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伊豫平住

《中國藥物學大綱》~ 細辛

回本書目錄

細辛

1. 細辛

(本經上品)

【釋名】根細而味極辛故名之。「小辛」、「少辛」義同上。

【各地記述】葉似小葵。柔莖細根。直而色紫味辛者。細辛也。葉似馬蹄。莖微粗根曲。而黃白色。味亦辛者。杜衡也。一莖直上。莖端生葉。如傘。根似細辛微粗直。而黃白色。味辛微苦者。「鬼督郵」也。似鬼督郵而色黑者。「及己」也。葉似小桑根。根似細辛微粗長。

而黃色。味辛而有臊氣者。「徐長卿」也。葉似柳而根似細辛。粗長黃白色。而味苦者。「白薇」也。似白薇而白直味甘者。「白前」也。或曰細辛根味極辛。有紫白二色。南部地方。有之。藥肆中往往以馬蹄香充之。非是。又有杜衡與馬蹄香相類。俱根粗而少辛味。本草注混二物為一。

白話文:

細辛因為根細而味道極辣,所以得名。 「小辛」和「少辛」意思相同。葉子像小葵,莖柔細根也細,直直的而且是紫色的,味道辛辣的,是細辛。葉子像馬蹄,莖稍微粗一些,根彎曲,顏色是黃白色,味道也是辛辣的,是杜衡。一根直直向上生長,莖端長著葉子,像一把傘,根像細辛但稍微粗一點,直直的,顏色是黃白色,味道辛辣帶點苦的,是鬼督郵。長得像鬼督郵,但顏色是黑色的,是及己。葉子像小桑根,根像細辛但稍微粗一點,又長,顏色是黃色,味道辛辣並帶有臊味,是徐長卿。葉子像柳樹,根像細辛,粗長,顏色是黃白色,味道苦,是白薇。長得像白薇,但顏色是白色而且直直的,味道甘甜,是白前。有些人說細辛的根味道極辣,有紫色和白色兩種。南方地區有這種細辛。藥店裡經常拿馬蹄香代替,但其實不是。杜衡和馬蹄香也很像,都是根粗,味道比較不辣。本草注把這兩種東西混為一談。

蓋繇不識杜衡也。杜衡其氣如蘼蕪。北地有之。或曰以加茂葵為細辛。其根甚辛。和俗稱細辛者。杜衡也。漢人亦混亂之。又山野二種。有根味似細辛者。俗稱細葉細辛者。應是白薇。拙按加茂葵味雖薄。亦細辛一類也。松岡先生曰。杜衡細辛一物也。按爾雅蘅。杜衡杜若之通名。

而繫於芳草。本草有杜衡亂細辛之說。諸家因襲而不正。終杜衡細辛分為二物。不知杜衡莖葉。細辛是根也。猶莎草香附天麻赤箭荷藕大戟澤漆之例。分苗根之名。而非二物。(略下)先生此說。可謂解千歲之疑惑者也。

白話文:

因為不認識杜衡,所以才會混淆。杜衡的味道像蘼蕪,產於北方。有人說細辛就是加茂葵,它的根很辛辣,民間俗稱的細辛,其實就是杜衡。漢朝人也經常把兩種藥混淆。此外,山野中還有兩種植物,它們的根味道像細辛,俗稱細葉細辛,其實是白薇。我認為加茂葵的味道雖然淡薄,但也是細辛的一類。松岡先生說,杜衡和細辛是同一種植物。根據《爾雅》記載,蘅是杜衡和杜若的通稱。

然而,古籍中將杜衡與細辛混淆,後世醫家沿用錯誤,最終將杜衡和細辛分為兩種藥物。其實,杜衡指的是莖葉,細辛指的是根,就像莎草、香附、天麻、赤箭、荷藕、大戟、澤漆一樣,只是根和苗的不同稱呼,並非兩種不同的植物。松岡先生的說法,可以說是解開了千年的疑惑。

【辨別道地】和漢俱在焉。長直如發。習習辛辣似蜀椒者為真。和產以佐渡秋田為上。南部次之。今有薩摩。逼真可用之。

【修治】切去蘆頭。銼用。忌火。擇去雙葉者。服之害人。

【氣味】大辛溫。無毒。

【功用】氣厚於味。陽也。升也。入足厥陰少陰血分。為手少陰引經之藥。惡黃耆狼毒山茱萸。忌生菜貍肉。畏硝石滑石。反藜蘆。細辛燥烈。凡血虛內熱。因成頭痛咳嗽者。痛戒之。

白話文:

辨別道地:產地包括中國和日本。藥材形狀長直如頭髮,氣味辛辣像蜀椒,這就是真品。日本產的藥材以佐渡秋田產的品質最好,南部次之。現在薩摩產的也十分接近真品,可以替代使用。

修治:將藥材的蘆頭切掉,然後銼碎使用。忌用火烘烤。要挑選沒有雙葉的藥材,因為服用雙葉的藥材會傷人。

氣味:性味辛溫,無毒。

功用:藥性偏於溫熱,屬於陽性藥物,具有升散之性,入足厥陰、少陰經血分,為手少陰經的引經藥。忌與黃耆、狼毒、山茱萸等藥材同用。忌食生菜、狸肉。畏硝石、滑石。反藜蘆。細辛性燥烈,凡是血虛內熱、導致頭痛咳嗽者,都應忌服。

【主治】咳逆上氣。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濕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竅。溫中下氣。破痰利水道。開胸中滯結。除喉痹。齆鼻不聞香臭。風癇癲疾。下乳。結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藏。益肝膽。通精氣。添膽氣。治嗽去皮風濕癢。風眼淚下。除齒痛。血閉婦人血瀝腰痛。

含之去口臭。潤肝燥。治督脈為病。脊強而厥。治口舌生瘡。大便燥結。起目中倒睫。

白話文:

本品主治咳嗽上氣、頭痛腦脹、全身關節拘攣、風濕痺痛、肌肉萎縮。長期服用可明目、通暢九竅、溫暖中焦、下降氣機、化痰利水、消除胸中鬱結、治喉痺、鼻塞不聞香味、風癇癲疾,並可促進乳汁分泌、解除出汗不暢、改善血液循環、安五臟、益肝膽、通暢精氣、補充膽氣。此外,亦可治療咳嗽、皮膚風濕癢、風眼淚下、牙痛、婦女血閉、腰痛等症。含服可去口臭、潤燥肝臟,治督脈病、脊背强硬厥逆、口舌生瘡、大便乾燥、眼瞼內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