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物學大綱》~ 厚朴

回本書目錄

厚朴

1. 厚朴

(本經中品)

【釋名】其木質樸,而皮厚,故名。「烈樸」,味辛烈故名。「赤樸」,色紫赤故名。「厚皮」、「重皮」,義未明。

【各方記述】木高三四丈,徑一二尺,春生葉,如檞葉,四季不凋,紅花而青實,皮極鱗皺而厚,紫色多潤者佳,薄而白者,不堪用。三月九月,採皮陰乾。

【辨別道地】和漢俱有之。松岡先生曰:「和漢俱可通用。」是大抵有二種。李時珍所說,及三才圖會所圖者,複復樹也。愚視漢來者,與和產者,其皮色味,似有不同。今多漢來者,足可用。

【修治】去粗皮,薑汁浸透,炒用。

【氣味】苦溫,無毒。

【功用】氣味俱厚,體重濁而微降,陰中陽也。入足太陰手足陽明經,乾薑為之使,惡澤瀉、硝石、寒水石,忌豆。食之動氣。厚朴之用有三:平胃一也,去腹脹二也,孕婦忌之三也。雖除腹脹,若虛弱人,宜斟酌用之,誤服脫人元氣。

【主治】中氣傷寒頭痛,寒熱驚悸,氣血痹死肌,去三蟲,溫中消痰,下氣,療霍亂,及腹脹痛滿,胃中疼冷逆,胸中嘔不止,泄痢淋露,除驚,去留熱,心煩滿,厚腸胃,健脾,治反胃,霍亂轉筋,冷熱氣,瀉膀胱及五藏一切氣,婦人產前後腹藏不安,殺腸中蟲,明耳目。

調關節,治積年冷氣,腹內雷鳴,宿食不消,去結水,破宿血,化水穀,止吐酸水,大溫胃氣,治冷痛,主病人虛而尿白,主肺氣脹滿,膨而喘咳。

白話文:

厚朴

本經上品藥材。因其木質樸實,樹皮厚實而得名。「烈樸」因其辛辣之味而得名,「赤樸」因其紫赤之色而得名。「厚皮」、「重皮」的含義則不明確。

厚朴樹高約十到十二米,樹幹直徑約三十到六十公分。春天長出葉子,形似櫟樹葉,四季常青。花紅色,果實青色。樹皮極其粗糙且厚實,呈紫色且濕潤者為佳,薄而白的則不宜入藥。三月和九月採集樹皮,陰乾備用。

中日兩國皆產厚朴。松岡先生認為,中日兩國所產厚朴均可使用,但大致上有兩種。李時珍的記載以及《三才圖會》中的圖像,描繪的是複葉樹。我個人觀察,中日兩國所產厚朴,在皮色和味道上似乎有所不同。目前市面上大多是從中國輸入的厚朴,也足夠使用。

炮製方法:去除粗皮,用薑汁浸泡至透,再炒制使用。

氣味:苦味,性溫,無毒。

功效:氣味都很濃厚,藥性沉重而略向下行,屬陰中之陽。歸於足太陰脾經、手足陽明大腸經與胃經。以乾薑為輔藥,惡澤瀉、硝石、寒水石,忌與豆類同食,否則會導致脹氣。厚朴的功效主要有三:一是調理脾胃;二是消除腹脹;三是孕婦忌用。雖然可以消除腹脹,但對於體虛之人,應謹慎使用,誤服過量會耗損元氣。

主治:治療中氣不足、傷寒頭痛、寒熱、驚悸、氣血痹阻、肌肉疼痛、驅除三種腸蟲、溫中化痰、降氣、治療霍亂及腹脹疼痛、胃脘部疼痛、冷逆、胸部嘔吐不止、泄瀉、尿頻、驚恐、治療餘熱、心煩悶、強健腸胃、健脾、治療反胃、霍亂引起的身體抽搐、治療寒熱、瀉膀胱及五臟積氣、婦女產前產後腹痛、殺滅腸道寄生蟲、明目、舒筋活絡、治療多年寒邪引起的腹痛、腹中雷鳴聲、宿食不化、消除積水、破除陳舊血塊、促進水穀消化、止吐酸水、溫暖胃氣、治療胃脘冷痛,治療病人虛弱而尿液發白的症狀,治療肺氣脹滿、呼吸困難且咳嗽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