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伊豫平住

中國藥物學大綱

中國藥物學大綱

伊豫平住著

西元1936年 底本*收錄於《皇漢醫學叢書》,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據1936年世界書局鉛印本校勘翻印,1993年。

第一章 緒論

藥物學是研究藥物的性質、作用、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的學問。藥物學是醫學的基礎,也是臨床醫學的必要知識。

藥物學的研究對象是藥物,藥物是指一切可以用於治療疾病或預防疾病的物質。藥物學的研究範圍包括藥物的來源、性質、作用、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

藥物學的研究方法包括化學分析、藥理學研究、臨床試驗等。化學分析是研究藥物的化學成分和結構,藥理學研究是研究藥物的生理作用,臨床試驗是研究藥物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

藥物學的研究成果可以用於開發新藥、改進舊藥、提高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

第二章 藥物的來源

藥物的來源可以分為天然藥物和化學合成藥物。天然藥物是指從動植物、礦物等天然物質中提取的藥物。化學合成藥物是指在實驗室中通過化學合成的方法製成的藥物。

天然藥物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古代醫學中就已經被廣泛使用。天然藥物具有多種活性成分,可以發揮多種藥理作用。但是,天然藥物的純度和質量不易控制,而且有些天然藥物具有毒性。

化學合成藥物具有純度高、質量穩定、作用可靠等優點。但是,化學合成藥物的開發成本高,而且有些化學合成藥物具有副作用。

第三章 藥物的性質

藥物的性質包括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物理性質是指藥物的外觀、顏色、氣味、溶解度等。化學性質是指藥物的分子結構、化學式、分子量等。

藥物的性質與藥物的藥理作用密切相關。例如,水溶性藥物可以直接被人體吸收,而脂溶性藥物需要經過肝臟代謝才能被人體吸收。

第四章 藥物的作用

藥物的作用可以分為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直接作用是指藥物直接作用於人體的某個部位,發揮藥理作用。間接作用是指藥物通過影響人體的某個生理過程,發揮藥理作用。

藥物的直接作用可以分為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藥物、作用於心血管系統的藥物、作用於呼吸系統的藥物、作用於消化系統的藥物、作用於泌尿系統的藥物、作用於內分泌系統的藥物、作用於免疫系統的藥物、作用於皮膚的藥物等。

藥物的間接作用可以分為解熱鎮痛藥、抗炎藥、抗菌藥、抗病毒藥、抗真菌藥、抗寄生蟲藥、免疫調節藥、抗腫瘤藥、降血壓藥、降血脂藥、利尿藥、緩瀉藥、催吐藥、催眠鎮靜藥、抗精神病藥、抗抑鬱藥、抗焦慮藥、抗癲癇藥、抗帕金森病藥、抗阿爾茨海默病藥等。

第五章 藥物的用法

藥物的用法包括口服、注射、外用、吸入等。口服是指將藥物吞服到胃中,通過胃腸道吸收。注射是指將藥物直接注射到人體的血管、肌肉或皮下組織中。外用是指將藥物塗抹在皮膚或黏膜上。吸入是指將藥物吸入到肺中。

藥物的用法與藥物的藥理作用密切相關。例如,口服藥物可以直接被人體吸收,而注射藥物可以快速發揮藥理作用。

第六章 藥物的用量

藥物的用量是指每次服用或注射的藥物


甘草

黃耆

人參

沙參

桔梗

萎蕤

黃精

知母

天麻

白朮

蒼朮

遠志

玄參

地榆

紫草

黃連

胡黃連

黃芩

柴胡

前胡

防風

獨活

升麻

苦參

白蘚皮

延胡索

貝母

茅根

龍膽

細辛

當歸

川芎

藁本

白芷

芍藥

牡丹皮

木香

良薑

草豆蔻

白豆蔻

縮砂

益智

肉豆蔻

補骨脂

薑黃

鬱金

莪朮

三稜

香附子

藿香

澤蘭

香薷

荊芥

薄荷

紫蘇

菊花

茵陳

益母草

夏枯草

旋覆花

紅花

大薊小薊

牛蒡子

麻黃

木賊

燈心草

生熟地黃

牛膝

紫苑

麥門冬

款冬花

瞿麥

葶藶

車前子

連翹

蒺藜

海金砂

大黃

常山

附子

川烏頭

白附子

天南星

半夏

五味子

栝樓仁

天花粉

葛根

天門冬

何首烏

土茯苓

威靈仙

防己

木通

鉤藤鉤

忍冬

澤瀉

菖蒲

白扁豆

神麯

麥芽

生薑

乾薑

茴香

山藥

薏苡仁

黃蘗

厚朴

杜仲

訶子

杏仁

烏梅

桃仁

大棗

木瓜

山楂

陳皮

青皮

龍眼肉

檳榔

大腹皮

吳茱萸

蓮肉

肉桂

沉香

丁香

烏藥

桑白皮

枳實

枳殼

山梔子

酸棗仁

山茱萸

地骨皮

蔓荊子

茯苓

豬苓

桑寄生

竹茹

竹瀝

殭蠶

全蠍

蟬蛻

阿膠

犀角

鹿茸

石膏

滑石

芒硝

人中白

童便

中國藥物學大綱補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