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五堂治驗錄》~ 卷二 (4)
卷二 (4)
1. 卷二
神迷默默,如醉如癡,病名解,,由五志偏勝,心空窒塞,兼之穢邪內踞,久則入於營中。前方似合機宜,依方兼佐搜邪之品,怡情為要。
云茯神(三錢),枇杷葉(四錢),穿山甲片(一錢半),生香附(四錢),金萱花(三錢),醉地鱉蟲(一錢半),合歡花(三錢),石菖蒲(五分),鹽水炒柴胡(三分),旋覆花(二錢),新絳屑(五分),酒浸郁李仁(一錢半)
神清語朗,瞤惕皆止,藥合病機,依原加減。前方去柴、枇、旋、絳,加生棗仁、山茶花、遠志。
(案54)薛鑑泉媳,庚辰,元花塘。懷孕四月,身顫作惡,脈滑腰痠,前數次五月半產,今以法安之。
桑葉枝,橘紅,蘇葉,菊花,竹茹,黃連,穀芽,杜仲,絲瓜絡
惡止,仍身顫腰痠,用曉瀾先生法安之。
杜仲,桑枝,白芍,絲瓜絡,石斛,茯神,竹茹
以絲綿裹絲毛雞卵二十枚,煮三炷香時,取去綿,每日淡食二枚。
(案55)錢大文室,庚辰,利涇。面腫及手,唇舌、爪甲、皮膚皆白,頭痛暈厥,心忡脈數。血虛風濕相搏,治法先祛標恙,然症經久累,難期就效者也。
桂枝(四分),苡仁(五錢),威靈仙(一錢半),大豆卷(三錢),防己(一錢半),桑枝(一兩),五加皮(一錢半),杏仁(三錢),天麻(一錢半),晚蠶砂(三錢)
浮腫既退,暈厥亦平,血色不華,形神不振,病久榮虧,宜參調補。
前方去蠶、卷、杏,加枸杞子(一錢半)、當歸身(一錢半)、潞黨參(二錢)
頭暈耳鳴,昏厥復發。復發者,必有所因。自述煩勞動怒,怒固傷肝,木必剋土,又值初氣,土虛木旺之時,則土益虛而不能保障靈府,暈厥所由至也。治此者,必補火以生土,土旺則木不搖而風自熄矣。
茯神(三錢),黨參(一錢半),香附(二錢),旋覆花(二錢),杜土(一兩五錢),歸身(一錢半),半夏(三錢),沉香(三分),杞子(一錢半),天麻(一錢半),穀芽(一兩)
(案56)李保和內,庚辰,彭涇。熱勢早輕暮重,脘悶拒按,脈形軟數,口渴舌赤,乃營衛伏邪互阻,食滯也。清透化滯為治。
青蒿(三錢),宋半夏(一錢半),枳殼(四分),羚羊角(一錢半),蟬衣(七分),瓜蔞皮(五錢),杏仁(三錢),桑葉(三錢),元明粉(四分),翹殼(一錢半)
(案57)徐云祥子,庚辰,唐家河。身熱暮重早輕,白疹隨汗出入,脘痞納微,耳聾口苦,舌苔薄黃,脈形弦數,咳嗽痰稠,便溏溲熱,由來一月,伏邪膠葛三焦,擬用鞠通先生搜剔伏邪法。
青蒿(三錢),枇杷葉(七錢),桑葉(三錢),薔薇露(二兩),鱉甲(三錢),碧玉散(一錢半),杏仁(三錢),藿香露(一兩),知母(一錢半),大豆卷(三錢),川貝(三錢),生穀芽(七錢)
白話文:
[卷二]
**案例一:**患者神志恍惚,像喝醉酒一樣,病因是五臟情緒失衡,心中鬱悶阻塞,加上邪氣入侵體內,時間久了就侵犯到營氣。之前的處方似乎合適,依照原方再加一些驅邪的藥物,調理情志最重要。 處方包含茯神、枇杷葉、穿山甲、香附、金銀花、地鱉蟲、合歡花、石菖蒲、柴胡、旋覆花、新絳屑、郁李仁。 患者神志清醒,驚悸停止,藥物符合病情,按原方加減。 去除柴胡、枇杷葉、旋覆花、新絳屑,加入棗仁、山茶花、遠志。
**案例二:**薛鑑泉媳婦,庚辰年,元花塘。懷孕四個月,身體顫抖噁心,脈象滑利,腰痠。之前幾次都在五月半生產,這次用此方法保胎。處方包含桑葉、橘紅、蘇葉、菊花、竹茹、黃連、穀芽、杜仲、絲瓜絡。 噁心停止,但身體顫抖和腰痠依然存在,使用曉瀾先生的方法治療。處方包含杜仲、桑枝、白芍、絲瓜絡、石斛、茯神、竹茹。 用絲綿包裹雞蛋二十個,煮三炷香的時間,取出棉花,每天吃兩個。
**案例三:**錢大文夫人,庚辰年,利涇。臉和手腫,嘴唇、舌頭、指甲、皮膚都發白,頭痛暈厥,心慌脈搏快。血虛風寒互相搏結,治療先祛除明顯的症狀,但病情久拖,難以快速見效。 處方包含桂枝、薏苡仁、威靈仙、大豆卷、防己、桑枝、五加皮、杏仁、天麻、晚蠶砂。 浮腫消退,暈厥也平息,但面色不好,精神萎靡,久病傷元氣,應該參補調養。 去除蠶砂、大豆卷、杏仁,加入枸杞子、當歸、黨參。 頭暈耳鳴,暈厥再次發作。再次發作必有原因,患者自述煩勞動怒,怒傷肝,肝木克脾土,又值春季,脾土虛弱肝木旺盛之時,脾土更虛弱,無法保護心神,所以暈厥。治療要補益脾土,脾土旺盛則肝木不亢,風自熄滅。 處方包含茯神、黨參、香附、旋覆花、杜仲、當歸、半夏、沉香、枸杞子、天麻、穀芽。
**案例四:**李保和內人,庚辰年,彭涇。發熱白天輕晚上重,脘腹脹滿拒按,脈象軟弱而數,口渴舌紅,是營衛之氣被邪氣阻滯,兼有飲食積滯。治療要清熱利濕,消食化滯。處方包含青蒿、半夏、枳殼、羚羊角、蟬衣、瓜蔞皮、杏仁、桑葉、元明粉、翹殼。
**案例五:**徐云祥之子,庚辰年,唐家河。發熱晚上重白天輕,白色疹子隨著出汗而出現和消失,脘腹痞滿,食慾不振,耳聾口苦,舌苔薄黃,脈象弦數,咳嗽痰稠,大便溏瀉,小便熱,已經持續一個月,邪氣膠著三焦,擬用鞠通先生的方法驅除邪氣。處方包含青蒿、枇杷葉、桑葉、薔薇露、鱉甲、碧玉散、杏仁、藿香露、知母、大豆卷、川貝母、穀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