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伊豫平住

《中國藥物學大綱》~ 鹿茸

回本書目錄

鹿茸

1. 鹿茸

(本經中品)

【釋名】鹿字。篆文象其頭角身足之形,茸。覆蓋也。

【各方記述】茸最難得不破及不出血者。蓋其力盡在血中,故也。此以如紫茄者為上,名茄子茸。取其難得耳。然此太嫩,血氣未具,其實少力。堅者又太老,惟長四五寸,形如分歧馬鞍,茸端如瑪瑙紅玉,破之肌如朽木者,最善。人亦將麋角偽為之,不可不審。

【辨別道地】今藥肆所售者,有大小堅軟。軟小而輕虛者為上,堅大者為下。

【修治】用酥塗勻,於烈火中灼之,候毛盡微炙,候黃褐色,研細入藥。不可缺酥。又有用酒及酒蒸焙用者,當各從本方。

【氣味】甘鹹溫。無毒。

【功用】氣薄味厚。陰中之陽也。入手厥陰少陰足少陰厥陰經。不可以鼻嗅之,中有小白蟲,視之不見,入鼻必為蟲顙,藥不及也。凡陰衰火盛,胃有火者,吐血下血,陰虛火熾者,俱忌之。

【主治】漏下惡血,寒熱驚癇,益氣強志,療虛勞洒洒如瘧,羸瘦四肢痠疼,腰脊痛,小便數利,泄精溺血,破瘀血在腹,散石淋癰腫,骨中熱疽,安胎下氣,殺鬼精物,久服耐老,丈夫陰痿,補男子腰腎虛冷,腳膝無力,夜夢鬼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漏血,赤白帶下,炙末空心酒服方寸匕。

壯筋骨,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精健骨,治一切虛損,耳聾目暗,眩運虛痢。

白話文:

鹿茸

鹿字,其篆文形似鹿的頭角身足;茸,指覆蓋之物。

上好的鹿茸很難採集到不破損且不流血的。因為鹿茸的功效主要來自其中的血液。紫茄色鹿茸最佳,稱為茄子茸,因其稀少而珍貴。但其過於嫩,血氣未足,功效較弱。過於堅硬的老茸也不好,以長四五寸、形似分叉馬鞍、茸端呈瑪瑙紅玉色、切開後肌理似朽木者為最佳。市面上也有人用麋鹿角冒充,需仔細辨別。

目前市面上販售的鹿茸,大小堅軟程度不一,柔軟輕盈者為上品,堅硬巨大者為下品。

處理鹿茸的方法是用酥油塗抹均勻,再以烈火炙烤,待毛髮燒盡略微炙黃褐色後,研磨成粉入藥。酥油不可省略。也有些方法是用酒或以酒蒸焙,需依據不同藥方而定。

鹿茸味甘鹹性溫,無毒。

鹿茸氣味清淡,味道濃郁,屬陰中之陽,作用於手厥陰經、少陰經、足少陰經、足厥陰經。不可用鼻子聞鹿茸,其中含有肉眼看不見的小白蟲,吸入鼻中會導致蟲蛀鼻腔,藥效也無法發揮。凡是陰虛火旺、胃火旺盛、吐血、下血、陰虛火旺盛者皆忌用。

鹿茸可治療:月經失調、惡露不止、寒熱驚厥、益氣養神、治療虛勞、形體消瘦、四肢酸痛、腰脊疼痛、頻尿、遺精、血尿、腹中瘀血、治療尿路結石、癰腫、骨髓炎、安胎、降氣、殺滅邪祟、久服可延年益壽、男性陽痿、治療男性腰腎虛冷、腿腳無力、夢遺、精液自溢、女性崩漏、赤白帶下等症狀,炙成粉末後空腹服用,每次一匙。

鹿茸能壯筋骨、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精健骨,治療各種虛損症狀、耳聾目暗、頭暈目眩、虛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