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伊豫平住

《中國藥物學大綱》~ 白豆蔻

回本書目錄

白豆蔻

1. 白豆蔻

(宋開寶)

【釋名】殼白內子如豆。一團三四十粒。似草豆蔻故名。「多骨」伽古羅國呼之。

【各方記述】其草形如芭蕉。葉似杜若。長八九尺而光澤。冬夏不凋。花淺黃色。子作朵。如葡萄。初出微青。熟則變白。七月採之。今廣州宣州亦有之。不及番舶來者。

【辨別道地】有漢來。無和產。圓大如白牽牛子。其殼厚白。其仁如縮砂仁。入藥。

【修治】去皮研細不見火。○其功全在芳香之氣。即入湯液。但當研細。待諸藥煎好。乘沸點服妙。

【氣味】辛大溫。無毒。

白話文:

殼內白色種子形狀如豆,一團約有三十到四十粒,外形類似草豆蔻,因此得名。在「多骨」國(伽古羅國)則稱之為「伽古羅」。這種植物外形像芭蕉,葉子像杜若,高約八九尺,光澤亮麗,四季常青,花朵呈淺黃色,果實成串狀,類似葡萄,剛長出來時略帶青色,成熟後會變白,七月採收。如今廣州、宣州也有這種植物,但品質不及從海外運來的。正品產自漢地,非中國本土產,外形圓大,如白牽牛子,果殼厚且白,種仁則如縮砂仁。入藥時需去皮研磨成細粉,不可經火烤。其功效主要在於其芳香之氣,可直接放入湯液中,但需研磨成細粉,待其他藥材煎煮完畢,趁沸騰時服用最佳。性辛,味大,溫,無毒。

【功用】味薄氣厚。輕清而升。陽也。浮也。入手太陰經。患噁心者。嚼之最佳。氣虛及肺脾胃中有熱人忌之。

【主治】積冷氣。止吐逆。反胃。消穀下氣。散肺中滯氣。寬膈進食。去白睛翳膜。補肺氣。益脾胃。理元氣。收脫氣。治噎膈。除瘧疾寒熱。解酒毒。

白話文:

薄荷性味清涼,氣味濃厚,輕飄上升,屬於陽性,浮於表層,入肺經。噁心時嚼食效果最佳。氣虛或肺、脾、胃有熱者忌食。

主治積寒、止吐逆、反胃、助消化、散肺中鬱氣、寬胸開胃、去眼白翳膜、補肺氣、益脾胃、補元氣、止汗、治噎膈、除瘧疾寒熱、解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