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物學大綱》~ 蟬蛻

回本書目錄

蟬蛻

1. 蟬蛻

[(本經中品)

【釋名】: 「蟬殼」、「枯蟬」、「腹蜟」、「金牛兒」,皆以形名。

【修治】: 凡用蛻殼,沸湯洗去泥土翅足,漿水煮過,曬乾用。

【氣味】: 鹹甘寒。無毒。

【功用】: 入手太陰、足太陰經。按,蟬蛻乃土木之餘氣所化。飲風吸露。其氣清虛。故主療一切皮膚風熱之症。痘疹虛寒證,不得服。

【主治】: 小兒驚癇;婦人生子不下,燒灰水服;治久痢;小兒壯熱驚癇;止渴;研末一錢,井華水服;治啞病;除目昏障翳;以水煎汁服;治小兒瘡疹,出不快甚良;治頭風眩運;皮膚風熱;痘疹作癢;破傷風及下腫毒瘡;大人失音;小兒噤風;天吊驚哭;夜啼,陰腫。]

白話文:

蟬蛻

蟬蛻是中藥材,又稱蟬殼、枯蟬、腹蜟、金牛兒。使用時需將蟬蛻殼用沸水洗淨泥土和翅足,再用米漿水煮過,曬乾備用。其味鹹甘,性寒,無毒。

蟬蛻歸入手太陰肺經和足陰脾經。由於蟬蛻是土木之氣的精華所化,吸風飲露,其性清虛,因此能治療各種皮膚風熱疾病。但若為痘疹伴隨虛寒者,則不宜服用。

蟬蛻可治療小兒驚癇、婦女生產後胎盤不下(燒成灰用水沖服)、久痢、小兒壯熱驚癇、口渴(研磨成粉末一錢,用井水沖服)、啞病、目昏障翳(用水煎服)、小兒出疹不暢(效果很好)、頭痛眩暈、皮膚風熱、痘疹瘙癢、破傷風、下肢腫毒瘡瘍、成人失音、小兒噤口痢(一種伴隨抽搐的疾病)、因驚嚇而哭鬧不止、夜啼、陰部腫脹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