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物學大綱
中國藥物學大綱
伊豫平住著
西元1936年 底本*收錄於《皇漢醫學叢書》,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據1936年世界書局鉛印本校勘翻印,1993年。
第一章 緒論
藥物學是研究藥物的性質、作用、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的學問。藥物學是醫學的基礎,也是臨床醫學的必要知識。
藥物學的研究對象是藥物,藥物是指一切可以用於治療疾病或預防疾病的物質。藥物學的研究範圍包括藥物的來源、性質、作用、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
藥物學的研究方法包括化學分析、藥理學研究、臨床試驗等。化學分析是研究藥物的化學成分和結構,藥理學研究是研究藥物的生理作用,臨床試驗是研究藥物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
藥物學的研究成果可以用於開發新藥、改進舊藥、提高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
第二章 藥物的來源
藥物的來源可以分為天然藥物和化學合成藥物。天然藥物是指從動植物、礦物等天然物質中提取的藥物。化學合成藥物是指在實驗室中通過化學合成的方法製成的藥物。
天然藥物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古代醫學中就已經被廣泛使用。天然藥物具有多種活性成分,可以發揮多種藥理作用。但是,天然藥物的純度和質量不易控制,而且有些天然藥物具有毒性。
化學合成藥物具有純度高、質量穩定、作用可靠等優點。但是,化學合成藥物的開發成本高,而且有些化學合成藥物具有副作用。
第三章 藥物的性質
藥物的性質包括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物理性質是指藥物的外觀、顏色、氣味、溶解度等。化學性質是指藥物的分子結構、化學式、分子量等。
藥物的性質與藥物的藥理作用密切相關。例如,水溶性藥物可以直接被人體吸收,而脂溶性藥物需要經過肝臟代謝才能被人體吸收。
第四章 藥物的作用
藥物的作用可以分為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直接作用是指藥物直接作用於人體的某個部位,發揮藥理作用。間接作用是指藥物通過影響人體的某個生理過程,發揮藥理作用。
藥物的直接作用可以分為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藥物、作用於心血管系統的藥物、作用於呼吸系統的藥物、作用於消化系統的藥物、作用於泌尿系統的藥物、作用於內分泌系統的藥物、作用於免疫系統的藥物、作用於皮膚的藥物等。
藥物的間接作用可以分為解熱鎮痛藥、抗炎藥、抗菌藥、抗病毒藥、抗真菌藥、抗寄生蟲藥、免疫調節藥、抗腫瘤藥、降血壓藥、降血脂藥、利尿藥、緩瀉藥、催吐藥、催眠鎮靜藥、抗精神病藥、抗抑鬱藥、抗焦慮藥、抗癲癇藥、抗帕金森病藥、抗阿爾茨海默病藥等。
第五章 藥物的用法
藥物的用法包括口服、注射、外用、吸入等。口服是指將藥物吞服到胃中,通過胃腸道吸收。注射是指將藥物直接注射到人體的血管、肌肉或皮下組織中。外用是指將藥物塗抹在皮膚或黏膜上。吸入是指將藥物吸入到肺中。
藥物的用法與藥物的藥理作用密切相關。例如,口服藥物可以直接被人體吸收,而注射藥物可以快速發揮藥理作用。
第六章 藥物的用量
藥物的用量是指每次服用或注射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