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伊豫平住

《中國藥物學大綱》~ 烏梅

回本書目錄

烏梅

1. 烏梅

(本經中品)

【釋名】本經梅實。即今之烏梅也。梅者,媒也。合眾味。烏者,火薰黑故名。

【各方記述】梅花開於冬,而實熟於夏。得木之全氣,故其味最酸。其花實有數品,今略於此。

【辨別道地】取大青梅,剝皮,籃盛於突上燻黑。若以稻灰淋汁潤濕,蒸過,則肥澤不蠹。

【修治】去核,微炒用。

【氣味】酸澀溫平,無毒。

【功用】陰也,降也。入手足太陰足少陰經。忌豬肉。梅實過食,而齒齼者,嚼胡桃肉解之。病未久,有當發散者,咸忌之。

【主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止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蝕惡肉,去痹利筋脈,止下痢,好唾口乾,水漬汁飲,治傷寒煩熱,止渴,調中去痰,治瘧瘴,止吐逆霍亂,除冷熱痢,治虛勞骨蒸,消酒毒,令人得睡。和建茶乾薑為丸服,止休息痢大驗。斂肺澀腸,止久嗽瀉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腫,殺蟲解魚毒,馬汗毒,硫黃毒。

白話文:

烏梅

《本經》記載的梅實,就是現在的烏梅。梅,有媒合眾多味道的意思;烏,是因為用火熏烤至黑色而得名。

梅花在冬天開花,果實則在夏天成熟。它完全吸收了木氣,所以味道非常酸。梅花的品種和果實的種類很多,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優質烏梅的製作方法是:選用個頭大的青梅,去皮後用籃子盛裝,放在灶台上熏烤至黑色。如果用稻草灰淋出的汁液潤濕後再蒸,烏梅就會肥潤不生蟲。

加工方法是:去除梅核,略微炒一下再使用。

烏梅的性味:酸澀,溫平,無毒。

烏梅的功效:具有收斂、下降的功效,走手足太陰經、足少陰經。忌與豬肉同食。如果吃太多梅子而牙齒痠痛,可以嚼食核桃肉緩解。如果病情尚未痊癒,需要發散風寒的,則不宜服用烏梅。

烏梅的主治病症:降氣,消除煩熱滿悶,安定心神,止肢體疼痛,治療半身不遂、麻木不仁、肌肉壞死,去除青黑色斑點,腐蝕壞死組織,治療痹症、疏通經絡,止痢疾,治療口乾舌燥、唾液過多,治療水腫(以烏梅汁飲用),治療傷寒引起的煩熱,止渴,調理脾胃、祛痰,治療瘧疾,止嘔吐、霍亂,治療寒熱痢疾,治療虛勞、骨蒸,解酒毒,讓人容易入睡。與建茶、乾薑製成丸藥服用,治療久瀉效果顯著。烏梅具有斂肺澀腸的功效,能治療久咳、久瀉、反胃、噎膈、蛔蟲病、嘔吐腹瀉、消腫、殺蟲,以及解魚毒、馬汗毒、硫磺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