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物學大綱》~ 車前子

回本書目錄

車前子

1. 車前子

[(本經中品)]

【釋名】此草好生道邊及牛跡中,故名車前。「當道」、「馬舃」、「牛遺」,義同上。「牛舌」,幽州人呼之。「蝦蟆衣」,蝦蟆喜藏伏於下,故名。「車輪榮」,以形狀名。「地衣」,神仙服食經曰:車前一名,服之形化。「芣苡」:韓氏外傳直曰車前;瞿曰芣苢、苡;毛詩作苢。

【各方記述】春初生苗葉,布地如匙面;累年者,長及尺余。中抽數莖,作長穗如鼠尾,花甚細密,青色微赤;結實如葶藶,赤黑色。五月取苗,七八月採實。

【辨別道地】和產有大小二種。葉大穗長者為良,名之朝鮮車前;小葉者,亦功用相同。

【修治】淘淨曬乾,入湯液炒過用。入丸散酒浸一夜,蒸熟研爛作餅,曬乾焙用。

【氣味】甘、寒。無毒。

【功用】陽中之陰,降也。入手太陰、足少陰、厥陰經。常山為之使。若內傷勞倦、傷氣下陷之病,皆不可用。

【主治】氣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濕痹。男子傷中,女子淋瀝。不欲食。養肺強陰,益精明目。療目赤痛,去風毒,肝中風熱、毒風沖眼、未痛障翳、腦痛淚出。壓丹石毒。去心胸煩熱。養肝。治婦人難產。導小腸熱。止暑濕瀉痢。

白話文:

車前子

此草多生長在路邊及牛跡處,故名車前。「當道」、「馬舃」、「牛遺」等名稱意思相同。「牛舌」是幽州地區的叫法。「蝦蟆衣」是因為蟾蜍喜歡藏匿於其下而得名。「車輪榮」則是由其形狀而來。「地衣」則出自神仙服食的記載,說車前子又名地衣,服食後形體會發生變化。「芣苡」則出自韓氏外傳,說車前草又名芣苡。

春天剛開始時,車前子幼苗葉片平鋪在地面,像湯匙一樣。多年生的植株,高度可達一尺多,中間抽出幾根莖,長出像老鼠尾巴一樣的長穗狀花序,花朵細小密集,青色略帶紅色。果實像葶藶子,呈赤黑色。五月採收苗,七八月採收種子。

優質的車前子產地產出大小兩種,葉片大、穗長者較佳,稱為朝鮮車前子,葉片小的也具有相同的功效。

處理方法是清洗乾淨後曬乾。也可入湯液炒過使用,或用於丸散中,酒浸一夜,或蒸熟研磨成餅,曬乾焙乾後使用。

其味甘性寒,無毒。

其性屬陰,能下降,入肺經、腎經、肝經。常山能引導其藥力。但若因內傷勞累、元氣下陷者,則不宜使用。

主治:治療氣滯不通引起的疼痛、促進排尿、消除濕痺、治療男性內傷、女性尿頻、食慾不振、滋養肺陰、增強精氣、明目、治療目赤疼痛、去除風毒、治療肝臟風熱、風毒侵襲眼睛、目疾障翳、頭痛流淚、解丹石毒、消除胸悶煩熱、養肝、治療婦女難產、瀉除小腸熱、治療因暑濕引起的瀉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