瓜子(三錢)
十一日。進劑得小效,但納穀式微,非細故也,仍以養陰醒胃治。
金石斛(一錢半),川石斛(三錢),蓮子(四錢),草梢(三分),枇杷葉(四錢),細生地(三錢),茯神(三錢),桑葉(一錢半),螺螄殼(一兩),麥門冬(一錢半),穀芽(七錢),南沙參(三錢)
白話文:
服用川石斛四錢、茯神三錢、桑葉三錢、南沙參一錢半、生甘草三分、穀芽四錢、杏仁三錢、螺螄殼四錢、白蓮子三錢、小麥三錢、冬瓜子三錢,連續服用十一日,效果略有改善,但進食量仍少,應是體內陰虛導致的,因此繼續服用滋陰醒胃的藥物:金石斛一錢半、川石斛三錢、蓮子四錢、草梢三分、枇杷葉四錢、細生地三錢、茯神三錢、桑葉一錢半、螺螄殼一兩、麥門冬一錢半、穀芽七錢、南沙參三錢。
(案419)俞,右,甲申十月,丁港門。寒熱時形,脘痛陣作,筋惕肉瞤,耳內蟬鳴,肝陰素弱,風陽上潛,脈不和靜而滑,餘部俱細。痰阻樞機,蹺維脈不用事也。擬仲聖調和營衛法,然瞳神太露,終虞反復。
嫩甘草,白薇,金石斛,紅棗,川桂枝,茯神,甘菊花,杞子,白芍藥,楝實,旋覆花
後以此方十倍,加阿膠,熬膏服。
(案420)周金觀,乙酉正月。疫痧初發,吐利交作,即吞洋菸,瀉雖止,而吐益甚,吐蛔六條,吐時脘腹攻痛難支,聲啞喘咳,痰稠口渴,鼻扇,脈弦數,舌赤苔薄黃。此痧邪戀肺,煙毒炎胃,斯危症也。
白話文:
患者俞,在甲申年十月丁日,出現寒熱交替、腹部陣陣疼痛、肌肉跳動、耳鳴等症狀,診斷為肝陰不足,風陽上擾,脈象不和滑數,四肢脈細。由於痰阻氣機,導致足少陰腎經功能失調。醫生擬用仲景調和營衛法治療,但患者神志不寧,擔心病情反复。因此,處方甘草、白薇、金石斛、紅棗、桂枝、茯神、甘菊花、杞子、白芍藥、楝實、旋覆花,并用十倍量药材加阿膠熬膏服用。
患者周金觀,在乙酉年正月初發疫痧,伴有嘔吐腹瀉,服用鴉片後腹瀉停止,但嘔吐加重,并吐出蛔蟲六條,嘔吐時腹部劇痛難忍,聲音嘶啞,咳嗽氣喘,痰稠口渴,鼻扇,脈象弦數,舌頭紅苔薄黃。診斷為疫痧邪氣留戀肺部,鴉片毒性灼傷胃部,病情危重。
桑葉,瓜蔞皮,貫眾,旋覆花,薄荷,枇杷葉,竹茹,金石斛,甘中黃,惡實,銀花,一劑痊愈。
(案421)太倉王旭升夫人。產後咳嗆無痰,咳則面赤自汗,月餘不藥,咳嗆漸劇,內熱盜汗,旭翁頗以褥勞為憂。甲申仲冬,便道邀診,脈形細代且數,書以復脈去麻桂,數服未見效象。乙酉正月初四到舍診脈,脈仍細代,舌紅少寐,儼若褥勞,改投百合固金湯去桔梗,加沙參、毛燕,三帖痰能咯出。
再用補肺阿膠去兜鈴,加百合、麥冬等味,囑其日服冰燕湯,不旬外而咳減三四,一月而咳除。
白話文:
桑葉、瓜蔞皮、貫眾、旋覆花、薄荷、枇杷葉、竹茹、金石斛、甘中黃、惡實、銀花,這些藥材一起服用,就能治好病。
太倉王旭升的夫人產後咳嗽,沒有痰,咳嗽時臉紅出汗,一個多月了還沒好,咳嗽越來越嚴重,體內有熱,盜汗,王旭升很擔心。冬月,他邀請醫生診治,脈象細弱而快,醫生開了去麻黃、桂枝的復脈湯,吃了幾劑沒效果。正月初四,醫生再次到王家診脈,脈象依然細弱,舌頭紅,睡眠少,像是產後勞損,就改用百合固金湯,去掉桔梗,再加上沙參、毛燕,吃了三帖,痰就能咳出來了。
後來又用補肺阿膠湯,去掉兜鈴,加百合、麥冬等藥材,囑咐病人每天服用冰燕湯,不到十天咳嗽就減輕了三到四成,一個月後咳嗽就完全好了。
(案422)乙酉正月中旬,疫痧大作,是燥火刑金,醫投三春溫散,死者大半。有莊芳者,年方壯盛而患疫痧,膚赤如朱,有汗熱熾,咽痛喘咳,舌絳苔黃,神昏脈數,口渴欲飲。
溫邪既陷宮城,屢投清透,正如隔靴搔癢,而疑症神昏譫語漸增,勉予大劑救津滌邪,病不增減,遂以犀角地黃湯加味,以清熱化毒,二劑神清咳血,知其熱從血去,仍以清營化熱,數日而愈。
(案423)甲申十月,族叔母妊娠七月,因族叔之病服役過勞,叔愈後即起咳嗽痰多,用辛涼肅肺,痰降咳緩。起床動作,中牖戶之風,陡起喉蛾,外科用疏散之品,喉腫較愈,而誤用蟬退、麻黃,即起寒戰灼熱,明日胎元上竄,喘促如吼,汗出如雨,夜分速急救以葦根、萊菔、絲瓜、竹茹,蓮子湯頻灌以取藥不及也。喘汗雖減而胎元不動,腰腹大痛,漿水及血綿下,欲產不產,發熱無休,舌乾液涸。
白話文:
乙酉年正月中旬,疫痧流行,這是燥火克金的時節,醫生使用溫散的藥物治療,結果大部分病人死亡。有個叫莊芳的人,正值壯年,卻染上了疫痧,皮膚紅如朱砂,發熱出汗,咽喉疼痛,咳嗽喘息,舌頭紅絳,舌苔黃厚,神志昏迷,脈搏急促,口渴想喝水。
溫邪入侵到心臟,多次使用清熱解毒的藥物,卻如同隔靴搔癢,症狀反而加重,出現神志昏迷,胡言亂語,於是給予大量藥物以滋陰清熱,但病情沒有好轉。後來就用犀角地黃湯加味,以清熱解毒,服用兩劑後神志清醒,咳嗽吐血,知道熱毒隨著血液排出,便繼續使用清營化熱的藥物,幾天後病就好了。
甲申年十月,族叔母懷孕七個月,由於族叔生病,她服役過勞,族叔病好後,她也開始咳嗽痰多,使用了辛涼肅肺的藥物,痰咳減緩。起床活動時,迎面吹來冷風,突然喉嚨腫痛,外科醫生使用疏散的藥物,喉嚨腫痛有所好轉,卻誤用蟬退、麻黃,馬上出現寒戰發熱,第二天胎兒上竄,呼吸急促如吼,汗出如雨,夜裡緊急救治,用葦根、萊菔、絲瓜、竹茹,並用蓮子湯頻頻灌服,因為病情危急,來不及煎藥。喘汗雖然減輕,但胎兒仍然沒有動靜,腰腹部劇痛,排出漿水和血塊,想要生產卻生不出來,發熱不止,舌頭乾燥,口渴無津。
延至二日,胞漿及血瀝乾而胎仍不下,穩婆無所措手,是熱熾傷胎,血液幹不能滑胎下出,比之水小則舟礙也。兼之喉腐喘咳,頗憂沖肺,急以大劑枇杷葉、阿膠、鮮首烏、鮮石斛、蘆根、童便、牛膝之類,肅天氣使其下降,滋陰液以行舟。一劑胎下,熱隨瘀泄,喘咳漸平,飲食漸進,改予甘涼濡潤,半月而愈。
(案424)陸星農孫女。武叔卿曰:血閉於陰經,營衛行之不通則發熱。脈始由足少陰腎,生於足陽明胃,主於手少陰心。少陰之氣不與陽明交合,陽明之氣不與少陰相合,上下不交,血液不生,經脈不通,是以心悸脈代,經來身熱,治以炙甘草湯。
白話文:
產婦生產延至第二天,胎盤和血都已流乾,胎兒卻還沒有生下來,穩婆束手無策。這是因為熱氣傷及胎兒,血液乾燥無法潤滑胎兒順利娩出,就像小船遇到水淺無法航行一樣。加上產婦喉嚨潰爛、咳嗽喘息,令人擔心熱氣會傷及肺部,於是趕緊用大量枇杷葉、阿膠、鮮首烏、鮮石斛、蘆根、童便、牛膝等藥物,清熱降氣,滋陰潤燥,讓胎兒順利娩出。服下一劑藥後,胎兒順利生下,熱氣隨瘀血排出,咳嗽喘息逐漸減輕,飲食也逐漸恢復正常,之後改用甘涼滋潤的藥物調養,半個月後便痊癒。
(案425)胡,左,乙酉二月中,丁港門。陽明溫病誤服麻黃,自汗身熱,頭痛咳嗽痰稠,神迷譫語口渴,脈大舌黃,用白虎湯加川貝、花粉、鮮石斛。
(案426)景岳曰:東南之地,類中風為多。故立非風一門。甲申十二月,有紫藤棚港張秉泉母,年方六十歲。廿六七日起,腹痛氣升,醫作食積治,痛緩食減,不能起榻。累至廿九日巳刻,呵欠數作,陡然目閉舌短,言語一字不可辨,面赤神清。一醫云:此乃痰阻氣道,非類中風也,十不救一。
其婿王仲萱暮夜逆診:脈形左弦而細,病由呵欠,乃是下元不攝,陰陽將離。若是痰阻閉症,不應神清而呵欠,始起目閉言蹇也。《內經》曰:內奪而厥則為瘖痱。此之謂也。因仿河間意,用牡蠣、胡桃、白芍、甘草、龍齒、天麻、天蟲、鉤鉤、桑枝、菊花、半夏,一劑語略可辨,始知右手左足不仁不用,類中風無疑矣。
白話文:
胡某人,左邊身體不適,乙酉年二月中旬,丁港門診治。陽明溫病誤服麻黃,導致自汗、身熱、頭痛、咳嗽痰稠、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口渴,脈象洪大、舌苔黃厚,用白虎湯加川貝、花粉、鮮石斛治療。
景岳先生說:東南地區,中風的病症比較多見,所以特地設立了“非風”這一門診。甲申年十二月,紫藤棚港的張秉泉母親,六旬之齡,從廿六七日開始腹痛氣升,醫生誤以為是食積,治療之後,疼痛減緩,食慾下降,無法下床。到了廿九日巳時,連續打呵欠,突然眼睛閉合、舌頭縮短,言語含糊不清,面部發紅,神志清醒。一位醫生說這是痰阻氣道,不是中風,十個病人中就有一個會死。
其女婿王仲萱夜間診斷:脈象左邊弦細,病因是打呵欠,這是下元不固,陰陽將要分離。如果是痰阻閉症,就不應該神志清醒還打呵欠,一開始就眼睛閉合、言語不利。《內經》說:內氣不足導致氣厥就會出現言語不清、半身不遂。這就是這個道理。王仲萱參考河間先生的醫術,用牡蠣、胡桃、白芍、甘草、龍齒、天麻、天蟲、鉤鉤、桑枝、菊花、半夏,一劑藥後,病人言語略微清晰,才明白右手左腳沒有知覺,是中風無疑了。
改以枸杞、牡蠣、菊花、洋參、首烏、磁石、旋覆、石斛、遠志、竹茹、桑枝、穀芽、土爾番等培養肝腎,佐防風,黃耆或加蓯蓉、胡桃,十餘服而起榻。此病若泥痰風,祛風滌痰,吾恐無及矣。大凡肝木侮土,類屬食滯,過餌消導,多致土坎木搖而內風大動,忘卻肝病實脾之法,惟用消導理氣,促人壽命於冥冥之中而人不知。蓋人之一生總以胃氣為本,消則胃竭,竭則死矣。
(案427)顧芳蘭三子奴觀。平日小康,後因失牯回祿,衣食皆艱。夏月耕耘,烈日暴炙背,逢雨乏蓑,身受暑熱寒濕之積,固非一朝一夕之間,其由來遠矣。及至涼風外薄,寒熱時作。去冬少暖,藏蜇未固,邪伏於內,一交乙酉二月,濕寒化熱,從內而出,遂患微寒身熱,形肉盡削,即《內經》「冬不藏精,春必病溫」之遺義也。
白話文:
這個病人原本生活富裕,後來家道中落,夏天辛苦勞作,又淋雨受寒,身體積累了很多暑熱寒濕。到了秋天,天氣轉涼,寒熱交替,身體抵抗力下降,冬天又缺乏保暖,寒邪入侵,到了二月,濕寒化熱,從內部發病,出現微寒發熱、形體消瘦的症狀,這是因為冬天沒有好好保養身體,導致春天容易生病。醫生給他開了枸杞、牡蠣等藥材滋養肝腎,並佐以防風、黃耆等藥材,希望能幫助他恢復健康。醫生認為,這病人的病因是肝木克脾土,脾胃虛弱,長期飲食不節,導致脾土虛弱,肝木失控,內風盛行。醫生提醒病人,治療肝病要注重健脾,不能只用消導理氣的方法,否則會損害脾胃,加速死亡。
更遭失犢,即加心痛,又值初氣風木司權,復感溫風,漸加咳嗽,左腳右手筋綰如拳,疾疢蜂起,始著床褥,乞余診之。脈來弦勁無情,舌中光赤邊白,身熱暮甚,無汗溲紅,此伏邪內郁少陽也;心痛則嘔,氣喘肢冷,此氣機怫逆,木橫乘胃也;咳嗽脅痛,鼻孔扇張,此溫風內熾,木火刑金也。症雖三端,總患失榮。
初起伏邪內發,失於清理,兼之氣鬱又未開釋,及加新邪外束,舊邪相合,兩邪化火,志火復燔,陰液既虧,邪益橫肆,大汗則偏於陽而陰液傷,清裡則正愈虧而表邪陷,補則礙邪,瀉則害正,且嘗富後貧,《經》列不治。
勉予泄邪舒郁,君以薄菏之辛涼散風,泄熱發汗而不傷陰,且兼開鬱,由火鬱發之之訓;佐以前、半、青蒿清伏邪而開結氣,香附舒郁,旋覆旋中,芍、甘、楝子酸甘化陰,酸苦泄熱,寓瀉肝於養肝之中,雪羹瀉火,斛、谷調中,枇杷葉行金以舒肝降氣。一劑得汗熱淡,再劑病復如前而日晡熱甚,作濕熱治亦不效。
白話文:
病人因失去心愛的小牛而心痛不已,又恰逢春季風木當令,受到溫風侵襲,漸漸咳嗽不止,左腳右手的筋絡緊縮如拳,病情迅速惡化,只能臥床不起,請求我診治。脈象弦緊無情,舌頭光紅邊白,身體發熱,尤其傍晚加重,沒有汗出,小便發紅,這是內伏的邪氣鬱結於少陽經;心痛伴隨嘔吐,呼吸急促,四肢冰冷,這是氣機逆亂,木氣橫行侵犯脾胃;咳嗽伴隨脅肋疼痛,鼻孔扇張,這是溫風內熾,木火刑克金氣。雖然症狀有三個方面,但都是由於氣血失調導致。
最初邪氣內伏,未能及時清理,加上氣機鬱結未解,又受到外邪侵襲,舊邪與新邪相合,兩者化熱,心火更加旺盛,陰液虧損,邪氣更加橫行肆虐。出汗會耗傷陽氣,進一步損傷陰液,清裡則正氣更加虛弱,表邪會趁虛而入,補益會阻礙邪氣排出,瀉下會損傷正氣。而且病人原本富裕,現在貧困潦倒,《經》書中列為不治之症。
我勉力為病人瀉邪舒郁,用薄荷辛涼散風,瀉熱發汗而不傷陰,並兼具開鬱之效,這也符合由火鬱發之的醫理;輔以前胡、半夏、青蒿清熱解毒,開結氣,香附舒郁,旋覆花旋轉中焦,芍藥、甘草、楝子酸甘化陰,酸苦泄熱,寓瀉肝於養肝之中,雪羹瀉火,斛、谷調和脾胃,枇杷葉行金氣以舒肝降氣。一劑藥後出汗,熱度減輕,第二劑藥後病情與之前相同,但傍晚熱度加重,使用濕熱治療也無效。
遂思邪既化火,夾志火交橫,則陰液受劫,其陽獨行,改以青蒿鱉甲煎加白薇、首烏、桑葉、杏仁、川貝、沙參、枇杷葉,以搜邪泄熱,養陰和陽,八劑而瘳。
(案428)夏,左,乙酉四月廿日,管門涇。小溲色黃且少,莖中澀痛,引及小腹,今因氣機怫鬱而劇,清利為主,佐以舒郁。
金鈴子(一錢半),香附(三錢),陳皮(七分),廣木香(六分),甘草梢(六分),鬱金(一錢半),茯苓(三錢),潞黨參(一錢半),粉萆薢(一錢半),合歡花(一錢半)
白話文:
於是想到邪氣化為火,與心中鬱火交織,陰液受損,陽氣獨行,於是改用青蒿鱉甲煎加白薇、首烏、桑葉、杏仁、川貝、沙參、枇杷葉,以清熱解毒,滋陰和陽,八劑後病癒。
(案例428)夏天,左側,乙酉年四月二十日,管門涇。小便顏色黃且量少,尿道澀痛,牽連小腹,現因氣機鬱結而加劇,以清利為主,輔以舒解鬱結。
金鈴子(一錢半),香附(三錢),陳皮(七分),廣木香(六分),甘草梢(六分),鬱金(一錢半),茯苓(三錢),潞黨參(一錢半),粉萆薢(一錢半),合歡花(一錢半)。
(案429)程金火內,丙戌正月尾。膈氣既成,槁在幽門,糞如羊矢,舌光脈細,用朱丹溪法。
人乳汁(一杯),淡薑汁(一匙),地慄汁(一杯),甜梨汁(一杯),鮮竹瀝(一杯),米油(一杯),甘蔗脂(一杯),韭根汁(一匙),蜣螂末(三隻)
便爽能食,食亦不嘔,去蜣,加首烏、麥冬汁。
(案430)潘聖高侄,丙戌二月二日。始病痙厥,半日而蘇,灼熱無汗,下利頻頻,氣喘鼻扇,脅痛,咳嗽則痛甚,口渴,舌苔干黃。溫邪由厥陰而達於少陽,恐其再厥不返。
白話文:
程金火,丙戌年正月底,患膈氣已久,病症表現為胃口阻塞,排泄物如羊糞,舌苔光滑脈象細弱。醫生採用朱丹溪的治療方法,以人乳汁、淡薑汁、地慄汁、甜梨汁、鮮竹瀝、米油、甘蔗脂、韭根汁、蜣螂末混合服用。患者服藥後排便順暢,食慾恢復,不再嘔吐。去除蜣螂,再加入首烏、麥冬汁繼續治療。
潘聖高侄子,丙戌年二月二日患病,一開始出現痙攣抽搐,半天才恢復,身體發熱無汗,頻繁腹瀉,呼吸急促,鼻翼扇動,脅肋疼痛,咳嗽時疼痛加劇,口渴,舌苔乾燥發黃。醫生診斷為溫邪由厥陰經轉入少陽經,擔心患者再次抽搐而無法挽回。
牛蒡子(四錢),甘草梢(五分),前胡(一錢半),薄荷(五分),羚羊角(一錢半),川貝母(二錢),射干(一錢),扁豆衣(一錢半),紫荊皮(一錢半),絲瓜絡(三寸),銀花(一錢半),穀芽(四錢)
進清泄劑,汗出熱淡,泄止痛緩,津回舌潤,惟咳猶未除,喘促鼻扇,究屬溫邪尚熾,仍恐痙厥。
照方加赤丹、桑葉、葦根、枇杷葉,去銀、絲、扁、谷。
白話文:
牛蒡子四錢、甘草梢五分、前胡一錢半、薄荷五分、羚羊角一錢半、川貝母二錢、射干一錢、扁豆衣一錢半、紫荊皮一錢半、絲瓜絡三寸、銀花一錢半、穀芽四錢,服用後症狀有所改善,但咳嗽未癒,呼吸急促,鼻孔扇動,可見溫邪尚未完全清除,仍有痙厥的風險。因此,應照方加入赤丹、桑葉、葦根、枇杷葉,並去除銀花、絲瓜絡、扁豆衣、穀芽。
(案431)蓬萊鎮田姓小兒。丙戌春起一症,小溲下血,曹醫調治反加吐衄如注,身不發熱,黑斑隱隱,欲透未透,舌苔老黃,齦有黑點,脈來洪,面微腫,猶能行動,述二日前腹痛作惡。按方書云:斑黑者胃爛。不治之症,何以飲食雖減,尚可起榻?睹色脈,病情是一團火毒內蘊,交春風溫外襲,內外交焚,迫血妄行。如石壓草,逢春即芽;如木藏火,逢鑽即出,有燎原之勢。
而未至危殆者,良由毒從血解耳,徒澀其血無益也。殊不知此症如藥藏炮內,遇火即發,不上出,即下出,勢所必然也。疏方用大劑犀角、鮮地、大青、中黃、元、銀、貫眾、地丁、茅根、芥、茶等,地漿水煎藥。一帖血止,黑斑轉紫,大便未通,寐醒神躁如狂。乃仿仲聖蓄血如狂例,加桃仁、大黃、紫草,便解黑瘀,斑又轉紅,知愈徵已露,再服一劑,斑退脈和,牙齦失血,去桃、黃,加旱蓮草、黑豆養陰化毒,外敷疳藥,血止而愈。
白話文:
蓬萊鎮田姓小兒治癒記
(案例編號431)蓬萊鎮田姓人家的小孩,在丙戌年春天突然出現小便帶血的症狀。當地曹姓醫生治療後,病情反而加重,出現嘔吐和鼻出血,血流不止。孩子沒有發燒,但身上隱約出現黑斑,像是要透出來卻又沒有完全透出來。舌苔呈現老黃色,牙齦上有黑點,脈象洪大,臉部略微浮腫,但還能行動。孩子說兩天前肚子痛得厲害。
翻閱醫書,書中記載:「黑斑者,胃部潰爛,是不可救治的病症。」然而,這個孩子雖然食慾減退,卻仍然可以下床走動,這與書中所述不符。觀察孩子的面色和脈象,可以判斷出他體內有一團火毒積聚,碰上春天的溫暖風氣,外熱內毒交相焚燒,迫使血液妄行。就像被石頭壓住的草,到了春天就會發芽;如同埋藏在木頭裡的火,遇到鑽頭就會冒出來,有燎原之勢。
孩子之所以沒有危及生命,是因為毒素從血液中排解出來了,如果單純地收斂血液並沒有益處。這就像把藥物藏在炮彈裡面,遇到火就會爆炸,要么往上爆,要么往下爆,這是必然的道理。
因此,我開了大劑量的犀角、鮮生地、大青、黃連、元明粉、銀花、貫眾、地丁、茅根、芥末、茶葉,用地漿水煎服。服用一劑後,小便出血停止,黑斑轉為紫色,但大便仍然不通,孩子睡覺時神志恍惚,像發狂一樣。
我仿效仲景先生治療蓄血如狂的方子,加入桃仁、大黃、紫草,結果孩子排出黑色瘀血,黑斑又轉為紅色,這是病情好轉的徵兆。再服用一劑,黑斑消退,脈象平穩,牙齦停止出血。於是,我將方子中的桃仁、大黃去掉,加入旱蓮草、黑豆來滋陰化毒,並在外敷治療疳疾的藥物。血止之後,孩子痊癒了。
(案432)太城西南張涇潘榮堂。年將半百,體甚豐腴,喜杯中之物,鍾花柳之情。於乙酉春夏之交患證甚奇,望其面色青紅,看症轉筋吐利,聞聲喉間漉漉,切脈按之若無,驗其舌紫而苔黃,詢得素患腳氣,更兼默默無言,問之不聞不答,何因何方一無可定。
豈有風中於腑而為之不識人乎?抑轉筋入腹而為之不識人乎?豈腳氣衝心而為之昏其神乎?抑酒毒攻心而為之昏其神乎?豈痰迷於心而神識為之不清乎?抑穢濁內蒙而神識為之不清乎?豈舌色之紫竟由酒毒內結乎?抑穢濁與瘀血為伍乎?豈脈伏由於霍亂之所致乎?抑風痰阻閉而脈絡不通乎?豈吐瀉亦由穢濁內橫乎?抑風入於腑而為嘔為泄乎?扼要以圖,先除急者,遂以梔豉祛其穢濁,黃連泄其酒毒,半夏以滌痰降逆,天蟲以祛風活絡,丹參逐瘀下降,桔、萸氣勝平壅,桑枝、桑葉、苡仁、蠶矢輾轉樞機。服後果各恙減半,加雪羹而痊愈。
白話文:
案432:太城西南張涇潘榮堂
潘榮堂先生,年近五十,身材肥胖,嗜酒好色。於乙酉年春夏之交,患上奇症。
觀察症状: 面色青紅交雜,看症時身體抽搐、腹瀉不止,喉嚨中發出“漉漉”的聲音,脈象摸起來若有若無,舌頭呈紫色,舌苔發黃。詢問得知,他平日患有腳氣病,且沉默不語,問話也不答。病因和治療方法一時難以確定。
分析病因:
- 難道是風邪侵入內臟,導致神志不清?
- 還是抽搐之症延至腹內,使神志不清?
- 或者腳氣上衝心臟,導致神志昏迷?
- 又或是長期飲酒,酒毒攻心導致神志昏迷?
- 可能是痰迷心竅,導致神志不清?
- 抑或是穢濁之氣內蒙心竅,導致神志不清?
- 舌頭呈現紫色,是否是由於酒毒內積?
- 還是穢濁之氣與瘀血相結?
- 脈象微弱,是因為霍亂所致?
- 還是風痰阻礙經絡,導致血脈不通暢?
- 吐瀉不止,是因穢濁之氣橫行於內?
- 還是風邪入侵內臟,導致嘔吐腹瀉?
治療方案:
根據症狀分析,首先要解決緊急狀況,然後以梔子、豉殼去除穢濁之氣,黃連瀉去酒毒,半夏化痰降逆,天蟲祛風活絡,丹參逐瘀下降,橘皮、吳茱萸氣味辛溫,可以平息壅滯之氣,桑枝、桑葉、薏仁、蠶矢等藥物,可以通利關節,使氣血運行暢通。
服用藥物後,病情減輕一半,再服用雪羹後,潘榮堂先生痊癒。
(案433)青浦徐星甫太守之母。年過七旬,乙酉十二月患似傷風證,咳嗽自汗,神倦懶語,動則氣喘如吼,痰亦隨壅。陸紫蘭作傷風治,益劇。余診脈細弱不應指,而尺部空弦,勉用吉參、龍牡、杞、歸、鉛、膝等鎮補納氣,一候而康。語云:愈病非難,識病為難;識病非難,決病為難。
斯言信矣。此症王氏所謂「似傷風」而實非傷風也,設投表劑,危亡可計日而待也。大凡老年下虛之人,多有此症,若患咳嗽,每每震傷元海,上衝莫制,痰隨氣湧,喘促如吼,苛不急攝真元,不時即脫,我見實多。
(案434)王旭升少子吉觀。年方壯盛,乙酉正月患足心作痛,形肉日削,脈形細數。余駭曰:此痿廢之症也。乘此始萌,宜謹調之。彼口是而腹非之,迨至五月,身類伊聖,履肖禹王,眉銷春山,面豐五嶽,急往蘇郡名醫調治。費馬吳輩皆咸云:痿已成矣,縱難藥治。立方大抵不越二仙膏加味,服至百劑尚無寸功。
白話文:
案433:
青浦縣徐星甫太守的母親,年過七旬,在乙酉年十二月患了類似傷風的病症。她咳嗽且自汗,精神倦怠,不願說話,一動就氣喘如吼,痰也隨之堵塞。陸紫蘭按照傷風來治療,卻讓病情更加嚴重。我診脈後發現脈象細弱,不應手指,尺部空虛無力,於是用人參、牡蠣、枸杞、當歸、鉛丹、狗膝等藥材,以鎮定補虛、收納氣息。經過一候(十天)的時間,病就好了。
我常說:治癒疾病不難,識別疾病才難;識別疾病不難,決定治療方案才難。
這句話的確是真理。這個病症是王氏所說的「似傷風」,但實際上並非傷風。如果按照傷風的治療方法,患者的死亡只不過是時間問題。一般來說,老年體虛的人,常常會患上這種病症。如果他們患了咳嗽,很容易震傷元氣,導致元氣上衝難以控制,痰隨氣湧出,喘不過氣來,如同獸吼。如果不及時補充元氣,很容易導致死亡,我見過很多這樣的例子。
案434:
王旭升的幼子吉觀,年方壯盛,在乙酉年正月患了足心疼痛的病症,身體日漸消瘦,脈象細而數。我驚訝地說:「這是痿廢的病症,趁著病症剛剛萌芽,應該謹慎調理。」但他嘴上答應,卻沒有真正用心。等到五月,他的身體如同伊尹,雙腳如同禹王,眉毛消失,面容憔悴。他急忙前往蘇郡尋找名醫治療。費馬、吳等名醫都說:「痿症已經形成,即使是藥石也難以治療。」他們開的藥方大抵都是二仙膏加味,服用了一百劑藥仍然毫無效果。
遂旋家,延邵聿修診治,用虎潛丸料十餘劑,如水投石。九月初,速余再診,診得善食而瘦,足軟難行,筋骨痠痛,脈更細數,乃宗《內經》「治痿獨取陽明」之訓,用仲聖炙甘草湯去薑、桂、麻仁,重加石斛、百合、桑枝、玉竹等味,不下八十劑而可出外行走矣。後有客問曰:人咸知痿證難愈,名劑遍嘗,毫無一效,固所當然。
今君用胃藥未及百劑,其病若失,何其神也,請詳示之。曰:天下萬物不外乎理,《書》、《詩》論孟,天下之正道正理也;《素》、《靈》論略,治病之正道正理也。治天下而不法堯舜,則治不循理而無道也,天下其有不亂者鮮矣;治病而不宗《靈》、《素》,則治不循理而無道矣,其有不遺人夭枉者幾希。就今之痿症而言,《內經·痿論》曰:治痿者獨取陽明。
白話文:
於是旋回家,請邵聿醫師診治,服用虎潛丸十餘劑,如同水投石,毫無效果。九月初,病人催促我再次診治,診斷發現他食慾良好卻消瘦,雙腳無力難以行走,筋骨痠痛,脈搏更加細弱而數,於是遵循《內經》「治痿獨取陽明」的教訓,用仲景炙甘草湯去薑、桂、麻仁,重加石斛、百合、桑枝、玉竹等藥,服用不到八十劑便可外出行走。
後來有客人問道:大家皆知痿證難以治癒,名貴藥物也服用過許多,卻沒有任何效果,這理所當然。
如今您僅用胃藥不到百劑,病症竟能痊癒,實在是神乎其技,請您詳細說明原因。我說:天下萬物皆有其道理,《書》、《詩》論孟,闡述天下正道正理;《素》、《靈》論略,論述治病的正道正理。治理天下而不效法堯舜,則治國不循正道而無道,天下必定大亂;治病而不遵循《靈》、《素》,則治病不循正道而無道,必然會導致病人枉死。就現在的痿證來說,《內經·痿論》中提到:「治痿者獨取陽明」。
何也?即此一問,則知此為治痿病之總綱矣。凡人身中血脈、精髓、筋骨、皮肉,出胎之後全賴後天陽明穀味資生,苟或失其資榮,則筋骨皮肉皆為不用,痿症成矣。若不治胃,而治腎,是逐末忘本,治不循理,無怪乎其不效之與增劇也。今治胃獲效,乃遵《經》治病,何神之有?聊記數言,以告後學,知治病不可不遵《經》旨也者。
白話文:
這句話的意思是:只要問這個問題,就能知道這是治療痿病的總綱。人體的血脈、精髓、筋骨、皮肉,出生後都依靠後天的陽明穀味來滋養。如果失去這些滋養,筋骨皮肉就會失去作用,痿病就形成了。如果不去治療胃,而只去治療腎,就等於舍本逐末,治病不循道理,怪不得會無效甚至加重病情。現在治療胃取得了效果,這是遵循《經》書的治病方法,哪裡有什麼神奇呢?我只是記錄下這幾句話,告訴後學,治病不可不遵循《經》書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