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伊豫平住

《中國藥物學大綱》~ 蒺藜

回本書目錄

蒺藜

1. 蒺藜

(本經上品)

【釋名】蒺。疾也。藜。利也。其刺傷人甚疾利。故名。「茨」詩云牆有茨。不可掃。乃是也。「旁通」、「屈乂」、「止行」以下名義。皆因傷人也。「休羽升推」二名未詳。

【各方記述】葉如初生皂莢。整齊可愛。刺蒺藜狀如赤根菜。子如細菱三角四刺實有仁。「白蒺藜」結莢長寸許。內子大如脂麻。狀如羊腎。而帶綠色。今人謂之沙蒺藜。

【辨別道地】和產真可用。沙地海濱。布地蔓生。子有刺。形如菱實而小。白蒺藜葉似合歡而無刺。結莢子如豆。

【修治】揀淨炒去刺用。

【氣味】苦辛甘溫。無毒。白蒺藜甘溫無毒。

【功用】入手太陰足厥陰少陰經。其性行。故積聚乳難之症皆治之。白蒺藜性能固精。命門火熾。陽道數舉。交媾精不得出者。勿服。

【主治】惡血。破症積聚。喉痹乳難。久服長肌肉。明目。身體風癢。頭痛。咳逆傷肺。止痿止煩。下氣。小兒頭瘡癰腫。陰㿉。可作摩粉。治諸風癧瘍。療吐膿去燥熱。治奔豚腎氣。肺氣。胸膈滿。催生墮胎。益精。療水藏冷。小便多。止遺瀝泄精。溺血。腫痛痔漏。陰汗。

婦人髮乳帶下。治風秘及蛔蟲。心腹痛。「白蒺藜」(主治)補腎治腰痛。泄精虛損勞乏。

白話文:

蒺藜

蒺藜,因其刺傷人極為迅速銳利,故得此名。「茨」字,如詩經所言「牆有茨,不可掃」,指的就是它。其他名稱如「旁通」、「屈乂」、「止行」等,都是因其刺傷人的特性而來。「休羽升推」二名則不明確。

其葉片像剛長出的皂莢樹葉,整齊美觀。蒺藜的刺,形狀像赤根菜,果實像細小的菱角,呈三角形,有四個刺,裡面有種子。「白蒺藜」的果莢長約一寸,種子大小如脂麻,形狀像羊腎,帶綠色,現在人們稱之為沙蒺藜。

產地不同,藥效也有差異,但無論何處生產的真品都可用。沙地和海濱地區,蒺藜蔓生於地面,果實有刺,形狀像菱角但較小。白蒺藜的葉子像合歡花但沒有刺,果莢裡的種子像豆子。

使用前需挑選乾淨,炒去刺後再用。

蒺藜味苦辛甘,性溫,無毒。白蒺藜味甘,性溫,無毒。

蒺藜走手太陰、足厥陰、少陰經,其性通利,因此能治療積聚、乳汁不通等症。白蒺藜具有固精的作用,但命門火旺、陽氣過盛、性交時精液難以排出者,不宜服用。

蒺藜主治:惡血、症瘕積聚、喉痺、乳汁不通,久服能使肌肉強健,明目,治療身體風癢、頭痛、咳嗽逆氣傷肺、止息煩躁、降氣、小兒頭瘡癰腫、陰部濕疹,可製成藥粉外敷,治療各種風濕瘡瘍、治療膿瘡並清除燥熱、治療奔豚氣(一種心悸症)、腎氣虛弱、肺氣不足、胸膈滿悶、催生墮胎、益精、治療水腫寒邪、小便過多、治療遺精、尿血、腫痛、痔瘡、陰汗。

婦女產後乳汁不通、帶下病、治療便秘和蛔蟲病、心腹疼痛。「白蒺藜」主治:補腎、治療腰痛、遺精、虛損、勞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