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物學大綱》~ 龍膽
龍膽
1. 龍膽
【釋名】葉如龍葵。味苦如膽。因為名。「陵遊」名義未詳。
【各方記述】宿根黃白色。下抽根十餘條。類牛膝。而短。直上生苗。高尺余。四月生葉。如嫩蒜。細莖如小竹枝。七月開花。如牽牛花。作鈴鐸狀。青碧色。冬後結實。苗便枯。俗呼草龍膽。又山龍膽。味苦澀。葉經霜雪不凋。與此同類。而別種也。
【辨別道地】和產可用。
【修治】銅刀切去須。及頭。銼細。甘草湯浸一宿。漉出。暴乾用。
【氣味】苦澀。大寒。
【功用】氣味俱厚。沉而降。陰也。足厥陰少陽經氣分藥也。其用有四。除下部風濕一也。及濕熱二也。臍下至足腫痛三也。寒濕腳氣四也。下行之功。與防己同。貫眾小豆為之使。惡地黃防葵。凡病脾胃兩虛。因而作泄者忌之。凡病虛而有熱者勿用。空腹服餌之。令人溺不禁。以其太苦。則下紲太甚。故也。
白話文:
龍膽的葉子像龍葵,味道苦澀,因此得名「龍膽」。「陵遊」這個名字的由來則不清楚。龍膽的根部呈黃白色,會長出十多條像牛膝一樣的短根。莖直立向上生長,高度約一尺多。四月長出像嫩蒜一樣的葉子,莖細如小竹枝。七月開花,形狀像牽牛花,呈青碧色。冬季結實後,植株便枯萎。民間俗稱它為「草龍膽」,也叫「山龍膽」。龍膽的味道苦澀,葉子即使經歷霜雪也不凋謝,跟龍膽同類,但屬於不同的品種。龍膽產地廣泛,都可以使用。處理龍膽時,要用銅刀切去根須和頭部,然後銼成細末,用甘草湯浸泡一夜,撈出,晾乾即可使用。龍膽性苦澀,大寒,藥性沉降,屬於陰性藥物,主要走足厥陰、少陽經氣分。龍膽有四個主要的功效:一是祛除下半身風濕,二是治療濕熱,三是治療臍下至足腫痛,四是治療寒濕腳氣。它具有下行作用,與防己的功效類似。貫眾和小豆可以作為龍膽的輔助藥物,忌用地黃和防葵。脾胃虛弱導致腹瀉者忌用龍膽,虛熱者也不宜使用。空腹服用龍膽會導致尿失禁,因為它太苦,會導致瀉下過度。
【主治】骨間寒熱。驚癇邪氣。續絕傷。定五藏。殺蟲毒。除胃中伏熱。時氣溫熱。泄下痢。去腸中小蟲。益肝膽氣。止驚惕。治小兒壯熱。骨熱驚癇入心。時疾熱黃。癰腫。口乾。客忤疳氣。熱狂。明目止煩。治瘡疥。去目中黃。及睛赤腫脹。瘀肉高起。痛不可忍。退肝經邪熱。除下焦濕熱之腫。膀胱火。療咽喉痛。風熱盜汗。
白話文:
這藥方主要用於治療骨頭寒熱、驚癇邪氣、接骨續筋、調節五臟、殺蟲毒、清除胃熱、治療時疫溫熱、泄瀉痢疾、驅除腸蟲、益肝膽氣、止驚嚇、治療小兒壯熱、骨熱驚癇入心、時疫黃疸、癰腫、口乾、客忤疳氣、熱狂、明目止煩、治瘡疥、去除眼黃、眼紅腫脹、瘀肉高起疼痛、退肝經邪熱、消除下焦濕熱腫脹、膀胱火、治療咽喉痛、風熱盜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