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藝

《慎五堂治驗錄》~ 卷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一 (6)

1. 卷一

天冬(一錢半),元參心(五錢),生牡蠣(一兩),生地(三錢),蓯蓉(三錢),西洋參(一錢半),磁朱丸(三錢),菊花(三錢),牛膝(一錢半),女貞子(三錢),黑豆衣(三錢)

各恙減半,依原進步可也。前方去膝、菊,加漂淡海參五錢、漂淡淡菜三錢。(西門凌秀甫診)

(案24)薛正甫母。身熱無汗,頭痛眩暈,胸痛拒按,作惡太息,背寒咳嗽,脈左細緊,右大,舌白,不渴。此因喪女悲哀太過,勞力受寒而兼食滯也。治宜兩顧。

香附(六分),紫蘇葉(一錢),淡豆豉(四錢),桑葉(三錢),川貝(三錢),合歡花(一錢半),旋覆花(二錢),麥芽(三錢),蘭葉(三錢),枇杷葉(五錢),牛蒡子(四錢)

年愈古稀,病後寐中筋跳,是肝腎虛而筋失涵養也,法當溫通。

當歸,枸杞,夜交藤,香附,芍藥,生草,桑枝葉,桂枝,菊花,川牛膝

(案25)趙雲祥子,壬午九月。寒後身熱,脈數無汗,神昏譫語,舌黃干刺。邪結兩陽。治以仲景雙解意。

青蒿(三錢),瓜蔞皮(四錢),二生稻(二兩),川石斛(三錢),豆卷(四錢),瓜蔞根(一錢半),薄荷葉(一錢),桑葉(三錢),元明粉(一錢),碧玉散(一錢半)

各恙皆減,原方減元、薄五分,加連翹一錢半。

(案26)周海珊,彭朗鎮。壬午正月凜寒身熱,汗罷熱盛,不寐汗多,神識不慧,脈左弦數。楊、張二醫皆作感症,治而不效。余曰(少耕同):「此症似因驚而膽火外浮也。」彼曰:「誠有之。」曰:「醫之治病,多患不得其本。既得其本則可一二劑而愈矣。」遂以郁、枯、秫、半、茯、芩、桑、菊輩為方,果一劑知,二劑已。

(案27)陸愚溪。始由寒熱糾纏數日而為子母瘧疾,口膩作惡,脘痞不食,左關脈細而弦,右關帶滑,舌苔黃。此伏邪入少陽也,當和解之。

夏枯,半夏,碧玉散,桑葉,姜皮,黃芩,枇杷葉,蟬衣,薔薇露,豆豉

又,去芩、豉,加杏、佛。

(案28)劉茂,西二涇。吐血鬥余,脈細數,舌邊紫,尖赤,苔黃。自述近日過勞,是絡松血溢。擬和絡止血為治。

側柏葉炭(三錢),細生地(二錢),生苡仁(五錢),生絲瓜絡(三錢),參三七(四分,沖),生竹茹(三錢),炒黑山梔(三錢),丹參炭(三錢),藕節(三枚)

血止加石斛、黃耆。

(案29)秦銀,正月二日,石角路。宿喘大發,喉中痰聲如鋸,咯出之痰或如粉紅,或如黃膿白沫,面赤鼻煽,不納,舌白,脈右滑,不能臥。斯乃表邪搏動內飲,飲氣上凌,肺氣受其維約也。治當溫藥和之。

蘇葉(一錢半),前胡(一錢),旋覆花(三錢),竹茹(二錢),射干(一錢半),赭石(四錢),冬瓜子(五錢),白前(一錢半),蛤殼(七錢),款冬花(一錢半)

白話文:

[卷一]

第一方:天冬1.5錢,元參心5錢,生牡蠣1兩,生地3錢,蓯蓉3錢,西洋參1.5錢,磁朱丸3錢,菊花3錢,牛膝1.5錢,女貞子3錢,黑豆衣3錢。 各藥減半服用,按原方劑量逐步增加。前方去掉牛膝、菊花,加入漂洗乾淨的海參5錢、漂洗乾淨的淡菜3錢。(西門凌秀甫診)

第二方(案24薛正甫母):患者因喪女悲痛過度,勞累受寒又兼有食滯,出現身熱無汗、頭痛眩暈、胸痛拒按、噁心氣喘、背寒咳嗽,脈象左邊細緊,右邊洪大,舌苔白,不渴的症狀。需雙管齊下治療。

處方:香附6分,紫蘇葉1錢,淡豆豉4錢,桑葉3錢,川貝母3錢,合歡花1.5錢,旋覆花2錢,麥芽3錢,蘭葉3錢,枇杷葉5錢,牛蒡子4錢。

第三方(案24續):年過七十,病後睡眠中筋絡跳動,這是肝腎虛弱,筋脈失養所致,需溫通治療。

處方:當歸、枸杞、夜交藤、香附、芍藥、生草、桑枝葉、桂枝、菊花、川牛膝

第四方(案25趙雲祥子):壬午九月,受寒後發熱,脈象數而無汗,神志不清,胡言亂語,舌苔黃燥,舌質紅絳,邪氣入侵少陽、陽明二經。用仲景的雙解法治療。

處方:青蒿3錢,瓜蔞皮4錢,二年生稻米2兩,川石斛3錢,炒豆蔻4錢,瓜蔞根1.5錢,薄荷葉1錢,桑葉3錢,元明粉1錢,碧玉散1.5錢。 各藥略減,原方中元參、薄荷各減0.5錢,加連翹1.5錢。

第五方(案26周海珊):壬午正月受寒發熱,汗後熱更盛,失眠多汗,神志恍惚,脈象左邊弦數。楊、張二位醫生診斷為感冒,治療無效。我(少耕)認為這是驚恐導致膽火外浮。用疏肝理氣、清熱瀉火之法,一劑見效,二劑痊癒。

第六方(案27陸愚溪):寒熱交替數日,發展成子母瘧疾,口膩噁心,脘腹痞滿,食慾不振,左關脈細弦,右關脈滑,舌苔黃。伏邪入少陽,當和解治療。

處方:夏枯草,半夏,碧玉散,桑葉,薑皮,黃芩,枇杷葉,蟬蛻,薔薇露,淡豆豉。 去掉黃芩、豆豉,加入杏仁、佛手。

第七方(案28劉茂):吐血不止,脈象細數,舌邊紫,舌尖紅,舌苔黃。患者自述近日勞累過度,是血絡瘀滯導致出血。擬用和絡止血法治療。

處方:側柏葉炭3錢,生地黃2錢,生苡仁5錢,生絲瓜絡3錢,參三七4分(沖服),生竹茹3錢,炒黑山梔3錢,丹參炭3錢,藕節3枚。 出血停止後,加石斛、黃耆。

第八方(案29秦銀):正月初二,久咳加重,喉中痰聲如鋸齒摩擦,咳出的痰或粉紅色,或黃膿白沫樣,面赤鼻煽,食慾不振,舌苔白,脈象右邊滑,不能平臥。這是外邪搏動內飲,飲邪上犯,肺氣受阻。需溫和治療。

處方:紫蘇葉1.5錢,前胡1錢,旋覆花3錢,竹茹2錢,射干1.5錢,赭石4錢,冬瓜子5錢,白前1.5錢,蛤殼7錢,款冬花1.5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