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物學大綱》~ 甘草
甘草
1. 甘草
(本經上品)
【釋名】根因味甘甜。遂名「蜜甘」、「蜜草」。蜜有沉香之一名。謂其氣味如蜜。此草最為眾藥之王。猶如香中有沉香。「蕗草」、「靈通」、「偷蜜」、「珊瑚」、「太嗷」、「美草」。以上名義未詳。國老。國老即帝師之稱。雖非君而為君所宗。
【各方記述】甘草枝葉。悉如槐。高五六尺。但葉端微尖而糙澀。似有白毛。結角子。扁如小豆極堅。齒齧不破。(略文)○今出山西省。汾州府。及南京省盧州府。福州府可共用。一種有稱阿蘭陀及朝鮮者。皆不堪用。○延喜式載常陸。陸奧出羽三國獻之。近世自甲斐出。與唐來者不少異。吾聞之出甲斐者。葉如藤。而尖有毛。
白話文:
《本經上品》 甘草釋名及各方記述
釋名: 甘草的根部,味道甘甜,因此被稱為「蜜甘」、「蜜草」。「蜜」也稱為「沉香」,意指甘草的氣味像蜜一樣。甘草是眾藥之首,如同香料中的沉香。其他名稱如「蕗草」、「靈通」、「偷蜜」、「珊瑚」、「太嗷」、「美草」,其來源和含義尚不清楚。國老,指的是帝師,雖然不是君王,卻是君王所尊崇的人。
各方記述: 甘草的枝葉如同槐樹,高約五、六尺,葉尖微尖且粗糙,帶有白毛。果實為莢果,扁扁的,像小豆一樣堅硬,牙齒咬不破。(省略部分文字)
如今甘草產於山西省汾州府,以及南京省盧州府、福州府,品質均可使用。有一種甘草名為阿蘭陀和朝鮮產的甘草,品質都不好。
《延喜式》記載,常陸國、陸奧國、出羽國三國曾進貢甘草。近代則有從甲斐國產的甘草,與唐朝傳來的甘草品質有所不同。我聽說甲斐國產的甘草,葉子像藤,尖端有毛。
【辨別道地】今藥肆所稱豎鞭者。長大也。稱中鞭者。中細也。稱切込者。短也。稱良薑樣者。揀余之粗者也。稱藁甘草者。細小曲弦者也。時珍曰。大徑寸而結緊斷文者為佳。謂之粉草。選其壯大皮薄。色黃者。堅實緊文者為上。是藥肆所謂豎鞭也。
【修治】刮去粗皮銼用。製法頗多。宜從本方。生寒。炙溫。補中宜炙用。瀉火宜生用。指節頭三者皆生用。
【氣味】甘平無毒。
【功用】氣薄味厚。升而浮陽也。入足太陰厥陰經。通入手足十二經。白朮苦參乾漆為使。惡遠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忌豬肉。中滿嘔家酒家諸濕脹滿。咸不宜服。「梢」止莖中澀疼。「節」主癰疽。消腫導毒。
白話文:
辨別道地甘草
現在藥店裡所稱的「豎鞭」甘草,是指長而粗的。稱作「中鞭」的,是指中等大小的。稱作「切込」的,是指短小的。稱作「良薑樣」的,是指挑選剩下的粗糙的。稱作「藁甘草」的,是指細小彎曲的。
李時珍說,直徑一寸,結實緊密,紋理清晰的甘草最好,稱為「粉草」。要選擇粗壯、皮薄、顏色黃的,堅實緊密、紋理清晰的甘草為上品,這就是藥店所說的「豎鞭」。
修治甘草
去皮後切片使用。甘草的製法很多,應根據方劑來決定。生甘草性寒,炙甘草性溫。補中宜用炙甘草,瀉火宜用生甘草。指節頭三者都應該生用。
氣味
甘草味甘性平,無毒。
功用
甘草氣薄味厚,能升浮陽氣。入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並能通達手足十二經。
甘草的使藥是白朮、苦參、乾漆。忌與遠志同用。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忌食豬肉。
甘草不適合用於中滿、嘔吐、酒家、諸濕脹滿。
甘草的梢可以止莖中澀痛,節可以治療癰疽,消腫解毒。
【主治】五藏六府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金瘡⿺亢重(腫也)解毒。溫中下氣。煩滿短氣。傷臟咳嗽。止渴。通經脈。利血氣。解百藥毒。安和七十二種石。一千二百種草。主腹中冷痛。除腹脹滿。補益五藏。腎氣內傷。婦人血瀝腰痛。凡虛而多熱者用之。解小兒胎毒驚癇。降火止痛。
白話文:
【主治】
功效:
- 治療五臟六腑寒熱邪氣。
- 強化筋骨,增長肌肉,倍增氣力。
- 治疗金疮肿胀,解毒。
- 温和中焦,降氣止咳。
- 緩解胸腹滿悶、呼吸短促。
- 治療傷及臟腑的咳嗽。
- 止渴。
- 通暢經脈,促進血液循環。
- 解除各種藥物毒性。
- 平衡七十二種礦石和一千二百種草藥的藥性。
- 治療腹部冷痛,消除腹脹。
- 補益五臟,治療腎氣不足。
- 治疗婦女血崩、腰痛。
- 适用于虛寒體質但伴有熱症者。
- 解除小兒胎毒、驚癇。
- 降火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