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伊豫平住

《中國藥物學大綱》~ 乾薑

回本書目錄

乾薑

1. 乾薑

(本經中品)

【釋名】「白姜」造以白淨結實者為良。故云。

【造乾薑法】以丹姜水浸三日,去皮,又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然後曬乾,置瓷缸中,釀三日,乃成也。

【辨別道地】藥肆中以母姜略煮過,然後曝之,令乾名之乾薑。或有欲其色白,以石灰纏收者,有毒,俱非是。惟藥肆稱寒曬生薑者,佳,可用。

【修治】有石灰氣者,洗去之,微炒用。

【氣味】苦辛大熱。

【功用】氣薄味厚,半沉半浮,可升可降,陽中之陽也。入手太陰陽明足太陰少陰四經。若治產後血虛發熱,及止血,俱炒黑,溫中炮用。散寒邪,理肺氣,止嘔生用。使惡殺同生姜。多服損陰傷目,陰虛內熱,表虛有汗,因熱下血,火熱腹痛,法並忌之。孕婦不可食之,令胎內消。姜皮作散,消浮腫,故五皮散用之。

【主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澼下痢,生者尤良。寒冷腹痛,中惡霍亂,脹滿,風邪諸毒,皮膚間結氣,止唾血,治腰腎中疼冷,冷氣,破血去風,通四肢關節,開五藏六府,宣諸絡脈,去風毒冷痹,夜多小便,消痰下氣,治轉筋吐瀉,反胃,乾嘔,瘀血撲損,止鼻紅,解冷熱毒,開胃消食,主心下寒痞,目睛久赤。

白話文:

乾薑

本經記載為中品藥材。好的乾薑,潔白結實。

製作乾薑的方法:將生薑用清水浸泡三日,去除外皮,再放在流動的清水中浸泡六日,再次刮去外皮,曬乾後放入瓷缸中,放置三日即可。

辨別道地乾薑:藥店中有些乾薑是用老薑略煮後曬乾的,或者為了使其顏色潔白,用石灰包裹,這些都含有毒性,都不合格。只有藥店稱作寒曬生薑的才是好的,可以使用。

炮製方法:如果乾薑有石灰味,需洗去,略微炒一下再用。

性味:辛辣苦味,大熱。

功效:氣味輕薄而味道濃郁,半沉半浮,可升可降,是陽中之陽的藥物。作用於手太陰、陽明、足太陰、少陰四經。治療產後血虛發熱及止血,需炒黑後溫中使用。散寒邪、理肺氣、止嘔則用生薑。其功效與生薑相似。服用過量會損傷陰液、傷眼;陰虛內熱、表虛自汗、熱性下血、火熱腹痛等情況均忌用。孕婦不可食用,會導致胎兒流產。薑皮可以入藥,製成藥散,能消腫。

主治:胸悶咳嗽、呃逆、氣喘、溫中、止血、發汗、驅除風濕痹證、腸鳴腹瀉、痢疾(生薑效果更佳)、腹部冷痛、中暑霍亂、腹脹、風邪諸毒、皮膚結氣、止吐血、治療腰腎疼痛寒冷、寒邪、破血行血、祛風、通利四肢關節、疏通五臟六腑、暢通經絡、祛風毒寒痹、夜尿頻多、消痰降氣、治療抽搐、吐瀉、反胃、乾嘔、瘀血損傷、止鼻出血、解冷熱毒、開胃消食、治療心下寒邪痞塊、眼睛久赤等症狀。