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物學大綱》~ 豬苓
豬苓
1. 豬苓
(本經中品)
【釋名】豬者,其形黑似豬屎。苓者,其塊零落,而下亦是木之餘氣所結,如松之餘氣結茯苓之義。「豭豬屎」、「豕橐」形狀似豬矢故名。「地烏桃」以形而名。
【各方記述】生土底,是木之餘氣所結。二八月採之。
【辨別道地】有漢來而無和產,皮黑肉白而實者良。
【修治】水浸去皮,蒸曬。行濕生用。
【氣味】甘淡平,無毒。
【功用】氣味俱薄,降也,陽中陰也。入足太陽、少陰經。久服必損腎氣,昏人目。淡滲太燥,能亡津液。無濕證者,勿服;有濕宜暫用。
【主治】痎瘧解毒,蠱疰不祥。利水道,解傷寒、溫疫大熱發汗。主腫脹滿,腹急痛。治渴除濕,去心中懊憹,瀉膀胱,開腠理。治淋腫腳氣,白濁帶下,妊娠子淋,胎腫小便不利。
白話文:
豬苓
豬苓的形狀黑色,像豬糞,塊狀零散,是樹木餘氣凝聚而成,如同松樹的餘氣凝聚成茯苓一樣。「豭豬屎」、「豕橐」因形似豬糞而得名,「地烏桃」則是由其外形命名。
豬苓生長在土裡,是樹木餘氣凝聚而成,農曆二、八月採收。
好的豬苓產自漢地,而非和地(日本)。外皮黑色,內肉白色,且飽滿結實的品質最佳。
處理豬苓的方法是:用水浸泡去除外皮,再蒸煮曬乾。性味偏寒涼,鮮用。
豬苓甘淡平,無毒。但其藥性平和,作用緩和。屬陰,入足太陽膀胱經及少陰腎經。長期服用會損傷腎氣,導致視力模糊。若使用過度,會導致體內津液耗損。沒有濕證的人,不要服用;有濕證者,宜短期服用。
豬苓能治療瘧疾解毒,以及因蠱毒、邪氣等引起的疾病;能利尿通便,治療傷寒、溫疫引起的發熱以及大量出汗;能治療腹脹、腹痛;能治療口渴、除濕,消除心中煩悶;能利尿,疏通肌膚腠理;能治療淋病、水腫、腳氣、白濁、帶下、妊娠期尿頻、胎兒水腫和小便不利。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