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物學大綱》~ 土茯苓
土茯苓
1. 土茯苓
(綱目)
【釋名】形似茯苓。故云。「土萆薢」、「刺豬苓」、「山豬糞」、「山地慄」皆象形草。「禹餘糧」、「仙遺糧」、「冷飯糰」昔禹行山乏食。採此充糧。而棄其餘。故有此數名。
【各方記述】土茯苓楚蜀山中甚多。蔓生如蒪。莖有細點。其葉不對。狀頗類大竹葉。而質厚滑。如瑞香葉而長。五六寸。其根狀如菝葜而圓。其大若雞鴨子。連綴而生。遠者離尺許。近或數寸。其肉軟可生啖。與萆薢及菝葜。其根苗迥然不同。宜參考之。但其功用。頗相近。
【辨別道地】漢來者可用。和產無之。和邦以菝葜稱山歸來菝葜。功用與土茯苓不甚相遠。形狀克相似。則代用土茯苓。亦不為不可矣。漢來有赤白二種。入藥用白者良。今藥肆雜菝葜以售。宜審擇焉。
【修治】削去皮用。
【氣味】甘淡平。無毒。
【功用】入足陽明厥陰經。忌茶茗。及牛羊雞鵝魚肉燒酒面房勞。凡好淫之人。病楊梅瘡毒。其證多屬厥陰陽明二經。如兼少陰太陰。則發於咽喉。兼太陽少陰。則發於頭耳。蓋相火寄於厥陰。肌肉屬於陽明故也。醫用輕粉銀硃劫劑。七日即愈。水銀性走不守。如以鹽礬升為輕粉。
銀硃。其性燥熱。善逐痰涎。涎乃脾液。此物入胃。氣歸陽明。故涎被劫。隨火上升。從喉頰齒縫而出。故瘡即干痿而愈。若服之過劑。及用不得法。則毒氣竄入筋骨經絡。莫之能出。痰涎去而血液耗。筋失所養。營衛不從。變為筋攣骨痛。發為癰毒。遂成廢痼。土茯苓能健脾胃。
去風濕。脾健而風濕去。故毒得以愈。
【主治】食之當谷不飢。調中止泄。健行不睡。健脾胃。強筋骨。去風濕。利關節。止泄瀉。治拘攣骨痛。惡瘡癰腫。解汞粉銀硃毒。
白話文:
土茯苓
本草綱目記載,土茯苓外形像茯苓,故名。其別名「土萆薢」、「刺豬苓」、「山豬糞」、「山地慄」等,都是根據其外形而來。「禹餘糧」、「仙遺糧」、「冷飯糰」等名稱,則源於傳說大禹行山時缺乏食物,採食此物充飢,留下餘糧,故有此名。
土茯苓在楚蜀山區數量很多,蔓生,像葛藤一樣,莖上有細小的斑點,葉子互生,形狀有點像大竹葉,但質地厚實光滑,也像瑞香葉,但較長,約五六寸。根莖像菝葜,但圓形,大小如雞鴨蛋,互相連接著生長,相距遠的可達一尺,近的則只有幾寸。根肉柔軟,可以生吃。雖然土茯苓、萆薢和菝葜的根苗外形迥然不同,但功效卻很相似,需仔細辨別。
地道藥材以漢產為佳,本地所產則不如。有些地方將菝葜稱為山歸來菝葜,其功效與土茯苓相近,外形也相似,所以用它代替土茯苓也是可以的。漢產土茯苓有赤白兩種,入藥以白色者為佳。現在藥鋪裡常混雜菝葜出售,需謹慎選擇。
藥用時需削去外皮。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無毒。
土茯苓入足陽明經和厥陰經,忌與茶、茗、牛羊肉、雞鵝魚肉、燒酒、麵食同服。好色之人患梅毒,其症狀多屬厥陰和陽明二經。若兼及少陰太陰經,則會發於咽喉;若兼及太陽少陰經,則會發於頭耳。這是因為相火(心火)停留於厥陰,而肌肉屬於陽明經的緣故。醫家常用輕粉、硃砂等藥物治療,七日即可痊癒。水銀性滑易走動,若以鹽、礬升煉製成輕粉、硃砂,其性燥熱,善於祛除痰涎(脾液)。此藥入胃,氣歸陽明,故能祛除痰涎,隨火上升,從喉嚨、頰部、牙縫排出,使瘡瘍乾燥癒合。但若用藥過量或方法不當,毒氣就會竄入筋骨經絡,難以排出,痰涎去除而血液耗損,筋脈失養,營衛失調,就會導致筋攣骨痛,甚至生出癰疽,形成慢性頑疾。土茯苓能健脾胃,祛除風濕,脾胃健運,則風濕得以消除,毒邪也能得以痊癒。
土茯苓能充飢,調節腸胃,增強體力,改善睡眠,健脾胃,強筋骨,祛風濕,利關節,止瀉,治療筋攣骨痛、惡瘡癰腫,解救汞粉、硃砂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