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物學大綱》~ 萎蕤

回本書目錄

萎蕤

1. 萎蕤

(本經上品)

【釋名】「女萎」苗葉類冬青,但冬青凌冬不萎,故得獲女貞之譽。「葳蕤」崴蕤草本,葉垂之貌,此草多須如冠纓下垂之緌,而有威儀,故以名之。「萎䔟」,䔟萎音相近。「萎香」,未詳。「熒」,其葉光瑩,而象竹。「玉竹」、「地節」,其根多節,故有此名。「烏女」、「蟲蟬」,未詳。

【各方記述】處處山中有之,其根橫生,似黃精差小,黃白色,性柔多須,最難燥,其葉如竹,兩兩相植,亦可採根種之,極易繁也,嫩葉及根,並可煮淘食茹。○黃精、萎蕤相似,最難辨,黃精根如佛掌薯,葉青黃色而長,萎蕤根長,莖亦如桃枝,葉短青白色,黃精葉尖,萎蕤葉如匕,二種共劈根長二三寸栽種也,子複種之易繁生。

【辨別道地】肆中名地黃樣黃精者是也,以肥潤而大為佳。○今按黃精、萎蕤,性味功用,大抵相近,而萎蕤功為勝,然世人只知黃精之有功,而不知萎蕤之可用,況亦黃精不可用煎服,而今萎蕤代人參,故特舉之,而後黃精者也。

【修治】忌鐵,竹刀刮去節皮,蜜水浸蒸焙用,或微炒,或水浸飯上蒸透,或酒浸蒸透用。○今按此物,暴乾,經日難乾,甑上一蒸,當風日克干,不失潤,而後洗銼,從本方制之,今售藥肆,亦酒浸蒸用而良。

【氣味】甘平無毒。

【功用】能升能降,陽中陰也,入手太陰、足太陰、厥陰、少陰經。甘入脾,柔潤入腎,畏滷咸。士材曰:滋益陰精,與地黃同功;增長陽氣,與人參同力;潤而不滑,和而不偏,譬諸盛德人無往不利。繆仲淳曰:純而不駁,和而不偏,有益無損,故無簡謬,可謂知萎蕤者也。

【主治】主中風暴熱,不能動搖,趺筋結肉,諸不足,久服去面黑䵟,好顏色,主潤澤,心腹結氣,虛熱濕毒腰痛,莖中寒,及目痛眥爛淚出,時疾寒熱,內補不足,去虛勞客熱,頭痛不安,補中益氣,除煩悶,止消渴,潤心肺,補五勞七傷,虛損腰腳疼痛,天行熱狂,服食無忌,主風溫自汗灼熱,及勞瘧寒熱,脾胃虛乏,男子小便頻數,失精,一切虛損。

白話文:

萎蕤

本經上品,其苗葉類似冬青,但冬青冬天不枯萎,因此萎蕤也獲得了「女貞」的美譽。「葳蕤」指的是這種草本植物葉子下垂的樣子,其枝葉繁多,如同冠纓下垂的綬帶般,具有威儀之感,故以此命名。「萎䔟」與「萎蕤」音近相通。「萎香」、「熒」、「玉竹」、「地節」、「烏女」、「蟲蟬」等名稱,其出處及含義未詳。

萎蕤廣泛分布於山間,其根橫向生長,形似黃精但較小,呈黃白色,質地柔軟,鬚根眾多,不易乾燥。葉片形似竹葉,兩兩相對生長,也可採集根部進行栽種,繁殖容易。嫩葉和根莖均可煮熟後食用。黃精與萎蕤外形相似,極難區分。黃精的根莖形似佛手芋,葉片青黃色而較長;萎蕤的根莖較長,莖幹如桃枝,葉片較短,呈青白色;黃精葉尖,萎蕤葉片形似匕首。兩種植物都可將長二三寸的根莖切開栽種,子株繁殖也極易成活。

藥材市場上將形似地黃的黃精稱為地黃樣黃精,以肥潤且體型較大者為佳。黃精與萎蕤的藥性、功效大致相似,但萎蕤的功效更勝一籌。然而世人只知曉黃精的功效,卻不知萎蕤的用途。況且黃精不宜煎服,而今萎蕤常被用作人參的替代品,故特此詳述,然後再論及黃精。

萎蕤忌用鐵器處理。應使用竹刀刮去根莖上的粗皮,再用蜜水浸泡蒸製後烘乾備用,或微炒,或用水浸泡後放在米飯上蒸透,或用酒浸泡蒸透後使用。萎蕤乾燥不易,曬乾時間長,最好蒸製後放在通風處晾曬,使其乾燥而不失其潤澤,然後清洗切碎,再依據藥方炮製。現在市面上銷售的萎蕤也多用酒浸泡蒸製,效果良好。

萎蕤味甘性平,無毒。

萎蕤具有升降雙向調節作用,屬陰中之陽。其藥性進入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甘味入脾,柔潤入腎,畏鹽滷。士材說:萎蕤能滋補陰精,與地黃功效相同;又能增長陽氣,與人參功效相同;滋潤而不滑膩,平和而不偏倚,如同君子之德,無往不利。繆仲淳說:萎蕤純粹不雜,平和不偏,有益無害,沒有任何缺點,可謂真正了解萎蕤的人。

萎蕤主治中風引起的暴熱、不能活動;趺陽關筋結肉腫;一切虛損不足;久服可使面色紅潤光澤;心腹脹滿;虛熱濕毒引起的腰痛;莖中寒冷;目痛、眼眶紅腫、流淚;時疫引起的寒熱;內虛不足;虛勞客熱;頭痛不適;補益中氣;消除煩悶;止渴;潤澤心肺;治療五勞七傷;虛損引起的腰腳疼痛;天行熱病引起的狂躁;服用沒有禁忌;主治風溫引起的汗多灼熱;勞累引起的瘧疾寒熱;脾胃虛弱;男子小便頻數、遺精;一切虛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