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伊豫平住

《中國藥物學大綱》~ 川烏頭

回本書目錄

川烏頭

1. 川烏頭

【釋名】產川蜀綿州龍州者佳。故名。川烏頭其形似烏。烏之首。故以為名。兩歧如烏開口者。曰烏喙。亦取其似也。皆因象命名。

【各方記述】烏頭即附子之母也。與附子同根。春末生子。故曰春採為烏頭。冬則生子已成。故曰冬採為附子。生子多者。一年傅之。即有此數物也。其原種之母莖。枯則朽腐。子在土中。於冬初其苗已萌生。故收採當在八九月間。不爾。雖有造得者。全不堪用。

【辨別道地】形如魁芋。頂未圓。止為別。

【修治】制忌同附子。

【氣味】辛熱。有毒。

白話文:

產自四川綿州、龍州的烏頭品質最好,因此得名。烏頭的形狀像烏鴉,像烏鴉的頭,所以以此為名。兩歧分叉的部分像烏鴉張開的嘴巴,稱為烏喙,也是因為形狀相似而得名。這些名稱都是根據外觀形狀而命名的。

烏頭是附子的母根,與附子同根。春末時長出附子,所以春天採收的稱為烏頭,冬天時附子已經長成,所以冬天採收的稱為附子。長出很多附子的烏頭,一年就可以得到很多烏頭和附子。烏頭的母根枯萎腐爛後,附子在土中生長,冬天初期幼苗就會萌發,因此應該在八、九月間採收。否則,即使採收到了,也完全不能使用。

烏頭的形狀像魁芋,但頂端不圓,這是辨別真偽的方法。

烏頭的製作和禁忌與附子相同。

烏頭味辛性熱,有毒。

【功用】浮也。陽中之陽也。入足太陰少陰經。功用附子。只稍緩耳。但附子性重滯。溫脾逐寒。此則性輕疏。溫脾去風。大抵寒症用附子。風症用烏頭。然皆是補下焦藥也。

【主治】散風痹。血痹。治半身不遂。祛積冷寒痛。逐風痰風癇。助陽退陰。破堅除濕。

白話文:

烏頭性輕疏,屬陽中之陽,走足太陰少陰經,功效類似附子,但作用稍緩。附子性重滯,溫脾逐寒,而烏頭性輕疏,溫脾去風。總體來說,寒症宜用附子,風症宜用烏頭。但它們都是補益下焦的藥物。

烏頭主治散風寒痹、血痹,治半身不遂,祛除積冷寒痛,驅逐風痰風癇,助陽退陰,破堅除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