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物學大綱》~ 青皮

回本書目錄

青皮

1. 青皮

【各方記述】青橘皮,乃橘之未黃,而青色者,薄而光,其氣芳烈。古方無用者,至宋時,醫家始用之。

【辨別道地】頭破裂者,俗呼四花青皮,凡用以此為勝。今人多以小柑、小柚、小橙,偽為之,不可不辨。

【修治】以湯浸,切片,酸拌,炒過用。

【氣味】苦辛溫,無毒。

【功用】氣味俱厚,沉而降,陰也。入厥陰、少陽經,其性最酷烈,削堅破滯,是其所長。然誤服之,立損人真氣,為害不淺。凡欲施用,必與參、朮、芍藥等補脾藥同用,庶免遺患,必不可單行也。肺脾氣虛者,概勿施用。

【主治】氣滯下食,破積結,及膈氣,破堅癖,散滯氣,去下焦諸濕,治左脅肝經積氣,治胸膈氣逆、脅痛、小腹疝痛,消乳腫,疏肝膽,瀉肺氣。

白話文:

青皮

青皮是橘子未成熟,還呈青綠色時的果皮,薄而光滑,氣味芳香濃烈。古代方劑中很少使用,直到宋代才開始被醫生應用。

好的青皮,果皮頂端會有裂紋,俗稱「四花青皮」,藥效最佳。現在很多人用小柑、小柚、小橙的果皮冒充,必須注意辨別。

使用方法:用熱水浸泡,切片,用醋醃製,或炒過再用。

其味苦辛溫,無毒。

青皮藥性厚重,沉降向下,屬陰性,歸屬於厥陰經和少陽經。藥性非常強烈,善於消散堅硬、破除阻塞,這是它的長處。但如果錯誤服用,會立刻損傷人體的元氣,危害不小。所以使用時,必須與人參、白朮、芍藥等補益脾胃的藥物一起服用,才能避免禍患,絕對不能單獨使用。肺脾氣虛的人,絕對不能使用。

主治:氣滯、飲食停滯、積塊、膈氣、堅硬腫塊、腹部脹滿、下焦濕邪、左脅肋部肝經積氣、胸膈氣逆、脅肋疼痛、小腹疝氣疼痛、乳房腫塊、疏通肝膽、瀉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