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物學大綱》~ 白朮
白朮
1. 白朮
(本經上品)
【釋名】有白朮。赤朮。故以名分之。術字篆文象其根乾枝葉之形。「山薊」其葉似薊。而味似姜芥。一名山芥。一名天薊。「揚枹」揚州多種白朮。其狀如鼓枹。故有揚枹抱薊之名。「馬薊」馬者以大名乎。「山姜」以形味而名「山連」未詳。「吃力伽」西域名之。
【各方記述】術有兩種。白朮梢大有毛。而無椏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赤朮葉細無椏。根小苦。多膏可作煎用。春生苗。青色無椏。莖作蒿干狀。青赤色。長二三尺以來。夏開花紫碧色。亦似刺薊花。或有黃白色者。入伏後。結子。至秋而苗枯。根似姜。而旁有細根。
白話文:
《本經上品》
釋名
此藥名為「白朮」,也有「赤朮」之名,故以此區分兩種。術字的篆文形狀,象徵著白朮的根、乾、枝、葉的形態。「山薊」的葉子形狀像薊,但味道像薑芥,因此又名「山芥」,也稱為「天薊」。「揚枹」則因揚州盛產白朮,其形狀如同鼓枹,所以有「揚枹抱薊」的稱呼。「馬薊」則是取其形狀巨大而名之。「山姜」則因其形狀和味道而得名。「山連」的由來不明。「吃力伽」則是西域的名字。
各方記述
白朮分為兩種:
- 白朮: 莖端較大且有毛,無分枝的根,味道偏甜且含油量較少,適合製成丸散藥。
- 赤朮: 葉子細小且無分枝,根部較小且苦,含油量較多,適合用於煎煮。
白朮在春天發芽,呈現青色且無分枝,莖幹如同蒿草,顏色青赤,長度二三尺。夏季開花,顏色紫碧,形狀也像刺薊花,也有黃白色者。入伏後開始結子,到秋季植株枯萎。根部形狀像薑,但旁邊有細根。
皮黑心黃白色。中有膏液。○和邦稱白朮者。高一二尺。葉三葉。一朵似杏。而鋸齒。莖強直。四五月開青白花。形如夏枯草花狀。而中有子。是乃蒼朮也。
【辨別道地】和漢俱有之。而漢為真。今所渡者。合雲頭術。雞腿術之說。最為上品。一種稱片白朮。川白朮者。性味功用稍劣之。和邦蒼白二術。同一物。藥肆以老根為蒼朮。以嫩根為白朮。以售之。今醫家亦以老為白。以嫩為蒼而用之。俱皆不是。白朮可必用漢產。和產稱三好丸白朮者。乃蒼朮嫩根也。
【修治】浸米泔。去頭銼炒用。又土製。取陳壁土。或土器碎粉拌之炒過。篩去土而用之。其餘有蜜水薑汁乳汁之制。或曰白朮不必泔浸。暖胃炒用。其餘皆生用可也。
白話文:
外皮黑色,心部黃色,中間呈白色,內含膏液。和邦稱之為白朮,高約一尺二,三葉一組,花朵像杏花,但有鋸齒,莖直而堅硬,四、五月開青白色花,形狀像夏枯草的花,花中有種子。這就是蒼朮。
白朮產於中國和日本,但以中國產的為真。現在市面上流傳著雲頭術、雞腿術之說,這些都是上等品。還有一種稱為片白朮或川白朮,性味功用略遜一籌。中國的白朮和蒼朮其實是同一種植物,藥店以老根作為蒼朮,嫩根作為白朮來出售。現在的醫生也以老根為白朮,嫩根為蒼朮來使用,這都是錯誤的。白朮最好使用中國產的,而中國產的稱為三好丸白朮,其實就是蒼朮的嫩根。
白朮的處理方法是浸泡在米泔水中,去除頭部,切碎炒用。也可以用土製法,取陳舊的牆壁土或碎陶器粉末拌勻炒過,篩去土後使用。其他還有用蜜水、薑汁、乳汁處理的方法。有人說白朮不必浸泡米泔水,只要溫炒即可,其他都可以生用。
【氣味】苦甘辛溫。無毒。
【功用】味苦而甘。性溫味厚氣薄。可升可降。陽中之陰也。入手太陽少陰足太陰陽明少陰厥陰經。防風地榆為使。忌桃李。菜。青魚。雀肉。癰疽毒。禁用。為多生膿。白朮得中宮中和之氣。為除風痹之上品。然脾虛無濕者。用之卻致燥渴津液。大抵陰虛燥渴。少血骨蒸。痰嗽哮喘。唇燥咽塞。便閉滯下。肝腎攻藥。腹滿動氣者。切須忌之。
【主治】風寒濕痹。死肌痙疽。止汗除熱。消食。主大風在身面。風眩頭痛。目淚出。消痰水。逐皮膚間風水結腫。除心下急滿。霍亂吐下不止。利腰臍間血。益津液。暖胃消穀。嗜食。治心腹脹滿。腹中冷痛。胃虛下利。多年氣痢。除寒熱。止嘔逆。反胃。利小便。主五勞七傷。
白話文:
白朮味苦甘,性溫,氣厚而薄,可升可降,屬陽中之陰。它能走入太陽、少陰、足太陰、陽明、少陰、厥陰經。配伍防風、地榆效果更佳。忌食桃李、蔬菜、青魚、雀肉,以及癰疽毒物,因白朮易生膿。白朮具有中和之氣,是治療風痺的最佳藥物,但脾虛無濕者服用易致燥渴。總之,陰虛燥渴、少血骨蒸、痰嗽哮喘、唇燥咽塞、便閉滯下、肝腎攻藥、腹滿動氣者,都要忌用白朮。
白朮主治風寒濕痹、死肌痙疽,可止汗除熱、消食,治大風在身面、風眩頭痛、目淚出、消痰水、逐皮膚間風水結腫、除心下急滿、霍亂吐下不止、利腰臍間血、益津液、暖胃消穀、嗜食、治心腹脹滿、腹中冷痛、胃虛下利、多年氣痢、除寒熱、止嘔逆、反胃、利小便,以及五勞七傷。
補腰膝。長肌肉。治冷氣痃癖氣塊。婦人冷癥瘕。除濕益氣。和中補陽。消痰逐水。生津止渴止瀉痢。消足脛濕腫。除胃熱肌熱。得枳實消痞滿氣分。佐黃芩安胎清熱。補肝風虛。主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身體重。心下急痛。心下水痞。衝脈為病。逆氣裡急。臍腹痛。
白話文:
它能滋補腰膝,增強肌肉,治療寒氣、痃癖、氣塊,以及婦女寒症、瘕症。此外,它還可除濕益氣,調和脾胃、補益陽氣,消痰利水,生津止渴,止瀉痢,消退足脛濕腫,去除胃熱和肌熱。搭配枳實可以消痞滿氣分,搭配黃芩可以安胎清熱。它也能補益肝風虛損,主治舌根強硬、食後嘔吐、胃脘痛、身體沉重、心下急痛、心下水痞、衝脈病變、逆氣裡急、臍腹疼痛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