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物學大綱》~ 阿膠
阿膠
1. 阿膠
(本經上品)
【釋名】出東阿縣,故名。一名驢皮膠。
【各方記述】山東袞州府,陽穀縣,東北六十里,即古之東阿縣也。有井官禁,真膠難得。其膠以黑驢皮,汲阿井水,加鹿角一片,熬之成膠。
【辨別道地】此藥多偽,偽者能滯痰。當以光如漆色,帶油綠者為真。折之即斷,亦不作臭氣。今漢來有三種,硯樣為上品,算木樣為中品,皿樣為下品。
【修治】土器炒至成珠可用。或蛤粉,或糯米,或酥炒,各從本方也。得火良。
【氣味】甘鹹微溫,無毒。
【功用】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入手少陰、足少陰、厥陰經。薯蕷為之使,畏大黃。胃弱作吐,與脾虛食不消者,忌之。
【主治】心腹內崩,勞極,洒洒如瘧狀,腰腹痛,四肢痠痛,女子下血安胎,丈夫小腹痛,虛勞羸瘦,陰氣不足,腳痠不能久立,養肝氣,堅筋骨,益氣止痢,療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腸風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經水不調無子,崩中帶下,胎前產後諸疾,男女一切風病,骨節疼痛,
水氣浮腫,虛勞咳嗽喘急,肺痿唾膿血,及癰疽腫毒。和血滋陰,除風潤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調大腸聖藥也。
白話文:
阿膠
阿膠產自東阿縣,因此得名,也叫驢皮膠。
產於山東袞州府陽穀縣東北六十里,也就是古代的東阿縣。那裡有井官管制,真阿膠很難得到。真阿膠是用黑驢皮,用阿井水,再加一片鹿角熬製而成。
阿膠有很多偽品,偽品容易導致痰滯。真阿膠光亮如漆,略帶油綠色;折斷時立即斷裂,且沒有臭味。現在市面上有三種形狀,硯盒狀的為上品,算盤珠狀的為中品,盤子狀的為下品。
用土製容器炒至成珠狀即可使用。也可以用蛤粉、糯米或酥油炒製,方法依據不同藥方而定。阿膠耐火。
阿膠味甘鹹,微溫,無毒。
阿膠氣味都比較淡薄,輕浮上升,屬陽性。入入手少陰經、足少陰經、厥陰經。山藥是阿膠的輔藥,忌與大黃同用。胃弱容易嘔吐,以及脾虛消化不良的人,不宜服用。
阿膠主治:心腹內出血、過度勞累導致類似瘧疾的症狀、腰腹疼痛、四肢酸痛、女子月經出血過多、安胎、男子小腹疼痛、虛勞消瘦、陰氣不足、腿腳酸痛不能久站、養肝氣、強筋骨、益氣止痢、治療吐血、鼻出血、血尿、尿血、腸風下痢、婦女血痛、血枯、月經不調、不孕、崩漏帶下、孕期及產後諸疾、男女一切風濕病、骨節疼痛、水腫、虛勞咳嗽氣喘、肺痿咳出膿血、以及癰疽腫毒等。阿膠具有補血滋陰、祛風潤燥、化痰清肺、利尿、調治大腸的功效,是極好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