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五堂治驗錄》~ 卷八 (1)
卷八 (1)
1. 卷八
(案297)薛鑑泉令正,九月。子母瘧,熱時神昏糊語,今年寒熱更重,神昏作嘔,氣喘鼻扇,脈滑數,苔黃膩。濕痰內盛,邪伏肺肝,金木交戰不息,治以和化。
石菖蒲(七分),鮮竹茹(三錢),地慄(一兩),桑葉(三錢),陳膽星(七分),竹瀝半夏(三錢),化熱(一兩),黃芩(一錢半),旋覆花(三錢),天竹黃(一錢半),蔞皮(四錢),碧玉散(三錢)
白話文:
薛鑑泉九月診治一位病人,患有子母瘧疾,發熱時神志昏迷,胡言亂語。今年寒熱交替更加嚴重,神志昏迷,嘔吐,氣喘,鼻扇,脈象滑數,舌苔黃膩。這是由於濕痰內盛,邪氣伏於肺肝,金木相克,無法調和。治療方法以和解化痰為主。方劑包括石菖蒲、鮮竹茹、地慄、桑葉、陳膽星、竹瀝半夏、化熱、黃芩、旋覆花、天竹黃、蔞皮、碧玉散。
二服愈。
十一月。虐後痢,痢後虐,刻下但熱無汗,時時昏厥,腹痛便難,頻頻嘔惡,舌苔黃,脈沉弦。伏邪戀於太陽、陽明、少陽表裡之間,治以大柴胡法,解其表裡之邪。
青蒿(三錢),製半夏(三錢),黨參(一錢),當歸(二錢),姜衣(五分),枳實(七分),大黃(三錢),桑葉(三錢),黃芩(一錢半),西赤芍(二錢),甘草(五分)
白話文:
服用兩劑藥後病況有所好轉。十一月,病人患上虐疾後出現腹瀉,腹瀉後又出現虐疾,現在雖然發熱但沒有汗,經常昏厥,腹痛難以排便,反覆嘔吐,舌苔發黃,脈象沉而弦。這是由於邪氣停留在太陽、陽明、少陽經絡表裡之間,所以要用大柴胡湯來治療,以解表裡之邪。
下宿垢頗多,寒熱減其大半,病久正虛,用何人追虐以扶本制邪。
何首烏(四錢),姜衣(三分),牛膝炭(一分),青蒿(三錢),潞黨參(二錢),鱉甲(三錢),鮮佛手(一錢),稻葉(一兩),全當歸(二錢),茯神(三錢)
病後氣不攝血,易感時邪,漏下赤白,左寸微細,治以調補。
防風(四分),黨參(二錢半),白芍(一錢半),當歸(一錢半),石斛(三錢),黃耆(一錢半),茯神(二錢半),香附(一錢半),生地(三錢),貫眾(三錢,炒炭)
白話文:
病人宿疾已久,寒熱症狀減輕不少,但久病導致正氣虛弱,應該使用何首烏、姜衣、牛膝炭、青蒿、潞黨參、鱉甲、鮮佛手、稻葉、全當歸、茯神等藥物,以扶正祛邪。病後氣血不固,容易感受外邪,出現漏下赤白等症狀,左寸脈微細,應以調補氣血為主,使用防風、黨參、白芍、當歸、石斛、黃耆、茯神、香附、生地、貫眾等藥物治療。
(案298)陳興宗,四月。壯熱有汗,頭重脘痞,咳嗽痰稠,溲熱莖痛,腹鳴,脈軟,舌紅光亮。溫邪郁久化熱,熱久動濕,治不中肯,胃陰反耗,且擬利濕養津,用仲景法。
滑石(四錢),鮮石斛(五錢),杏仁(四錢),枳枸子(四錢),阿膠(一錢半),冬瓜皮子(合六錢),佩蘭(一錢半),穀芽(七錢),連翹(三錢),枇杷葉(五錢),蘆根(七錢)
白話文:
陳興宗在四月時患病,症狀是發高燒伴有汗,頭昏沉、胸悶,咳嗽痰多且黏稠,小便灼熱、陰莖疼痛,肚子咕嚕叫,脈象軟弱,舌頭紅而光亮。這是因為溫邪久郁化熱,熱邪久留又導致濕氣,之前的治療方法不得當,反而耗損了胃陰,因此需要以利濕養津為治療方向,並參考仲景醫學的方劑。處方:滑石四錢,鮮石斛五錢,杏仁四錢,枳枸子四錢,阿膠一錢半,冬瓜皮子六錢,佩蘭一錢半,穀芽七錢,連翹三錢,枇杷葉五錢,蘆根七錢。
諸症皆愈,多食甜膩致脘腹痞滿不爽,宜苦辛開降。前方去阿膠,加川連、川樸、蔞皮、半夏。
(案299)管少泉(茂才)令郎訥之,年未冠。夏末秋初患瘧,自知暑濕,進清化之品,神昏不語,兩目直視,脈象芤大,舌無華色,苔黑且干。邀余同議沙參白虎合牛黃丸,按脈憑證,十分中肯,而服後病勢更危,到四鼓時,身僵如屍,肢末失溫,舉家惶惶。切脈尚芤,思《脈訣》云:芤主失血。
遂詢其曾見血否?答云:鼻血盈碗,前三天見過。余喜曰:無恐也!此是氣分之熱由血去舍空而逆傳營中耳。即以鮮生地五兩煎湯,調紫雪丹五分灌之,天明神清熱淡,劑以氣血兩清而愈。
白話文:
患者各种症状都好了,但因为吃太多甜腻的食物,导致脘腹胀满不舒服,应该用苦辛的药来开降。之前方子里去掉阿胶,加入川连、川朴、蔞皮、半夏。
(案例299)管少泉(茂才)的儿子訥之,年未满二十岁。夏末秋初的时候患了疟疾,自己知道是暑湿造成的,就服用清化之物,结果神志昏迷不说话,两眼直视,脉象芤大,舌头没有华色,苔黑且干。邀请我一起商量,用沙参白虎汤合牛黄丸,根据脉象和症状,十分中肯,但服用后病情更加危重,到了四更时,身体僵硬如同尸体,四肢末端失温,全家人都很惊慌。切脉还是芤脉,想起《脉诀》里说:芤脉主失血。
于是就询问他是否流过血?回答说:三天前流过鼻血,装满了碗。我高兴地说:不用担心!这是气分之热因血去而舍空,逆传到营中造成的。于是用鲜生地五两煎汤,调和紫雪丹五分灌服,天亮时神志清醒,热度减退,用气血双清的方法治疗,病就好了。
(案300)白衣庵本師太,年三十許。同治甲戌十月中旬患牙宣出血如泉,不痛。醫投瀉火斂補。延至光緒丁丑三月,其血愈多,兼感時邪,凌秀甫用清肝化邪之品,諸恙漸平,勞神太過,背寒身熱,時盛時衰,心嘈不寐,咽癢咳嗆,足冷至膝,耳鳴頭眩,再投前方不效,而反嘔吐苦水,色如膽汁,脈形右關弦大,尺部如無,左尺細數,關脈細弦。
余曰:此木失血養,沖胃擊肺,是震下之陽,坎中之陽孤飛於上,所謂龍雷之火,皆陰中之火也。亢龍有悔,豈不危乎?純陰之品愈潑愈熾,必當據其窟穴而招之。日月出矣,爝火無光;然火已在上,亦宜苦寒以折之。爰以既濟湯意,用連、桂、柏、斛等類,肉桂、黃柏為末飯丸,藥湯送下,背寒嘔嘈即釋。
白話文:
白衣庵的師太,年約三十歲,同治甲戌年十月中旬牙齦流血不止,如同泉水湧出,卻不感到疼痛。醫生開了瀉火斂補的藥方,但一直到光緒丁丑年三月,出血情況愈發嚴重,又加上染上時邪。凌秀甫用清肝化邪的藥物,病情才逐漸好轉。不過師太因勞神過度,背部發寒、身體發熱,時好時壞,心煩意亂、失眠,喉嚨癢、咳嗽並帶有嗆聲,腳冷至膝蓋,耳鳴頭暈。再次服用之前的藥方無效,反而出現嘔吐苦水,顏色像膽汁,脈象右關脈弦大,尺脈幾乎摸不到,左尺脈細數,關脈細弦。
我說:“這病症是因失血導致肝木失養,衝擊脾胃,進而影響肺金,這是震下之陽,坎中之陽孤獨地浮游在上,也就是所謂的‘龍雷之火’,都是陰中之火。亢龍有悔,豈不危險?純陰藥物越用越烈,反而加重病情,必須要找到它的根源,加以引導。太陽月亮都出來了,螢火蟲的光芒就微不足道;但火勢已在上方,也應該用苦寒之物來抑制它。”因此我仿照[既濟湯]的方意,用連翹、桂枝、柏樹枝、黃芩等藥材,並將肉桂、黃柏研磨成末,做成飯丸,用藥湯送服。結果背部發寒、嘔吐嘈雜的症狀馬上就消失了。
自汗不寐,火升足冷,牙宣不止,以熟地、白芍、歸身、安桂、丹皮補攝納腎,引火歸原,一劑汗收咳止,得寐納加,遂以六味去萸、苓,加肉桂、沙參、白芍、歸身,二劑血止,十劑而起榻出外。
(案301)劉坤觀。丁丑七月中患瘧,截之太早,左脅結母。戊寅五月,微寒微熱,瘧母脹大如卵,一醫以為食積也,大投化滯破氣,以致脹至心口,下及陰丸,按之如石,脈餘部皆弦,右關緩大。曰:此邪依肝絡而為巢窟,治宜安撫,或宜緩攻,右脈不弦未為死候。授以楝、旋、絳、連、萸、蔥、香附、滋腎丸為方,十劑諸恙漸減,以香砂六君丸晚服,滋腎丸早服,調理半月而康。朝陽門外莊涇潭沈和尚敘。
白話文:
病人原本自汗、失眠、口干舌燥、腳冷、牙齒不停地晃動,醫生用熟地、白芍、當歸、桂枝、丹皮來滋補腎氣,引火歸元,一劑藥後就止住了汗、咳,也睡得着了,醫生又加了六味地黃丸去掉茱萸、茯苓,再加入肉桂、沙參、白芍、當歸,两剂药后止住了血,十剂药后病人就可以下床出门了。
刘坤观,丁丑年七月中患了疟疾,治疗过早,导致左胁疼痛,结块。戊寅年五月,病人稍微发寒发热,疟疾结块如同鸡蛋般大小,一位医生以为是积食,就大量服用化滞破气的药物,结果导致胀痛到了心口,一直蔓延到阴囊,按压如同石头一般坚硬,脉象其他部位都弦紧,右关脉却缓而大。医生说,这是邪气依附肝经,形成了巢穴,治疗应该安抚,或者缓和地攻邪,右关脉不弦紧,还不算危险。医生给病人开了楝皮、旋覆花、赤芍、黄连、茱萸、葱白、香附、滋肾丸的方剂,服用十剂后症状逐渐减轻,医生又嘱咐病人晚上服用香砂六君丸,早上服用滋肾丸,调理半个月后康复了。这是朝阳门外庄泾潭沈和尚叙述的。
(案302)邊鶴清。素疾眩暈痰多,茲因疾走長途,咳嗽氣怯,痰中有血,脈細舌紅,腎肝不足,痰阻上焦,行路過勞,血絡受傷。治法以調補為主,滌痰和絡佐之。
大生地,黑豆衣,絲瓜絡,杏仁,白前,淡蓯蓉,牛膝炭,冬瓜子,青黛,竹茹
血止,痰多而韌,頭暈盜汗,脈細。前方加牡蠣、川貝,去蓯蓉、絲瓜絡。
(案303)陶聘三。努力氣逆,絡松血溢,從氣為血帥論治。
白話文:
案302:邊鶴清
邊鶴清先生,平日就容易頭昏眼花,痰多。最近因為長途奔波,又咳嗽氣喘,痰中帶血,脈搏細弱,舌頭紅。這是因為腎臟和肝臟虛弱,痰濕阻滯上焦,旅途勞累,血管受損。
治療方法以調補為主,清除痰濕和修復血管為輔。
藥方如下:
- 生地黃
- 黑豆衣
- 絲瓜絡
- 杏仁
- 白前
- 淡蓯蓉
- 牛膝炭
- 冬瓜子
- 青黛
- 竹茹
如果出血止住,痰多且粘稠,頭昏盜汗,脈搏細弱,則需在原方基础上加入牡蠣和川貝,去掉蓯蓉和絲瓜絡。
案303:陶聘三
陶聘三先生,努力过度,導致氣逆,血管损伤,出現血溢。應根據“氣為血之帥”的理论進行治疗。
香附,丹皮,牛膝,山茶花,降香汁,丹參,蘇子,藕汁,川石斛,白芍
(案304)蔣德。左關脈弦實,咽中干癢,咳嗽血塊,漸加嘔惡,舌苔糙膩,肝火夾痰刑肺也。秋金司令,木尚不和,恐其增劇於春時。
羚羊角,蛤殼,川貝母,杏仁,旋覆花,元參,山梔,絲瓜絡,藕汁,側柏葉炭,白茅花
白話文:
香附、丹皮、牛膝、山茶花、降香汁、丹參、蘇子、藕汁、川石斛、白芍。
蔣德左邊關脈弦緊實,喉嚨乾燥發癢,咳嗽帶血塊,逐漸加重,出現嘔吐噁心,舌苔粗糙黏膩,這是肝火夾痰犯肺所致。秋季金氣主事,木氣尚未調和,恐怕病情會在春季更加嚴重。
羚羊角、蛤殼、川貝母、杏仁、旋覆花、元參、山梔、絲瓜絡、藕汁、側柏葉炭、白茅花。
(案305)錢誠德內,三月。因驚致心膽之火外越,肺金受刑,咳嗽痰血,舌紅心悸,脈數少寐。治以瀉火清金。
生甘草(三分),木通(一錢),白前(一錢半),川石斛(三錢),冬瓜子(三錢),蛤殼(五錢),青黛(三分),生穀芽(五錢),朱茯神,川貝(四錢),杏仁(四錢)
咳減血止,心悸不定,加龍齒,去木通。
(案306)陸裁縫子,六月。壯熱有汗,白㾦已見,氣喘鼻血,便艱溲少,臥則神昏譫語,撮空肢痙,脈數苔黃。暑風濕內陷,擬清泄法。
白話文:
三月,錢誠德因驚嚇導致心膽之火外溢,傷及肺金,出現咳嗽、痰血、舌紅、心悸、脈數、少寐等症狀。醫生診斷為火熱傷肺,開了瀉火清金的藥方:生甘草、木通、白前、川石斛、冬瓜子、蛤殼、青黛、生穀芽、朱茯神、川貝、杏仁。服用後,咳嗽和血痰減輕,但心悸仍然不定,便加了龍齒,並去掉了木通。
六月,陸裁縫之子出現壯熱、出汗、白喉、氣喘、鼻血、便祕、尿少、昏迷譫語、肢體抽搐、脈數、舌苔黃等症狀。醫生診斷為暑熱風濕內侵,擬定了清泄的治療方案。
羚羊角(一錢半),杏仁(三錢),連翹(二錢),川貝(三錢),牛蒡子(三錢),滑石(三錢),銀花(一錢半),桑葉(三錢),枇杷葉(五錢),牛黃丸(一粒)
各恙悉平,脈舌如前,仍擬原方加減。
照前方去羚羊角、牛蒡子、牛黃丸,加豆卷(三錢)、通草(四分)
(案307)顧芳洲內,八月。灼熱口渴,嘔血鼻衄,頭疼肢麻,脈右寸動,舌紅苔白,懷孕六月。際此暑熱內熾熱深,恐其胎墜,急擬清泄保胎法。
白話文:
病人症狀皆已平息,脈象舌苔與之前相同,繼續服用原方加減。將方中羚羊角、牛蒡子、牛黃丸去除,添加豆卷三錢、通草四分。這是八月顧芳洲的病例,病人症狀為灼熱口渴、嘔血鼻衄、頭疼肢麻,脈象右寸動,舌頭紅苔白,懷孕六月。正值暑熱炎炎,擔心胎兒不保,急需清熱瀉火保胎。
淡黃芩(二錢),青蒿(三錢),豆豉(三錢),桑葉(三錢),川貝母(一錢半),知母(一錢半),山梔(一錢),葦根(四錢),竹茹(三錢),藿香(一錢半),佩蘭(一錢半)
又,去川貝、豆豉、山梔,加川石斛三錢、云茯神一錢半。
(案308)羅,左。咳嗽失血,用和絡宣肺,血去而咳存,頭痛脈數,木火上升,養陰和陽為治。
生地(四錢),黑豆衣(三錢),杏仁(四錢),生香附(一錢半),牛膝(三錢,炒炭),羚羊角(一錢半),白前(一錢半),飛青黛(三分),白芍(一錢半),阿膠(一錢半),藕汁(一杯)
白話文:
淡黃芩、青蒿、豆豉、桑葉、川貝母、知母、山梔、葦根、竹茹、藿香、佩蘭各取適量,但可以將川貝、豆豉、山梔換成川石斛和云茯神,比例為川石斛三錢、云茯神一錢半。
此方用於治療左邊咳嗽伴有咳血,並伴有頭痛、脈搏跳動快的症狀。其原理是通過和絡宣肺,使血止咳消,再以養陰和陽來治療因木火上升導致的頭痛脈數。
配方包含生地、黑豆衣、杏仁、生香附、牛膝(炒炭)、羚羊角、白前、飛青黛、白芍、阿膠,以及一杯藕汁。
滋水涵木,咳嗽大減。加磁石、熟地、元參、蓯蓉,去白前、杏仁、羚羊角。
(案309)張二和。胃熱唾血。
川石斛,三七,丹皮炭,牛膝炭,降香,竹二青,藕汁,側柏葉,馬蘭根,山梔
血止,加女貞子,去側柏葉、降香。
(案310)周,右。胃脘痛,綿綿不止,已一載矣。脈細緊數,舌中光亮。木邪侮土,胃液受劫,宜疏肝養胃法治之。
瓜蔞皮(四錢),香附(一錢半),生穀芽(七錢),山梔(一錢),干藿香(四錢),沉香(三分),鮮橘葉(五片),金鈴子(一錢半),鬱金(一錢半),合歡皮(三錢)
白話文:
滋潤水氣,滋養肝木,咳嗽明顯減輕。再加入磁石、熟地、元參、蓯蓉,去掉白前、杏仁、羚羊角。
(案例309)張二和,胃火旺盛,吐血。
使用川石斛、三七、丹皮炭、牛膝炭、降香、竹二青、藕汁、側柏葉、馬蘭根、山梔。
出血止住後,再加入女貞子,去掉側柏葉、降香。
(案例310)周某,右側胃脘疼痛,綿綿不斷,已經一年了。脈象細數緊,舌頭光亮。木邪侵犯脾土,胃液受損,宜用疏肝養胃的方法治療。
使用瓜蔞皮、香附、生穀芽、山梔、干藿香、沉香、鮮橘葉、金鈴子、鬱金、合歡皮。
脘痛止。
鮮薤白頭,鮮橘葉,蘇羅子,穀芽,鮮玫瑰花,干霍斛,旋覆花,蔞皮
(案311),沈,右,四月,南碼頭。胃脘痛,痛甚則頭搖牙咬目直視,時太息,胸中痞塊上撐至咽,下降至腹,四肢皆冷,脈形沉弦。肝木侮土,木旺生風,最多痙厥。
旋覆花(三錢),左金丸(五分),新絳(七分),穀芽(五錢),宋半夏(一錢半),金鈴子(二錢),香附(三錢),薤白(五錢),石決明(一兩),玫瑰花(十朵),檀香汁(四分)
白話文:
胃痛止住了。
用鮮薤白頭、鮮橘葉、蘇羅子、穀芽、鮮玫瑰花、干霍斛、旋覆花、蔞皮。
患者沈某,男性,四月在南碼頭就診。症狀為胃脘痛,疼痛劇烈時頭搖牙咬,眼睛直視,時常嘆氣,胸中痞塊上頂至咽喉,下降至腹部,四肢冰冷,脈象沉弦。診斷為肝木克脾土,肝氣過盛化風,導致痙厥。
處方:旋覆花三錢,左金丸五分,新絳七分,穀芽五錢,宋半夏一錢半,金鈴子二錢,香附三錢,薤白五錢,石決明一兩,玫瑰花十朵,檀香汁四分。
厥痛皆緩。前方加瓜蔞皮、雪羹,去石決明。
納食作痛,逾時痛止,脾虛運遲,治以健中。
茯苓(三錢),宋半夏(一錢半),玫瑰花(五分),木瓜(七分),於術(一錢半),砂仁殼(三分),旋覆花(三錢),穀芽(一兩),香附(三錢),瓜蔞皮(五錢)
土虛木克,服抑扶法已獲大效。茲擬丸方以圖全效。
白蒺藜(三兩),雲茯苓(二兩),白芍(一兩),於術(一兩半),甘枸杞(五錢),白歸身(一兩半),生熟地(各三兩),甘草(五錢),生香附(三兩),西砂仁(三錢)
白話文:
手腳冰冷疼痛的症状都緩解了。藥方裡加入瓜蔞皮、雪羹,去除石決明。
吃飯時感到疼痛,過一陣子疼痛就停止,是脾虛運化遲緩,用健脾的藥物治療。
茯苓三錢,宋半夏一錢半,玫瑰花五分,木瓜七分,於術一錢半,砂仁殼三分,旋覆花三錢,穀芽一兩,香附三錢,瓜蔞皮五錢。
土虛木克,使用抑制扶正的治療方法已經取得了很大效果。現在擬定丸劑方劑,希望能達到完全康復的效果。
白蒺藜三兩,雲茯苓二兩,白芍一兩,於術一兩半,甘枸杞五錢,白歸身一兩半,生熟地各三兩,甘草五錢,生香附三兩,西砂仁三錢。
為末,以阿膠一兩、雞子黃五枚和丸桐子大,空心服五十丸,以紫檀香湯送。
(案312)張云甫。體虛腑實,攻補互用。黃龍湯加兩頭尖。
下宿垢數次,脘腹痛減,兩胯堅核未退,溲仍濃赤,脈和苔糙,濕熱毒三者內盛,清化為治。
鮮首烏(四錢),金銀花(一錢半),燈心(五分),黨參(四錢),青麟丸(四錢),仙遺糧(三錢),青黛(三分),石斛(四錢),槐花(四錢),生草梢(七分),綠豆(五錢),麥仁(四錢)
白話文:
最後,用阿膠一兩、雞蛋黃五枚混合在一起,搓成桐子大小的丸子,空腹服用五十丸,用紫檀香湯送服。
(案例312)張云甫,身體虛弱,內臟實證,因此要同時進行攻邪和補虛治療。黃龍湯中加入兩頭尖。
他瀉下宿垢數次後,脘腹疼痛減輕,但兩胯堅硬腫塊未退,小便仍然濃濁發紅,脈象和緩,舌苔粗糙,說明體內濕熱毒素仍然很盛,需要清化濕熱毒素才能治癒。
藥方:鮮首烏四錢,金銀花一錢半,燈心五分,黨參四錢,青麟丸四錢,仙遺糧三錢,青黛三分,石斛四錢,槐花四錢,生草梢七分,綠豆五錢,麥仁四錢。
十餘帖至今未發。
(案313)王炳內。脘痛,痛極則神迷作嘔,嘔出痰涎酸水方緩,忽寒忽熱,四肢時戰,脈沉弦,苔薄白。詢知動怒而發,肝氣素郁,怒則陡升莫制,有暈厥之慮,擬平肝調氣治之。
川楝子(二錢半),生香附(三錢),蘇梗(五分,磨沖),茯苓(三錢),石決明(七錢),宋半夏(一錢半),橘絡(四分),玫瑰花(五朵),左金丸(一錢),薑汁炒竹茹(一錢半)
痛減,寒熱不減,兩和為治,前方去石決明,加青蒿、娑羅子。
白話文:
患者服用了十多帖藥,至今病症仍然沒有好轉。患者王炳內,脘部疼痛,疼痛至極時會昏迷作嘔,嘔出痰涎和酸水後才緩解,身體忽冷忽熱,四肢時常發抖,脈象沉而弦,舌苔薄白。詢問得知患者因動怒而發病,平時肝氣鬱結,怒火上衝難以控制,有昏厥的風險,因此擬定以平肝調氣的方藥治療。
處方:川楝子二錢半,生香附三錢,蘇梗五分(磨成粉沖服),茯苓三錢,石決明七錢,宋半夏一錢半,橘絡四分,玫瑰花五朵,左金丸一錢,薑汁炒竹茹一錢半。
服藥後,疼痛減輕,但寒熱症狀未減,因此再次調整藥方,去掉了石決明,加了青蒿和娑羅子。
(案314),羅,右。痛吐且咳,肺不肅降也,治以尤氏法。
紫菀(二兩),蛤殼,宋半夏,香附,左金丸,杏仁,蔞皮,旋覆花,楝實,川石斛
投飼鶴散人法,痛止皆止,飲食亦加,天癸不調,郁久傷肝也。須丸藥日以圖十全之功。
生地,歸身,黃耆,旋覆花,桂枝,熟地,香附,丹參,瓜蔞皮,黃連,白芍,黨參,牛膝,紫菀,甘草
為末,合歡萱花湯泛丸如桐子,橘葉湯送。
(案315)陶匯子,夏家橋。初病脘痛,喜熱湯,喜揉按。交大寒後左耳腫痛流膿,頭疼眩暈,筋瘛肢冷,心悸欲惡,便瀉稀水。近日腹中冷氣上升則神昏譫語,棄衣而狂,逾時自醒,脈右弦,左勁,唇赤舌邊微紅,此肝木太過,衝犯胃土而痰阻神機也,法當平其太過,扶其不及,佐以清宮滌痰之品。
白話文:
羅姓患者,右側疼痛伴隨嘔吐和咳嗽,這是肺氣不降所致。醫生採用尤氏療法,用紫菀、蛤殼、宋半夏、香附、左金丸、杏仁、蔞皮、旋覆花、楝實、川石斛等藥物治療,疼痛和咳嗽都止住了,飲食也改善了。但患者天癸不調,長期鬱結傷肝,需服用丸藥慢慢調理,以期達到完全康復。
陶匯子,住在夏家橋。最初患病時,胃脘疼痛,喜歡喝熱湯,喜歡揉按。後來在遇到大寒之後,左耳腫痛流膿,頭疼眩暈,筋攣肢冷,心悸惡心,大便稀水。最近腹中冷氣上逆,導致神志昏迷,胡言亂語,脫衣服亂跑,過了一會兒又清醒過來。脈象右弦左勁,嘴唇紅舌邊微紅。這是肝氣過旺,衝犯脾胃,導致痰阻心神所致。治療方法應當平肝降火,補脾益氣,並佐以清熱化痰的藥物。
石決明(七錢),甘草(七分),金石斛(三錢),菖蒲(七分),羚羊角(一錢半),茯神(四錢,辰砂拌),旋覆花(二錢),香附(一錢半),菊花(一錢半),竹茹(三錢),海蜇(七錢)
酸甘法兼斂神散而愈。
(案316)陸,右。血下若崩,小腹並痛拒按,用歸附加味。
醋炒香附炭(五錢),蒲黃炭(五分),續斷肉(一錢半),醋炒歸身炭(一錢半),貫眾炭(三錢),川杜仲(一錢半),醋炒丹參炭(三錢),生艾絨(七分),廣鬱金(七分),童溲(一杯)
白話文:
石決明七錢、甘草七分、金石斛三錢、菖蒲七分、羚羊角一錢半、茯神四錢(辰砂拌)、旋覆花二錢、香附一錢半、菊花一錢半、竹茹三錢、海蜇七錢,酸甘法兼斂神散而愈。
陸案三百一十六,右側。血崩不止,小腹疼痛拒按,可用歸附加味。醋炒香附炭五錢、蒲黃炭五分、續斷肉一錢半、醋炒歸身炭一錢半、貫眾炭三錢、川杜仲一錢半、醋炒丹參炭三錢、生艾絨七分、廣鬱金七分、童溲一杯。
崩止痛定,去童便、丹參,加川石斛、茯苓。
(案317)徐,右。寒熱二發,忽而汛至。熱入血室,夜則神昏譫語撮空,天明略醒,耳聾便泄,腹鳴氣喘,咳嗽鼻扇,白疹密密,齒垢乾黑,舌質淡,苔干糙,脈疾。投小柴、玉女、達原無效。危急之秋,勉予牛黃膏合交加法,清氣血之燔。
丹皮(三錢),川貝(三錢),杏仁霜(三錢),鮮石斛(五錢),鬱金(三錢),桑葉(三錢),黑豆卷(三錢),鮮生地(四錢,薑汁拌),牛黃(二分,衝入),琥珀(五分,衝入),飛辰砂(五分,衝入),冰片(二釐,衝入)
白話文:
如果出現崩漏止住疼痛,並且有童便的情況,要先去掉丹參,再加入川石斛和茯苓。
(案例317)徐姓病人,右側身體出現寒熱交替發作的症狀,突然病情加重。熱邪侵入血室,晚上神志昏迷、胡言亂語、手腳亂舞,早晨稍微清醒,耳朵聽不見聲音,大便稀薄,肚子咕嚕咕嚕響,呼吸急促,咳嗽鼻塞,皮膚上出現密密麻麻的白疹,牙齒上有乾黑的垢,舌頭顏色淡白,舌苔乾燥粗糙,脈搏跳動很快。服用小柴胡湯、玉女湯、達原湯都無效。情況危急,勉強使用牛黃膏合交加法,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藥方:丹皮三錢,川貝三錢,杏仁霜三錢,鮮石斛五錢,鬱金三錢,桑葉三錢,黑豆卷三錢,鮮生地四錢(用薑汁拌勻),牛黃二分(研末衝服),琥珀五分(研末衝服),飛辰砂五分(研末衝服),冰片二釐(研末衝服)。
神清症減,少腹痛拒按。前方加桃仁、全當歸,去杏仁。
(案318)陶,右。產後反胃,至十朝而止,止後形寒,近加呵欠連連,四肢逆冷,脈微,舌光質白。二天陽氣受損,最多陽脫,暫擬仲景粳附法,以救中下兩傷。
粳米(一合),製半夏(一錢半),歸身(二錢),苡仁(三錢),附子(三分),白茯苓(三錢),桂心(三分),穀芽(五錢)
肢溫呵減,再擬參附法加歸身、朮、苓、陳皮、香附。
(案319)王,右,七月。蘇州。倒經症也。
白話文:
病人神志清醒,症狀減輕,腹部疼痛拒按。藥方中加入桃仁和全當歸,去除杏仁。
另一個案例,產婦產後反胃,十天后才停止,停止後身體畏寒,近來經常打呵欠,四肢冰冷,脈搏微弱,舌頭光滑,顏色白。這說明產後兩天陽氣受損,如果再不治療,可能會導致陽氣虛脫。目前擬用仲景的粳附法,救治中下焦的損傷。
藥方:粳米一合、製半夏一錢半、歸身二錢、苡仁三錢、附子三分、白茯苓三錢、桂心三分、穀芽五錢。
肢體溫暖,呵欠減少後,再用參附法,加入歸身、蒼朮、茯苓、陳皮、香附。
另一個案例,王姓女子,七月,蘇州人,患有倒經症。
側柏葉炭,茜根,丹參,牛膝梢,細生地黃,丹皮,全歸,生香附
吐衄皆定,喉中仍有血腥,再擬調經。
丹參(三錢),大黃(一錢半),澤蘭(一錢半),紫石英(三錢),當歸(三錢),生地(四錢),茜根(一錢半),烏賊骨(二錢),香附(三錢),赤芍(一錢半),牛膝(三錢),月季花(三朵)
(案320)張,右。血下若注,無有停休,眩暈難支,如立舟車之上,此乃營盤不能約束,腎虛無以固藏,危篤之症也。治以約營攝腎。
白話文:
側柏葉炭、茜根、丹參、牛膝梢、生地黃、丹皮、全歸、生香附這些藥材,可以止住吐血和鼻出血,但喉嚨裡依然有血腥味,需要再調經。
丹參三錢、大黃一錢半、澤蘭一錢半、紫石英三錢、當歸三錢、生地四錢、茜根一錢半、烏賊骨二錢、香附三錢、赤芍一錢半、牛膝三錢、月季花三朵,這些藥材一起服用。
(案320)張某,右邊。血流不止,像水一樣不停地流出來,頭昏眼花,站立不穩,就像坐在船上一樣晃動,這是因為營氣不能約束,腎虛不能固攝精血,非常危急的症狀。治療要以收斂營氣、補益腎氣為原則。
山茶花炭(一錢半),焦山梔(七分),杜仲炭(一錢半),醋炒歸身(三錢),生地炭(三錢),新絳炭(四分),醋炒,香附(三錢),貫眾炭(三錢),黑豆衣(三錢)
崩暈悉止,危症幸安,脈來九至即歇,安敢妄許挽回。培血必先補氣,茲宗其旨。四君子湯加生地、杜仲、歸身。
(案321)陶近陽母,九月,宋家涇。始由類瘧有汗,久延致壯熱有汗,頭疼口渴,胸悶作惡,舌苔乾黑,脈形軟數,此伏暑內蘊也。夫暑必夾濕,初起暑濕相半,今則濕去暑存,化燥而傷津也。今先救津泄邪,以潔烈焰之燔。
白話文:
山茶花炭一錢半,焦山梔七分,杜仲炭一錢半,醋炒歸身三錢,生地炭三錢,新絳炭四分,醋炒,香附三錢,貫眾炭三錢,黑豆衣三錢。這些藥材能止住崩暈,讓危症患者安然無恙。脈搏跳動九下就停了,不敢妄言能挽回生命。補血必須先補氣,藥方以此為宗旨,在四君子湯中加入生地、杜仲、歸身。
陶近陽的母親,九月在宋家涇,一開始像是瘧疾伴有汗,久病發展成壯熱有汗、頭痛口渴、胸悶作嘔、舌苔乾黑、脈象軟弱數脈,這是暑熱伏在體內所致。暑熱必定夾雜濕氣,一開始暑濕各半,現在濕氣已去,暑熱留存,轉化成燥熱傷津。現在先要救治津液,泄去邪氣,以潔淨烈火焚燒般的暑熱。
葦根(七錢),豆豉(四錢),蘇葉(三分),竹二青(三錢),鮮斛(七錢),山梔(一錢),川連(四分),佛手(一錢),青蒿(三錢),桑葉(三錢)
前方滋液散邪,服後熱即涼清,繼而復熱,熱勢較前大減,苔轉薄黃,作嘔亦止。再擬清泄少陽,以杜其復瘧之路。
酒炒黃芩(一錢半),清蒿(三錢),佛手(一錢半),茯神(一錢半),川貝(三錢),佩蘭(一錢半),竹茹(二錢),藿香露(二兩),金斛(四錢),桑葉(一錢半),葦根(五錢),荷花露(一兩)
但熱不寒,舌色根灰中白,再擬清熱滲濕。
白話文:
患者服用葦根、豆豉、蘇葉、竹二青、鮮斛、山梔、川連、佛手、青蒿、桑葉後,體內熱氣消退,感覺涼爽,但之後又出現熱症,只是熱度比之前減弱,舌苔轉為薄黃色,嘔吐也止住了。因此,醫生需要繼續使用清泄少陽的藥物,防止瘧疾再次發作。
醫生使用了酒炒黃芩、清蒿、佛手、茯神、川貝、佩蘭、竹茹、藿香露、金斛、桑葉、葦根、荷花露等藥物。患者雖然不再感到寒症,但舌頭顏色依然是灰白色,因此醫生需要再用清熱滲濕的藥物治療。
糯稻根(一兩),蔞皮(三錢),黃芩(一錢半),佛手(一錢),枇杷葉(四錢),旋覆花(二錢),滑石(三錢),杏仁(三錢),天花粉(一錢半),鮮斛(三錢),蘭葉(三錢),薔薇露(一兩)
(案322)許阿大,九月。灼熱有汗,白疹密布,頻頻瀉泄,脘腹脅內膨滿,小溲全無,鼻扇口渴。伏邪夾濕相蒸,表裡上下俱病,且擬屠氏法。
滑石(四錢),連翹(一錢半),生樸(五分),蠶砂(四錢),桑葉(三錢),苡仁(三錢),銀花(一錢半),葦根(四錢),黃芩(一錢半),豆卷(四錢)
白話文:
許阿大在九月患病,症狀包括發熱出汗、全身佈滿白色疹子、頻繁腹瀉、胸腹脅肋脹滿、小便不通、鼻子扇動、口渴。醫生診斷認為是外邪入侵,夾雜濕氣,導致表裡上下皆病,並擬定屠氏法治療。
處方:滑石四錢、連翹一錢半、生樸五分、蠶砂四錢、桑葉三錢、苡仁三錢、銀花一錢半、葦根四錢、黃芩一錢半、豆卷四錢。
(案323)俞瑞卿侄,東皋村。下痢赤白,少腹並痛及脘,昨日痛痢甚而全不納食,刻下胃氣稍蘇,痛痢似緩,脈細數,右關較實,四末失溫,小溲極少,口渴,苔薄白。此伏邪內盛,食滯陽明之明症也。擬以元功正治法,再佐養胃湯治之。
貫眾炭(二錢),銀花炭(二錢),槐花炭(一錢半),廣藿梗(一錢半),穀芽(生炒,合八錢),鮮佛手(一錢半),紅燈心(五分),地枯樓(一錢半),陳松羅茶(三錢),砂糖拌淡蜇(四錢)
前方去地枯樓、海蜇、松羅茶,加金斛、茉莉、鮮香稻葉
(案324)蘇茂賢,八月,石頭浜。熱勢雖淡,仍不更衣,氣促痰稠,痞脘,不飢不渴,舌赤苔黃,額汗多而白疹隱隱,脈來軟數。伏邪留戀,腑氣不通,證情未入坦途,姑擬宣白承氣意為之,俾邪從下達為吉。
白話文:
俞瑞卿的侄子,住在東皋村。他患了痢疾,排出赤白便,下腹疼痛並連及胃脘,昨天疼痛和痢疾加重,完全不能進食,現在胃氣稍微恢復,疼痛和痢疾似乎減緩,脈象細數,右關脈較實,四肢冰冷,小便量極少,口渴,舌苔薄白。這屬於伏邪內盛,食滯陽明之明證。我打算用元功正治法治療,再輔以養胃湯。
藥方如下:貫眾炭(二錢)、銀花炭(二錢)、槐花炭(一錢半)、廣藿梗(一錢半)、穀芽(生炒,共八錢)、鮮佛手(一錢半)、紅燈心(五分)、地枯樓(一錢半)、陳松羅茶(三錢)、砂糖拌淡蜇(四錢)。
上方去掉地枯樓、海蜇、松羅茶,加金斛、茉莉、鮮香稻葉。
蘇茂賢,八月,住在石頭浜。雖然熱勢已經減弱,但他依然不換衣服,氣喘痰稠,胃脘痞塞,沒有食慾也沒有口渴,舌頭紅苔黃,額頭汗多,隱隱有白疹,脈象軟數。伏邪留戀,腑氣不通,病情尚未完全好轉,我暫且擬定以宣白承氣湯的意旨治療,使邪氣從下排出為吉。
瓜蔞(一兩),川貝(四錢),杏仁(四錢),旋覆花(二錢),知母(一錢半),葦根(一兩),通草(六分),枇杷葉(一錢),枳殼(一錢,麻油炒),紫菀(四錢),黃芩(二錢)
照前方去枳殼、葦根、通草、蔞,加冬瓜子(五錢)、川斛(五錢)、茯神(四錢)
(案325)宋松,十一月,蘇家谷。堅積久戀不化,外邪襲肺,脘間並痛拒按,壯熱無汗,氣喘鼻扇,頭汗多,咳嗽頻頻,痰中有血,投消導則血愈多,進涼散則痛益甚。表裡皆病,主以辛平表散,輔以鹹味軟堅,再佐食譜解毒法。
白話文:
瓜蔞一兩,川貝四錢,杏仁四錢,旋覆花二錢,知母一錢半,葦根一兩,通草六分,枇杷葉一錢,枳殼一錢(麻油炒),紫菀四錢,黃芩二錢。
之後去掉枳殼、葦根、通草、瓜蔞,再加入冬瓜子五錢、川斛五錢、茯神四錢。
一位名叫宋松的病人,在十一月蘇家谷,因積食久久不化,又受外邪入侵肺部,導致脘腹疼痛拒按,發熱無汗,氣喘鼻塞,頭部出汗多,咳嗽頻繁,痰中帶血。使用消導藥物,血反而更多,服用涼散藥物,疼痛更加劇烈。此病症表裡皆病,應以辛平之品疏解外邪,輔以鹹味軟堅,再配合食譜解毒。
牛蒡子(四錢),瓜蔞皮(七錢,鹽水炒),川貝(三錢,鹽水炒),紫菀(五錢),薄荷葉(五分),新絳炭(四分),姜衣(二分),杏仁(一兩),淡豆豉(四錢),旋覆花(二錢),羚羊角(一錢半),葦根(三錢),稻杆(三兩,煎湯代水煎藥)
壯熱神迷,脘腹並痛,按之益甚,甚至氣火上衝則頭角筋瘛,額汗如雨,鼻扇喘咳,痰膠面青唇碎,叉手冒心,大便頻瀉黃水,舌邊赤,苔微黃,津液皆干,脈弦洪滑數。此伏邪收斂於肺胃,氣不和而風陽內煽也,閉脫在即。勉書降肺和胃應之。
白話文:
牛蒡子用四錢,瓜蔞皮用七錢,用鹽水炒過,川貝用三錢,也用鹽水炒過,紫菀用五錢,薄荷葉用五分,新絳炭用四分,姜衣用二分,杏仁用一兩,淡豆豉用四錢,旋覆花用二錢,羚羊角用一錢半,葦根用三錢,稻杆用三兩,用來煎湯代替水煎藥。
患者出現高燒神志不清,腹部疼痛,按壓時疼痛加重,甚至出現氣火上衝導致頭部、頸部肌肉抽搐,額頭汗水如雨,鼻子扇動,喘咳不止,痰液粘稠,面色蒼白,嘴唇發乾,雙手交叉捂住胸口,大便頻頻瀉出黃水,舌頭邊緣發紅,舌苔微黃,唾液乾燥,脈象弦數滑。這是因為邪氣潛伏收斂於肺胃,氣機不和導致風陽內煽,病情危急,隨時可能出現昏迷。用藥應當以降肺和胃為原則。
桑葉(三錢,米炒),鮮沙參(四錢),扁豆衣(二錢),白前(一錢半),牛蒡子(三錢),甘草(七分),冬瓜子(三錢),菊花(三錢),枇杷葉(五錢,薑汁妙),羚羊角(一錢半)
前方加紫菀(三錢)、射干(一錢半)、茅根(五錢)
投肅肺護胃兼熄風陽後,壯熱轉為寒熱時形,鼻扇止,額汗收,喘嗽亦減十之五六,脘腹舒而漸思飲食,大便正,小溲長,皆佳兆也。左關右寸右關弦洪滑數未知,乃肺經斂留之邪未肅,故紅疹化而白疹續布也。再擬:
桑葉(三錢),杏仁霜(三錢,青黛拌),川貝(三錢),菊花(四錢),桑皮(一錢半),六一散(七分再加甘草三分),羚羊角(一錢半),牛蒡子(二錢半),冬瓜子(五錢),枇杷葉(一兩)
白話文:
桑葉、鮮沙參、扁豆衣、白前、牛蒡子、甘草、冬瓜子、菊花、枇杷葉、羚羊角等藥材煎服,之後再加入紫菀、射干、茅根,服藥後,熱症轉為寒熱,鼻塞消失,額頭汗止,咳嗽喘息也減輕了五六成,腹部舒緩,逐漸想吃東西,大便正常,小便量多,都是好的徵兆。但左關脈、右寸脈、右關脈弦數滑洪,這說明肺經留下的邪氣尚未肅清,因此紅疹消退後又出現了白疹。接下來再用桑葉、杏仁霜、川貝、菊花、桑皮、六一散、羚羊角、牛蒡子、冬瓜子、枇杷葉等藥材煎服。
(案326)範茂內,九月,趙家港。下痢,古稱腸澼,謂澼滯而不爽也。醫投溫補升提,漸至白積變赤,或加爛魚之腸,或血水而麻沫相雜;胸悶不納,口渴,脘腹絞痛,氣促肢冷,神識時迷,左脈洪數,舌尖紅苔白。急危之秋,勉擬蔣氏法。
歸身(二錢),青蒿(三錢),川斛(四錢),檳榔(七分),生軍(一錢半),槐米(三錢),黃芩(一錢半),甘草(七分),紫菀(三錢),雪羹(一兩)
疫痢,進蔣氏法頗覺藥病相安,即當依方進步。
海蜇(一兩),蔞皮(三錢),紫菀(三錢),青蒿(三錢),地慄(五錢),甘草(七分),川斛(五錢),蓯蓉(三錢),冬瓜皮(一兩),歸身(二錢)
白話文:
九月,範茂內趙家港發生痢疾,病人腹瀉不止,伴隨胸悶、口渴、腹痛、呼吸急促、手腳冰冷、意識模糊等症狀,舌頭尖紅,舌苔白,脈搏洪大而快。醫生根據蔣氏法開了藥方,包括歸身、青蒿、川斛、檳榔、生軍、槐米、黃芩、甘草、紫菀、雪羹等。由於病情危急,醫生採用蔣氏法治療,發現藥效顯著,遂依方加藥,再加入海蜇、蔞皮、紫菀、青蒿、地慄、甘草、川斛、蓯蓉、冬瓜皮、歸身等,繼續治療。
病衰大半,即宜安撫。
石川斛(四錢),海蜇(七錢),豆腐鍋巴(一兩),二生稻(一兩),云神(三錢,青黛拌),老蓮子肉(三錢),大麥仁(三錢),地慄(五錢),鮮佛手(一錢半),冬瓜湯煎藥。
(案327)陳,左。春令陽升風動,內應乎肝,發為痛厥,足手麻木,治當柔肝。
白芍,醋炒當歸,旋覆花,桑枝,穀芽,甘草,醋炒香附,川楝子,川石斛,石決明
(案328)周,左。脘痛喜按,脈微,治以桂枝加味。
白話文:
病人虛弱衰退大半,就應該以安撫調養為主。用石川斛四錢、海蜇七錢、豆腐鍋巴一兩、二生稻一兩、云神三錢(青黛拌)、老蓮子肉三錢、大麥仁三錢、地慄五錢、鮮佛手一錢半,加冬瓜湯煎藥服用。
陳姓病人,左半身不適。春季陽氣上升,風氣躁動,內應肝臟,導致疼痛昏厥,足手麻木,治療應以柔肝為主。用白芍、醋炒當歸、旋覆花、桑枝、穀芽、甘草、醋炒香附、川楝子、川石斛、石決明等藥材。
周姓病人,左半身脘部疼痛,喜按壓,脈象微弱,治療應以桂枝加味方治療。
白芍,甘草,當歸身,香附,肉桂,大棗,金鈴子,茯苓
痛止,加西黃耆、潞黨參。
(案329)曹金觀內,七月,陳門涇。脘中頻痛,嘔吐痰沫蛔蟲,唇色時紅時白,脈來乍緩乍數,素喜香甜之物,乃蟲積症也。治以安蛔法。
蜀椒(三分),製半夏(一錢半),使君子(五枚),穀芽(四錢),烏梅(四分),金鈴子(二錢),左金丸(四分),香附(三錢),竹茹(一錢半),楝根皮(五錢),炙甘草(四分)
痛緩,前方加峻其制,以搗其穴。加雷丸、鶴蝨、榧子,去金鈴子、竹茹、香附。
白話文:
白芍、甘草、當歸、香附、肉桂、大棗、金鈴子、茯苓。
如果疼痛不止,再加上西黃耆、潞黨參。
(案例329)七月,曹金觀內,陳門涇。患者經常感到胃脘疼痛,還伴隨嘔吐痰沫和蛔蟲,嘴唇顏色時紅時白,脈象忽緩忽數,平時喜歡吃甜食,這是蟲積症。治療方法採用安蛔法。
蜀椒(三分)、製半夏(一錢半)、使君子(五枚)、穀芽(四錢)、烏梅(四分)、金鈴子(二錢)、左金丸(四分)、香附(三錢)、竹茹(一錢半)、楝根皮(五錢)、炙甘草(四分)。
如果疼痛緩解,再加重藥性,搗碎藥物後直接敷在疼痛的穴位上。另外,加入雷丸、鶴蝨、榧子,去除金鈴子、竹茹、香附。
(案330)張,幼,十一月。食犬肉、麵筋後著寒,寒食互結,脘腹並痛拒按,氣喘咳嗽,寒熱無汗,面浮肢腫,脈細緊,苔黃。治以消導散寒法。
白杏仁(五錢),雞內金(一錢半),木香(五分),豆豉(五錢),紅山楂(四錢),香櫞皮(七分),蘇梗(一錢半),蔥白(三枚),地枯樓(三錢),伏龍肝(一兩),枳殼(一錢)
白話文:
案330:張氏幼童,十一月發病。
病史:
張氏幼童,十一月時,因食用狗肉與麵筋後,染上寒症。寒熱交雜,導致脘腹疼痛拒按,氣喘咳嗽,寒熱交替且無汗,臉浮腫、四肢水腫,脈象細緊,舌苔發黃。
診斷:
此症為寒食互結,導致氣機阻滯,脾胃失調,寒邪凝滯於經絡,故見脘腹疼痛拒按、氣喘咳嗽、面浮肢腫等症狀。
治療:
以消導散寒法治療。
處方:
- 白杏仁(五錢)
- 雞內金(一錢半)
- 木香(五分)
- 豆豉(五錢)
- 紅山楂(四錢)
- 香櫞皮(七分)
- 蘇梗(一錢半)
- 蔥白(三枚)
- 地枯樓(三錢)
- 伏龍肝(一兩)
- 枳殼(一錢)
藥物分析:
- 白杏仁:潤肺止咳,降氣平喘。
- 雞內金:消食健脾,化積止痛。
- 木香:行氣止痛,健脾燥濕。
- 豆豉:解表散寒,解毒利濕。
- 紅山楂:消食化積,活血化瘀。
- 香櫞皮:理氣寬中,化痰止咳。
- 蘇梗:散寒解表,理氣止痛。
- 蔥白:散寒解表,通陽利竅。
- 地枯樓:消食化積,健脾和胃。
- 伏龍肝: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 枳殼:理氣化痰,消食導滯。
方劑作用:
此方以白杏仁、雞內金、木香、豆豉等藥物消食化積,理氣止痛,並用紅山楂、香櫞皮、蘇梗等藥物散寒解表,以伏龍肝、枳殼等藥物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共奏消導散寒、和胃止痛之功效。
注:
- 括號內的數字表示藥物的分量,以錢為單位。
- 方劑需根據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 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案331)錢,左,陸家角。食阻中州,過餌消導,遂致下血。今血止而腹滿且痛,大便溏,小溲少,脈細弦,舌紅苔白。乃肝因脾虧而來侮也。治以補脾抑肝。
於術,枳殼,冬瓜子,雪羹,廣鬱金,苡仁,香附,旋覆花,陳皮,金鈴子,吳萸
一劑知,二劑已。
(案332)陸竹坪,十一月。瘧後痢,痢後瘧,瘧後復痢,痢後復瘧,已累一歲,按法治之二月而始定。刻下飲食如常矣,惟兩膝之痛或發或止,或腫或不腫,內熱溲黃,究屬久戀之邪未淨,是痿症之漸也。《經》云:治痿獨取陽明。遵其旨為之,希報績焉。
金石斛(一錢半),西茵陳(三錢),桑枝(一兩),黃芩(五分),忍冬藤(五錢),麥門冬(一錢半),枇杷葉(五錢),細生地(三錢),甘草節(五分),東壁土(一兩)
白話文:
患者錢姓,左邊身體,居住陸家角。因飲食積滯,導致脾胃運化失調,進而出現下血的症狀。現在血止了,但腹部卻脹滿疼痛,大便稀溏,小便量少,脈象細弦,舌頭紅苔白。這是因為肝臟因脾虛而失調,進而侵犯脾胃所致。治療應以補脾健脾,抑制肝火為主。
藥方:枳殼、冬瓜子、雪羹、廣鬱金、苡仁、香附、旋覆花、陳皮、金鈴子、吳萸。
一劑藥後情況有所改善,兩劑藥後病症已痊癒。
患者陸竹坪,十一月發病。瘧疾之後出現痢疾,痢疾之後又出現瘧疾,反覆發作,已持續一年。經過兩個月的治療,病情才穩定下來,現在飲食已恢復正常,但雙膝疼痛時發時止,時腫時消,體內有熱,小便黃,這是由於久病邪氣未清,逐漸演變成痿症的徵兆。《內經》說:治療痿症應單獨取用陽明經。遵循這個原則治療,希望能收到效果。
藥方:金石斛(一錢半)、西茵陳(三錢)、桑枝(一兩)、黃芩(五分)、忍冬藤(五錢)、麥門冬(一錢半)、枇杷葉(五錢)、細生地(三錢)、甘草節(五分)、東壁土(一兩)。
病久元虛漸復,法當膏滋培補,暫用小劑偵探。
生地(四錢),天麥門冬(各一錢半),茵陳(一錢),杜仲(一錢半),熟地(三錢),忍冬藤(五錢),茯神(二錢半),阿膠(一錢),黃柏(一錢),金川石斛(合四錢),甘草(六分),枇杷葉(五錢)
(案333)陶維內,飯糰涇。產後三期,因鬱怒致憎寒壯熱,左脅脘腹刺痛,惡露時下,鼻血頭疼,口中苦膩,脘悶氣升,升則神迷不語,氣短作嘔,脈象細弦,苔色灰白。此中景所云「鬱冒兼夾暑邪」,乃危險症也。勉擬舒郁行血,佐顧外邪。兵法以寡以敵眾則當分擊者也。
童便炒香附(五錢),玫瑰花(十朵),廣鬱金(三錢),萬安沉香汁(五分),旋覆花(四錢),延胡索(一錢半),真紫降香汁(七分),紫丹參(四錢),澤蘭葉(一錢半),經霜桑葉(三錢),廣藿香(二錢)
白話文:
病人長期患病,身體虛弱逐漸恢復,應該用膏滋來滋補,先用小劑量試探。
藥方:生地四錢、天麥門冬各一錢半、茵陳一錢、杜仲一錢半、熟地三錢、忍冬藤五錢、茯神二錢半、阿膠一錢、黃柏一錢、金川石斛合四錢、甘草六分、枇杷葉五錢。
陶維內,飯糰涇,產後三期,因鬱怒致憎寒壯熱,左脅脘腹刺痛,惡露時下,鼻血頭疼,口中苦膩,脘悶氣升,升則神迷不語,氣短作嘔,脈象細弦,苔色灰白。這屬於中醫所說的「鬱冒兼夾暑邪」,是危險的症狀。必須設法舒解鬱氣,行血活血,並顧護外邪。用兵法來說,以少敵多就要分兵擊破。
藥方:童便炒香附五錢、玫瑰花十朵、廣鬱金三錢、萬安沉香汁五分、旋覆花四錢、延胡索一錢半、真紫降香汁七分、紫丹參四錢、澤蘭葉一錢半、經霜桑葉三錢、廣藿香二錢。
諸苦悉蠲,惟寒熱不定,理當專治伏邪。
豆卷,藿香,茯神,金石斛,姜皮,青蒿,桑葉,鬱金,川貝母,丹參
(案334)趙,右。抑鬱而後患瘧,寒熱極重,汗出不暢,頭疼口苦,脘痞太息,納呆,脈弦數,苔薄白。醫投清化不應,當用小柴合逍遙意。
柴胡(五分),製半夏(二錢),茯苓(三錢),藿香(二錢),黃芩(二錢),旋覆花(二錢),香附(三錢),橘皮(一錢),雞蘇散(三錢)
(案335)園上陳茂內。丙子五月二十五日冒雨,肺俞受寒,即起咳嗽背寒。至秋寒甚,而夜分內熱,口苦腹痛,尚能云為動作。丁丑正月初旬,其症漸劇,腹中聚癖攻痛,不飢不食,起坐頭眩,咳嗽不止,左關之脈乍弦乍數,舌光如鏡,不寐形槁。女科謂勞損已成,藥難挽救,乞余診視。
白話文:
病人各种苦楚都消除,只剩下寒热不定,应该专心治疗潜伏的邪气。
处方:豆卷、藿香、茯神、金石斛、姜皮、青蒿、桑叶、郁金、川贝母、丹参。
(案例334)赵姓病人,右边身体不适,抑郁之后患上疟疾,寒热症状非常严重,汗出不畅,头痛口苦,胃脘痞闷,呼吸不顺,食欲不振,脉象弦数,舌苔薄白。医生用清热化湿的方法治疗无效,应该用小柴胡加逍遥散的方剂。
处方:柴胡(五分)、制半夏(二钱)、茯苓(三钱)、藿香(二钱)、黄芩(二钱)、旋覆花(二钱)、香附(三钱)、橘皮(一钱)、鸡苏散(三钱)。
(案例335)陈茂内住在园子上。丙子年五月二十五日冒雨,肺俞受寒,马上就咳嗽背寒。到秋天寒气加重,晚上又发热,口苦腹痛,还能勉强活动。丁丑年正月初旬,症状逐渐加重,腹中积聚癖块疼痛,不饿不渴,不吃东西,起坐头晕,咳嗽不止,左关脉象时而弦紧时而数快,舌头光亮如镜,睡不着觉,形体枯槁。女科医生说劳损已成,药物难以挽救,请求我诊治。
按脈憑症是風寒固表,郁久化熱,竊居肝膽之絡,癖痛口苦,斯其的據。治以清邪宣絡,或有小補未可知也。果十劑而起榻行走。方用夏枯、桑葉、青蒿、旋、楝、絲、斛、茯、貝、蜇、鱉等味。至耘稻時將欲復原,誤聽人言童雞最補,殺而一頓食完,作脹,越日云亡。惜哉!此非死症而竟至於死,乃命之數定,人力不足以挽回耳。
(案336)張,右。脾司統血,腎主藏納。脾腎為先後二天,不振,血乃崩脫,色如屋漏水;五更泄瀉,一身黃腫,舌無華色,白苔滿布,脈形細代。勉擬扶元法,望能挽回於十一。
潞黨參,附子,絨艾炭,生雞內金,於邑術,黃耆,茯苓皮,冬蟲夏草,橘皮,用伏龍肝(二兩)、飯鍋焦(一兩,煎湯代水)
白話文:
病人因風寒入侵,久而久之化為熱邪,停留在肝膽經絡,導致腹痛、口苦,這就是病症的根源。治療應以清熱解毒,疏通經絡為主,可能也需要少量補益。十劑藥後,病人就能下床行走。藥方用夏枯草、桑葉、青蒿、旋覆花、苦楝皮、絲瓜絡、石斛、茯苓、貝母、海蜇、鱉甲等藥材。等到插秧季節,病人即將痊癒,卻聽信他人說童雞最補,便殺了一隻雞全部吃下,結果腹脹,第二天就去世了。真是可惜!這並不是絕症,卻最終導致死亡,只能說命運已定,人力無法挽回。
(案例336)張姓病人,右側身體有病。脾臟主統血,腎臟主藏納,脾腎是先後天的根本,功能失調,導致血失調而外溢,血色像屋頂漏水;五更時分腹瀉,全身浮腫,舌頭沒有光澤,布滿白苔,脈象細弱。勉強用扶元法治療,希望能挽回生命。
用潞黨參、附子、絨艾炭、生雞內金、於術、黃耆、茯苓皮、冬蟲夏草、橘皮,並用伏龍肝二兩、鍋焦一兩煎湯代替水。
又,去冬蟲夏草、雞內金,加歸身、杜仲、補骨脂。
代脈續,血崩止,五更腎泄得定,一身之腫亦退,危症轉關,再當大補。
東洋參(一錢半),附子(四分),補骨脂(一錢半),茯苓(三錢),野於術(三錢),歸身(一錢半),益智仁(四分),西黃耆(二錢),杜仲(一錢半),新會皮(一錢半)
(案337)陸,右。經漏已久,近日大下,脈細神疲,防虛脫。
黨參炭,丹參炭,蒲黃炭,醋香附,醋歸炭,生艾絨,杜阿膠,黑豆皮,貫眾炭,杜仲
(案338)陳,右。汛期漸後,來時腹痛腰楚,耳鳴眩暈,尺脈細軟。腎陰不足,奇經亦病矣。
白話文:
另外,去除冬蟲夏草、雞內金,加入歸身、杜仲、補骨脂。可以接續脈絡,止血崩,治五更腎泄,消除全身水腫,轉危為安,之後再大補。
東洋參(一錢半)、附子(四分)、補骨脂(一錢半)、茯苓(三錢)、野於術(三錢)、歸身(一錢半)、益智仁(四分)、西黃耆(二錢)、杜仲(一錢半)、新會皮(一錢半)
(案337)陸,右。經漏已久,近來大量出血,脈象細弱,精神疲乏,要預防虛脫。
黨參炭、丹參炭、蒲黃炭、醋香附、醋歸炭、生艾絨、杜阿膠、黑豆皮、貫眾炭、杜仲
(案338)陳,右。汛期過後,出現腹痛腰痠、耳鳴眩暈,尺脈細弱。腎陰不足,奇經也病了。
熟地(四錢),蓯蓉(三錢),黑豆衣(三錢),杜仲(三錢),歸身(一錢半),丹參(三錢),紫石英(五錢),香附,茯苓(三錢)
經來甚適,去黑豆、茯苓,加龜膠、鹿膠、月季花。
(案339)馬,右,馬姓棧涇。坐產九日,漿水去多,胎反上逆,腰痠腹痛,神倦難支,左肢微冷,昨夜昏厥一次。急擬扶正決津,最怕虛脫。
西洋參(三錢),生蒲黃(五分),元明粉(一錢半),全歸(八錢),桂圓肉(十枚),五靈脂(三錢),淮牛膝(五錢),香附(三錢),黑大豆(四十九粒)
白話文:
處方:熟地四錢、蓯蓉三錢、黑豆衣三錢、杜仲三錢、歸身一錢半、丹參三錢、紫石英五錢、香附、茯苓三錢。
經期正常者,去掉黑豆、茯苓,加入龜膠、鹿膠、月季花。
病人馬某,右側疼痛,九天前生產,惡露量多,胎盤上逆,腰酸腹痛,精神疲倦,左肢微冷,昨晚昏厥一次。急需扶正固津,最怕虛脫。
處方:西洋參三錢、生蒲黃五分、元明粉一錢半、全歸八錢、桂圓肉十枚、五靈脂三錢、淮牛膝五錢、香附三錢、黑大豆四十九粒。
午刻進藥,腐胎即下,惡露雖降,脘腹並痛,脈起。再擬去瘀生新。
全歸(三錢),丹參(三錢),香附(三錢),澤蘭葉(一錢半),延胡(一錢),山楂(三錢),益母草湯煎藥。
(案340)王,右,三月。懷孕七月,腰痠漏紅,急擬銀苧法,胎勿下墜為吉。
紋銀(一件),元米(一合),砂仁炒白芍(二錢),苧根(三錢),續斷(三錢),砂仁炒生地(三錢),歸身(二錢),蓮子(三錢),杜仲(三錢),香附(三錢)
(案341)陳,右。經阻腹痛欲厥,二便皆秘,左脈弦,苔黃膩。肝鬱不宣,治以疏降。
白話文:
午時服用藥物,腐爛的胎兒就會排出,惡露雖然排出,但腹部仍然疼痛,脈象跳動。再次考慮使用活血化瘀、生新之藥。
使用全歸、丹參、香附、澤蘭葉、延胡、山楂,以益母草湯煎服。
王姓女子,右側,三月。懷孕七個月,腰痠漏紅,急需使用銀苧法治療,避免胎兒下墜,吉利。
使用紋銀、元米、砂仁炒白芍、苧根、續斷、砂仁炒生地、歸身、蓮子、杜仲、香附。
陳姓女子,右側。經絡阻塞,腹部疼痛,快要昏厥,大小便皆不通,左脈弦緊,舌苔黃膩。肝氣鬱結不舒,用疏肝降氣的藥物治療。
歸尾,楝實,草梢,西珀,木通,鬱金,延胡,滑石,大黃,烏藥,蟋蟀
(案342)張,右。子腫喘咳,產後腫勢更甚,惡露不通,小溲赤秘,藥後瘀溲皆通。鄭氏遙擬泄風分利,致諸症復萌,腹脅皆痛。再宗前法出入,勉希萬一。
西琥珀(一錢,沖服),五靈脂(三錢),香附(三錢),腹皮(三錢),歸鬚(一錢半),生蒲黃(一錢),金鈴子(一錢半),蔥須(三錢),茯苓(三錢)
又,加冬瓜皮五錢。
(案343)陶洪亮。癸未春月起,巔痛如劈作,風寒客巔,肝陽上冒,脈弦舌白,用白芷、羚羊角、甘、風、蠶、桑、菊、薄、蒡等,一劑知,二劑已。
白話文:
張某,右側身體腫脹並伴有咳嗽,產後腫脹更為嚴重,惡露不通,小便赤澀秘結,服用藥物後瘀血和尿液皆通暢。鄭氏醫師遠距離診斷,認為是風邪入侵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因此開藥泄風利水,結果卻導致症狀復發,腹部和脅肋都疼痛。再次根據之前的藥方加減,希望能夠有所改善。
處方:琥珀一錢,沖服;五靈脂三錢;香附三錢;腹皮三錢;歸鬚一錢半;生蒲黃一錢;金鈴子一錢半;蔥須三錢;茯苓三錢。
另加冬瓜皮五錢。
陶洪亮,癸未年春季開始,頭頂疼痛如被劈開一般,風寒侵襲頭頂,肝陽上冒,脈象弦細,舌苔白,使用白芷、羚羊角、甘草、防風、蠶砂、桑葉、菊花、薄荷、牛蒡等藥物,一劑見效,兩劑痊癒。
(案344)邊憩泉室。患寒熱類瘧,蘇郡錢醫進敗毒散去人參,足指忽冷,眩暈不支。又用四逆加味,寒熱如前,自汗如浴,頭角震痛,兩目赤腫而盲,足冷過膝。余診得弦濡之脈,微黃之苔,曰:此是伏邪內發,升動肝陽,化風上冒耳。予桑、菊、旋、杏、碧玉、朱、磁、枯、茶、貝母、草決明子等。
服後紅疹即見,汗止足溫,寒熱亦定,去茶、菊、磁、朱,加丹皮、羚角,赤疹即退,改用育陰和陽以善後。然肝陰為藥劫盡,雖養陰潛陽日服,兩目之盲不能復明矣。
白話文:
病人休息在泉室,患有寒熱類的瘧疾。蘇郡的錢醫生用敗毒散去人參治療,結果病人足趾突然變冷,頭暈目眩,無力站立。之後又用四逆加味湯治療,寒熱症狀依舊,並且自汗如雨,頭部疼痛,眼紅腫而失明,腳冷到膝蓋。我診斷出病人脈象弦而濡,舌苔微黃,判斷這是伏邪內發,升動肝陽,化風上冒所致。我開了桑葉、菊花、旋覆花、杏仁、碧玉散、朱砂、磁石、枯礬、茶葉、貝母、決明子等藥。
服藥後,病人身上出現紅疹,汗止腳溫,寒熱也消失了。之後去除茶葉、菊花、磁石、朱砂,加入丹皮、羚羊角,紅疹退去。然後改用育陰和陽的藥方來調理身體。然而,因為藥物過於猛烈,導致肝陰受損,即使之後用滋陰潛陽的藥物每天服用,病人雙眼失明的狀況也無法恢復了。
(案345)周致祥。年三十二歲,丙子十月十二日下河挖泥,十四日覺陰囊脹痛,十五日移至小腹,漸占至胸,並痛呃逆,二便不通,嘔出痰食蛔蟲、黃綠汁沫,切脈遲弦,舌苔黃厚,渴喜熱飲,兩足逆冷。連投溫下,咸不能受,復加頭汗氣促,脹處轆轆有聲,彈之𩈅空如鼓。
危急之際,煎謝氏霹靂劫巢湯合蔣氏倉公火劑湯,與服不吐,少頃嘔止,二便未痛,汗呃漸止,切脈流利如平人。明日未刻,大便一通,小便亦解,瀉下四次皆黃水,燥糞則豆大五六粒耳。鼓脹既釋,食粥碗許而泄止,心中怔忡,是病去露虛,用六君子湯加香、砂、歸、志,調理而康。(雅診)
白話文:
周致祥,三十二歲,丙子年十月十二日下河挖泥,十四日感到陰囊脹痛,十五日痛楚移至小腹,逐漸蔓延至胸部,伴隨疼痛、呃逆、大小便不通,嘔吐出痰食、蛔蟲和黃綠色的泡沫。把脈發現脈象遲緩而弦,舌苔黃厚,患者口渴,喜愛喝熱水,雙腳冰冷。連續服用溫下藥物,但都無法忍受。症狀加重,出現頭部出汗、呼吸急促、脹痛處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輕輕彈擊腹部,聲音空洞如鼓。
情況危急,醫生用謝氏霹靂劫巢湯和蔣氏倉公火劑湯合方煎服。服用後未有嘔吐,一會兒後嘔吐停止,大小便也恢復正常,汗出和呃逆漸漸消失,脈象變得流利,如常人一般。隔天午時,大便通暢,小便也解了,瀉下四次,都是黃水,只有少許豆粒大小的乾糞便。腹脹消退,喝了一碗粥後腹瀉停止,但心中仍感到不安,這是病去虛弱所致,醫生開了六君子湯加香附、砂仁、當歸、枳實調理,患者最終康復。
(案346)邵逸村鍊師。平日飲酒過度,丙子九月患行痹症,初由肩背,不以為意,淹纏數日,其證大劇,夜則神昏譫語,兩足相移而痛,不腫色紅,其形如疹,求治於余。余用蠲痹湯內服,摩風膏外擦,其痛立減,以定風酒常服,杜其根株。
(案347)教場頭王松山內。初起寒熱下痢,嘔吐不納,脈弦苔黃,余用清降泄邪,嘔吐既止,寒熱得輕,下痢不止。更醫,謂:中虛下陷。溫澀升提日進,旬余後,其痢日輕日重,兩足腫亮,小溲短少,脈見弱微,舌中干光,邊苔薄白。余曰:中虛則固然溫升,則足腫舌光奈何?先哲有「補腎不如補脾」、「補脾不如補腎」二言,各具至理,苟執衷於聖訓,則先補中土即是甘藥調之之意也。
白話文:
邵逸村是一位練武之人,平日愛喝酒,丙子九月得了行痹症,一開始只是肩背疼痛,他沒有在意,拖了幾天,症狀加重,晚上神志昏迷,胡言亂語,兩條腿挪動時疼痛,不腫不紅,像是疹子一樣。他來找我治療,我用蠲痹湯內服,摩風膏外擦,他的疼痛立刻減輕,並用定風酒常服,杜絕病根。
王松山是一位教場頭,起初出現寒熱下痢、嘔吐不進,脈象弦緊,舌苔黃,我用清降泄邪之法治療,嘔吐停止,寒熱減輕,但下痢不止。後經其他醫生診治,認為他脾胃虛弱,下陷無力,便用溫澀升提之法治療。過了十多天,他的痢疾時輕時重,雙腳腫脹,小便量少,脈象微弱,舌頭乾燥光滑,邊緣有薄白苔。我說:脾胃虛弱固然要溫升補益,但腳腫舌光又该如何解释呢?古人說「補腎不如補脾」、「補脾不如補腎」,都很有道理,只要遵循古訓,先補脾胃,就是用甘藥調養的意思。
但腎為胃關,理宜兼顧,爰用參、朮、茯、斛、谷、歸、骨脂、冬蟲夏草為方,黃土半斤煎湯,煎藥二帖,漸見糞色,小溲日長,腫勢日退,改以大補而康。
(案348)陳介花。勞力過度,丙子九月十三日憎寒壯熱,咳嗽脅痛,頭疼口渴,脈形浮弦,苔白乾燥,劑以泄表救津,舌上雖潤,病勢不減,改以蟬、羚、牛、菊、翹、貝、甘、絲、紫荊、豆豉,一劑汗出,發出紅痧如麩,再劑霍然。
白話文:
腎臟是胃部的關口,理應同時照顧,因此用人參、白朮、茯苓、山藥、山谷、當歸、骨脂、冬蟲夏草組成藥方,黃土半斤煎湯,煎藥兩帖,逐漸看到糞便顏色正常,小便量逐漸增加,腫脹情況逐漸消退,之後改用大補藥方便可康復。
陳介花,因過度勞累,丙子年九月十三日出現畏寒發熱、咳嗽、脅痛、頭痛口渴等症狀,脈搏浮弦,舌苔白燥,於是用藥來疏散表邪、補充津液,雖然舌頭表面濕潤了,但病情沒有減輕,改用蟬蛻、羚羊角、牛膝、菊花、翹搖、貝母、甘草、桑白皮、紫荊、豆豉,一劑藥後出汗,發出紅色疹子像麩皮一樣,再服一劑藥後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