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物學大綱》~ 阿膠
阿膠
1. 阿膠
(本經上品)
【釋名】出東阿縣故名。一名驢皮膠。
【各方記述】山東袞州府。陽穀縣。東北六十里。即古之東阿縣也。有井官禁。真膠難得。其膠以黑驢皮。汲阿井水。加鹿角一片。熬之成膠。
【辨別道地】此藥多偽。偽者能滯痰。當以光如漆色。帶油綠者為真。折之即斷。亦不作臭氣。今漢來有三種。硯樣為上品。算木樣為中品。皿樣為下品。
【修治】土器炒至成珠可用。或蛤粉。或糯米。或酥炒。各從本方也。得火良。
【氣味】甘鹹微溫。無毒。
【功用】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入手少陰足少陰厥陰經。薯蕷為之使。畏大黃。胃弱作吐。與脾虛食不消者。忌之。
白話文:
本經上品
釋名
產自東阿縣,故名。又名驢皮膠。
各方記述
山東袞州府陽穀縣東北六十里,即古時的東阿縣。當地有一口井,由官府管制。真膠難得,要用黑驢皮,用阿井水浸泡,再加入鹿角一片,熬製成膠。
辨別道地
此藥多有偽品。偽品能滯留痰液,真品則光亮如漆,帶有油綠色,折斷即斷,也不會有臭味。如今市面上有三種,硯台形狀為上品,算籌形狀為中品,碟子形狀為下品。
修治
可以用土器炒至成珠,即可使用。也可以用蛤粉、糯米或酥油炒,各依處方而定。用火炒製效果最好。
氣味
甘鹹微溫,無毒。
功用
氣味都較薄弱,性浮而升,屬陽性。入入手少陰經、足少陰經、厥陰經。薯蕷為其使藥,忌與大黃同用。胃弱易吐者,脾虛食不消者,忌食。
【主治】心腹內崩。勞極。洒洒如瘧狀。腰腹痛。四肢痠痛。女子下血安胎。丈夫小腹痛。虛勞羸瘦。陰氣不足。腳痠不能久立。養肝氣。堅筋骨。益氣止痢。療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腸風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經水不調無子。崩中帶下。胎前產後諸疾。男女一切風病。骨節疼痛。
水氣浮腫。虛勞咳嗽喘急。肺痿唾膿血。及癰疽腫毒。和血滋陰。除風潤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調大腸聖藥也。
白話文:
主要治療心腹內出血、過度勞累、發冷發熱像瘧疾一樣、腰腹疼痛、四肢痠痛、婦女下體出血保胎、男性小腹疼痛、虛勞體弱消瘦、陰氣不足、腿痠站不住、滋養肝氣、堅固筋骨、補充氣血止痢、治療吐血鼻出血、血尿、腸風下痢、婦女血痛血虛、月經不調不孕、崩漏帶下、孕期生產後各種疾病、男女一切風濕病、骨節疼痛。
水腫、虛勞咳嗽喘不過氣、肺癆咳出膿血、以及癰疽腫毒。滋養血液、滋陰潤燥、化痰清肺、利尿、調節腸胃功能,是極好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