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物學大綱》~ 忍冬

回本書目錄

忍冬

1. 忍冬

[(別錄上品)]

【釋名】:藤生。凌冬不凋。故名:金銀藤、鴛鴦藤、鷺鷷藤、老翁須、左纏藤。其花長瓣垂須,黃白相半,而其藤左繞附木,故有以上諸名。「金釵股」貴其功也。「蜜橘藤」、「通靈草」陰草也。取汁,能伏硫,制汞,故名。

【各方記述】:在處有之。附樹延蔓。莖微紫色。對節生葉。葉似薜荔,而青有澀毛。三四月開花。長寸許。一帶兩花。二瓣,一大一小。如半邊狀。長蕊。花初開者,蕊瓣俱色白。經二三日,則色變黃。新舊相參。黃白相映,故呼金銀花。氣芬芳。四月採花陰乾。藤葉不拘時採陰乾。

【辨別道地】:和產真可用。○沉內輸曰:如無生者,只用乾者,然力終不及生者效速。

【修治】:水洗,銼用。○匯曰:勿犯鐵器。

【氣味】:甘微寒,無毒。

【功用】:入手太陰經。煮汁釀酒,補虛,療風。性極中和。近世但知其消毒之功,昧其腹脹風虛痢澼之用。

【主治】:寒熱、身腫、腹脹滿。能止氣下,澼熱毒。血痢、水痢。治五種屍注。(五屍出於本綱附方)鬼擊。一切風濕。及諸腫毒、癰疽。疥癬、楊梅、諸惡瘡。散熱。解中野菌毒。為膏,一切疔腫。金刃傷瘡皆治。

白話文:

忍冬

忍冬是一種藤蔓植物,冬天也不枯萎,因此得名。它還有「金銀藤」、「鴛鴦藤」、「鷺鷥藤」、「老翁須」、「左纏藤」等別名,這些名稱都來源於它的形態特徵:花瓣細長下垂,黃白相間,藤蔓則左旋纏繞樹木。「金釵股」則因其藥效而得名;「蜜橘藤」、「通靈草」則為民間俗稱。忍冬汁液可以中和硫磺和汞的毒性。

忍冬廣泛分佈,攀附在樹木上生長。莖略帶紫色,葉子對生,形似薜荔,但顏色較青,且表面有細小的絨毛。三四月開花,花長約一寸,每節兩朵,花瓣兩片,一大一小,形似半邊狀,花蕊細長。花初開時,花瓣和花蕊都是白色的,幾天後顏色變黃,新舊花朵相間,黃白相映,因此稱為金銀花。花朵氣味芬芳。四月採花陰乾,藤葉則四季皆可採收陰乾。

藥材產地不限,只要是正品都能使用。若內服,新鮮的藥效最佳,但乾品也能使用,只是效力略遜。

炮製方法是清水洗淨,切碎使用,加工過程中避免接觸鐵器。

忍冬味甘性微寒,無毒。歸入手太陰經。可用其煮汁釀酒,具有補虛、療風的功效,藥性平和。現代人多只知其消毒功效,卻忽略了它治療腹脹、風虛、痢疾等方面的作用。

忍冬能治療寒熱、身體腫脹、腹脹、氣下墜、熱毒、血痢、水痢以及五種屍注(詳見本草方劑)、鬼擊、一切風濕、各種腫毒癰疽、疥癬、楊梅瘡等惡瘡,具有散熱、解毒的功效。可製成膏劑治療一切疔腫,以及金屬利器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