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物學大綱》~ 人參 (2)
人參 (2)
1. 人參
【氣味】甘微苦溫。無毒。
【功用】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中之陽。又曰陽中微陰。入手太陰經。與藜蘆相反。茯苓馬藺為之使。惡溲疏滷咸。畏五靈脂。惡皂莢黑豆。動紫石英。得升麻補上焦之元氣。得麥門冬則生脈。得乾薑則補氣。得黃耆甘草除大熱。若血證驟起。肺脈獨實。脹證暴成。九候堅強。
痧疹初發。斑點未彰。傷寒始作。邪熱昌熾。血熱妄行。諸痛。不可驟用。邪氣方銳。宜散不宜補故也。
【主治】補五藏。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療腸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脅逆滿。霍亂吐逆。調中止消渴。通血脈症堅積。令人不忘。主五勞七傷。虛損瘦弱。止嘔噦。補五藏六府。保中守神。消胸中痰。治肺痿及癇疾。冷氣逆上。傷寒不下食。凡虛而多夢紛紛者加之。
止煩躁。酸水。消食開胃。治氣。殺金石藥毒。治肺胃陽氣不足。肺氣虛促。短氣少氣。補中緩中。瀉心肺脾胃中火邪。止渴生津液。治男婦一切虛證。發熱自汗。眩運頭痛。反胃吐食。痎瘧滑瀉。久痢。小便頻數。淋瀝。勞倦。內傷。中風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
胎前產後諸病。「參蘆」苦溫。「主治」吐。虛勞痰飲人弱者。以參蘆代瓜蒂。
白話文:
人參
**【氣味】**味道甘甜,帶點微苦,性溫和,沒有毒性。
**【功效】**氣味都比較淡薄,性向上發散,屬於陽性中的陽性,又可說是陽中帶點微陰。主要作用於手太陰肺經。與藜蘆這種藥物有相反的作用,茯苓和馬藺可以加強它的功效。不適合與溲疏、滷咸這些藥物一起使用,畏懼五靈脂,討厭皂莢和黑豆,會促使紫石英藥性產生變化。與升麻一起使用可以補充上焦的元氣,與麥門冬一起使用可以促進脈搏的生成,與乾薑一起使用可以補氣,與黃耆、甘草一起使用可以去除體內過多的熱氣。如果遇到突然發生的出血症狀,且肺脈特別有力,或者腹脹突然發生,脈象強勁有力,又或者麻疹剛開始發作,斑點還不明顯,或者傷寒剛開始發作,邪熱熾盛,血熱亂竄,以及各種疼痛等情況,都不應該立刻使用人參,因為此時邪氣正盛,應該先疏散邪氣,而不是急著補益。
**【主治】**可以補養五臟,安定精神,穩定魂魄,止住驚悸,驅除邪氣,使眼睛明亮,心胸開闊,增長智慧。可以治療腸胃虛寒,心腹脹痛,胸脅氣逆滿悶,霍亂嘔吐等症狀。可以調節中焦,止消渴,疏通血脈,消除症塊積聚,使人記憶力增強。可以治療五勞七傷,身體虛弱消瘦,止住嘔吐,補養五臟六腑,保護中焦,安定神志。可以消除胸中痰液,治療肺痿和癲癇,冷氣上逆,傷寒導致食慾不振。凡是體虛多夢的人,可以服用人參。
可以止煩躁,去除酸水,幫助消化,開胃健脾,調理氣機,解除金石類藥物的毒性,治療肺胃陽氣不足,肺氣虛弱導致的呼吸急促、氣短,可以補中氣,緩解中焦虛弱,泄降心肺脾胃中的火邪,止渴生津液。可以治療男女各種虛證,發熱自汗,頭暈頭痛,反胃嘔吐,瘧疾腹瀉,久痢,小便頻繁、淋漓不盡,勞累,內傷,中風中暑,痿痹,吐血,咳嗽出血,便血,血淋,血崩,以及懷孕前後的各種疾病。人參的蘆頭味道苦溫,主要作用是催吐,對於虛勞體弱、有痰飲的人,可以用人參蘆頭代替瓜蒂來催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