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伊豫平住

《中國藥物學大綱》~ 中國藥物學大綱補正 (2)

回本書目錄

中國藥物學大綱補正 (2)

1. 中國藥物學大綱補正

【防風】今稱山人參者真。但有兩種。藝州人呼山人參者。乃真。京洛山中。又多產之。有一種相似。而有毛者。相模州。鎌倉山中。多產之。根比山人參強硬。味薄為劣。予往來經過河內州諸山。乃二物並生。土人俱稱山人參。又近江州伊吹山產一種防風。葉似山人參。極纖細。氣味極厚。土人稱細葉防風。

【延胡索】今漢舶將來者。京北鷹峰藥圃栽之。

【貝母】今漢渡者。有大小二種。大者味厚為佳。藥肆稱大貝母。顧元交本草匯箋名象山貝母是也。本書引頤生微論云云。其說極好。

【補骨脂】近世傳種子栽之。與漢物一般。

【澤瀉】和名那那都。(北國稱呼)匙於茂多嘉。(幾內稱呼)

【細辛條】細葉細辛。此稱柳葉細辛者。乃徐長卿也。

【木香】和產根無香氣非真。按此說恐非也。香之有無。因地產之異。

【三稜條】䓮⿱艹溲根。和名蛟帳張草。甎子苗。和名久具。俱出救荒本草。

【香附條】夫須,按雅爾云。薹夫須乃賤夫所須。此草可為蓑笠者。乃今之須化。非香附之。本書襲李氏之誤。

【藿香】和稱藿香者。乃月令廣義所截藿菜。

【荊芥條】河豚,和名布具。又名布久登。黃顙魚。和名岐岐。宇佐岐牟滿。

【旋覆花】按一名野油花。出小兒衛生總微論。

【地黃】服地黃人。忌蘿蔔蔥蒜。謂之三白。今服。地黃人。知忌蘿蔔。而不知忌蔥蒜。可笑。

白話文:

【防風】現在稱作山人參的才是真的。但有兩種。藝州人稱山人參的,才是真的。京洛山中也多產這種。有一種外形相似,但有毛的,相模州的鎌倉山中很多。它的根比山人參更堅硬,味道也比較淡,品質較差。我往來經過河內州各山,發現這兩種並存。當地人都稱它們為山人參。另外,近江州伊吹山也產一種防風,葉子像山人參,但極為纖細,氣味濃厚,當地人稱它為細葉防風。

【延胡索】現在從中國運來的,京北鷹峰的藥圃有栽種。

【貝母】現在從中國運來的,有大小兩種。大的味道較濃,品質較佳,藥材店稱之為大貝母。大概是元朝交本草匯箋中提到的象山貝母。本書引用頤生微論的說法,非常精闢。

【補骨脂】近來有人傳入種子栽種,和中國產的品質一樣。

【澤瀉】和名叫做那那都。(在北方是這樣稱呼)匙於茂多嘉。(在京都一帶是這樣稱呼)

【細辛條】細葉細辛,這裡所稱的柳葉細辛,其實是徐長卿。

【木香】日本產的根沒有香氣,不是真的。但這個說法恐怕不對。香氣的有無,會因為產地不同而有差異。

【三稜條】䓮⿱艹溲根,和名叫做蛟帳張草。甎子苗,和名叫做久具,都出自救荒本草。

【香附條】夫須,按照雅爾所說,薹夫須是貧賤之人所需要。這種草可以用來做蓑衣斗笠,就是現在的須化,不是香附。本書沿襲了李時珍的錯誤。

【藿香】日本人稱作藿香的,其實是月令廣義中所記載的藿菜。

【荊芥條】河豚,和名叫做布具,又名布久登。黃顙魚,和名叫做岐岐,宇佐岐牟滿。

【旋覆花】又名野油花,出自小兒衛生總微論。

【地黃】服用地黃的人,要忌食蘿蔔、蔥、蒜,稱之為三白。現在服用地黃的人,知道要忌食蘿蔔,卻不知道要忌食蔥蒜,真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