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伊豫平住

《中國藥物學大綱》~ 補骨脂

回本書目錄

補骨脂

1. 補骨脂

(宋開寶)

【釋名】其功能補添人之骨脂。故名「破故紙」。蕃人呼為補骨鴟,語訛為破故紙也。婆固脂,語訛也。故韭子,因其子之狀相似也。

【各方記述】生嶺南諸州,及波斯國。莖高三四尺,葉小似薄荷,花微紫色,實似麻子,圓扁而黑。九月採。

【辨別道地】有漢來,而無和產,亦無雜偽。南番者色赤,廣南者色綠。

【修治】微炒用。或用鹽酒浸一宿,蒸過曬,微炒用。

【氣味】苦辛大溫,無毒。

【功用】陰中之陽,可升可降,入足少陰經,惡甘草,忌蕓薹及諸血。得胡桃胡麻良。性過於燥,陰虛火動,大便秘結者,戒之。

【主治】五勞七傷,風虛冷,骨髓傷敗,腎冷精流,及婦人血氣,墮胎,男子腰疼膝冷,囊濕,逐諸冷痹頑,止小便,腹中冷,助陽事,明耳目,治腎泄,通命門,暖丹田,斂精神。

白話文:

補骨脂

(宋代《開寶本草》記載)

補骨脂因為能補充人體的骨髓精氣而得名。 「破故紙」是音譯訛變,「補骨鴟」、「婆固脂」也是音譯訛變。「故韭子」則因其種子形狀像韭菜子而得名。

它生長在嶺南各州和波斯國。莖高約一到一米左右,葉子小,像薄荷葉;花呈淡紫色;果實像芝麻,圓扁而黑色。九月採收。

只有從漢朝傳入的補骨脂才是道地藥材,沒有本地產的,也沒有其他偽造的藥材。來自南番的補骨脂顏色偏紅,來自廣南的則顏色偏綠。

使用前略微炒一下即可。或者用鹽酒浸泡一夜,蒸熟後曬乾,再略微炒一下使用。

味道苦辛,性溫,無毒。

補骨脂是陰中之陽,能升能降,歸入足少陰腎經,與甘草相惡,忌諱與蕓薹(油菜)及一切活血藥材同用,但與胡桃、胡麻相配伍則效果更好。它的性味偏燥熱,陰虛火旺、大便乾燥者不宜服用。

主治:五勞七傷(過度勞累造成的疾病)、風寒痺證、骨髓損傷、腎虛精關不固、婦女血氣不足、流產、男子腰痛膝冷、陰囊潮濕、各種頑固的寒痺、尿頻、腹部寒冷、壯陽、明目、治療腎虛遺精、溫通命門、溫暖丹田、寧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